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
1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新春期间,走亲访友之际,我收集了当地关于农历传统节日的习俗故事。这其中有我熟悉的,也有我以前不熟悉的,这些节日都很有意思,现在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
青龙节 农历二月二日,俗谓之龙抬头,称为“青龙节”或“春龙节”。北方地区的二月二,与春季第三个节气“惊蛰”联系在一起,增加了“龙抬头”的内容,逐渐演变成祈求丰收和驱除虫害为主要内容的节日,苑城一带盛行打囤和炒蝎豆。
打囤,即象征性地建粮仓,又称打灰囤。用草木灰(当地俗称小灰)在庭院里洒上若干粮仓形状的图案。二月二日清晨,太阳未出前,由汉家人用簸箕盛上草木灰,用一木棒轻轻敲打簸箕边沿,使灰慢慢落下,边打边走,围成一个圆圈,即为粮囤。圆圈封口处要朝院门里,意谓财不外流。然后抓一把粮食(麦、谷、豆等)放在囤中央地上,上面盖一块砖头或陶瓦片。一般要打三个囤,各为麦子囤、谷子囤、豆子囤。灰囤外沿,还要用灰撒上挮子形状的图案,象征囤高粮满,预兆丰年,当地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之农谚。
二月二吃炒蝎豆,据说可防止被蝎子蛰。蝎豆由黄豆炒制。预先将黄豆在糖水可盐水中浸泡,捞出晾干,拌上细沙土炒出来,或甜或咸,香脆可口。同时,用糖水拌和粘米面,切成菱形面棋子,与蝎豆一起炒。家中有属龙的,不得在二月二日这天炒蝎豆,要在前几日炒出。五十年代末期,当地黄豆种植渐少,增加爆玉米花、大米花等。现在生活富裕了,人们条囤的习俗已经不再延续,但是二月二青龙节吃炒蝎豆的习俗仍在延续着。
清明节 清明前一天为寒食,是传统祭祖扫墓的隆重节日。民间又称为“鬼节”,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总称“三大冥节”。
长山一带习俗,寒食要添土上坟。寒食前一天早晨太阳未出之前,在祖先坟墓周围,或宜量南北取土,或宜量东西取土,将新土填在旧坟上,意即给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第二天下午上坟祭祖。祭祖供品一律为烙菜,烙菜有菠菜、萝卜盒子(水萝卜、胡萝卜)、藕盒、咸鱼等。先祖去世,头三年要在寒食这天上午上坟,过了三年以后改为下坟上坟。新坟不过三年不添土。六十年代以后,实行火化,坟墓多数平掉了,添土习俗渐渐消亡了。现在随着生活的快节奏,人们上坟的供品也简单化了,现在有的仍用烙菜,也有的用水饺,还用的趄接用饼干点心了。
清明则为人节。是郊游踏青的好日子。村庄在街口或大场院扎起秋千。秋千有两种,一种是驱秋千,即直秋千;另一种则是用大车轮做成的转悠千。男女老幼,特别是妇女尽情玩耍。秋千驱得高,甩得远,意味着生活过得好,有本领。儿童则跑到野外放飞风筝,风筝有的做成蝴蝶、青蛙模样,有的做成鲤鱼、蜈蚣、人物等形状。清明这天清晨,每个孩子要吃一对染成红皮的鸡蛋,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建国以后,清明这天,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到当地烈士陵园或有烈士墓的地方,追悼缅怀革命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九十年代以后,民间将寒食和清明两个节日合二为一。现在添土习俗渐渐消亡,而祭祖习俗仍延续下来,同时,清明也将逐渐变成改善生活和春游的日子。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最普遍的说法是纪念战国时代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屈原投汩罗江之日正是五月初五。这一天,全国各地普遍流行插艾叶、菖蒲、包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长山一带最兴盛的是插艾叶。家家户户门外插一束艾叶,或置艾叶于门楼屋檐之上,以避邪免灾,避免瘟疫。有俗谚说:“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大鳖盖。”这一天,儿童手腕緾五色花线,叫做长命缕、拴命线,俗叫五丝线。据说能驱邪避鬼,使儿童长命百岁。女孩带香布袋。花布缝制的香布袋装有五种香料做成的香药,也有的装入艾叶,戴在身上,香味扑鼻,可以驱疫避虫。
吃粽子、饮雄黄酒是端午独特的饭食习俗。用竹叶、苇叶、荷叶等包成粽子蒸制而成。雄黄酒可解百脚蛇虫“五毒”。长山一带,将朱砂、雄黄、酒混在一起,涂在小孩的脚心、手心,可以驱虫避毒,以保平安。
六十年代以后,插艾、拴五丝线、戴香布袋等习俗逐渐消失,吃粽子成了唯一传承下来的习俗,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已逐渐成为城乡居民一年四季享用的民俗食品之一。
雨节 农历五月十三为雨节。民间传说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有的说是关老爷的生日,这天下雨的机率高达百分之90%以上。即使无雨,也是多云或阴天。民谚曰:“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五月十三定为雨节,具有一定的经验依据。如果五月十三雨,骄阳似火,说明这一年必定大旱,往往要举行祈雨仪式。民间祈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请关老爷、龙王爷或大(dai)王显灵。请大王显灵的仪式十分别致,一条小蛇放在铺着黄表纸的川盘里,供在神棚,人们焚香烧纸,跪拜叩头,祈祷甘霖。长山一带的大王指刘大王,有的说是乾隆年间的刘墉,也有的说是明朝被奸臣魏忠贤排挤的刘阁老刘鸿训。
半年节 农历六月初一为半年节。正值麦收结束,新麦入仓,旧时有敬天和祭祖的习俗。敬天供品是新麦面蒸的馍馍或包的水饺。庭院里摆上香案,燃香烧纸,向北磕头,意在感谢苍天赐福,获得丰收。六月初一祭祖,祭品是新麦面粉包的水饺,让祖先尝鲜。当地又叫“上新麦子坟”。
六月初六是天贶节。则多在这天将衣服和书籍搬出来晾晒,免得夏天发霉,生蛀虫,故六月六又称“晒衣节”。当地还有吃炒面的习俗。预先将麦子放在水中淘洗,捞出晾干,放在大铁锅中炒熟,然后磨成面粉,用热水或凉开水加红糖拌着吃,别有风味。炒面可存放较长时间,据说六月六日的炒面可以治腹泄。
乞巧节 农历七月七日,俗称“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由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故事演化而来。长山一带古有妇女乞巧的习俗。七月七日夜晚,三五成群的少女穿上新衣,聚在庭院,摆上香案,陈列各种时鲜瓜果,借着香头微弱光亮,穿针引线。谁将线穿过小小的针眼儿,就算向织女乞的巧,穿得快者为最巧,具有斗巧比赛的性质。七夕三更天,传说藏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七月初七这天,地上的喜鹊极少,据说,它们纷纷飞到天河去为织女牛郎相会搭桥了。
五十年代以后,乞巧节乞巧的民俗事象消失,只留下了牛郎织女美丽的神话传说。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称为“鬼节”,是道教普渡众生的中元节,又是佛教的盂兰盆会。
这一天,长山一带乡村普遍进行祭祖,在家中设供品,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其他时鲜瓜果有葡萄、桃、果木子等。将祖先请到家中祭祀的节日一般为除夕和七月十五,俗说“请老的”,其他祭祀节日均为到坟茔去祭奠。
除祭祖以外,还要祭祀后稷。长山一带有“拔麻棵棵”的习俗。到秋田里,拔上少许黍子、谷子、秫秫、芝蔴等,用茼蔴捆成一束,放在大门顶上。拔取的谷物是最差的,意思是让后稷祖师进门看见庄稼长得不好,希望再教一些种田的窍门。也有的是挑选最好的谷物,意思是告知祖师后稷,今年五谷丰登,感谢祖先的恩德。
