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学习的方法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1、现在开始把现有的课程学好,学牢,该记的记,该背的背,不要在欠债,重视基础知识,夯实基础;
2、对自己的薄弱学科开始有的放矢的去补,针对自己的实际方式,该放的就放,不要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有;
3、要保持个良好的心态,多进行体育活动和参加集体活动,毕竟高二的节奏还没有那么快。
具体说来:
1、语文:把书本上涉及到生词,词组,相关背景知识记牢,多记一些好的句子和词语,多多练笔,比如写日记;
2、数学:文科大多这门都不行,抓基础你就抓住了有一切,你可以看看你的试卷,你看看基础题占了多少分?
3、英语:单词、词组记准!!一定要记住:准,然后熟读课本,自己去发现一些语法原点;
4、其他:记字当头,然后有机的串联。
总之,高中的学习是要讲究方法以及合理的学习习惯的
实战心得
历史知识的三要素是时间、空间、人物,由此构成历史事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对浩繁的历史年代,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甚至说“只记历史人物和事件,不记历史年代,岂不省事吗?”历史老师往往会回答:学历史而不知时间,等于骑车上街不看红绿灯,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记忆历史年代,一要目的明确,二要坚定信心,三是方法得当。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的老师和同学,无不为记忆历史年代绞尽脑汁。所创立的方法,可分为十几大类计四十七种方法之多。下面依次加以介绍。
第一类,趣味式
所谓“趣味式”,即用感兴趣的方式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
(1)谐音法。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可把“1818”谐音为“一巴掌一巴掌”,把“55”谐音为“呜呜”,合起来就把马克思生日说成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直哭。”
(2)比喻法。如1900年是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时期,可把数字的形状比成义和团群众拿着各种武器,长矛像“1”字,钢叉像“9”,盾牌像“00”,从而记住1900年这个历史年代。
(3)口诀法。也叫顺口溜法。有朝代口诀:“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到共和”;有帝王年代口诀:“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三”;也有公元年代口诀:“960,建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要会议,也可编成口诀:“一二三八古,12378;遵瓦在35,七大在45;七届二中会,已经到49”。这里概括了党的九次会议,古田会议,一大、二大、三大、八七会议分别在1921年,1922年,1923年,1927年,1929年召开;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都在1935年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则在1949年召开。
在古代史中,有人把朝代和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简便易记,效果很好。如“从夏至今四千年,公元前后各两千,后汉以后公元后,后汉似前公元前。”这就是把我国历史分成两大段,虽不十分准确,却也大致差不多。又如“夏商周秦前后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继两宋,下接元明和清朝。”这一口诀记述了我国朝代兴衰次序,二十八个字活画中国史长河的大体轮廓,再经过具体填充,朝代兴衰演变史的全过程就显得更清楚了。
第二类,对照式
所谓“对照式”,即用中外对照或古今对照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4)古今对照法。也称远近对照法。公元零年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照。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后221年蜀国建立。再如公元前467年我国奴隶制结束,公元后476年西欧奴隶制结束。公元前841年是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后841年则是唐武宗会昌元年。
(5)中外对照法。把世界史和中国史和年代对照记忆。如我国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史上雅典梭伦改革也是公元前594年。再如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开始,朝鲜甲午农民战争也是1894年。
再如公元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的崩溃,而我国公元前476年则是春秋时期的结束,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终结。
第三类,比较式
所谓“比较式”,即用互相比较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知道一个历史年代比较另一个历史年代,早几年或晚几年,便可由一个年代比较出另一个年代来。
(6)比早法。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200年,中国近代史是1840年,世界近代史便是1640。再如世界现代史比中国现代史早两年,中国现代史是1919年,世界现代史便是1917年。
(7)比晚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1939年。再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晚16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便是1856年。
第四类,推导式
所谓“推导式”,即根据记住的历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住另一个或几个历史年代。这只要有一个基点数,然后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就可推出历史年代来。可从基点数向前推,向后推,同时向前后推。也可互相推。
