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会修改作文?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曾记得一位教授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成长的道路上充满挫折,需要激励。,孩子更是不例外。好作文需要不厌其烦的修改。作文教学中,我也深有体会,一篇文章经过学生的反复修改,语言更通顺.优美,结构更合理,内容更充实。可见,学会修改作文是多么重要 。
如何提高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一、改变观念,提高认识。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学生作,教师改”,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认识不够。教师总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要求学生,作文修改权完全由教师垄断了。其恶果是助长了某些同学作文草草成篇的坏习惯,有的写完之后不再看一看,有的甚至把不会的字空起来,让老师去填,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而教师每一次作文教学后要面对五、几十篇作文,任务繁重。在紧迫的时间内,只能草草了事。如“中心不够明确”、“事例不够具体”、“人物不够鲜明”,甚至一些批语学生看不懂。传统的“学生作,教师改”的观念已经不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新大纲要求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改变传统的观念,将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怎样把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修改的优先权。其次,让学生掌握修改的决定权。同时,教师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上。
二、教师引路,指导方法。
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过程中我采用了“领”、“扶”、“放”的方法。
所谓“领”就是由老师指导批改的方法,领着学生学会批改方法,到学生自己学着修改。学生的习作交上来后、查阅后,教师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制成投影片,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讨论,集体修改。怎样修改? 在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老师要作示范。我在作文教学中曾这样尝试过,首先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再出示学生习作中的片段,然后用彩笔修改给孩子看,并简单说明修改的理由和修改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看看层次是否清晰,语句是否连贯,通过逐词、逐句、逐段推敲,使语句更通顺,使意思表达更清楚。在修改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调动积极性。通过修改,孩子们明白了什么是改,怎样改,以及这样改的理由,学会了迁移。
领着学生集体修改后,我还要求学生把修改后的文章和原文作对照、比较,然后让学生运用学到的修改方法,模仿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再加以指点、辅导,使学生人人受益。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教师还得注重“扶”与“放”的结合。我们知道,要培养孩子自改习作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自改习作,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谓“扶”既是作文上标记号,作必要的提示,让学生修改。
我采用以下方法:
1.符号批示法。对学生的初作浏览后,对需要改的地方用符号标出。如对不通顺的句子用“——”?,对错别字用“口”,让学生根据符号自行修改,学生修改后,再进行检查指导。
2.点拨提示法。我将学生的作文进行分类,从各类中抽出几篇,对需要修改的地方稍加提示性批语。
3.要求提示法。针对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所谓“放”就是让学生修改自己文章或互改。
1.自我修改:
a.反复朗读。在修改时,让学生朗读习作,自我监听,用笔划出不顺口的词句,并加以修改。
b.默读分析。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思考是否围绕中心选材,段落层次的安排是否合理,详略是否得当等。
2.互评互改:
a.教师先对学生习作有针对性地选择几篇作为例文,采用朗读或投影出示,然后由学生进行评议,评议时,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和怎样修改。发言者必须有理有据,小作者可以解释反驳,大家互相讨论,达成共识。
b.学生写完作文后,收上来后由科代表把作文发给别的学生, 让学生互相批改,老师只给出评分标准。由于学生自己改别人的作文,因此积极性非常高,改到好文章便知道自己的不足,改到差的则能指出作文的缺点,这样做,学生批改文章时往往很详细,很具体,等于重写了一篇作文。
学生互改作文的好处:
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而且会指导别人写作,自然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通过交流,让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促使进步。
第三、每次批改作文,由于不同学生、不同文章,学生有新鲜感,培养学生改作、写评语兴趣。
第四、批改作文时,学生进入教师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使心理走向成熟。
第五、容易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节省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体会,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能力发展,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教师也能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救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去
如何提高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一、改变观念,提高认识。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学生作,教师改”,教师对学生的能力认识不够。教师总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要求学生,作文修改权完全由教师垄断了。其恶果是助长了某些同学作文草草成篇的坏习惯,有的写完之后不再看一看,有的甚至把不会的字空起来,让老师去填,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而教师每一次作文教学后要面对五、几十篇作文,任务繁重。在紧迫的时间内,只能草草了事。如“中心不够明确”、“事例不够具体”、“人物不够鲜明”,甚至一些批语学生看不懂。传统的“学生作,教师改”的观念已经不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新大纲要求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改变传统的观念,将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怎样把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修改的优先权。其次,让学生掌握修改的决定权。同时,教师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上。
二、教师引路,指导方法。
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过程中我采用了“领”、“扶”、“放”的方法。
所谓“领”就是由老师指导批改的方法,领着学生学会批改方法,到学生自己学着修改。学生的习作交上来后、查阅后,教师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制成投影片,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讨论,集体修改。怎样修改? 在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老师要作示范。我在作文教学中曾这样尝试过,首先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再出示学生习作中的片段,然后用彩笔修改给孩子看,并简单说明修改的理由和修改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看看层次是否清晰,语句是否连贯,通过逐词、逐句、逐段推敲,使语句更通顺,使意思表达更清楚。在修改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调动积极性。通过修改,孩子们明白了什么是改,怎样改,以及这样改的理由,学会了迁移。
领着学生集体修改后,我还要求学生把修改后的文章和原文作对照、比较,然后让学生运用学到的修改方法,模仿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再加以指点、辅导,使学生人人受益。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教师还得注重“扶”与“放”的结合。我们知道,要培养孩子自改习作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自改习作,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谓“扶”既是作文上标记号,作必要的提示,让学生修改。
我采用以下方法:
1.符号批示法。对学生的初作浏览后,对需要改的地方用符号标出。如对不通顺的句子用“——”?,对错别字用“口”,让学生根据符号自行修改,学生修改后,再进行检查指导。
2.点拨提示法。我将学生的作文进行分类,从各类中抽出几篇,对需要修改的地方稍加提示性批语。
3.要求提示法。针对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所谓“放”就是让学生修改自己文章或互改。
1.自我修改:
a.反复朗读。在修改时,让学生朗读习作,自我监听,用笔划出不顺口的词句,并加以修改。
b.默读分析。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思考是否围绕中心选材,段落层次的安排是否合理,详略是否得当等。
2.互评互改:
a.教师先对学生习作有针对性地选择几篇作为例文,采用朗读或投影出示,然后由学生进行评议,评议时,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和怎样修改。发言者必须有理有据,小作者可以解释反驳,大家互相讨论,达成共识。
b.学生写完作文后,收上来后由科代表把作文发给别的学生, 让学生互相批改,老师只给出评分标准。由于学生自己改别人的作文,因此积极性非常高,改到好文章便知道自己的不足,改到差的则能指出作文的缺点,这样做,学生批改文章时往往很详细,很具体,等于重写了一篇作文。
学生互改作文的好处:
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而且会指导别人写作,自然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通过交流,让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促使进步。
第三、每次批改作文,由于不同学生、不同文章,学生有新鲜感,培养学生改作、写评语兴趣。
第四、批改作文时,学生进入教师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使心理走向成熟。
第五、容易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节省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体会,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能力发展,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教师也能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救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去
展开全部
首先学会修改符号。多读几遍,细细品味。
追问
那怎么学会修改语句?
追答
多看书,有了语感自然水到渠成!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多看看书,书看多了就会有一种能力,在你读句子的时候你就会很快的找出病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去外面书店找书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