还有道教传布的祭孤魂、打路斋的习俗事象。长山一带靠近孝妇河的村庄,过去采用放河灯的形式祭祀无主鬼魂和意外死亡的人。祭孤魂的民俗事象比较别致,预先由村上德高望重的长者,聚敛纸香等物。晚上,组织一群人敲锣打鼓到村外乱葬冈上,每个坟头顶上都放一个灯碗子(一般用萝卜挖制,内盛油,置灯芯),点亮灯火。同时燃放烟火,焚纸烧香。笃信宗教的妇女,则举行打路斋。就是在街道上摆上香案供品,焚香烧纸,祭奠那些无主的野鬼游魂。有的制做一些小馍馍或小饼子,撒出去,小孩子们蜂拥而上,一抢而光,据说吃了可以消灾。
现在中元节只剩下祭祖的民俗了。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因为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亦称“仲秋节”。一般家庭都希望在这个节日里人月同圆,归省的妇女也必须回婆家过节,所以又称团圆节。
这天傍晚明月当空,各家在庭院设上桌案,摆上各种瓜果(西瓜、梨、枣。葡萄、石榴、山楂等)和月饼,点燃香烛,向月亮朝拜,叫做“拜月”或“圆月”。祭祀完毕,在月下摆上丰盛的酒饭,宴饮赏月。
月饼是中秋表征的物品,花样品种日趋多样。从皮上看,主要有酥皮和提浆两种,得浆月饼是用模子磕的,上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图案。从馅上分,主要有红糖、白糖、冰糖、枣泥、红豆、玫瑰等地。九十年代以后,月饼的花色品种以及包装,,争奇斗艳,成为节日食品一道亮丽的风景。月饼除自食外,还要馈送亲友。节前串亲访友,馈送月饼。烟酒、水果等礼品,十分盛行。串亲从八月禄一日开始,一直到八月十四为止。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九为阳数,日月并应,俗嘉其名,谓之重阳。山东民间重阳节的习俗是吃花糕。长山 一带乡村,多在这时用粘米和枣或绿豆和枣糗糕。长山范公祠邹平醴泉寺范公祠,在重阳节这一天祭祀范仲淹的活动。自九十年代起,国家将传统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赋予重阳节以崭新的内容,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长山许多村从上世纪末开始过老人节,对60岁以上老人给予热情的照顾。
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为三冥节之一,上坟祭祖时要烧寒衣,故俗称“寒衣节”。相传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孟姜女万里送寒衣哭长城而流传下来的。这天民间上坟祭祖,烧纸钱,还在将彩纸剪做的寒衣,焚于墓前。邹平长山一带,从这天开始收场蓄菜,妇女开始纺线织布做棉衣。如今生活好了,这一天只剩下了上坟祭祖这一习俗。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从腊八开始,过大年的序幕拉开,家家户户磨面碾米,做豆腐,杀猪宰羊,“年味”渐趋浓烈。
腊八节喝腊八粥,源于佛教。人们用红小豆和粘米煮粥,后来用五谷杂粮掺入枣、栗子。杏仁、核桃仁、花生、糖等原料,在文火中慢慢煮熟炖烂。其粥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寒冬腊月的饭食佳品。
长山一带旧有酿酒、酿醋的习俗,叫腊八酒或腊八醋,人们把蒜浸在醋中,密闭封好,至年夜时取出,蒜味稍酸,醋味稍辣,十分可口,颜色蓝绿,称之为“腊八蒜”。现在农村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仍在延续。
辞灶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辞灶节”,又称“过小年”。从这天起到除夕止,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尘土垃圾,衣被用具洗涮一新,整洁干净地辞旧迎新,故又叫“扫尘日”。
这天民间普遍有祭灶神的习俗。据邹平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灶神姓张,长山民间祭祀的是张灶王。民间都说灶王是“一家之主”,凡家中诸事,皆由他掌管,并且暗中监视人们的善恶,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灶王便把一年中的善恶情况,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们祭灶,最初仅是一杯清茶一柱香,后来增添灶糖祭灶。灶糖是用大麦芽做的一种糖,不太甜,却很粘牙,叫“糖瓜”。意思是粘住灶王的嘴,不致于上天说坏话,才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同时,用秫楷扎成马的样子,祭灶之时,与香烛、纸钱一起烧掉,将水泼于地上。灶王爷就可以骑马上天了。由此可见,人们为了求福免灾,贿赂灶王,不惜自欺欺人,这是旧时人间世相的一种折射。现在祭祀灶王的习俗有的村庄还在继续,大多人家从这一天开始打扫庭院及室内卫生,家家蒸馒头、炸菜(又叫“过油”)、置办年货,准备过年。
春节 春节又称“过处”、“过大年”。腊八的最后一天为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除夕零点子时为两年的分水岭。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除日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响(放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火(点灯守岁)。春节是展示民间百俗的综合性大节,既有迎喜纳福、阖家团聚、娱乐社交的习俗活动,也有祭祀神佛祖先驱邪免灾民俗事象。长山一带贴年画、贴福字。挂门钱、贴窗花、点蜡烛守岁、祭祀天地万物诸神和祖先、包饺子、放鞭炮、拜年的民俗事象,伴随着小农经济的发展而传承着。
贴春联内容十分丰富,凡贴春联的地方,大都挂贴门钱,当地俗叫“罗卜钱子”,这是古代祈福求财习俗人的流变形式。铜钱象征富裕发财,古代用五色彩纸镂刻成一串串铜钱样式,挂 于门楣,以祈新年财运亨通。现在农村所贴门钱,已变成一种兼祈福求财与喜庆装饰兼百有之的花花绿绿的剪纸式样。
旧时,除夕傍晚要举行请祖先回家过年的仪式,燃放鞭炮,表明年夜开始。阖家人围炉而坐,火要烧得旺旺的,温暖如春;灯要点得亮亮的,前景光明。家人一边包饺子,一边叙旧话新,只准话吉利的话,切忌不吉利的语言。半夜,天地等各路神只都降临人间,享爱人间的祭祀。年夜祭祀的神只有天地、灶王、财神、门神、井神等。子夜吃饺子(又叫元宝),鸣放鞭炮。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水饺煮好,先敬天地,后敬灶王,再敬财神等。饺子,每人一碗,家中有多少人,盛多少碗,即便年夜未归之人,家中也要有他一双筷子一碗水饺。饺子一般是素馅,取“素静”之意。有的在饺子中包上铜钱、糖、枣、栗子、花生米等,谁若吃到,表示一年好运。八十年代以后,除夕夜大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这已成为人们的一道精神大餐。
拜年习俗隆重。次序有内到外,由近及远。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互拜。长辈要给儿童压岁钱,以保儿童平安无恙。压岁即压祟(借谐音),即镇邪之意。家拜后即族拜,先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再给已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拜年可促进人们加深感情,消除隔阂,调节人际关系。旧时拜年要磕头。磕头的地方一是院中设天地供桌,供桌前铺席垫之类。再是进到堂屋朝正中磕头,切忌不可朝人磕头。后来,拜年一般不再磕头,互致问候祝贺。
