
中国典型的气候现象(如:北方春旱,长江中下游伏旱等......)有哪些,及其成因!?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北方春旱主要是因为春季北方降水量少蒸发大 ,工农业用水量大,作物返青 长江伏旱是梅雨过后的天气状况 主要是因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 高温少雨
展开全部
1、华北春旱:每年4、5月份,华北地区雨带未至,降水少,但气温回升,蒸发量大,再加上春季,农作物生长需大量水分,故形成春旱。
2、江淮梅雨: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上旬,由于准静止锋的原因(即雨带长期停留徘徊在江淮一带),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天气。
3、长江中下游伏旱:每年7、8月份,梅雨过后,雨带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形成伏旱天气。
4、东北、华北雨季:每年7、8月份,雨带推移至东北、华北一带,形成集中降水。
简单归纳,不够全面。
2、江淮梅雨: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上旬,由于准静止锋的原因(即雨带长期停留徘徊在江淮一带),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天气。
3、长江中下游伏旱:每年7、8月份,梅雨过后,雨带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形成伏旱天气。
4、东北、华北雨季:每年7、8月份,雨带推移至东北、华北一带,形成集中降水。
简单归纳,不够全面。
追问
再全面一点吧!
追答
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
每年的4、5月份,夏季风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我国雨季开始,此时华北春旱开始。
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雨带北移至江淮一带,形成梅雨季节。
每年的7、8月份,雨带北移至华北、东北一带,形成集中降水,华北、东北雨季开始,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
每年的9月份,冬季风势力加强,雨带南撤。
每年的10月份,雨带完全撤离我国大陆。
所以我国的旱涝灾害的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进退变化。
“南涝北旱”:夏季风势力弱,雨带长期停留在南方。
“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强,雨带长期停留在北方。
以上是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表现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