(8)前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白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这一年。
(9)后推法。从基点数向后推导。如知道1818年马克思诞生,恩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即1820年诞生;列宁又比恩格斯小50岁,即是1870年诞生。
(10)双推法。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如记住了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战结束于1945年。
(11)互推法。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导。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
(12)干支推导法。也称甲子法。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年代。我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近代史上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等。学会这种方法,只要记住一个历史事件是公元某某年,就可推算出另一个历史事件的公元年代。如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条约是倒转去了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01年,庚子赔款接着倒转去了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00年。
第五类,联想式
所谓“联想式”,即用联想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有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对联想等等。
(13)相关联想法。通过相关事物的联想来记住有关历史年代的方法。如记住1927年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而由此联想为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同年周恩来,朱德等同志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毛泽东同志于九月八日领导了秋收起义,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同志领导了十二月广州起义。再如现代史的三个重要事件的年代,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1919年我国发生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三件事密切相联,每隔两年发生一件,只要记住一件事发生的年代,其它两件事发生的年代也就联想起来了。
(14)相似联想法。通过相似事物的联想来记住历史年代的方法。如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119”这个三位数字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火警的电话号吗,由公元前119年,联想到“119”火警的电话号码便好记了。
(15)相对联想法。通过相对事物的联想记住年代的方法。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经过四年,由爆发年代(1914年)可以联想到结束年代(1918年);反之,由结束年代也能联想到爆发年代。
1、高中文科包括: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
2、文科课程和数学、物理等理科课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记忆量大。由于这个特点,使你在学习文科课程时所采用学习方法明显不同于理科。
(2)理解抽象。不像理科的理解比较形象、具体,文科的理解有点靠平时的潜移默化。
当然,文科中每科又有各自的不同特点,这里仅讲述它们的共同特点。
3、文科课堂要诀
(1)课堂笔记是不可缺少的
文科课程有大量的文字信息,老师讲过的内容会很快忘记一些,即使当时不忘记,时间长了也会记忆不深刻。如果上课不记笔记,那么遗忘的部分将永远从你的大脑知识库中消失。
上课记笔记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你的思路紧跟着老师走,增加课堂的学习效率;二是作为书本知识的补充和备忘,可以在课后或复习时拿来用。然而,记笔记不是记流水账,不是把老师上课时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而是记下重要的内容,如记录知识结构体系、思维过程等,特别要注意老师重点提示的内容。
(2)听课要投入,思路跟着老师走,更主要的是思维要活跃
这是考验一个人的注意力的时候。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会在老师动听的故事式的讲课中走神。
另外,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在记叙文中讲到课文中的某人说了一句话,老师很可能会问,这个人在这时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那么你就要积极思考,不但要看清这句话里的每一个字,更应该同文章的前一部分联系起来,分析出这句话的含义。这样在上课时,你的思维是活的,学习效率就会成倍地提高(学习理科也一样。所以你会发现,有两个人,同样上课都非常认真,为什么一个成绩很好,而另一个成绩始终一般?道理就是:一个上课时思维是活的,经常把正在学的知识同以前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另一个上课时思维只是由老师领着,学哪看哪,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分析)。
4、文科课外要诀
(1)作业特点
文科的作业分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助记型的作业。如语文中的抄写词语,英语中的抄写单词,政治、历史等中的抄写名词解释等。这类作业主要帮助你记忆。
第二种是整理型的作业。如各科中的回答问题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分散在课本中,做了作业后,等于把它们整理在作业本上。这类作业可作为以后的复习材料。
第三种是分析型的作业。这类作业在课本中难以找到现成的答案,要靠你利用上课或平时积累的知识来完成。如写出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比较两个历史事件的异同点等等。