从初二开始走亲串友。初二习俗,如有舅父,早晨先去拜望老舅,然后带着媳妇儿女去走丈人家。初三开始,姑家姨家,表兄弟姐妹同窗战友等。五十年代前,礼品是馍馍、年糕、米面等自蒸食品;六十至七十年代,变成饼干;八十年代变成酒、罐头、茶烟、点心等;九十年代后,酒论箱、烟论条、茶论盒,各种糕点食品,更加高档,包装更加精美。压岁钱也由几毛、几块钱,上升互如今的50元、100元、200元不等。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礼尚往来的档次、开形式、价值都在发生着变化。
过年从除夕开始到中午或晚上圆年为止。初七为人日,期望人寿康宁。初八为谷日,象征“五谷丰登”。据说初五是财神生日,商家纷纷燃放鞭炮,祭祀财神。过去,经商的人家特别看重初五的祭祀,要吃象征元宝的饺子。下水饺时,要特意下破几个,表明“挣了”,图个吉利。现在,商店、工厂多在初六或初八燃放鞭炮,开门营业。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民间有挂灯习俗人,故元宵节又称灯节。人们将民间谜语贴在碧纱灯上,让人猜谜底,以作游戏,这是灯谜的开始。
元宵节吃元宵,南方人称“汤团”、“汤圆”。寓意全家人团圆、平安、吉利、美满之意。十五晚上,农家张灯结彩,夜晚放花,儿童放们放的花名叫“起花”。元宵节挂灯、猜灯谜、吃元宵、文艺演出等,成为普遍民俗,也成为春节节日活动的高潮。因此又称“正月十五闹元宵”。现在生活富裕了,村里为了丰富人民生活,给节日增添欢乐气氛,组织“扮玩艺”。“扮玩艺”有云彩灯、高跷队、划旱船、玩狮子、虎斗牛等传统节目。从正月初十开始,村里的锣鼓队和文艺队开始排练,正月十三开始走村串厂演出,到正月十五结束。这一活动,拉动了农村文化,是农村的一大盛事。
以上是我们家乡农历节日的习俗,这里面,有很多现在还在流传着、延续着,也有的已经消失,我希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些民间习俗也会增加更多更丰富的内容。
青龙节 农历二月二日,俗谓之龙抬头,称为“青龙节”或“春龙节”。北方地区的二月二,与春季第三个节气“惊蛰”联系在一起,增加了“龙抬头”的内容,逐渐演变成祈求丰收和驱除虫害为主要内容的节日,苑城一带盛行打囤和炒蝎豆。
打囤,即象征性地建粮仓,又称打灰囤。用草木灰(当地俗称小灰)在庭院里洒上若干粮仓形状的图案。二月二日清晨,太阳未出前,由汉家人用簸箕盛上草木灰,用一木棒轻轻敲打簸箕边沿,使灰慢慢落下,边打边走,围成一个圆圈,即为粮囤。圆圈封口处要朝院门里,意谓财不外流。然后抓一把粮食(麦、谷、豆等)放在囤中央地上,上面盖一块砖头或陶瓦片。一般要打三个囤,各为麦子囤、谷子囤、豆子囤。灰囤外沿,还要用灰撒上挮子形状的图案,象征囤高粮满,预兆丰年,当地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之农谚。
二月二吃炒蝎豆,据说可防止被蝎子蛰。蝎豆由黄豆炒制。预先将黄豆在糖水可盐水中浸泡,捞出晾干,拌上细沙土炒出来,或甜或咸,香脆可口。同时,用糖水拌和粘米面,切成菱形面棋子,与蝎豆一起炒。家中有属龙的,不得在二月二日这天炒蝎豆,要在前几日炒出。五十年代末期,当地黄豆种植渐少,增加爆玉米花、大米花等。现在生活富裕了,人们条囤的习俗已经不再延续,但是二月二青龙节吃炒蝎豆的习俗仍在延续着。
清明节 清明前一天为寒食,是传统祭祖扫墓的隆重节日。民间又称为“鬼节”,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总称“三大冥节”。
长山一带习俗,寒食要添土上坟。寒食前一天早晨太阳未出之前,在祖先坟墓周围,或宜量南北取土,或宜量东西取土,将新土填在旧坟上,意即给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第二天下午上坟祭祖。祭祖供品一律为烙菜,烙菜有菠菜、萝卜盒子(水萝卜、胡萝卜)、藕盒、咸鱼等。先祖去世,头三年要在寒食这天上午上坟,过了三年以后改为下坟上坟。新坟不过三年不添土。六十年代以后,实行火化,坟墓多数平掉了,添土习俗渐渐消亡了。现在随着生活的快节奏,人们上坟的供品也简单化了,现在有的仍用烙菜,也有的用水饺,还用的趄接用饼干点心了。
清明则为人节。是郊游踏青的好日子。村庄在街口或大场院扎起秋千。秋千有两种,一种是驱秋千,即直秋千;另一种则是用大车轮做成的转悠千。男女老幼,特别是妇女尽情玩耍。秋千驱得高,甩得远,意味着生活过得好,有本领。儿童则跑到野外放飞风筝,风筝有的做成蝴蝶、青蛙模样,有的做成鲤鱼、蜈蚣、人物等形状。清明这天清晨,每个孩子要吃一对染成红皮的鸡蛋,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建国以后,清明这天,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到当地烈士陵园或有烈士墓的地方,追悼缅怀革命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九十年代以后,民间将寒食和清明两个节日合二为一。现在添土习俗渐渐消亡,而祭祖习俗仍延续下来,同时,清明也将逐渐变成改善生活和春游的日子。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最普遍的说法是纪念战国时代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屈原投汩罗江之日正是五月初五。这一天,全国各地普遍流行插艾叶、菖蒲、包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长山一带最兴盛的是插艾叶。家家户户门外插一束艾叶,或置艾叶于门楼屋檐之上,以避邪免灾,避免瘟疫。有俗谚说:“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大鳖盖。”这一天,儿童手腕緾五色花线,叫做长命缕、拴命线,俗叫五丝线。据说能驱邪避鬼,使儿童长命百岁。女孩带香布袋。花布缝制的香布袋装有五种香料做成的香药,也有的装入艾叶,戴在身上,香味扑鼻,可以驱疫避虫。
吃粽子、饮雄黄酒是端午独特的饭食习俗。用竹叶、苇叶、荷叶等包成粽子蒸制而成。雄黄酒可解百脚蛇虫“五毒”。长山一带,将朱砂、雄黄、酒混在一起,涂在小孩的脚心、手心,可以驱虫避毒,以保平安。
六十年代以后,插艾、拴五丝线、戴香布袋等习俗逐渐消失,吃粽子成了唯一传承下来的习俗,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已逐渐成为城乡居民一年四季享用的民俗食品之一。
雨节 农历五月十三为雨节。民间传说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有的说是关老爷的生日,这天下雨的机率高达百分之90%以上。即使无雨,也是多云或阴天。民谚曰:“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五月十三定为雨节,具有一定的经验依据。如果五月十三雨,骄阳似火,说明这一年必定大旱,往往要举行祈雨仪式。民间祈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请关老爷、龙王爷或大(dai)王显灵。请大王显灵的仪式十分别致,一条小蛇放在铺着黄表纸的川盘里,供在神棚,人们焚香烧纸,跪拜叩头,祈祷甘霖。长山一带的大王指刘大王,有的说是乾隆年间的刘墉,也有的说是明朝被奸臣魏忠贤排挤的刘阁老刘鸿训。
半年节 农历六月初一为半年节。正值麦收结束,新麦入仓,旧时有敬天和祭祖的习俗。敬天供品是新麦面蒸的馍馍或包的水饺。庭院里摆上香案,燃香烧纸,向北磕头,意在感谢苍天赐福,获得丰收。六月初一祭祖,祭品是新麦面粉包的水饺,让祖先尝鲜。当地又叫“上新麦子坟”。
六月初六是天贶节。则多在这天将衣服和书籍搬出来晾晒,免得夏天发霉,生蛀虫,故六月六又称“晒衣节”。当地还有吃炒面的习俗。预先将麦子放在水中淘洗,捞出晾干,放在大铁锅中炒熟,然后磨成面粉,用热水或凉开水加红糖拌着吃,别有风味。炒面可存放较长时间,据说六月六日的炒面可以治腹泄。
乞巧节 农历七月七日,俗称“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由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故事演化而来。长山一带古有妇女乞巧的习俗。七月七日夜晚,三五成群的少女穿上新衣,聚在庭院,摆上香案,陈列各种时鲜瓜果,借着香头微弱光亮,穿针引线。谁将线穿过小小的针眼儿,就算向织女乞的巧,穿得快者为最巧,具有斗巧比赛的性质。七夕三更天,传说藏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七月初七这天,地上的喜鹊极少,据说,它们纷纷飞到天河去为织女牛郎相会搭桥了。
