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下面古文的译文,速!

班昭续《汉书》、蔡文姬求情、炳烛而学、薛奎识范镇、芮伯献马贾祸、及之而后知、管仲破厚葬、董叔攀附权贵、王昭君出汉宫、商於子驾豕... 班昭续《汉书》、蔡文姬求情 、炳烛而学、薛奎识范镇、芮伯献马贾祸、及之而后知、管仲破厚葬、董叔攀附权贵、王昭君出汉宫、商於子驾豕 展开
 我来答
74...6@qq.com
2012-10-03 · TA获得超过208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2万
展开全部
(好多典故啊)
【直接翻译】:
班昭为逝去的兄长班固续写《汉书》;蔡文姬不计前嫌为丈夫求情;师旷劝说晋平公即使年纪大了,也应该学习;薛奎赏识范镇的才华;芮伯不听劝告献马给周厉王,结果招惹祸患;接触了实际然后才知道真相;管仲破除原来崇尚厚葬的风气;董叔为攀附权贵娶了贵族女子;王昭君和亲从汉朝嫁入匈奴;商於子用猪来耕田。

【原典故】:
【1.】班昭续《汉书》
班昭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的妹妹,班固未完成《汉书》就病逝了,班昭继承其遗志,完成了《汉书》;

【2.】蔡文姬求情
文姬父亲曾是曹操老师,文姬被匈奴掳去,后为曹操赎回,并嫁给董祀,但董祀起初不喜欢蔡文姬,对他不好,后来董祀犯罪判死刑,文姬不计前嫌为董祀求情,曹操被感动了就赦免了董祀的罪罚;

【3.】炳烛而学
晋平公七十岁时对师旷说,自己年纪太大,想学习已经太晚了。师旷以秉烛有光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喻示不论年纪多大,学习总比无知要好。

【4.】薛奎识范镇
薛奎担任蜀地太守时认识了范镇,很赏识他的才华,把他留在当地教书。后来薛奎回朝廷复命,把范镇也带回去了。别人问他在蜀地有什么收获,他说收获一个将以文学才华闻名于世的人才。

【5.】芮伯献马贾祸
周厉王派芮伯出征,芮伯得到一匹良马,打算回来之后献给周厉王,别人劝说他,周厉王贪得无厌,又多信谗言,他送良马给周厉王,别的大臣肯定也向他索要,到时无马可送就会得罪人。但芮伯不听,后来果然得罪了一个大臣,并被诬陷,最后被赶走。

【6.】“及之而后知”出自魏源《默觚·学篇二》。
原文: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 译文】:接触了实际然后才知道真相,实地做了然后才知道困难,哪有不实践就能够知道的呢?翻阅五岳的地图,以为了解山了,实际不如打柴的人上山走一趟;谈论大海的广阔,以为懂得海了,实际不如做买卖的人在海上望一眼;讲说各种珍品的食谱,以为知道美味了,实际不如厨师尝一口。

【7.】管仲破厚葬
齐国崇尚厚葬的风气,很浪费钱财树木,齐桓公很担心,管仲给齐桓公出主意破除了下葬豪华的风气。

【8.】董叔攀附权贵,出自《国语·晋语》 :
原文: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诉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乎?”
【 译文】: 董叔快把范氏娶进门,叔向说:“范氏是富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董叔说:“想要结交攀附他们。”往后的某一天,董祁(范氏)向(她的哥哥)范献子哭诉说:“(董叔)不尊重我。”范献子抓起(董叔)把他吊在槐树上。叔向经过董叔处,(董叔)说:“你为什么不替我(向范献子)求情呢?”叔向说:“(你)要结交的已经结交了,要攀附的也已攀附了,(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

【9.】昭君出塞,汉元帝时昭君和亲匈奴。

【10.】商於子驾豕,出自·宋濂《宋学士文集》
原文: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

   宁毋先生曰:“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以⒆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
【译文】 商於子家很贫穷,又没有牛耕田,他就牵一头大猪向东而作。大猪不肯被套上轭,一套上又被挣脱,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说:“你错啦!耕地应当用牛,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怒目而视但没搭理他。宁毋子先生说:“如今您用猪来代牛耕地,不是差不多弄颠倒了吗?我同情你才告诉你,您却发怒还不搭理我,是为什么啊?”商於子说:“您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不用牛,虽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您怎么不以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啊?”宁毋先生回头对弟子说:“这应该是对现实有不平之气的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v仔兽0
2012-10-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万
展开全部
百度文库里有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养小垒JS
2012-10-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3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4万
展开全部
你到百度百科搜一下不就好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