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三国历史中,魏和蜀吴的实力差距是多少?各方面的
8个回答
展开全部
军事实力上,魏国的实力应该是5,蜀国的估计是2,吴国应该是3,也就是按军事实力,吴国和蜀国可能联合起来才是魏国的对手,实际上也是如此,但同样的,蜀国蜀道难,吴国有长江天堑,而魏国虽然兵多,但很长一段时间要面对两方面大范围的打击,不如蜀国和吴国好防守,所以才互相相持。
经济上,整个经济方面,魏国虽然地方最大,但经济方面应该是相对弱的,吴国的主要地方,江南第一是地方好,第二是三代经营战乱少,所以吴国算是比较富有的。
蜀国四川从来被称为天府之国,刘备入川之前也没有经历什么战火,条件也是得天独厚的,而且蜀国最小的面积,最少的人口,经历了孟获之乱,诸葛亮还六出祁山不断的对魏国用兵,在这样的情况下,蜀国内政也没有给弄得民不聊生,可见蜀国的经济状况也是不错的。
反之魏国,魏国的面积虽然最大,但中原四战之地,魏平定天下前,在这里先后多路诸侯并存,互相征伐多年,可以说是遍地尸骨,民不聊生,从三国前期的记载来看,中原当时什么人吃人都发生过,故而魏国的经济状况不算好,这也是魏国在三国并立初期,一直无法发动大规模战争以最强实力反而处于防御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魏国毕竟地方最大,随着魏国统治的延长,后方逐渐安定发展,比之当时没有京杭大运河,还没有完全开发的东吴江南,以及地方虽好但地盘太小的巴蜀,魏国是后劲最强最足的。
文化上,当时三国,文化基本上是魏独领风骚,建安七子,曹操父子三曹,建安学派这些,在文化上都是当时的领导者。虽然蜀国吴国也有一些,类似诸葛亮出师表一类的作品,但总体来说,当时文化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在魏国。
经济上,整个经济方面,魏国虽然地方最大,但经济方面应该是相对弱的,吴国的主要地方,江南第一是地方好,第二是三代经营战乱少,所以吴国算是比较富有的。
蜀国四川从来被称为天府之国,刘备入川之前也没有经历什么战火,条件也是得天独厚的,而且蜀国最小的面积,最少的人口,经历了孟获之乱,诸葛亮还六出祁山不断的对魏国用兵,在这样的情况下,蜀国内政也没有给弄得民不聊生,可见蜀国的经济状况也是不错的。
反之魏国,魏国的面积虽然最大,但中原四战之地,魏平定天下前,在这里先后多路诸侯并存,互相征伐多年,可以说是遍地尸骨,民不聊生,从三国前期的记载来看,中原当时什么人吃人都发生过,故而魏国的经济状况不算好,这也是魏国在三国并立初期,一直无法发动大规模战争以最强实力反而处于防御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魏国毕竟地方最大,随着魏国统治的延长,后方逐渐安定发展,比之当时没有京杭大运河,还没有完全开发的东吴江南,以及地方虽好但地盘太小的巴蜀,魏国是后劲最强最足的。
文化上,当时三国,文化基本上是魏独领风骚,建安七子,曹操父子三曹,建安学派这些,在文化上都是当时的领导者。虽然蜀国吴国也有一些,类似诸葛亮出师表一类的作品,但总体来说,当时文化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在魏国。
2012-10-04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根据史学家的分析,大约 魏:吴:蜀=4:3:2
魏蜀吴之间的真实力量对比历来争论不休。问题主要集中在三国的人口的考证和讨论。
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中认为蜀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28万户,94万人;同年为国有52万户,440万人。吴国在280年幼52万户,230万人。这成为目前主流认识,教科书也采用这个说法。
但是李向军对此有质疑。他在《三国人口考》中指出三点疑问。
1、目前人们所认为的三国人口数767万,是263年魏、蜀两国加上280年吴国人口总和。在统计学上欠妥。并且人们认为这是三国时期人口最少的时候。其实在建安末年答曰在221年左右人口数比263年还少。因为那时三足鼎立已经确立,大规模的战争已经没有。人们生活较稳定,人口应有所增加。
2、《晋书》中的记载有疑问。书中载221年蜀国90万人,到了263年才94万,42年只增长4万人疑似有隐漏。另外,《晋书》言吴国在242年幼人口240万,到了280年只有230万,人口不增反降,甚为可疑。
3、《晋书-地理志》说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全国户口245万,人口1616万。计算下来,从263年到180年的十七年之间魏国和蜀国平均每年户口增长率为43%,人口增长率为57%。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近来有学者撰文说三国人口没有这么少。尤其是蜀国人口应该被隐瞒、漏报。王育民在《三国人口探索》中列出了4种户籍人口统计错误的原因:世家豪族荫庇人口的漏报,屯田者步南路户籍,兵、吏及其家属漏报,少数民族不计入人口。
内容可参看葛剑雄编著的权威著作《中国人口史》。
二、蜀国之弱
蜀国是最先被灭亡的。国力差距是其中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的。还有以下的因素:
1、蜀国后期人才贫乏。刘备建立蜀国主要依靠荆楚地主士人集团的支持。其中以诸葛亮、庞统、马良等豪族为主。随后刘备入川,曾经拉拢蜀地本土地主集团但未获成功。随后刘备采取以荆州士人集团压制益州背地势力的策略。这在蜀国刚建立的时间曾取得较好的效果,稳定了政权。但其后遗症也十分大。尤其是以诸葛亮、费祎、郭攸之、董允等荆州人才的相继去世和被害,蜀国人才凋零,再也无法和魏国抗衡。
2、未能与士族豪强合作。李开元认为蜀国是一个以豪侠武人、寒门下士为核心的政治集团。这个集团在三国中带有浓厚的下层社会特点。他始终没有与当时的强大力量,士族豪强合作,尤其是益州士族豪强一直对蜀汉政权阳奉阴违。在邓艾率军队到达成都城下时,朝中大臣力劝投降是最好的证明。这也是诸葛亮在前几次北伐时虽然占领了雍凉二州,却无法在哪里站住脚的重要原因。
魏蜀吴之间的真实力量对比历来争论不休。问题主要集中在三国的人口的考证和讨论。
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中认为蜀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28万户,94万人;同年为国有52万户,440万人。吴国在280年幼52万户,230万人。这成为目前主流认识,教科书也采用这个说法。
但是李向军对此有质疑。他在《三国人口考》中指出三点疑问。
1、目前人们所认为的三国人口数767万,是263年魏、蜀两国加上280年吴国人口总和。在统计学上欠妥。并且人们认为这是三国时期人口最少的时候。其实在建安末年答曰在221年左右人口数比263年还少。因为那时三足鼎立已经确立,大规模的战争已经没有。人们生活较稳定,人口应有所增加。
2、《晋书》中的记载有疑问。书中载221年蜀国90万人,到了263年才94万,42年只增长4万人疑似有隐漏。另外,《晋书》言吴国在242年幼人口240万,到了280年只有230万,人口不增反降,甚为可疑。
3、《晋书-地理志》说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全国户口245万,人口1616万。计算下来,从263年到180年的十七年之间魏国和蜀国平均每年户口增长率为43%,人口增长率为57%。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近来有学者撰文说三国人口没有这么少。尤其是蜀国人口应该被隐瞒、漏报。王育民在《三国人口探索》中列出了4种户籍人口统计错误的原因:世家豪族荫庇人口的漏报,屯田者步南路户籍,兵、吏及其家属漏报,少数民族不计入人口。
内容可参看葛剑雄编著的权威著作《中国人口史》。
二、蜀国之弱
蜀国是最先被灭亡的。国力差距是其中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的。还有以下的因素:
1、蜀国后期人才贫乏。刘备建立蜀国主要依靠荆楚地主士人集团的支持。其中以诸葛亮、庞统、马良等豪族为主。随后刘备入川,曾经拉拢蜀地本土地主集团但未获成功。随后刘备采取以荆州士人集团压制益州背地势力的策略。这在蜀国刚建立的时间曾取得较好的效果,稳定了政权。但其后遗症也十分大。尤其是以诸葛亮、费祎、郭攸之、董允等荆州人才的相继去世和被害,蜀国人才凋零,再也无法和魏国抗衡。
2、未能与士族豪强合作。李开元认为蜀国是一个以豪侠武人、寒门下士为核心的政治集团。这个集团在三国中带有浓厚的下层社会特点。他始终没有与当时的强大力量,士族豪强合作,尤其是益州士族豪强一直对蜀汉政权阳奉阴违。在邓艾率军队到达成都城下时,朝中大臣力劝投降是最好的证明。这也是诸葛亮在前几次北伐时虽然占领了雍凉二州,却无法在哪里站住脚的重要原因。
追问
5:3:2合适点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魏国:户数103万,人口443万,兵员60万。
《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晋阳秋》记载吴国灭亡时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
景耀六年蜀国灭亡时的人口,王隐在《蜀记》中记载“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比较一下,就知道魏远强于其余两国
而且现在往往会低估吴国而高看蜀国。
实际上,由于诸葛亮穷兵黩武的政策,蜀国经济顶多与刘璋时代持平。而吴国长期没有大规模战争,人民生活较为稳定。所以我认为,魏最强,吴次之,蜀最弱
《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晋阳秋》记载吴国灭亡时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
景耀六年蜀国灭亡时的人口,王隐在《蜀记》中记载“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比较一下,就知道魏远强于其余两国
而且现在往往会低估吴国而高看蜀国。
实际上,由于诸葛亮穷兵黩武的政策,蜀国经济顶多与刘璋时代持平。而吴国长期没有大规模战争,人民生活较为稳定。所以我认为,魏最强,吴次之,蜀最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魏国经济实力最强,还有大义名分;蜀国地理有优势,易守难攻,占地利;吴国水军强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蜀国建立初期是魏蜀吴,一直到陆逊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之后,蜀军元气大伤,就成了魏吴蜀。要不是诸葛武侯的六出祁山蜀国早就亡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