五十年代以后,乞巧节乞巧的民俗事象消失,只留下了牛郎织女美丽的神话传说。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称为“鬼节”,是道教普渡众生的中元节,又是佛教的盂兰盆会。
这一天,长山一带乡村普遍进行祭祖,在家中设供品,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其他时鲜瓜果有葡萄、桃、果木子等。将祖先请到家中祭祀的节日一般为除夕和七月十五,俗说“请老的”,其他祭祀节日均为到坟茔去祭奠。
除祭祖以外,还要祭祀后稷。长山一带有“拔麻棵棵”的习俗。到秋田里,拔上少许黍子、谷子、秫秫、芝蔴等,用茼蔴捆成一束,放在大门顶上。拔取的谷物是最差的,意思是让后稷祖师进门看见庄稼长得不好,希望再教一些种田的窍门。也有的是挑选最好的谷物,意思是告知祖师后稷,今年五谷丰登,感谢祖先的恩德。
还有道教传布的祭孤魂、打路斋的习俗事象。长山一带靠近孝妇河的村庄,过去采用放河灯的形式祭祀无主鬼魂和意外死亡的人。祭孤魂的民俗事象比较别致,预先由村上德高望重的长者,聚敛纸香等物。晚上,组织一群人敲锣打鼓到村外乱葬冈上,每个坟头顶上都放一个灯碗子(一般用萝卜挖制,内盛油,置灯芯),点亮灯火。同时燃放烟火,焚纸烧香。笃信宗教的妇女,则举行打路斋。就是在街道上摆上香案供品,焚香烧纸,祭奠那些无主的野鬼游魂。有的制做一些小馍馍或小饼子,撒出去,小孩子们蜂拥而上,一抢而光,据说吃了可以消灾。
现在中元节只剩下祭祖的民俗了。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因为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亦称“仲秋节”。一般家庭都希望在这个节日里人月同圆,归省的妇女也必须回婆家过节,所以又称团圆节。
这天傍晚明月当空,各家在庭院设上桌案,摆上各种瓜果(西瓜、梨、枣。葡萄、石榴、山楂等)和月饼,点燃香烛,向月亮朝拜,叫做“拜月”或“圆月”。祭祀完毕,在月下摆上丰盛的酒饭,宴饮赏月。
月饼是中秋表征的物品,花样品种日趋多样。从皮上看,主要有酥皮和提浆两种,得浆月饼是用模子磕的,上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图案。从馅上分,主要有红糖、白糖、冰糖、枣泥、红豆、玫瑰等地。九十年代以后,月饼的花色品种以及包装,,争奇斗艳,成为节日食品一道亮丽的风景。月饼除自食外,还要馈送亲友。节前串亲访友,馈送月饼。烟酒、水果等礼品,十分盛行。串亲从八月禄一日开始,一直到八月十四为止。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九为阳数,日月并应,俗嘉其名,谓之重阳。山东民间重阳节的习俗是吃花糕。长山 一带乡村,多在这时用粘米和枣或绿豆和枣糗糕。长山范公祠邹平醴泉寺范公祠,在重阳节这一天祭祀范仲淹的活动。自九十年代起,国家将传统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赋予重阳节以崭新的内容,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长山许多村从上世纪末开始过老人节,对60岁以上老人给予热情的照顾。
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为三冥节之一,上坟祭祖时要烧寒衣,故俗称“寒衣节”。相传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孟姜女万里送寒衣哭长城而流传下来的。这天民间上坟祭祖,烧纸钱,还在将彩纸剪做的寒衣,焚于墓前。邹平长山一带,从这天开始收场蓄菜,妇女开始纺线织布做棉衣。如今生活好了,这一天只剩下了上坟祭祖这一习俗。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从腊八开始,过大年的序幕拉开,家家户户磨面碾米,做豆腐,杀猪宰羊,“年味”渐趋浓烈。
腊八节喝腊八粥,源于佛教。人们用红小豆和粘米煮粥,后来用五谷杂粮掺入枣、栗子。杏仁、核桃仁、花生、糖等原料,在文火中慢慢煮熟炖烂。其粥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寒冬腊月的饭食佳品。
长山一带旧有酿酒、酿醋的习俗,叫腊八酒或腊八醋,人们把蒜浸在醋中,密闭封好,至年夜时取出,蒜味稍酸,醋味稍辣,十分可口,颜色蓝绿,称之为“腊八蒜”。现在农村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仍在延续。
辞灶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辞灶节”,又称“过小年”。从这天起到除夕止,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尘土垃圾,衣被用具洗涮一新,整洁干净地辞旧迎新,故又叫“扫尘日”。
这天民间普遍有祭灶神的习俗。据邹平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灶神姓张,长山民间祭祀的是张灶王。民间都说灶王是“一家之主”,凡家中诸事,皆由他掌管,并且暗中监视人们的善恶,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灶王便把一年中的善恶情况,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们祭灶,最初仅是一杯清茶一柱香,后来增添灶糖祭灶。灶糖是用大麦芽做的一种糖,不太甜,却很粘牙,叫“糖瓜”。意思是粘住灶王的嘴,不致于上天说坏话,才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同时,用秫楷扎成马的样子,祭灶之时,与香烛、纸钱一起烧掉,将水泼于地上。灶王爷就可以骑马上天了。由此可见,人们为了求福免灾,贿赂灶王,不惜自欺欺人,这是旧时人间世相的一种折射。现在祭祀灶王的习俗有的村庄还在继续,大多人家从这一天开始打扫庭院及室内卫生,家家蒸馒头、炸菜(又叫“过油”)、置办年货,准备过年。
春节 春节又称“过处”、“过大年”。腊八的最后一天为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除夕零点子时为两年的分水岭。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除日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响(放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火(点灯守岁)。春节是展示民间百俗的综合性大节,既有迎喜纳福、阖家团聚、娱乐社交的习俗活动,也有祭祀神佛祖先驱邪免灾民俗事象。长山一带贴年画、贴福字。挂门钱、贴窗花、点蜡烛守岁、祭祀天地万物诸神和祖先、包饺子、放鞭炮、拜年的民俗事象,伴随着小农经济的发展而传承着。
贴春联内容十分丰富,凡贴春联的地方,大都挂贴门钱,当地俗叫“罗卜钱子”,这是古代祈福求财习俗人的流变形式。铜钱象征富裕发财,古代用五色彩纸镂刻成一串串铜钱样式,挂 于门楣,以祈新年财运亨通。现在农村所贴门钱,已变成一种兼祈福求财与喜庆装饰兼百有之的花花绿绿的剪纸式样。
旧时,除夕傍晚要举行请祖先回家过年的仪式,燃放鞭炮,表明年夜开始。阖家人围炉而坐,火要烧得旺旺的,温暖如春;灯要点得亮亮的,前景光明。家人一边包饺子,一边叙旧话新,只准话吉利的话,切忌不吉利的语言。半夜,天地等各路神只都降临人间,享爱人间的祭祀。年夜祭祀的神只有天地、灶王、财神、门神、井神等。子夜吃饺子(又叫元宝),鸣放鞭炮。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水饺煮好,先敬天地,后敬灶王,再敬财神等。饺子,每人一碗,家中有多少人,盛多少碗,即便年夜未归之人,家中也要有他一双筷子一碗水饺。饺子一般是素馅,取“素静”之意。有的在饺子中包上铜钱、糖、枣、栗子、花生米等,谁若吃到,表示一年好运。八十年代以后,除夕夜大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这已成为人们的一道精神大餐。