第四种是拓广型的作业。这类作业一般同课本没有直接联系。如语文课后,老师叫你去找出10个歇后语;历史课后,老师叫你去了解某个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等等。这些其实是你平时积累知识的好途径。
(2)课外知识
不知你知道不知道,学好课本知识其实是为了能更好地学习课外的知识。如果一个人除了学习课本的知识外,课外知识懂得很少,那么他就没有达到学习目的。
课本的知识是基础,而课外的知识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学习课外知识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应用课本的知识。你的课外知识丰富了,阅读、分析、理解、写作水平也就上去了。
你可以看课外书,看报纸和杂志,看文科类的,看自然科学的,什么都看(但千万不要看坏书噢。什么是坏书?文句不通的,思想不健康的,教人成为考试机器的等等都是坏书)。有的同学对文科比较感兴趣,只看文科的课外书,不喜欢看理科的课外书。时间长了他的理科知识会相当贫乏,导致写作文时缺乏材料,议论时论据不足,阅读时理解困难,对学习历史、地理时碰到的常识问题模糊不清。
(3)谈古论今
平时多和别人谈古论今。和同学谈,和家里人谈,和邻居谈,和亲戚谈,和伙伴谈,和陌生人谈,和老师谈。把你知道的东西说给别人听,也从别人那里听别人说的东西。
多和别人谈论,你会首先发现你的表达能力提高了,你能讲出你脑子里所想的东西。
多和别人谈论,你还会发现你的知识面加宽了,你从别人那里“交流”到很多知识。
多和别人谈论,你还会发现……
但要注意到一点,谈论时力争做到:谈论要有主题,谈论要深刻、生动,在高手面前要大胆地发表你的意见,发现疑难问题要及时设法解决,对自己认为对的知识要积极维护,当然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
文科综合学习方法
在长篇大论地对历史、政治和地理进行了解说之后,我们还需注意,文科综合既然能够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考试科目,自然也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在学习文科综合的过程中,同样要有应付这门科目的学习方法,而不应盲目地套用其它学科的学习方法。而且,无论是学习哪一门科目,如果学到最后没有总结出自己对付这门课的方法,那可以说是一种失败。这种失败不仅是学习知识中的失败;而且对我们这些将要进行高考的学生来说,更是一种类似高考的失败。没有良好而又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不管你付出多少心血,最终的结果将是事倍功半,甚至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由此可见,学习方法对文科综合来说,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就应该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确确实实地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我也希望通过自身和他人的一些成功经验,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帮助。
文科综合的学习方法是最千奇百怪的。比如有位师兄跟我们谈起经验时说:“我学文综时方法很简单,就是背课本,反反复复地背,最后的效果就是,找一个同学随便翻到某一页,我都能将其前三页后三页除标点以外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复述出来。”我们当时听得直咋舌。这样炉火纯青的境界,恐怕多数人都难以达到吧,但它确实是最最有效的方法了,其结果是答题时完全可以信手拈来而不致产生混乱。
我高中的一位同学则采用另外一种方法:背图片。除政治以外的两科都能适用。你随便挑本书报出页数,他就能说出那一页上有几幅图,分别描绘什么内容。事实上,熟悉了图片,课文的内容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回忆出来了。
还有的同学喜欢为人讲解,在帮同学将课本内容梳理一遍的过程中,自己脑中的思路也变得更加清晰,这也是一举两得的办法。
一般来说文综课上大家都会认真听讲,甚至有同学会“全程记录”,我觉得这样是不可取的,因为很多内容应当在听的同时进行消化,在那样的前后联系的思维过程中能够很自然地将其变为自身知识的一部分;相反,这时过多地抄笔记会影响听课的效率。课下再来复习理解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可能还不如课上的及时理解深刻。当然,老师讲解以前总结性的内容或是特别关键的部分是必须记录的。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一下课就又忘记了,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学习方法是个人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而形成的。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此做同一件事必然不会采取完全相同的方式,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每个人都应当有一套与自身各方面协调一致的、能够丝毫不带强制地起到促进作用的学习方法。这么说或许有些晦涩,那么解释得简单些,就是你的学习方法应当适合你自己,否则,即使是有一点别扭的地方,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让你的成效大打折扣。因此,我一直都认为学习方法是可以借鉴但切勿模仿的,吸取别人的方法中适合你的部分或是加以改进再使用,无疑是聪明的作法,但照单全收就不可取了。另外,学习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期,就需要不同的方法与之相适应。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首先应当在总体上保持你已经习惯了的一套方法,因为在这时猛地换另一套方法难免会不适应而降低你的效率;但另一方面,也应当对原来的方法作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冲刺的需要。总的策略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从全面的复习转到突击弱项上来,以查漏补缺为主要方向。
我是学习文科的,通过我的平时积累,我总结我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认为以下方法可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1.加强理解,融会贯通
