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复习提纲
展开全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能力提高
知识梳理
一、什么是化学
二、化学实验与探究
中考链接
【例题1】(2005·福建省厦门市)下列各项研究课题,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
A. 的制取与性质研究
B.从水中提取氢能源的有效方法研究
C.制造太空电梯的碳纳米管材料研究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分析】利用化学变化可以改变自然界原有物质的组成,也能制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可以合成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等,如A、B、C。
【答案】D
【例题2】(2003·江西省南昌市)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分析】化学实验要注意规范操作,A中滴管不能伸进试管中,防止滴管被污染。
【答案】A
【例题3】(2004·江苏省南京市)在2004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某学生设计了下页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气体生成。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填左或右)移动。
【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图所示,要使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可以向右拉动注射器的活塞。
【答案】二氧化碳 右
综合检测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B.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历史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化学家可以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
3.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可超过其容积的( )
A. 3/4 B.1/4 C.2/3 D.1/3
4.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待1~2 s取下来,可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碳化的部分是在灯焰的( )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中上部
5.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
A.带出实验室B.放回原试剂瓶
C.在实验室集中处理D.投入通向下水道的水槽内
6.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集气瓶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7.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蜡烛熔化 B.冰雪融化水的蒸发
C.剩饭变馊高粱酿酒 D.灯泡发光钢铁生锈
8.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
A.使废旧塑料变成燃料
B.研究用于消除汽车排放的有害尾气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
C.研究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
D.研究合成新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9.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为保证安全,注意做到“三不”: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实验室取用盛在广口瓶里的块状的药品时,常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量筒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使用时,量筒必须_________________,视线要跟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右图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mL。
12.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明通过查阅有关甲烷的资料,知道甲烷是一种能燃烧的气体,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他设计并完成了一个实验方案,用于验证这一结论。请你与小明共同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点燃甲烷
(2)将光洁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
(3)将步骤(2)中的小烧杯取下,迅速向小烧杯中倒入少量,振荡
(1)明亮的蓝色火焰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烷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C 6.C 7.C 8.C
9.不能用手拿药品 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10.镊子
11.测量液体的体积 水平放置 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44
12.(1)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2)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3.实验步骤:(3)澄清石灰水实验现象:(2)烧杯内壁有白雾(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水和二氧化碳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阶段测评
(测评时间为45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①性质;②变化规律;③组成;④结构。
A. ①② B.③② C.③④ D.③④①②
2.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完后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
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
3.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
B.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上千万种物质
C.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探究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D.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一对兄弟,两边站起,不高不低,公平合理”,猜一猜这种化学仪器指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漏斗 D.托盘天平
6.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自行车钢圈生锈
C.蜡烛受热熔化 D.瓷碗破碎
7.下列性质属于纸张化学性质的是( )
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8.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铁丝 D.石蜡
9.下列实验能检验二氧化碳的是( )
A.用眼睛看或鼻子闻 B.将它对着干燥的玻璃片
C.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其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10.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
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规范正确的是( )
A.用手拿着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去吸取别的试剂
12.量取7 mL水,应用( )
A. 10 mL量筒 B. 100 mL烧杯
C.托盘天平 D. 50 mL量筒
13.将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可用( )
A.药匙或纸槽B.镊子C.滴管D.另一支试管
14.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灭方法是( )
A.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用泥沙扑灭
C.用湿抹布盖灭 D.用水冲灭
15.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关闭所有的化工厂 B.用天然气作民用燃料
C.提高污水处理率 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二、填空题(共55分)
16.(每空2分,共14分)将下列实验所用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物质加热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加热时,应用火焰____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加热。
17.(6分)小明同学完成了给液体加热试验后,想试着加热固体:他取了一支试管,加入蔗糖固体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但过了一会儿,却发现试管破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写两种)