拜年习俗隆重。次序有内到外,由近及远。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互拜。长辈要给儿童压岁钱,以保儿童平安无恙。压岁即压祟(借谐音),即镇邪之意。家拜后即族拜,先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再给已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拜年可促进人们加深感情,消除隔阂,调节人际关系。旧时拜年要磕头。磕头的地方一是院中设天地供桌,供桌前铺席垫之类。再是进到堂屋朝正中磕头,切忌不可朝人磕头。后来,拜年一般不再磕头,互致问候祝贺。
从初二开始走亲串友。初二习俗,如有舅父,早晨先去拜望老舅,然后带着媳妇儿女去走丈人家。初三开始,姑家姨家,表兄弟姐妹同窗战友等。五十年代前,礼品是馍馍、年糕、米面等自蒸食品;六十至七十年代,变成饼干;八十年代变成酒、罐头、茶烟、点心等;九十年代后,酒论箱、烟论条、茶论盒,各种糕点食品,更加高档,包装更加精美。压岁钱也由几毛、几块钱,上升互如今的50元、100元、200元不等。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礼尚往来的档次、开形式、价值都在发生着变化。
过年从除夕开始到中午或晚上圆年为止。初七为人日,期望人寿康宁。初八为谷日,象征“五谷丰登”。据说初五是财神生日,商家纷纷燃放鞭炮,祭祀财神。过去,经商的人家特别看重初五的祭祀,要吃象征元宝的饺子。下水饺时,要特意下破几个,表明“挣了”,图个吉利。现在,商店、工厂多在初六或初八燃放鞭炮,开门营业。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民间有挂灯习俗人,故元宵节又称灯节。人们将民间谜语贴在碧纱灯上,让人猜谜底,以作游戏,这是灯谜的开始。
元宵节吃元宵,南方人称“汤团”、“汤圆”。寓意全家人团圆、平安、吉利、美满之意。十五晚上,农家张灯结彩,夜晚放花,儿童放们放的花名叫“起花”。元宵节挂灯、猜灯谜、吃元宵、文艺演出等,成为普遍民俗,也成为春节节日活动的高潮。因此又称“正月十五闹元宵”。现在生活富裕了,村里为了丰富人民生活,给节日增添欢乐气氛,组织“扮玩艺”。“扮玩艺”有云彩灯、高跷队、划旱船、玩狮子、虎斗牛等传统节目。从正月初十开始,村里的锣鼓队和文艺队开始排练,正月十三开始走村串厂演出,到正月十五结束。这一活动,拉动了农村文化,是农村的一大盛事。
以上是我们家乡农历节日的习俗,这里面,有很多现在还在流传着、延续着,也有的已经消失,我希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些民间习俗也会增加更多更丰富的内容。
展开全部
春节习俗
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门画——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爆竹——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据南梁人宗懔撰写的《荆梦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从辟山妖恶鬼。”古时放爆竹,是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由于竹内空气受热膨胀,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避邪驱鬼,祈盼来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后,发时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
拜年——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古时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 种信仰,即:五月为“ 恶 月” ,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 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各地中秋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广州的树中秋——中秋节在广州有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每逢中秋节,各家要用竹条扎灯,灯的开头多样,不果品灯,也有鸟兽、鱼虫灯,也可砌成字灯。到了夜里,就在灯内燃烛,下面再联结许多小灯,用绳系在竹竿上。然后将竹竿插在房屋高处,如平台、屋顶或高树之上。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和天上明月争辉,以此庆贺中秋,也叫“竖中秋”。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南京——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降神”是中秋夜一个有趣的活动,经过咒语和仪式可使所降的神显灵,包括桌神、月姑、八仙、篮神(是一个女神)等。 “听香”是古代流传台湾地区的中秋习俗,是由妇女在家中供奉的神像前焚香祷告,表明心中所想卜测的事(如感情、财富等),在请示了出门以后应行的方向后,就拈香出门,凡是在路上所听到的一切谈话、歌唱等,均可以就此卜测所问的事,然后以杯茭问神答案是否如此,如答不是,则继续前行,直到获得神明的指示的答案为止;未婚的少女也有在中秋夜偷别人菜园中的蔬菜或葱的习俗,若是成功就表示她将得到美好的爱情。
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门画——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爆竹——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据南梁人宗懔撰写的《荆梦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从辟山妖恶鬼。”古时放爆竹,是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由于竹内空气受热膨胀,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避邪驱鬼,祈盼来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后,发时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
