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影响力的123位历史人物》 没看过,求其中一位人物的事迹 要写读后感 跪求!!!

 我来答
百度网友851b074
2012-10-06 · TA获得超过828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36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367万
展开全部
读《史家绝唱——司马迁》有感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警备团召开的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演讲,其中就人的生死问题引用了司马迁的说过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是毛泽东非常敬佩的一位历史人物。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掌握秘籍,职司记载。他从小受到父亲熏陶,10岁就学长安,20岁时开始漫游全国,考察历史遗迹,了解风土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他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础。他25岁入朝任郎中,曾出使巴蜀。后继承父职,任太史令,参与修订历法,并开始写作《史记》。后来他因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上书辩解,获罪下狱,被处宫刑。在狱中他仍以顽强毅力著书写作,出狱后被惜才的汉武帝任命为中书令。从此他愈发发愤,历十数年艰辛,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制——《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历史,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在《史记》中,司马迁不仅记载了大量史实,而且“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他认为对待历史要有科学的态度,“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是说人们要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是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来对待,而不是把历史和现实混同起来;在当今社会,拒绝历史经验,是愚昧的;生搬硬套历史经验,也是不高明的。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自身规律的,“事变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是说事物发展到极盛就会转向衰落,有利的客观形势发展到了顶头也会转向不利的方面,这是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冲突而造成的,不必惊奇,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要讲德行,要善于把握时机,要以天下为己任,做一个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天下的人。
  读司马迁,最重要的是读他的那种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勇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他们为了某种信念、某种原则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有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而司马迁本人,正是这种精神的集大成者。当他遭受宫刑,痛不欲生的时候,是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才顽强地硬挺着活下来。当年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意的境遇中编写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
  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史学家郑樵称:“六经之后,唯有此作”。现代作家鲁迅称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像一座山,永远矗立在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之林!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