18.(6分)有两瓶气体,分别是空气和二氧化碳,请设计两种方案将它们一一区分。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分)现有一集气瓶,想要测量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请你写出最简便的测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每小题4分,共12分)在阳光照射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了探究阳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学们在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内选定了实验区域,分别在阳光充足的午时和太阳未升起的凌晨收集空气样品并进行实验。现有备选仪器:集气瓶、橡皮管、盛满水的水槽、烧杯、漏斗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用上述仪器如何收集大棚内的空气样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没有上述仪器,是否能用其他用具代替?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两个时刻的气体样品进行检验,你对实验结论的猜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每空2分,共14分)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 ,活塞B _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下同);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_,活塞B__________,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Ⅰ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参考答案
1.D 2.A 3.B 4.A 5.D 6.B 7.C 8.D 9.C 10.D 11.C 12.A 13.A 14.C 15.A
16.(1)胶头滴管(2)水槽、集气瓶(3)酒精灯(4)量筒(5)试管外焰
17.没有预热;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18.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反之是空气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反之是空气
19.集气瓶装满水,用量筒测出集气瓶中水的体
积,即为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
20.(1)集气瓶装满水,在大棚中将水倒掉,盖上玻璃片,集气瓶中的气体即为大棚空气样品(2)
提示:可用注射器或塑料袋等(3)大棚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午时比在凌晨更少21(1)打开关闭(2)关闭打开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吸收吸气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检验呼气时呼出的二氧化碳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导引解析
一、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按课本中图2-3进行实验,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气体,使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减少,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最后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就是红磷燃烧消耗气体的体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结论: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例题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小明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集气瓶下端为开口(即没有瓶底),上端瓶口有一带有燃烧匙的橡皮塞,瓶上带有刻度线,把集气瓶离水面的位置与橡皮塞之间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实验时把点燃的红磷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不出现意外,实验中应观察到的主要的现象是 、 ;
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2)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是,除此外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小红所测氧气含量与小明的有较明显的偏差,导致偏差的原因可能有(要求答出两种) 。
【解析】本题实验可以得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此外瓶中剩余的气体在相同的条件下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这部分气体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若要取得正确的结论,必须保证燃烧消耗了密闭容器中的全部氧气,并且产物中不能有新的气体生成。
【答案】(1)红磷继续燃烧并生成大量白烟,一段时间后火焰熄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最后大约上升1/5刻度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余气体不溶于水(或剩余气体不与水反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3)红磷不足、容器内温度还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或者装置漏气)
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2.物质的成分与状态无关。例如,冰与水是相同物质的两种状态,但是把它们放在一起是一种物质成分,属于纯净物。
3.混合物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保持各自的性质。例如,空气中的多种成分可以稳定的存在,氧气仍然具有助燃的性质,不受其他物质的影响,其他物质也仍然具有它们各自的性质。
4.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一般达到一定的纯度,就可认为是纯净物。高纯硅的纯度可达到99.999 999 999%。
【例题2】右图是空气成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右图中的有关填空;
(2)仔细观察右图,写出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
① ; ② 。
【解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组成较为稳定。
【答案】(1)氮气 21% (2)①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等
②空气是混合物(或氮气、氧气占空气的绝大部分等)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空气中的成分
性质
用途
氧气
供给呼吸
潜水、登山、医疗救护
支持燃烧
炼钢、气焊、宇宙航行、化工生产
氮气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作保护气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制硝酸和氮肥
稀有气体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作保护气、灯泡的填充气
通电时稀有气体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用作光源
【例题3】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
【解析】物质的性质决定它们的用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不活泼性决定它们可以作为保护气,灯泡中填充的稀有气体也是由于它们的性质很不活泼;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但氧气本身不是燃料;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二氧化碳。
【答案】A
四、保护大气环境
1.任意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易造成空气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形成酸雨等都是大气环境恶化的表现。
2.我们可以采取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种草等措施保护大气,宣传、立法和国际合作也很重要。
【例题4】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污染的是( )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焚烧垃圾产生的气体 C.化工厂排放的烟尘 D.动植物呼吸排出的气体
【解析】动植物呼吸排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而A、B、C三选项中的物质含有有害气体或可吸入颗粒,都会造成空气污染。
【答案】D
课题2 氧气 导引解析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时,不要死记硬背,应结合具体的氧气,采用比较的方法,抓住重点,如氧气的熔沸点较低、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等。
2.化学性质
(1)氧气的助燃性
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常用这种方法检验氧气。
(2)与硫反应
硫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并放出热量。其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硫+氧气 二氧化硫