有人认为,文科主要靠死记硬背,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文科考题也有许多是理解与应用的。因此,同学们在学习时应该切记死记硬背,应该理解着记忆。先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弄懂,看清楚它背后隐含的东西,理解清楚前后关系、因果关系,并加以融会贯通。然后把它们串起来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和理解。这样记忆起来也容易的多。
2.增加阅读,培养兴趣
学习文科,应该增加读和学习相关的书、报纸和杂志。开拓知识面。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文科的学习有时是可以从不知不觉中到自知自觉中转化的。兴趣也可以慢慢产生的。
3.提高兴趣,树立信心
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就会产生兴趣,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感到自己的每一点进步,才能树立起学好文科的信心。有了兴趣产生了信心,就会产生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
4.加强复习,提高毅力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都说明复习的重要性。我们经常把学过的知识放在一边,不求甚解。如果我们能够提高学习的毅力,做到经常复习。我们的学习效果一定能够更好。
对于历史来说,最难记的当属历史年代、年份之类数字性的东西,我在中学学历史时对这类东西也是头痛不已。当时我班一位同学就有个诀窍:她告诉我,对于重大事件的历史年份应按顺序记忆,也就是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在这个基础上,对一些枯燥的数字可以用“谐音法”编成形象的东西来记忆,然后再想办法把年代与事件联系起来。历史当中,世界历史要比中国历史记忆难度要大一些,不仅那些事件我们不熟悉,光那些又长又拗口的人名就够为难我们的,对于这类东西,也可以用谐音法编成适合自己的口诀。在记忆法方面,自己创造的记忆方法要比从别人那里搬来的要好得多,同学们尽可能自己创造一些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我们所学的历史教材是比较枯燥的,有的同学如果对此不感兴趣,可以在业余时间读一些如《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之类的课外读物,读过这些书后,再看历史教材,对一些历史事件就比较熟悉了,这样对加深记忆也有好处。
地理这门学科,不知现在中学学科中有没有,当初我在中学时是有的。凭我自己的感觉,地理要比历史要有趣一些,也形象一些,这门学科中有些东西是需要理解记忆的:比如,大气层、地壳、气候方面的知识,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是很难学好的。但地理与其他理解性学科相比还是侧重于记忆的,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如果没有任何兴趣,只凭死记硬背是难以学好的。地理与历史相比,形象的东西比较多,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对照地图册来记忆,因为地图册是彩色的,比较形象,留在我们大脑中的印象会更深。有条件出门旅游的同学可以利用这个大好时机熟悉一下各地的地理概貌、风土人情,然后再联系书本上所学的东西,加强记忆。
2、对自己的薄弱学科开始有的放矢的去补,针对自己的实际方式,该放的就放,不要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有;
3、要保持个良好的心态,多进行体育活动和参加集体活动,毕竟高二的节奏还没有那么快。
具体说来:
1、语文:把书本上涉及到生词,词组,相关背景知识记牢,多记一些好的句子和词语,多多练笔,比如写日记;
2、数学:文科大多这门都不行,抓基础你就抓住了有一切,你可以看看你的试卷,你看看基础题占了多少分?
3、英语:单词、词组记准!!一定要记住:准,然后熟读课本,自己去发现一些语法原点;
4、其他:记字当头,然后有机的串联。
总之,高中的学习是要讲究方法以及合理的学习习惯的
实战心得
历史知识的三要素是时间、空间、人物,由此构成历史事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对浩繁的历史年代,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甚至说“只记历史人物和事件,不记历史年代,岂不省事吗?”历史老师往往会回答:学历史而不知时间,等于骑车上街不看红绿灯,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记忆历史年代,一要目的明确,二要坚定信心,三是方法得当。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的老师和同学,无不为记忆历史年代绞尽脑汁。所创立的方法,可分为十几大类计四十七种方法之多。下面依次加以介绍。
第一类,趣味式
所谓“趣味式”,即用感兴趣的方式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
(1)谐音法。如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可把“1818”谐音为“一巴掌一巴掌”,把“55”谐音为“呜呜”,合起来就把马克思生日说成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直哭。”
(2)比喻法。如1900年是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时期,可把数字的形状比成义和团群众拿着各种武器,长矛像“1”字,钢叉像“9”,盾牌像“00”,从而记住1900年这个历史年代。
(3)口诀法。也叫顺口溜法。有朝代口诀:“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到共和”;有帝王年代口诀:“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三”;也有公元年代口诀:“960,建北宋;1127年,南宋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要会议,也可编成口诀:“一二三八古,12378;遵瓦在35,七大在45;七届二中会,已经到49”。这里概括了党的九次会议,古田会议,一大、二大、三大、八七会议分别在1921年,1922年,1923年,1927年,1929年召开;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都在1935年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则在1949年召开。
在古代史中,有人把朝代和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简便易记,效果很好。如“从夏至今四千年,公元前后各两千,后汉以后公元后,后汉似前公元前。”这就是把我国历史分成两大段,虽不十分准确,却也大致差不多。又如“夏商周秦前后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继两宋,下接元明和清朝。”这一口诀记述了我国朝代兴衰次序,二十八个字活画中国史长河的大体轮廓,再经过具体填充,朝代兴衰演变史的全过程就显得更清楚了。
