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先考研,还是先就业,都各有利。
有人这样认为。无论如何,选择就业的人是一群勇敢的人,他们是在同龄人当中首当其冲去社会的大潮流中试水的人。但最主要的是要了解自己,首先需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适合什么样的环境,想要什么。如果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盲目的从众。不管是就业还是考研,结果都不是乐观的。
虽然从2000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扩招的增长不可能满足考研人数数量的增长,因为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毕竟是高级别的精英教育,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义务教育。这就意味着必定会有一部分一门心思打算考研的大学生最终无法考上,从而也就错过了就业的机会。
随着大学生“天之骄子”的风光不再,研究生也从“皇帝的女儿”变成了“行走在尴尬地带的群体”,有的本科生带着盲目性去读硕士,当他在取得高学历的同时,错过了青春,错过了良好的实践历练的机会。一个除了上学什么也不会做的人,又对工作的要求条件很高,这个时候毕业面临社会比本科毕业面临社会会有更大的适应上的困难。
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两三年以后他们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未必会和现在一样,这种变化谁也不可能很准确地预料到。
读完研究生出来后,学历起点高了,但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与已经就业的同届毕业生比起来,会显得有些单薄,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利于就业的。
因此,考研不一定能规避就业风险,这是在报考之初应该想清楚的。
考研是否有利于就业,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你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考研,都必须要看清自己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结果。
不过,考研人的那一份执着,是别人无法获得财富(边工作边考研,一年一年直到考上为止),拥有这样执着性格的考研人,无论在哪里都是顶尖的人才。
2019-01-11 · 国内知名职业教育培训机构
有的同学就觉得自己考也考不上,或者根本就不喜欢继续在学校学习的这种模式,那么就果断点,找工作。
先考研也是不错的选择
考研怎么说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研究生毕业之后的总体薪资还是不错的,如果考上热门专业,那么之后的发展肯定是更好的,你的人脉,你的平台。不管是工作还是考研,都是为了之后能更好的生活,我们肯定会选择能让自己过得更好的道路。
在决定考研之前,请思考你为什么考研?
你为什么想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还是真的喜欢自己的专业?这个问题特别的重要,因为考研的过程特别难,怕你没有动力坚持到最后,还有考虑清楚之后,在上研究生的过程中,你是满足的,而不是后悔。有人说三年前的选择,决定了你现在的生活。那么你现在的选择同样会觉得三年后的生活。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想清楚两者之间的利弊。
我还是建议你能在选择的时候选择考研
有的人工作了两年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然后想考研,但是还担负着生活的重担,那么复习精力有限,生活压力大。大学刚毕业能毫无压力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那么就先抓住机会。现在每年那么多人考研,能说明什么问题,就是现在学历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再能提升自己的时候,一定好提升自己,在你觉得学历不够用的时候,你再努力考研,就太晚了。
在很多时候,三年工作经验是值钱的,你研究生毕业时起薪不如本科直接工作的同学,甚至对方已经可能升职做得了你的上司,都很正常。
但是,你的职业生涯并不只这三年对不对?
三年工作经验和零经验,这是本质区别;但是五年工作经验,未必就能强过两年工作经验多少;到了十年以上,三年工作经验带来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这时候本质的区别就变成了:资深+本科学历和资深+研究生学历,后者的优势一目了然。
而到了这个年纪,对方很难再去补上这个学历的差距了,你将拥有一生的优势。
从这一点看,职场前几年吃点亏又算什么呢?