(3)与铁反应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这个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例题1】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右图所示,当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瓶中,木条复燃,而且在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更持久。上述实验证明氧气具有的性质
是 。
【解析】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证明氧气的助燃性。木条在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更持久,可以证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由于乙中的氧气逸散较快,所以,木条不能像在甲中那样长久地燃烧。
【答案】氧气能支持可燃物燃烧;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二、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不同分类标准的反应,不要混淆。
(2)缓慢氧化是氧化反应,反应的特点是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进行,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觉察。
【例题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氧化汞 汞+氧气 B.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C.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D.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解析】B、D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判断化合反应的标准是只有一种生成物,B的产物只有一种,所以,B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B
课题3 制取氧气 导引解析
一、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催化剂既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没有加入催化剂,并不意味着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例题1】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1)若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2)若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能产生氧气 B.产生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 D.没有氯化钾生成
【解析】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的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二氧化锰可以改变氯酸钾分解速率,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氯酸钾分解很慢;对于某一反应来说,有时可以选用多种不同的催化剂。 【答案】(1)A(2)B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
1.三种制取方法的比较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反
应
原理
过氧化氢 水+氧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试
剂
状
态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
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
高锰酸钾固体
反应
条
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加热
气
体
发
生
装
置
收
集
装置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步骤
注意事项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原理:根据气体热胀冷缩
操作: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再把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
(2)装:将药品装入试管
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生成的气体把试管内的固体带到导管中,堵塞导管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后的水倒流至受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4)点:先预热,后对药品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
(5)收:收集氧气
等有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用排水法进行收集,收集满的集气瓶瓶口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6)撤: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7)熄:熄灭酒精灯
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撤离水槽,最后熄灭酒精灯
【例题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该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有以下两个反应可以生成氨气:
a.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下,有铁触媒(催化剂)的条件下产生氨气;
b.氯化铵固体和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
(1)请你帮该小组同学选择制取氨气的方法: ;
(2)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根据以上信息和如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下列空白。
①制取氨气发生装置是 ,理由 ;
②制取氨气收集装置是 ,理由 。
A B C D E
【解析】实验室制备物质时通常选择安全、环保和操作简单的实验。本题a中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条件不易达到。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制取氨气的反应物都是固体且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应选A。排水法要求所收集气体不能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排空气法要求气体不与空气发生反应且与空气的密度差别较大(如果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的排空气法收集;如果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的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1)b(2)①A该反应是加热固体②D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又因其密度比空气小,因此用向下的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例题3】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使用如下图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c ;d ;
(2)指出图中三处错误,并对应说明改正方法。
错误:① ;② ;③ ;
改正:① ;② ;③ ;
(3)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产生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 ;
(4)待集气瓶收集满后,将它取出并放置的方法是 。
【解析】见“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答案】(1)酒精灯 试管 集气瓶 水槽
(2)
错误
改正
①酒精灯内酒精过多
酒精灯内酒精应倒出一些,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②用内焰加热
用外焰加热
③试管口朝上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④试管口没有棉花
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
(3)刚开始排出的主要是空气
(4)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正放在桌面上
三、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称为分解反应。从反应形式上判断,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它与化合反应的区别和联系如下表:
区别
联系
化合反应
“多变一”,一种生成物
都属于反应基本类型,两者是并列的关系,互不从属
分解反应
“一变多”,一种反应物
【例题4】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解析】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根据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低来分离液态空气,其过程是把液态空气升温到液氮的沸点,使液氮先蒸发,剩余的主要就是液氧。这一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其他几个选项中的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了两种或三种物质,因此属于分解反应。其中D选项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在这一反应中反应物只有氯酸钾一种。【答案】A
希望可以帮助你!