第二类,对照式
所谓“对照式”,即用中外对照或古今对照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4)古今对照法。也称远近对照法。公元零年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照。以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后221年蜀国建立。再如公元前467年我国奴隶制结束,公元后476年西欧奴隶制结束。公元前841年是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后841年则是唐武宗会昌元年。
(5)中外对照法。把世界史和中国史和年代对照记忆。如我国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史上雅典梭伦改革也是公元前594年。再如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开始,朝鲜甲午农民战争也是1894年。
再如公元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的崩溃,而我国公元前476年则是春秋时期的结束,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终结。
第三类,比较式
所谓“比较式”,即用互相比较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知道一个历史年代比较另一个历史年代,早几年或晚几年,便可由一个年代比较出另一个年代来。
(6)比早法。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200年,中国近代史是1840年,世界近代史便是1640。再如世界现代史比中国现代史早两年,中国现代史是1919年,世界现代史便是1917年。
(7)比晚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1939年。再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晚16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便是1856年。
第四类,推导式
所谓“推导式”,即根据记住的历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住另一个或几个历史年代。这只要有一个基点数,然后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就可推出历史年代来。可从基点数向前推,向后推,同时向前后推。也可互相推。
(8)前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白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这一年。
(9)后推法。从基点数向后推导。如知道1818年马克思诞生,恩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即1820年诞生;列宁又比恩格斯小50岁,即是1870年诞生。
(10)双推法。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如记住了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战结束于1945年。
(11)互推法。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导。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
(12)干支推导法。也称甲子法。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年代。我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近代史上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等。学会这种方法,只要记住一个历史事件是公元某某年,就可推算出另一个历史事件的公元年代。如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条约是倒转去了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01年,庚子赔款接着倒转去了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00年。
第五类,联想式
所谓“联想式”,即用联想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有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对联想等等。
(13)相关联想法。通过相关事物的联想来记住有关历史年代的方法。如记住1927年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而由此联想为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同年周恩来,朱德等同志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毛泽东同志于九月八日领导了秋收起义,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同志领导了十二月广州起义。再如现代史的三个重要事件的年代,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1919年我国发生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三件事密切相联,每隔两年发生一件,只要记住一件事发生的年代,其它两件事发生的年代也就联想起来了。
(14)相似联想法。通过相似事物的联想来记住历史年代的方法。如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119”这个三位数字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火警的电话号吗,由公元前119年,联想到“119”火警的电话号码便好记了。
(15)相对联想法。通过相对事物的联想记住年代的方法。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经过四年,由爆发年代(1914年)可以联想到结束年代(1918年);反之,由结束年代也能联想到爆发年代。
1、高中文科包括: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
