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四版522页关于“挤出效应” 200
高鸿业先生在解释挤出效应的那一段话。我理解的逻辑链是这样的:在充分就业下,政府支出增加——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加剧,物价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
高鸿业先生在解释挤出效应的那一段话。我理解的逻辑链是这样的:
在充分就业下,政府支出增加——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加剧,物价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回因价格上涨而减少——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私人消费随之减少。请问,我理解的这个逻辑链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一、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如何推出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二、私人投资减少如何推出私人消费减少。三、债券价格下跌如何反作用于利率。四、宏观经济学中的利率能不能近似的当做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平均利润率理解,如果不能怎样理解比较好。
实在是被高老绕糊涂了,宏观看的也不仔细,请各位牛人回答的详细一点,谢谢了!
原话是这样的: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为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得可以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即m2)减少。结果,债券价格就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
能否帮助我理解原文,因为其中有些知识点与这本书之前的一些概念有联系。 展开
在充分就业下,政府支出增加——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加剧,物价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回因价格上涨而减少——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私人消费随之减少。请问,我理解的这个逻辑链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一、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如何推出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二、私人投资减少如何推出私人消费减少。三、债券价格下跌如何反作用于利率。四、宏观经济学中的利率能不能近似的当做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平均利润率理解,如果不能怎样理解比较好。
实在是被高老绕糊涂了,宏观看的也不仔细,请各位牛人回答的详细一点,谢谢了!
原话是这样的: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为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得可以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即m2)减少。结果,债券价格就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
能否帮助我理解原文,因为其中有些知识点与这本书之前的一些概念有联系。 展开
展开全部
1、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的增加导致利率上升,进而使私人投资减少,从而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数量。它等于政府支出产生的GDP增长数量减去因利率上升导致私人投资减少而使GDP减少的数量。它的产生是需要条件和前提的,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挤出效应,比如1931年时的大萧条时正是政府的大力支出才使得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这个前提是政府的支出大于收入,即财政赤字时。
2、整个经济体的可贷资金的数量取决于国民储蓄,它包括政府储蓄和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就是政府收入减去支出,如果财政盈余,政府支出不会发生挤出效应,因为它使用的是自己的资金,它不会造成私人储蓄的资金被政府占去,这样就私人储蓄不会减少,利率不会上升,私人投资也不会减少,所以GDP增长也不会减少;反之如果财政赤字,政府支出意味着政府要占用私人储蓄的资金,那么私人投资的资金减少,利率就会上升,私人投资减少,所以GDP也会减少。正是因为政府支出挤占了私人投资,所以这被称为挤出效应。总之一国的总储蓄是一定的,政府占用了私人储蓄,私人投资就会减少,GDP自然减少。
3、它的逻辑是这样的:政府储蓄非正——政府支出挤占私人资金——私人资金减少——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GDP减少——挤出效应产生。
4、以上分析是挤出效应的经典分析,是封闭经济,即没有外来资金的国内经济。假如一国有大量资本净流入,那就又另当别论。因为外来资金增加了本国可使用的资金,这时政府即使赤字也可增加投资,因为外来资金填补了它占用的私人资金。正如美国,它的财政赤字很多,但是它仍然可以肆无忌惮地增加财政赤字,因为有不断的资金流入美国。
总之,当政府支出不挤占私人资金时,就不会发生挤出效应。
2、整个经济体的可贷资金的数量取决于国民储蓄,它包括政府储蓄和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就是政府收入减去支出,如果财政盈余,政府支出不会发生挤出效应,因为它使用的是自己的资金,它不会造成私人储蓄的资金被政府占去,这样就私人储蓄不会减少,利率不会上升,私人投资也不会减少,所以GDP增长也不会减少;反之如果财政赤字,政府支出意味着政府要占用私人储蓄的资金,那么私人投资的资金减少,利率就会上升,私人投资减少,所以GDP也会减少。正是因为政府支出挤占了私人投资,所以这被称为挤出效应。总之一国的总储蓄是一定的,政府占用了私人储蓄,私人投资就会减少,GDP自然减少。
3、它的逻辑是这样的:政府储蓄非正——政府支出挤占私人资金——私人资金减少——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GDP减少——挤出效应产生。
4、以上分析是挤出效应的经典分析,是封闭经济,即没有外来资金的国内经济。假如一国有大量资本净流入,那就又另当别论。因为外来资金增加了本国可使用的资金,这时政府即使赤字也可增加投资,因为外来资金填补了它占用的私人资金。正如美国,它的财政赤字很多,但是它仍然可以肆无忌惮地增加财政赤字,因为有不断的资金流入美国。
总之,当政府支出不挤占私人资金时,就不会发生挤出效应。
追问
高鸿业定义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和投资降低的效果。似乎并没有明确的指出“挤出效应”会导致GDP的减少。他认为“挤出效应”导致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会增加,但利率的提升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会减少,但并没有比较两者的大小。然后,他在后面提到了支出乘数,货币需求变动对产出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程度都会影响,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这四个影响激战程度的因素。
展开全部
基本没问题,1.首先投机在中国法律里是犯法的,其次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肯定会造成物价上涨〈供求关系〉那么生产商品投资肯定会显现生机和活力,,人们去投资的热情和机会以及基础都加大了,再加上投机买卖一般是期货等没有实物的赌博买卖,投资者都提心掉胆的。综合之下投资者一定会选择更靠谱的实业投资,投机的货币量自然会减少。2.股市由于经济的活跃应该会涨.国债之类的因该进入低谷了,这时候的投资者需要的贷款,社会需要的劳力〈这些体力劳动者大部分是以存款为理财手段的〉,银行需要吸收的存款都加大了,利率自然会根据供求关系上升,至于第二和第四以后再做讨论...
23由于
23由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这是个很经典的经济关系。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导致利率减少,因为中央银行减少向外贷款,从而使得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因为利率-)
二:私人投资减少跟私人消费的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关系,私人投资减少会导致长期的收入减少,从而减低消费量。但是两者的关系事实并不明显。(因为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分别被很多其他因素影响着,存款以及市场信心,利率等等)
三:债券价格下跌,是投资减少的效果。它和利率的关系当然也是长期的,处于自然经济周期的考虑,当投资减少(利率减少)之后,市场经济会进行调控,从而使得利率复苏回原来的水平。当然这点在我国是由中央银行操控的。
四:这就回到了宏观控制的问题。 我个人并不相信政治经济学,所以无从回答。
谢谢你的问题。。我正在准备期中考试,刚好借你的问题复习了一下
而且,我非常不赞同高的说法。。他似乎忽略了很多经济中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也许改日把这篇论文拿来拜读一下
二:私人投资减少跟私人消费的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关系,私人投资减少会导致长期的收入减少,从而减低消费量。但是两者的关系事实并不明显。(因为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分别被很多其他因素影响着,存款以及市场信心,利率等等)
三:债券价格下跌,是投资减少的效果。它和利率的关系当然也是长期的,处于自然经济周期的考虑,当投资减少(利率减少)之后,市场经济会进行调控,从而使得利率复苏回原来的水平。当然这点在我国是由中央银行操控的。
四:这就回到了宏观控制的问题。 我个人并不相信政治经济学,所以无从回答。
谢谢你的问题。。我正在准备期中考试,刚好借你的问题复习了一下
而且,我非常不赞同高的说法。。他似乎忽略了很多经济中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也许改日把这篇论文拿来拜读一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大概理解为由于政府的大批量采购,会使产品与劳动值产生物价上涨,在采购资金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物价的上涨而采购的物品减少,所以,使持有货币的投资者在采购政府所缺物资时呈现购买力减少。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