知识梳理
一、什么是化学
二、化学实验与探究
中考链接
【例题1】(2005·福建省厦门市)下列各项研究课题,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
A. 的制取与性质研究
B.从水中提取氢能源的有效方法研究
C.制造太空电梯的碳纳米管材料研究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分析】利用化学变化可以改变自然界原有物质的组成,也能制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可以合成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等,如A、B、C。
【答案】D
【例题2】(2003·江西省南昌市)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分析】化学实验要注意规范操作,A中滴管不能伸进试管中,防止滴管被污染。
【答案】A
【例题3】(2004·江苏省南京市)在2004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某学生设计了下页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气体生成。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填左或右)移动。
【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图所示,要使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可以向右拉动注射器的活塞。
【答案】二氧化碳 右
综合检测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B.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历史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化学家可以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
3.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可超过其容积的( )
A. 3/4 B.1/4 C.2/3 D.1/3
4.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待1~2 s取下来,可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碳化的部分是在灯焰的( )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中上部
5.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
A.带出实验室B.放回原试剂瓶
C.在实验室集中处理D.投入通向下水道的水槽内
6.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集气瓶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7.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蜡烛熔化 B.冰雪融化水的蒸发
C.剩饭变馊高粱酿酒 D.灯泡发光钢铁生锈
8.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
A.使废旧塑料变成燃料
B.研究用于消除汽车排放的有害尾气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
C.研究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
D.研究合成新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9.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为保证安全,注意做到“三不”: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实验室取用盛在广口瓶里的块状的药品时,常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量筒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使用时,量筒必须_________________,视线要跟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右图中量筒内液体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mL。
12.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明通过查阅有关甲烷的资料,知道甲烷是一种能燃烧的气体,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他设计并完成了一个实验方案,用于验证这一结论。请你与小明共同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点燃甲烷
(2)将光洁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
(3)将步骤(2)中的小烧杯取下,迅速向小烧杯中倒入少量,振荡
(1)明亮的蓝色火焰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烷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C 6.C 7.C 8.C
9.不能用手拿药品 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10.镊子
11.测量液体的体积 水平放置 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44
12.(1)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2)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3.实验步骤:(3)澄清石灰水实验现象:(2)烧杯内壁有白雾(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水和二氧化碳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阶段测评
(测评时间为45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①性质;②变化规律;③组成;④结构。
A. ①② B.③② C.③④ D.③④①②
2.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完后的废电池应该集中回收处理
B.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
3.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
B.人类利用化学合成了上千万种物质
C.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探究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D.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一对兄弟,两边站起,不高不低,公平合理”,猜一猜这种化学仪器指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漏斗 D.托盘天平
6.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自行车钢圈生锈
C.蜡烛受热熔化 D.瓷碗破碎
7.下列性质属于纸张化学性质的是( )
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8.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铁丝 D.石蜡
9.下列实验能检验二氧化碳的是( )
A.用眼睛看或鼻子闻 B.将它对着干燥的玻璃片
C.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其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10.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
C.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规范正确的是( )
A.用手拿着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去吸取别的试剂
12.量取7 mL水,应用( )
A. 10 mL量筒 B. 100 mL烧杯
C.托盘天平 D. 50 mL量筒
13.将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可用( )
A.药匙或纸槽B.镊子C.滴管D.另一支试管
14.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灭方法是( )
A.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用泥沙扑灭
C.用湿抹布盖灭 D.用水冲灭
15.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关闭所有的化工厂 B.用天然气作民用燃料
C.提高污水处理率 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二、填空题(共55分)
16.(每空2分,共14分)将下列实验所用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物质加热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时,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加热时,应用火焰____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加热。
17.(6分)小明同学完成了给液体加热试验后,想试着加热固体:他取了一支试管,加入蔗糖固体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但过了一会儿,却发现试管破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写两种)