拜年——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古时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 种信仰,即:五月为“ 恶 月” ,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 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各地中秋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广州的树中秋——中秋节在广州有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每逢中秋节,各家要用竹条扎灯,灯的开头多样,不果品灯,也有鸟兽、鱼虫灯,也可砌成字灯。到了夜里,就在灯内燃烛,下面再联结许多小灯,用绳系在竹竿上。然后将竹竿插在房屋高处,如平台、屋顶或高树之上。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和天上明月争辉,以此庆贺中秋,也叫“竖中秋”。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南京——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降神”是中秋夜一个有趣的活动,经过咒语和仪式可使所降的神显灵,包括桌神、月姑、八仙、篮神(是一个女神)等。 “听香”是古代流传台湾地区的中秋习俗,是由妇女在家中供奉的神像前焚香祷告,表明心中所想卜测的事(如感情、财富等),在请示了出门以后应行的方向后,就拈香出门,凡是在路上所听到的一切谈话、歌唱等,均可以就此卜测所问的事,然后以杯茭问神答案是否如此,如答不是,则继续前行,直到获得神明的指示的答案为止;未婚的少女也有在中秋夜偷别人菜园中的蔬菜或葱的习俗,若是成功就表示她将得到美好的爱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春节的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浙江各地的风俗与全国一样,新春佳节也特别隆重、热闹、庆祝活动以吉祥为核心,丰富多彩;主要有放爆仗、拜年、吃年糕等吉祥风俗。
1、初一必讲吉利话:
《西湖浏览志》载,明代杭州等地春节每家每户在厅堂上把柏树的枝杆插在柿饼上,下面以大桔子托住,应“百事大吉”之句;因为柏、柿、桔即“百事吉”谐音。
2、小年夜的习俗:
苏杭一带把正月初三作为“小年夜“的习俗,这一天不能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这天每户接灶神,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备香火,素菜供奉于井栏旁,并将除夕在井栏上新贴的红纸封条揭去,名曰:“开井”。
新年初五,杭州的一般居民家家户户购买“寸金糠”供祖宗,讨个“日进寸金”的吉利。
元宵节
唐宋时期,浙江各地的元宵观灯习俗已十分盛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正月十一夜日》就是记录了杭州元宵灯夜的盛况,把杭州的元宵节与京都灯会相比美:
“灯火家家市,箫笙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到了宋代,三天的元宵灯节又延为五天,以应“五谷丰 ”的吉兆 。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述:“南至龙山,北至北新桥,四十里灯火不绝”。从官巷口到众安桥悬卖各式花灯称为“灯市”。当时家住杭城官巷口之南面保康巷的著名女诗人朱淑贞曾写下《元夜》词说:“花市如灯昼。”府衙门前扎大型彩灯时称“山棚”。灯口千变万化,琳琅满目。其中以苏州、福州产的灯为富丽堂皇,有用五色珍珠结成网的“珠子灯”,镞镂精巧的五色染成的“ 皮灯”,五色蜡纸糊与的旋转如飞的“戏马灯”,还有引人注目新安产的无骨灯。此灯制作特殊,《武林旧事》说:其法用绢囊贮粟为胎,因之烧缀,及成,去粟,则混然如玻璃球也。景物巧夺,前无其比。
元宵之夜,居民倾城而出,上街观灯。约至二鼓时分,知府乘小桥上街游尝,并东市西坊搭台,上,坐观,台上。成为观灯的高潮。
皇宫之内,为了表示与民同乐,在复古、膺福、清燕、明华等殿县灯持彩,气氛热烈。同时又在丽正门搭起五大高的彩灯楼,称为玻璃灯山,上千只各式精制的彩灯,怪怪奇奇,无奇不有。“正中用正色玉栅灯排成“皇帝万岁”四个大字。二鼓时分,乐声四起,烛灯彩旗纵横,皇帝乘着辇,一路观赏游览,直登上丽正门城楼,宴请文武百官,形成宫中观光之高潮。著名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两次观看杭州的元宵灯节,一次是血气方刚的十九岁,一次是六十年后再入朝庭修实录史书,他感叹地赋诗一首:
“承计当进入帝城,笙歌灯火连夜明。宁知六十余年后,老眼重来看太平。”
元宵夜灯市以南宋为最盛,明清沿袭。直至民国时期,杭州元宵节仍很兴盛。元宵灯市一般在十二日开始,至十八日落灯。十二日将新做龙的龙灯抬至城隍山龙庙,拜供后,以墨汁点其睛,称为“开光”,俗叫“龙灯上山”。
清代杭州,据《江乡节物诗》载“十三日上灯节,家家户户以糯米粉搓成小粉团,煮以供祖先,称为“上灯圆子”。十五夜,用糯米粉搓成大圆子,其中馅有切得细细的胡桃、花生、芝麻、枣子、鸡油、豆沙之类,名曰:“灯圆”。
端午节的习俗
旧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代“午”与“五”同音,故又称端午为“端五”、“重午”、“重五”等名。
端午节起源的说法不一,浙江一带在魏时期已开始成为纪念伍子胥、曹娥等名人志士的活动。明清时期,杭州西湖龙舟竞渡尤盛。据《杭俗遗风》载:西湖龙舟四五只,其船长约四五丈,头尾均高,彩画如龙形。中舱上下两层,首有龙头太子及秋千架,均为小孩装扮太子立而不动,秋千上下推移,旁到十八般武艺各式旗帜,门列各枪。中央高低五色彩伞,尾有蜈蚣旗。中舱下层敲打锣鼓,旁坐水手划船。若做胜会,大船停泊湖中,龙舟四周围转,鱼贯而行。如抛物件,各龙舟水手争抢。最难抢的是钱和鸭子二物。钱下水则沉,鸭子下水则游,各舟你争我逐,大为可观。“据康熙《杭州府志》载:龙舟在祀神享先之后,各至河于湖上以观竞渡,龙舟多至数十艘,崖上人如蚁,近日半山龙舟争,俱于朔日奔赴,游人杂沓,不减西湖中。
乞巧节的习俗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俗你“七 ”,是传说中天上的牛朗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在民间妇女有乞巧的习俗,故又名“乞巧节”或“少女节”。
朗读织女的神话故事经千年的流传,日益完整而美丽动人,引人入胜。就是到现在浙江各地也流传甚广在绍兴等农村,这一夜许多少女一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夜深人静如能听到牛朗织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这一夜据《荆楚岁时记》载:“妇女结彩楼 七孔针或以金银五石为针、陈 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有符应。”这些一千五百年前的乞巧活动,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绍兴、杭州则盛水一碗在露天中过夜,次日,把碗水端在阳光下,如看到碗面上结了一层薄衣,投入一枚小针浮其上,看 倒影,若像剪刀、尺等形状则妇女能得巧。或出现书影,则认为读书有出息,如遇见帽影认为会嫁给做官的人。
中元节的习俗
夏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传上元节为人节,中元为鬼节,又称七月为鬼节。
“中元节”又称“兰盆节”,这是道教和佛教在同一天举行的不同节日。道教以上中下三元合天地水三宫。天宫赐福、地宫赦罪、水宫解厄。兰盆(即盂兰盆会)是佛教真诚为追荐祖生而举行的仪式。“盂兰盆”三字是梵文的译音,意即“救倒悬”,这与佛教故事目连救母有关。在浙江,“中元节”祭祀仪式各地大同小异。
在杭州,七月十二晚,家家必备莲蓬、藕、老菱等时鲜食品,以供祖先,说是七月地狱之门开放,祖宗进出自已,故每家须接之。前二日,凡新近有丧事的人家,灵前持白灯,结白彩,供上好的点心,拜佛念经称为“拜中元节”。七月十五日,以鸡冠花供祖宗,这日祭祖,须有素馄饨一碗,以面粉皮裹雪里荠菜及豆腐干为馅子。
杭州各县还有七月半在家祭祖的习俗。先做好白纸封筒,内装锡箔折叠的银锭、元宝,封口后,上写某代祖宗字样,上首书“敬奉”二字,下首书祭礼者辈份名字,背后书封口的日期。祭祀在晚上举行。或在中庭,或在中堂,供桌上摆好菜肴、酒壶、酒盏和盛好的饭,然后燃烛点香,由家长领着小孩拜祭祭毕,在门外地上燃烧封筒。烧过封筒后,再从每碗菜里挟出一点菜和酒,洒在地上,好告 结束。
中秋节的习俗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或称“仲秋节”。