2、文科课程和数学、物理等理科课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记忆量大。由于这个特点,使你在学习文科课程时所采用学习方法明显不同于理科。
(2)理解抽象。不像理科的理解比较形象、具体,文科的理解有点靠平时的潜移默化。
当然,文科中每科又有各自的不同特点,这里仅讲述它们的共同特点。
3、文科课堂要诀
(1)课堂笔记是不可缺少的
文科课程有大量的文字信息,老师讲过的内容会很快忘记一些,即使当时不忘记,时间长了也会记忆不深刻。如果上课不记笔记,那么遗忘的部分将永远从你的大脑知识库中消失。
上课记笔记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你的思路紧跟着老师走,增加课堂的学习效率;二是作为书本知识的补充和备忘,可以在课后或复习时拿来用。然而,记笔记不是记流水账,不是把老师上课时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而是记下重要的内容,如记录知识结构体系、思维过程等,特别要注意老师重点提示的内容。
(2)听课要投入,思路跟着老师走,更主要的是思维要活跃
这是考验一个人的注意力的时候。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会在老师动听的故事式的讲课中走神。
另外,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在记叙文中讲到课文中的某人说了一句话,老师很可能会问,这个人在这时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那么你就要积极思考,不但要看清这句话里的每一个字,更应该同文章的前一部分联系起来,分析出这句话的含义。这样在上课时,你的思维是活的,学习效率就会成倍地提高(学习理科也一样。所以你会发现,有两个人,同样上课都非常认真,为什么一个成绩很好,而另一个成绩始终一般?道理就是:一个上课时思维是活的,经常把正在学的知识同以前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另一个上课时思维只是由老师领着,学哪看哪,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分析)。
4、文科课外要诀
(1)作业特点
文科的作业分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助记型的作业。如语文中的抄写词语,英语中的抄写单词,政治、历史等中的抄写名词解释等。这类作业主要帮助你记忆。
第二种是整理型的作业。如各科中的回答问题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分散在课本中,做了作业后,等于把它们整理在作业本上。这类作业可作为以后的复习材料。
第三种是分析型的作业。这类作业在课本中难以找到现成的答案,要靠你利用上课或平时积累的知识来完成。如写出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比较两个历史事件的异同点等等。
第四种是拓广型的作业。这类作业一般同课本没有直接联系。如语文课后,老师叫你去找出10个歇后语;历史课后,老师叫你去了解某个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等等。这些其实是你平时积累知识的好途径。
(2)课外知识
不知你知道不知道,学好课本知识其实是为了能更好地学习课外的知识。如果一个人除了学习课本的知识外,课外知识懂得很少,那么他就没有达到学习目的。
课本的知识是基础,而课外的知识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学习课外知识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应用课本的知识。你的课外知识丰富了,阅读、分析、理解、写作水平也就上去了。
你可以看课外书,看报纸和杂志,看文科类的,看自然科学的,什么都看(但千万不要看坏书噢。什么是坏书?文句不通的,思想不健康的,教人成为考试机器的等等都是坏书)。有的同学对文科比较感兴趣,只看文科的课外书,不喜欢看理科的课外书。时间长了他的理科知识会相当贫乏,导致写作文时缺乏材料,议论时论据不足,阅读时理解困难,对学习历史、地理时碰到的常识问题模糊不清。
(3)谈古论今
平时多和别人谈古论今。和同学谈,和家里人谈,和邻居谈,和亲戚谈,和伙伴谈,和陌生人谈,和老师谈。把你知道的东西说给别人听,也从别人那里听别人说的东西。
多和别人谈论,你会首先发现你的表达能力提高了,你能讲出你脑子里所想的东西。
多和别人谈论,你还会发现你的知识面加宽了,你从别人那里“交流”到很多知识。
多和别人谈论,你还会发现……
但要注意到一点,谈论时力争做到:谈论要有主题,谈论要深刻、生动,在高手面前要大胆地发表你的意见,发现疑难问题要及时设法解决,对自己认为对的知识要积极维护,当然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
文科综合学习方法
在长篇大论地对历史、政治和地理进行了解说之后,我们还需注意,文科综合既然能够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考试科目,自然也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在学习文科综合的过程中,同样要有应付这门科目的学习方法,而不应盲目地套用其它学科的学习方法。而且,无论是学习哪一门科目,如果学到最后没有总结出自己对付这门课的方法,那可以说是一种失败。这种失败不仅是学习知识中的失败;而且对我们这些将要进行高考的学生来说,更是一种类似高考的失败。没有良好而又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不管你付出多少心血,最终的结果将是事倍功半,甚至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由此可见,学习方法对文科综合来说,仍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就应该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确确实实地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我也希望通过自身和他人的一些成功经验,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帮助。
文科综合的学习方法是最千奇百怪的。比如有位师兄跟我们谈起经验时说:“我学文综时方法很简单,就是背课本,反反复复地背,最后的效果就是,找一个同学随便翻到某一页,我都能将其前三页后三页除标点以外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复述出来。”我们当时听得直咋舌。这样炉火纯青的境界,恐怕多数人都难以达到吧,但它确实是最最有效的方法了,其结果是答题时完全可以信手拈来而不致产生混乱。
我高中的一位同学则采用另外一种方法:背图片。除政治以外的两科都能适用。你随便挑本书报出页数,他就能说出那一页上有几幅图,分别描绘什么内容。事实上,熟悉了图片,课文的内容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回忆出来了。