18.(6分)有两瓶气体,分别是空气和二氧化碳,请设计两种方案将它们一一区分。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分)现有一集气瓶,想要测量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请你写出最简便的测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每小题4分,共12分)在阳光照射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了探究阳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学们在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内选定了实验区域,分别在阳光充足的午时和太阳未升起的凌晨收集空气样品并进行实验。现有备选仪器:集气瓶、橡皮管、盛满水的水槽、烧杯、漏斗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用上述仪器如何收集大棚内的空气样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没有上述仪器,是否能用其他用具代替?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两个时刻的气体样品进行检验,你对实验结论的猜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每空2分,共14分)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 ,活塞B _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下同);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_,活塞B__________,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Ⅰ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参考答案
1.D 2.A 3.B 4.A 5.D 6.B 7.C 8.D 9.C 10.D 11.C 12.A 13.A 14.C 15.A
16.(1)胶头滴管(2)水槽、集气瓶(3)酒精灯(4)量筒(5)试管外焰
17.没有预热;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18.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反之是空气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反之是空气
19.集气瓶装满水,用量筒测出集气瓶中水的体
积,即为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
20.(1)集气瓶装满水,在大棚中将水倒掉,盖上玻璃片,集气瓶中的气体即为大棚空气样品(2)
提示:可用注射器或塑料袋等(3)大棚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午时比在凌晨更少21(1)打开关闭(2)关闭打开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吸收吸气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检验呼气时呼出的二氧化碳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导引解析
一、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按课本中图2-3进行实验,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气体,使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减少,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最后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就是红磷燃烧消耗气体的体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结论: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例题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小明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集气瓶下端为开口(即没有瓶底),上端瓶口有一带有燃烧匙的橡皮塞,瓶上带有刻度线,把集气瓶离水面的位置与橡皮塞之间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实验时把点燃的红磷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不出现意外,实验中应观察到的主要的现象是 、 ;
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2)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是,除此外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小红所测氧气含量与小明的有较明显的偏差,导致偏差的原因可能有(要求答出两种) 。
【解析】本题实验可以得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此外瓶中剩余的气体在相同的条件下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这部分气体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若要取得正确的结论,必须保证燃烧消耗了密闭容器中的全部氧气,并且产物中不能有新的气体生成。
【答案】(1)红磷继续燃烧并生成大量白烟,一段时间后火焰熄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最后大约上升1/5刻度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余气体不溶于水(或剩余气体不与水反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3)红磷不足、容器内温度还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或者装置漏气)
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2.物质的成分与状态无关。例如,冰与水是相同物质的两种状态,但是把它们放在一起是一种物质成分,属于纯净物。
3.混合物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保持各自的性质。例如,空气中的多种成分可以稳定的存在,氧气仍然具有助燃的性质,不受其他物质的影响,其他物质也仍然具有它们各自的性质。
4.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一般达到一定的纯度,就可认为是纯净物。高纯硅的纯度可达到99.999 999 999%。
【例题2】右图是空气成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右图中的有关填空;
(2)仔细观察右图,写出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
① ; ② 。
【解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组成较为稳定。
【答案】(1)氮气 21% (2)①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等
②空气是混合物(或氮气、氧气占空气的绝大部分等)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空气中的成分
性质
用途
氧气
供给呼吸
潜水、登山、医疗救护
支持燃烧
炼钢、气焊、宇宙航行、化工生产
氮气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作保护气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制硝酸和氮肥
稀有气体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作保护气、灯泡的填充气
通电时稀有气体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用作光源
【例题3】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C.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
【解析】物质的性质决定它们的用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不活泼性决定它们可以作为保护气,灯泡中填充的稀有气体也是由于它们的性质很不活泼;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但氧气本身不是燃料;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二氧化碳。
【答案】A
四、保护大气环境
1.任意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易造成空气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形成酸雨等都是大气环境恶化的表现。
2.我们可以采取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种草等措施保护大气,宣传、立法和国际合作也很重要。
【例题4】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污染的是( )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焚烧垃圾产生的气体 C.化工厂排放的烟尘 D.动植物呼吸排出的气体
【解析】动植物呼吸排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而A、B、C三选项中的物质含有有害气体或可吸入颗粒,都会造成空气污染。
【答案】D
课题2 氧气 导引解析
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时,不要死记硬背,应结合具体的氧气,采用比较的方法,抓住重点,如氧气的熔沸点较低、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等。
2.化学性质
(1)氧气的助燃性
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常用这种方法检验氧气。
(2)与硫反应
硫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并放出热量。其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硫+氧气 二氧化硫