从这个角度上讲,我是支持考研的。
2.早作打算,避免年龄困境
有的大学生比较茫然,觉得考也可以,或者先工作几年累积点经验找准未来的发展方向后再考。
都行,但是有一点,那就是如果考研这个事情属于你的人生目标,甚至说你不能斩钉截铁地说你这辈子不考研了,那么一定要早做准备,早考早好。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但读研不是。你觉得自己到了40岁左右学习能力一样棒棒哒,但是导师未必这么想。
导师需要学生为自己做很多事情,但40岁的人未必有这个精力和热情。也可以通俗地说,40岁的人太成熟太油,不那么好“剥削”。
即使不考虑这点,三十多岁开始,你走高校路线的同龄人开始陆续招收研究生,师生差不多年纪甚至倒转,“压不住”“指挥不动”“建立不了权威形象”也会成为对方的顾虑。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有些导师也会不自觉地把年龄作为一个指标。
你年纪大了,还以应届生的身份毕业求职,定位也很尴尬。有的公司就想要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有的公司年纪是硬要求,有的公司不想要别的专业转行而来——而转行不就是你的目的吗?
而你自己会愿意人到中年从头开始,一把年纪拿零经验的应届生薪水吗?你考研时的年纪越大,支付的成本就越多
2.学校、专业、导师、地域,考研一定要占至少一样
前面两点都是倾向于支持考研,但考研为的是什么?抛开学术追求和个人理想不谈,最实际的目的就是增强就业竞争力。尤其是本科在学校和专业没有优势的情况下,成功的读研结果可以极大地增强你的竞争力。
既然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那么如果考一个和现在差不多的二流院校,弱就业专业,除了再花三年时间和不菲的金钱,意义并不大。
在选择考研目标时,学校>专业>导师>地域。
学校呢,又细分为名校>有很强行业资历的普通学校>就业地大型院校。
名校就不用说了,很多公司招人有定点的学校,不是这个学校的只能等社招,应届时你连人家开宣讲会、收简历、招实习的时间可能都不知道。
即使不歧视学历,任何公司都还是会对名校生有所偏爱。虽然都在说最看重的是本科血统,但其次重要的不就是研究生学历了吗?
有的专业院校虽然不是名校,也不属于985、211,甚至可能不是“大学”而是“学院”,但是因为它在行业里面有很强的资历,如果你打算在这个行业就业,你的普通研究生学历是不会受到歧视,甚至可能凭空得到不少师哥师姐作人脉。
如果你觉得前面几项都没有太大把握,那么可以选择你以后打算的就业地的大型院校作为志愿。一所大学在本地,你的导师无论如何都会有不少资源,会带给你就业的助力。本地公司也会了解这个学校,而对你的研究生学历高看一眼,不至于冒出“这是个什么学校,没听过,大概不咋地” 这样不利于你的想法。
其次,选一个好就业的专业。
有的行业天生比其他行业来钱多,发展快,就业容易。如果你选择一个就业平平的专业,会发现研究生毕业时,除非你去做老师或者考一些对学历有要求的公务员职位,否则你的研究生经历对你并没有什么帮助。
同时,如果你的本科专业就已经是一个不容易就业的专业,那么考研是一个很好的转换轨道的机会。虽然加大了考研的难度,但是一旦转型成功,复合型人才会为你加分不少。
比如法律硕士,必然是跨专业考研,肯招收这样学生的导师必然是愿意接收本科非法学的大学生,考试时大家统一教材和试题也很公平。今后司法考试必须是法律专业科班出身,无形中提高了司考的含金量,大大增强了法律硕士的职场竞争力。
另外,理工科考商科专业的研究生也是不错的搭配,毕业后进入一些特定的行业,哪怕你本科很一般,但专业会为你加分不少,成为你的优势。
第三,导师的重要性就不说了。好的导师是你一生的资源,即使院校、专业一般,一位好的导师也能给你带来很多机会。在网上看,是人尖子和人尖子的对比 ,某些导师看起来闪光点不多;但是放到现实生活中,哪怕是一些职业高等院校的老师,他都有他的长处,在当地的人脉比一般人广,学校接触的和就业有关的信息也比一般地方多,如果他肯提携你,你的起点就比一般人高出了很大一截。
最后,啥也没有,那就选一个大城市,高校集中的地方。
北上广深的就业机会和发展速度是其他地方不能比拟的,如果你的学校在这里,毕业找工作就占了优势。二线城市如杭州南京成都重庆武汉,竞争相对一线城市小,但是发展空间大,而且有的房价还很低是上车的机会。
高校集中,则代表你在校期间能低成本接触到更多针对大学生的资源。讲座、活动、赛事、宣讲会、招聘会……主办方都要考虑成本,会优先在目标群体大的城市举办。如果你不在,就接触不到这些东西,或者需要支付更多的时间金钱成本。
另外,大城市的确有开拓眼界的作用。三年时间的潜移默化,会让你从根本上提升一个Level。想想我们上学时,有没有感觉过同学之间的差距?有的差距是金钱、家庭环境造成的,有的则是地域造成的。
或者如前所说,选一个你以后打算扎根地方的大型院校,吃点“地方粮票”,原因就不重复了。
如果你的考研志愿以上一个都没沾上,那么绝对不要考研,否则只是浪费。
无论是先考研,还是先就业,都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