中秋之夜的月亮最亮,最圆,故把它看成团圆的象征,又称为“团圆节”。浙江各地,中秋节看得很重,各地的风俗大同小异又因这季节正是江南秋高爽的大好时光,所以中秋之夜显得既活泼又隆重,并十分美丽。
在杭州,这天晚上家家祭月,祀品为月饼、方柿、栗子等类时令食品。祀月是在天井中搭台、设案、点起香。有伴唱文书的,说唱古今书籍,编成七字句,一人弹弦而唱之。不过此各仪式,今已失传。中秋赏月的胜地,在西湖“三潭 月”。所谓三潭,实际上是三个建在湖中的三个石塔,中空,每座石塔的壁上有五个等园孔,如在中秋明月之夜,在中点上蜡烛,五个孔用纸封好,这样在湖中就有15个似月亮的倒影,连天空中的月亮共有十六个月亮在水中。西湖的夜景此时美不胜收,妙不可言了。合家团坐,喝酒赏月,出门在外的都尽力设法回家团聚,俗称“团圆节”。家家户户吃月饼,月饼是圆的象征合家团圆。
重阳节的习俗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因为九是阳教,所以重和就是重阳。这是中国的传统节目。
传说东汉年间,汝南人桓景从费长房学道,一天费长房告诉他:“今年九月初九,你家有大灾难,你马上回家,做些彩衣袋,内装,每人一袋,挂在肩上,登高,在山上饮菊花酒,就可以免祸。”桓景听了,便照着办。第二天回家一看,鸡犬都死了。以后,“重九”登高可以免灾得福在民间传开并成风俗。
“重九”在浙江省正处于深秋之季,金风送爽,天高云淡,登高望远别有一番情趣。在杭州,这一天早上许多卖小吃及卖糕饼的店均有“重阳 ”出售,糕为方形、菱形,上面嵌一些栗子,插上红绿纸剪成的小旗。家家都买此 当早餐,以应节日。
这一天登高爬山,如登城隍山、玉皇山、宝石山、葛岭初阳台等。认为登高之后运气好,万事如意,节节升高。此俗一直到现在盛行。
冬至的习俗
冬至,这是一年24个气节中较重要的气节,一般在12月的22日,也有21日、23日的。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我省都处在北半球,因此,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浙江人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在杭州,吃年糕习俗从古到今还是未变,有吃汤年糕的,有韭芽肉丝炒年糕的。也有买红色的嵌有猪油的“玫瑰油年糕”,及白色上粘有糖桂花的“桂花年糕”在锅中蒸着吃。吃年糕在早餐较多,取万事开始吉利之。
节日的传说我写不下了,想知道就到个网站去看吧!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浙江各地的风俗与全国一样,新春佳节也特别隆重、热闹、庆祝活动以吉祥为核心,丰富多彩;主要有放爆仗、拜年、吃年糕等吉祥风俗。
1、初一必讲吉利话:
《西湖浏览志》载,明代杭州等地春节每家每户在厅堂上把柏树的枝杆插在柿饼上,下面以大桔子托住,应“百事大吉”之句;因为柏、柿、桔即“百事吉”谐音。
2、小年夜的习俗:
苏杭一带把正月初三作为“小年夜“的习俗,这一天不能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这天每户接灶神,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备香火,素菜供奉于井栏旁,并将除夕在井栏上新贴的红纸封条揭去,名曰:“开井”。
新年初五,杭州的一般居民家家户户购买“寸金糠”供祖宗,讨个“日进寸金”的吉利。
元宵节
唐宋时期,浙江各地的元宵观灯习俗已十分盛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正月十一夜日》就是记录了杭州元宵灯夜的盛况,把杭州的元宵节与京都灯会相比美:
“灯火家家市,箫笙处处楼。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到了宋代,三天的元宵灯节又延为五天,以应“五谷丰 ”的吉兆 。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述:“南至龙山,北至北新桥,四十里灯火不绝”。从官巷口到众安桥悬卖各式花灯称为“灯市”。当时家住杭城官巷口之南面保康巷的著名女诗人朱淑贞曾写下《元夜》词说:“花市如灯昼。”府衙门前扎大型彩灯时称“山棚”。灯口千变万化,琳琅满目。其中以苏州、福州产的灯为富丽堂皇,有用五色珍珠结成网的“珠子灯”,镞镂精巧的五色染成的“ 皮灯”,五色蜡纸糊与的旋转如飞的“戏马灯”,还有引人注目新安产的无骨灯。此灯制作特殊,《武林旧事》说:其法用绢囊贮粟为胎,因之烧缀,及成,去粟,则混然如玻璃球也。景物巧夺,前无其比。
元宵之夜,居民倾城而出,上街观灯。约至二鼓时分,知府乘小桥上街游尝,并东市西坊搭台,上,坐观,台上。成为观灯的高潮。
皇宫之内,为了表示与民同乐,在复古、膺福、清燕、明华等殿县灯持彩,气氛热烈。同时又在丽正门搭起五大高的彩灯楼,称为玻璃灯山,上千只各式精制的彩灯,怪怪奇奇,无奇不有。“正中用正色玉栅灯排成“皇帝万岁”四个大字。二鼓时分,乐声四起,烛灯彩旗纵横,皇帝乘着辇,一路观赏游览,直登上丽正门城楼,宴请文武百官,形成宫中观光之高潮。著名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两次观看杭州的元宵灯节,一次是血气方刚的十九岁,一次是六十年后再入朝庭修实录史书,他感叹地赋诗一首:
“承计当进入帝城,笙歌灯火连夜明。宁知六十余年后,老眼重来看太平。”
元宵夜灯市以南宋为最盛,明清沿袭。直至民国时期,杭州元宵节仍很兴盛。元宵灯市一般在十二日开始,至十八日落灯。十二日将新做龙的龙灯抬至城隍山龙庙,拜供后,以墨汁点其睛,称为“开光”,俗叫“龙灯上山”。
清代杭州,据《江乡节物诗》载“十三日上灯节,家家户户以糯米粉搓成小粉团,煮以供祖先,称为“上灯圆子”。十五夜,用糯米粉搓成大圆子,其中馅有切得细细的胡桃、花生、芝麻、枣子、鸡油、豆沙之类,名曰:“灯圆”。
端午节的习俗
旧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代“午”与“五”同音,故又称端午为“端五”、“重午”、“重五”等名。
端午节起源的说法不一,浙江一带在魏时期已开始成为纪念伍子胥、曹娥等名人志士的活动。明清时期,杭州西湖龙舟竞渡尤盛。据《杭俗遗风》载:西湖龙舟四五只,其船长约四五丈,头尾均高,彩画如龙形。中舱上下两层,首有龙头太子及秋千架,均为小孩装扮太子立而不动,秋千上下推移,旁到十八般武艺各式旗帜,门列各枪。中央高低五色彩伞,尾有蜈蚣旗。中舱下层敲打锣鼓,旁坐水手划船。若做胜会,大船停泊湖中,龙舟四周围转,鱼贯而行。如抛物件,各龙舟水手争抢。最难抢的是钱和鸭子二物。钱下水则沉,鸭子下水则游,各舟你争我逐,大为可观。“据康熙《杭州府志》载:龙舟在祀神享先之后,各至河于湖上以观竞渡,龙舟多至数十艘,崖上人如蚁,近日半山龙舟争,俱于朔日奔赴,游人杂沓,不减西湖中。
乞巧节的习俗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俗你“七 ”,是传说中天上的牛朗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在民间妇女有乞巧的习俗,故又名“乞巧节”或“少女节”。
朗读织女的神话故事经千年的流传,日益完整而美丽动人,引人入胜。就是到现在浙江各地也流传甚广在绍兴等农村,这一夜许多少女一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夜深人静如能听到牛朗织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这一夜据《荆楚岁时记》载:“妇女结彩楼 七孔针或以金银五石为针、陈 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有符应。”这些一千五百年前的乞巧活动,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绍兴、杭州则盛水一碗在露天中过夜,次日,把碗水端在阳光下,如看到碗面上结了一层薄衣,投入一枚小针浮其上,看 倒影,若像剪刀、尺等形状则妇女能得巧。或出现书影,则认为读书有出息,如遇见帽影认为会嫁给做官的人。
中元节的习俗
夏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传上元节为人节,中元为鬼节,又称七月为鬼节。