(3)与铁反应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这个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例题1】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右图所示,当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瓶中,木条复燃,而且在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更持久。上述实验证明氧气具有的性质
是 。
【解析】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证明氧气的助燃性。木条在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更持久,可以证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由于乙中的氧气逸散较快,所以,木条不能像在甲中那样长久地燃烧。
【答案】氧气能支持可燃物燃烧;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二、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不同分类标准的反应,不要混淆。
(2)缓慢氧化是氧化反应,反应的特点是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进行,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觉察。
【例题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氧化汞 汞+氧气 B.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C.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D.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解析】B、D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判断化合反应的标准是只有一种生成物,B的产物只有一种,所以,B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B
课题3 制取氧气 导引解析
一、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催化剂既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没有加入催化剂,并不意味着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例题1】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1)若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2)若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能产生氧气 B.产生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 D.没有氯化钾生成
【解析】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的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二氧化锰可以改变氯酸钾分解速率,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氯酸钾分解很慢;对于某一反应来说,有时可以选用多种不同的催化剂。 【答案】(1)A(2)B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
1.三种制取方法的比较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反
应
原理
过氧化氢 水+氧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试
剂
状
态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
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
高锰酸钾固体
反应
条
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加热
气
体
发
生
装
置
收
集
装置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步骤
注意事项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原理:根据气体热胀冷缩
操作: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再把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
(2)装:将药品装入试管
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生成的气体把试管内的固体带到导管中,堵塞导管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后的水倒流至受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4)点:先预热,后对药品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
(5)收:收集氧气
等有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用排水法进行收集,收集满的集气瓶瓶口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6)撤: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7)熄:熄灭酒精灯
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撤离水槽,最后熄灭酒精灯
【例题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该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有以下两个反应可以生成氨气:
a.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下,有铁触媒(催化剂)的条件下产生氨气;
b.氯化铵固体和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
(1)请你帮该小组同学选择制取氨气的方法: ;
(2)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根据以上信息和如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下列空白。
①制取氨气发生装置是 ,理由 ;
②制取氨气收集装置是 ,理由 。
A B C D E
【解析】实验室制备物质时通常选择安全、环保和操作简单的实验。本题a中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条件不易达到。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制取氨气的反应物都是固体且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应选A。排水法要求所收集气体不能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排空气法要求气体不与空气发生反应且与空气的密度差别较大(如果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的排空气法收集;如果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的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1)b(2)①A该反应是加热固体②D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又因其密度比空气小,因此用向下的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例题3】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使用如下图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c ;d ;
(2)指出图中三处错误,并对应说明改正方法。
错误:① ;② ;③ ;
改正:① ;② ;③ ;
(3)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产生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 ;
(4)待集气瓶收集满后,将它取出并放置的方法是 。
【解析】见“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答案】(1)酒精灯 试管 集气瓶 水槽
(2)
错误
改正
①酒精灯内酒精过多
酒精灯内酒精应倒出一些,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②用内焰加热
用外焰加热
③试管口朝上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④试管口没有棉花
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
(3)刚开始排出的主要是空气
(4)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正放在桌面上
三、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称为分解反应。从反应形式上判断,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它与化合反应的区别和联系如下表:
区别
联系
化合反应
“多变一”,一种生成物
都属于反应基本类型,两者是并列的关系,互不从属
分解反应
“一变多”,一种反应物
【例题4】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解析】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根据液氮的沸点比液氧的沸点低来分离液态空气,其过程是把液态空气升温到液氮的沸点,使液氮先蒸发,剩余的主要就是液氧。这一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其他几个选项中的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了两种或三种物质,因此属于分解反应。其中D选项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在这一反应中反应物只有氯酸钾一种。【答案】A
希望可以帮助你!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