“当学历遭遇经历,我们选择经历。工作同样也是一种经历,这种经历是书本永远无法给我们的,我们可以选择这种经历!”有人这样认为。无论如何,选择就业的人是一群勇敢的人,他们是在同龄人当中首当其冲去社会的大潮流中试水的人。但在就业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了解自己,首先需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适合什么样的环境,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如果不了解自己,就会失去选择的基准。
随着大学生“天之骄子”的风光不再,研究生也从“皇帝的女儿”变成了“行走在尴尬地带的群体”,有的本科生带着盲目性去读硕士,当他在取得高学历的同时,错过了青春,错过了良好的实践历练的机会。一个除了上学什么也不会做的人,又对工作的要求条件很高,这个时候毕业面临社会比本科毕业面临社会会有更大的适应上的困难。
专家分析和指引
一份初步意向统计表明: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有86%的人表示曾经考虑过要考研。面对如此庞大的“研民”队伍,就业指导专家们的看法并不乐观。
他们解释道,虽然从2000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扩招如此快速的增长不可能满足更快速度的考研人数数量的增长,因为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毕竟是高级别的精英教育,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义务教育。这就意味着必定会有一部分一门心思打算考研的大学生最终无法考上,从而也就错过了就业的机会。
其次,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两三年以后他们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未必会和现在一样,这种变化谁也不可能很准确地预料到。
第三,读完研究生出来后,学历起点高了,但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与已经就业的同届毕业生比起来,会显得有些单薄,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不利于就业的。
因此,考研不一定能规避就业风险,这是在报考之初应该想清楚的。
专家观点:如果你是学工科的,理论和实践都搞得不错,那么工作应该不会很难找,所以考研没有太大的必要;如果你是学实践型经济类学科的,如会计、国贸等,本科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应该够用了,去社会上锻炼比在学校学理论要好的多,所以考研也没什么必要;如果你是学理论型学科的,那么考研还是一条比较好的选择;如果是文科生,以后读研究生,千万要想清楚一点,免得出来竞争力还不如本科生,如果一定要读,最好换个专业,比如本科学新闻的学点经济,本科读中文的再加门外语,说不定能对自己找工作多些帮助”。有条件和对考研有信心的同学还是在学校直接考研为好。因为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是一次成年人的考试。从做出这个选择的开始,你就要为自己的将来负责。
考研是否有利于就业,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你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考研,都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看清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结果。
有人会说考研和工作可以兼得啊,先考研后工作或者先工作后考研,这都是可以的啊。
其实这种想法是过于天真了,先考研还是先工作,这里面可有着很大的区别呢。
我就是工作了三年之后,又辞职去考研的,去年成功考上研究生,现在已经是研二了。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没有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考?那我的答案就是,那时候的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干什么,我很迷茫。
我的本科专业是会计,毕业后做了三年财务。工作了三年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是真的不喜欢做财务,我喜欢做的是IT,于是我毅然决然辞职考研,从头开始准备跨专业考研。
我认为工作之后再考研比较合适,只有在社会上经历过风雨的人,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有目的性地去考研。否则考研只是你不想就业的一个借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