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邓稼先和杨振宁
展开全部
一、整体把握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篇文章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上推出邓稼先。作者以1898年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情况为例,说明旧中国是怎样“任人宰割”。今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作者这样写,就使读者认识到: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一位历史性人物,对祖国、对民族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绝对相信他,这是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从对比中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与小平同志表达的心声是一致的。
第四部分,作者写自己得到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满眶。这是作者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为50年的朋友邓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先描绘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揣测邓稼先在这样的环境中率领部下奋斗牺牲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接着指出邓稼先从事这项工作需要物理直觉、数学见地、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关心邓稼先肩负重任、在关键方案上签字时手有没有抖。接着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最后引述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曲,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并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背景上。
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这些话是对邓稼先的总评价,同时洋溢着作者对朋友的深情。这一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
二、问题研究
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3.有人说,本文作者是大手笔,表现在哪里?
本文作者有传统眼光,历史视野,全球胸襟,因此文章写得不同凡响,高出一筹,一般传记作者很难企及。例如,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赞扬“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因为作者自己具有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所以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问题。又如,课文从近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蒙受屈辱和宰割写起,引用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和作者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歌》,让读者跟着作者把眼光射到历史深处。因为作者是炎黄子孙,在中国大陆长大,从小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所以始终从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看问题。又如,作者把邓稼先同奥本海默对比,始终把邓稼先放在国际大舞台上写,显示出作者的全球视野,一下子提升了文章的境界。这是因为作者学贯中西,胸怀世界,所以有条件把中国和美国的顶尖人物拿来作对比。总之,由于作者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又具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所以使课文内涵丰富,底蕴厚重,凸现了一个立体的光芒四射的邓稼先形象。
4.有人说,这是一篇至情文,何以见得?
作者的妹妹杨振玉女士在《父亲、大哥和我们》一文中说:“这是一篇至情的文章,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我觉得这也描述了大哥的志向。”
至情,表现在作者对中华民族的至情,对有着50年友谊的老朋友的至情。例如,作者得知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完全是自力更生搞成功的,就激动得热泪盈眶,显示出作者对民族、对老朋友的深情。又如,作者在第五部分写道:“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这些语句中,都洋溢着作者对邓稼先的一片深情。
练习说明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意,完成下列各题。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4.“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把握文章意思,把握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同时练习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
1.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4.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二、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了解课文语言的特点,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参考答案:
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
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
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好念,读者印象深刻。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三、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关于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分别为他们写小传,然后全班出一期题为“星光闪耀”的墙报。
设题意图是,从课文出发,引申、深化课文主题,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篇文章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上推出邓稼先。作者以1898年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情况为例,说明旧中国是怎样“任人宰割”。今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作者这样写,就使读者认识到: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一位历史性人物,对祖国、对民族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绝对相信他,这是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从对比中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与小平同志表达的心声是一致的。
第四部分,作者写自己得到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满眶。这是作者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为50年的朋友邓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先描绘邓稼先工作地点的荒凉,揣测邓稼先在这样的环境中率领部下奋斗牺牲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接着指出邓稼先从事这项工作需要物理直觉、数学见地、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关心邓稼先肩负重任、在关键方案上签字时手有没有抖。接着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最后引述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曲,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并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背景上。
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这些话是对邓稼先的总评价,同时洋溢着作者对朋友的深情。这一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
二、问题研究
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3.有人说,本文作者是大手笔,表现在哪里?
本文作者有传统眼光,历史视野,全球胸襟,因此文章写得不同凡响,高出一筹,一般传记作者很难企及。例如,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赞扬“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因为作者自己具有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所以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问题。又如,课文从近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蒙受屈辱和宰割写起,引用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和作者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歌》,让读者跟着作者把眼光射到历史深处。因为作者是炎黄子孙,在中国大陆长大,从小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所以始终从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看问题。又如,作者把邓稼先同奥本海默对比,始终把邓稼先放在国际大舞台上写,显示出作者的全球视野,一下子提升了文章的境界。这是因为作者学贯中西,胸怀世界,所以有条件把中国和美国的顶尖人物拿来作对比。总之,由于作者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又具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所以使课文内涵丰富,底蕴厚重,凸现了一个立体的光芒四射的邓稼先形象。
4.有人说,这是一篇至情文,何以见得?
作者的妹妹杨振玉女士在《父亲、大哥和我们》一文中说:“这是一篇至情的文章,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我觉得这也描述了大哥的志向。”
至情,表现在作者对中华民族的至情,对有着50年友谊的老朋友的至情。例如,作者得知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完全是自力更生搞成功的,就激动得热泪盈眶,显示出作者对民族、对老朋友的深情。又如,作者在第五部分写道:“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这些语句中,都洋溢着作者对邓稼先的一片深情。
练习说明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意,完成下列各题。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4.“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把握文章意思,把握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同时练习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
1.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4.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二、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了解课文语言的特点,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参考答案:
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
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
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好念,读者印象深刻。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三、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关于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分别为他们写小传,然后全班出一期题为“星光闪耀”的墙报。
设题意图是,从课文出发,引申、深化课文主题,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展开全部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7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生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方块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杨振宁在50岁时回忆说:'现在我所有认得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2倍。'
总之都是成功人士.
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7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生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方块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杨振宁在50岁时回忆说:'现在我所有认得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2倍。'
总之都是成功人士.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
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杨振宁纯粹回国捞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教授。1925年,母亲带他来到北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
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的兴亡紧密相连。
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京,他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16岁的邓稼先随大姐去了大后方,在四川江津读完高中,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抗日战争胜利时,他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昆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这位取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响如鼓。邓稼先从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道他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国务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危险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卫星),西方人总感到不可思议。杨振宁来华探亲返程之前,故意问还不暴露工作性质的邓稼先说:“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后,写信告诉他:“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杨振宁看后激动得流出了泪水。正是由于中国有了这样一批勇于奉献的知识分子,才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教授。1925年,母亲带他来到北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
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的兴亡紧密相连。
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京,他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安排下,16岁的邓稼先随大姐去了大后方,在四川江津读完高中,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抗日战争胜利时,他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昆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这位取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响如鼓。邓稼先从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道他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国务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危险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卫星),西方人总感到不可思议。杨振宁来华探亲返程之前,故意问还不暴露工作性质的邓稼先说:“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这是真的吗?”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后,写信告诉他:“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杨振宁看后激动得流出了泪水。正是由于中国有了这样一批勇于奉献的知识分子,才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