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陆游的小故事,100字以内,不要爱情的。。

 我来答
1830997557CSY
2012-10-04 · TA获得超过10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万
展开全部
有一天,陆游正在自家屋前饮酒,一群人急匆匆地来找他。一问,方知鉴湖村的陈大与塘湾村的赵四因为搭建猪棚闹意见,不知怎的打了起来。当时有的人手里还操着棍子、扁担之类的器械。陆游自然不敢马虎,他看到气势汹汹的人群中有人受伤了,头上直流血,显然是受了重伤。陆游马上将那名伤员扶进屋里,叫人去请医生,并亲自取来清水和毛巾,料理伤员。

陈大和赵四都等在外头,想请陆游马上解决问题。陆游叫他们说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陈大在建猪棚时,不小心弄碎了隔壁赵四猪棚的瓦片,赵四要赔,陈大就是不情愿。于是赵四推翻了陈大的墙,接着双方打了起来,而陈大的兄弟因此受了伤。陆游听后,叫双方回家去安心的等着。

第二天一大早,陈大和赵四又来到陆游家,要求陆游评理。而陆游只是一个劲地询问伤员的情况,谈论双方以前友好相处的事情,而对于打架伤人之事,则闭口不谈。

这样过了几天,陈大兄弟的伤势好转,而赵四也心生悔恨。赵四主动地买了一些东西上门去看望陈大的兄弟,陈大也愿意赔偿赵四的损失。就这样,一场官司风平浪静了。

事后陈大和赵四问陆游为什么不当场解决问题。陆游笑笑说:“我当时不急于调解纠纷,就是为了让你们两家人回去消消气,这样也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听了陆游的一番话,陈大和赵四感激得说不出话来,长跪在陆游面前不肯起来。
放任态度
2012-10-04 · TA获得超过115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2万
展开全部
陆游的一字师

南宋乾道八年初春,夔州通判陆游应诏前往抗金前线南郑,途经四川梁山(今重庆梁平)蟠龙山时,忽闻山顶鞭炮震耳,锣鼓喧天。循声而至,原来是当地官员和山民正在庆贺蟠龙桥落成。但见这蟠龙桥像一条蛟龙飞跨山涧,又如雨后的彩虹横亘天际,如诗如画。陆游不禁连连称赞。当地官员得知来者是大诗人陆游,立刻捧出文房四宝,恭请他给蟠龙桥写一副对联。陆游略思片刻,运腕挥毫,在桥头石壁上写下了:“桥锁蟠龙,阴雨千缕翠;林栖鸣凤,晓日一片红。”然后跨马下山到县城住宿。
陆游走后,当地一姓肖的父女走来观看。女儿肖英姑看完陆游的对联,若有所思地说:“此联不愧出自大诗人之手,只是有一字不太贴切,弱了气魄。”
原来,这肖英姑出自书香门第,早年丧母。后来家中又不幸失火,烧毁了偌大家业。父亲灰心丧气,带着女儿进了蟠龙山,父女俩在这如诗如画的山中种地打柴为生。晚上父亲常常挑灯教女,英姑天资聪颖,学习勤奋,长大成人后,诗词歌赋、地理天文,无一不晓,无所不通,深得当地人敬佩。
且说英姑这无意中一句评论,不多时竟传到了陆游的耳朵里。他听后大为纳罕,思来想去,却不知哪一字弱了气魄。
次日,陆游独自一人来到蟠龙山,直奔肖氏父女所住的蟠龙洞。连唤数声,竟无人回应。他沉吟片刻,信步走进洞中,原来英姑父女并未在洞里。陆游四下环顾,见一块大石上放着笔墨纸砚,便铺纸提笔,写道:“为龙意蟠,洞府未然,不留空下,重见英山,求深何在,女才知返,姑怅去贤。”署上姓名,然后回身走了。
陆游刚走不久,英姑父女打柴回来,知是陆游来过。父女俩看着陆游那文不成文,诗不是诗的文字,经一番琢磨,方破解出这是一首七言诗:“重返蟠龙为求贤,未见英姑意怅然,才女不知何处去,空留洞府在深山。”
陆游回到住所,当晚又是一夜没睡,仍未想出是哪个字不妥,第二天早晨,竟踏露又来到蟠龙洞。英姑父女听见招呼,忙将他请进洞中。稍事寒暄,陆游直言向英姑求教,请她指出对联中哪一字不妥。英姑含羞笑道:“大人,奴家乃山野村女,本不敢妄评大人之作。承蒙大人不弃,光临寒舍,斗胆直言,不当之处,还望大人指教。”然后侃侃说道,“大人上联‘桥锁蟠龙,阴雨千缕翠’无懈可击;下联“林栖鸣凤,晓日一片红’,若改为‘一声红’岂不更妙?凤凰叫而旭日升,有声有色。不知大人以为如何?”陆游听罢,沉吟片刻后,连声赞道:“妙,妙,妙,好个‘一声红’!真是一字师也。”
陆游心悦诚服,欣然来到蟠龙桥,将“片”字改为“声”字

自己删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