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视二套10月14日上午8点25分左右播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二部分《感恩教育》

观后感... 观后感 展开
 我来答
2415484885asd
2012-11-17 · TA获得超过32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2万
展开全部
  这个周日,我准时的在8:20分坐在了沙发上,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河南台法治频道播出的由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人格教育》专题讲座。
  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主要为我们强调了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不仅仅是学习。我们还要懂得怎样自我控制一些不好的习惯,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懂得很好的处理一些人际关系与学习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等。
  看完了于丹老师为我们上的这一堂课,使我受益匪浅。从前,我以为,只要学习好了一切都不是问题。爸爸妈妈尽量的给我腾出大量的时间供我学习,除了学习,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不用去做,任何一件事都不用我去操心。爸爸妈妈把什么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等着我去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甚至让我误以为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只要我学习好就行了。
  听了于丹老师说的孔子的一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话后,我才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比学习更重要的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学会做的事,而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怎样做人。
  做人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其中包括道德、礼仪等等。而我们小学生除了要做好道德、礼仪方面的学习之外,还要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一个人,就算学习再好,但却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话,那么就算他四肢健全,也是一个废人。所以我们从小要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比如拖拖地,擦擦桌子,洗洗碗等,不要过多的让爸爸妈妈帮你干一些事情,要先自己学着试探性的先做,实在不会的话再让爸爸妈妈来帮忙。
  于丹老师讲的这一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内,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连这些都不会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是一个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
  大人们常说,要想成才得先成人,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合格人才,需要学的很多很多,不只是学习,不是吗? 亲! 一定要好评!
loveciaran
2012-10-15 · TA获得超过27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1万
展开全部
观后感
今天看了于丹老师,关于感恩教育的演讲,我受益匪浅。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走别样的路”这方面的内容。
讲之前,于丹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她说:“有三个煮着沸水的锅,第一个锅,放入一个生鸡蛋;第二个锅,放入一个生胡萝卜;第三个锅,放入一把干茶叶。水煮开了,第一个锅了的生鸡蛋,变成了心硬皮薄的鸡蛋;第二个锅里的的生胡萝卜,变成了软软的一块;第三个锅里的干茶叶,他放进锅里前是最轻最丑的,但是,在沸水里,他舒展看来了,不改变了自己,还把这锅沸水变成一锅香茶。”
这锅沸水就是一个社会,社会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他不可能因为自己喜欢某一个人就把这锅沸水变成温润的温泉。第一个锅里的生鸡蛋,他比喻着在社会里浮沉久了,连心肠都变硬的人;第二个锅里的生胡萝卜,他比喻着社会中的老好人,永远没有自己的主见,一切以领导为先的人;第三个锅里的生茶叶,他比喻那些学会改变自己从而改变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我们的思维态度决定我们看事物的角度,我们看事物的角度决定我们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我们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决定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的行为方式往往就决定了我们的事业、生活甚至命运。有时候在社会的舞台里我们不一定能改变这个社会适应自己,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我们的观念。
我们要以怎样的姿态怎样的方式走进社会,这需要我们抓住机遇,发现世界,当我们的知识阅历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的人格就会决定我们的成败。态度决定一切,人格决定态度,让我们学会走别样的路,拥有别样的人生。

参考资料: 这是我自己写的,其实我们学校也要交啦~~~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