“中元节”又称“兰盆节”,这是道教和佛教在同一天举行的不同节日。道教以上中下三元合天地水三宫。天宫赐福、地宫赦罪、水宫解厄。兰盆(即盂兰盆会)是佛教真诚为追荐祖生而举行的仪式。“盂兰盆”三字是梵文的译音,意即“救倒悬”,这与佛教故事目连救母有关。在浙江,“中元节”祭祀仪式各地大同小异。
在杭州,七月十二晚,家家必备莲蓬、藕、老菱等时鲜食品,以供祖先,说是七月地狱之门开放,祖宗进出自已,故每家须接之。前二日,凡新近有丧事的人家,灵前持白灯,结白彩,供上好的点心,拜佛念经称为“拜中元节”。七月十五日,以鸡冠花供祖宗,这日祭祖,须有素馄饨一碗,以面粉皮裹雪里荠菜及豆腐干为馅子。
杭州各县还有七月半在家祭祖的习俗。先做好白纸封筒,内装锡箔折叠的银锭、元宝,封口后,上写某代祖宗字样,上首书“敬奉”二字,下首书祭礼者辈份名字,背后书封口的日期。祭祀在晚上举行。或在中庭,或在中堂,供桌上摆好菜肴、酒壶、酒盏和盛好的饭,然后燃烛点香,由家长领着小孩拜祭祭毕,在门外地上燃烧封筒。烧过封筒后,再从每碗菜里挟出一点菜和酒,洒在地上,好告 结束。
中秋节的习俗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或称“仲秋节”。
中秋之夜的月亮最亮,最圆,故把它看成团圆的象征,又称为“团圆节”。浙江各地,中秋节看得很重,各地的风俗大同小异又因这季节正是江南秋高爽的大好时光,所以中秋之夜显得既活泼又隆重,并十分美丽。
在杭州,这天晚上家家祭月,祀品为月饼、方柿、栗子等类时令食品。祀月是在天井中搭台、设案、点起香。有伴唱文书的,说唱古今书籍,编成七字句,一人弹弦而唱之。不过此各仪式,今已失传。中秋赏月的胜地,在西湖“三潭 月”。所谓三潭,实际上是三个建在湖中的三个石塔,中空,每座石塔的壁上有五个等园孔,如在中秋明月之夜,在中点上蜡烛,五个孔用纸封好,这样在湖中就有15个似月亮的倒影,连天空中的月亮共有十六个月亮在水中。西湖的夜景此时美不胜收,妙不可言了。合家团坐,喝酒赏月,出门在外的都尽力设法回家团聚,俗称“团圆节”。家家户户吃月饼,月饼是圆的象征合家团圆。
重阳节的习俗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因为九是阳教,所以重和就是重阳。这是中国的传统节目。
传说东汉年间,汝南人桓景从费长房学道,一天费长房告诉他:“今年九月初九,你家有大灾难,你马上回家,做些彩衣袋,内装,每人一袋,挂在肩上,登高,在山上饮菊花酒,就可以免祸。”桓景听了,便照着办。第二天回家一看,鸡犬都死了。以后,“重九”登高可以免灾得福在民间传开并成风俗。
“重九”在浙江省正处于深秋之季,金风送爽,天高云淡,登高望远别有一番情趣。在杭州,这一天早上许多卖小吃及卖糕饼的店均有“重阳 ”出售,糕为方形、菱形,上面嵌一些栗子,插上红绿纸剪成的小旗。家家都买此 当早餐,以应节日。
这一天登高爬山,如登城隍山、玉皇山、宝石山、葛岭初阳台等。认为登高之后运气好,万事如意,节节升高。此俗一直到现在盛行。
冬至的习俗
冬至,这是一年24个气节中较重要的气节,一般在12月的22日,也有21日、23日的。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我省都处在北半球,因此,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浙江人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在杭州,吃年糕习俗从古到今还是未变,有吃汤年糕的,有韭芽肉丝炒年糕的。也有买红色的嵌有猪油的“玫瑰油年糕”,及白色上粘有糖桂花的“桂花年糕”在锅中蒸着吃。吃年糕在早餐较多,取万事开始吉利之。
节日的传说我写不下了,想知道就到个网站去看吧!
参考资料: www.hzymglc.com/holiday.htm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中国的元旦 ,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立春:3000年的岁时节日民俗多多.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元宵节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在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千等。
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农历三月三拜祖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据说先穿完者为巧。“乞巧节”,又由于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
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佛教徒这天要设“盂兰盆”,施斋供僧,举行诵经法会以及水陆道场、放河灯等宗教活动。中国大约是在梁武帝时(六世纪上半叶)始设“盂兰盆斋”的。现在,设“盂兰盆”的在民间少见,但放河灯的习俗却仍在一些地区流传下来。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重阳”、“重九”之名,肇于三国时代。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此时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重阳节的乐事。四是食重阳糕。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 。早先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后来成为民间习俗,以示五谷丰登。腊八粥原有的宗教意味逐渐隐退,到如今实际上已成为色味俱佳的节令美食。 有关专家指出,腊八节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立春:3000年的岁时节日民俗多多.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元宵节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在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千等。
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农历三月三拜祖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据说先穿完者为巧。“乞巧节”,又由于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
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佛教徒这天要设“盂兰盆”,施斋供僧,举行诵经法会以及水陆道场、放河灯等宗教活动。中国大约是在梁武帝时(六世纪上半叶)始设“盂兰盆斋”的。现在,设“盂兰盆”的在民间少见,但放河灯的习俗却仍在一些地区流传下来。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重阳”、“重九”之名,肇于三国时代。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此时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重阳节的乐事。四是食重阳糕。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 。早先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后来成为民间习俗,以示五谷丰登。腊八粥原有的宗教意味逐渐隐退,到如今实际上已成为色味俱佳的节令美食。 有关专家指出,腊八节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