还有的同学喜欢为人讲解,在帮同学将课本内容梳理一遍的过程中,自己脑中的思路也变得更加清晰,这也是一举两得的办法。
一般来说文综课上大家都会认真听讲,甚至有同学会“全程记录”,我觉得这样是不可取的,因为很多内容应当在听的同时进行消化,在那样的前后联系的思维过程中能够很自然地将其变为自身知识的一部分;相反,这时过多地抄笔记会影响听课的效率。课下再来复习理解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可能还不如课上的及时理解深刻。当然,老师讲解以前总结性的内容或是特别关键的部分是必须记录的。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一下课就又忘记了,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学习方法是个人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而形成的。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此做同一件事必然不会采取完全相同的方式,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每个人都应当有一套与自身各方面协调一致的、能够丝毫不带强制地起到促进作用的学习方法。这么说或许有些晦涩,那么解释得简单些,就是你的学习方法应当适合你自己,否则,即使是有一点别扭的地方,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让你的成效大打折扣。因此,我一直都认为学习方法是可以借鉴但切勿模仿的,吸取别人的方法中适合你的部分或是加以改进再使用,无疑是聪明的作法,但照单全收就不可取了。另外,学习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期,就需要不同的方法与之相适应。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首先应当在总体上保持你已经习惯了的一套方法,因为在这时猛地换另一套方法难免会不适应而降低你的效率;但另一方面,也应当对原来的方法作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冲刺的需要。总的策略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从全面的复习转到突击弱项上来,以查漏补缺为主要方向。
我是学习文科的,通过我的平时积累,我总结我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认为以下方法可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1.加强理解,融会贯通
有人认为,文科主要靠死记硬背,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文科考题也有许多是理解与应用的。因此,同学们在学习时应该切记死记硬背,应该理解着记忆。先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弄懂,看清楚它背后隐含的东西,理解清楚前后关系、因果关系,并加以融会贯通。然后把它们串起来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和理解。这样记忆起来也容易的多。
2.增加阅读,培养兴趣
学习文科,应该增加读和学习相关的书、报纸和杂志。开拓知识面。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文科的学习有时是可以从不知不觉中到自知自觉中转化的。兴趣也可以慢慢产生的。
3.提高兴趣,树立信心
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就会产生兴趣,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感到自己的每一点进步,才能树立起学好文科的信心。有了兴趣产生了信心,就会产生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
4.加强复习,提高毅力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都说明复习的重要性。我们经常把学过的知识放在一边,不求甚解。如果我们能够提高学习的毅力,做到经常复习。我们的学习效果一定能够更好。
对于历史来说,最难记的当属历史年代、年份之类数字性的东西,我在中学学历史时对这类东西也是头痛不已。当时我班一位同学就有个诀窍:她告诉我,对于重大事件的历史年份应按顺序记忆,也就是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在这个基础上,对一些枯燥的数字可以用“谐音法”编成形象的东西来记忆,然后再想办法把年代与事件联系起来。历史当中,世界历史要比中国历史记忆难度要大一些,不仅那些事件我们不熟悉,光那些又长又拗口的人名就够为难我们的,对于这类东西,也可以用谐音法编成适合自己的口诀。在记忆法方面,自己创造的记忆方法要比从别人那里搬来的要好得多,同学们尽可能自己创造一些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我们所学的历史教材是比较枯燥的,有的同学如果对此不感兴趣,可以在业余时间读一些如《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之类的课外读物,读过这些书后,再看历史教材,对一些历史事件就比较熟悉了,这样对加深记忆也有好处。
地理这门学科,不知现在中学学科中有没有,当初我在中学时是有的。凭我自己的感觉,地理要比历史要有趣一些,也形象一些,这门学科中有些东西是需要理解记忆的:比如,大气层、地壳、气候方面的知识,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是很难学好的。但地理与其他理解性学科相比还是侧重于记忆的,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培养对地理的兴趣,如果没有任何兴趣,只凭死记硬背是难以学好的。地理与历史相比,形象的东西比较多,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对照地图册来记忆,因为地图册是彩色的,比较形象,留在我们大脑中的印象会更深。有条件出门旅游的同学可以利用这个大好时机熟悉一下各地的地理概貌、风土人情,然后再联系书本上所学的东西,加强记忆。
展开全部
语文:多积累精彩的语句、语段,多读一些名人事例,会对你的作文有帮助
数学:不要盲目做题,注重每道题的典型性,总结数学方法;如果时间允许,最好有一本错题集,这个是很有作用的;计算一定要仔细。
英语:多记忆单词,理解一个单词的多种含义;基本语法要掌握;努力提高阅读速度;积累好的英语词汇,用在作文中
历史:学历史要学会知识的横向性和纵向性。你可以按时间顺序,将国内外大事梳理一遍,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在按照经济、文化、政治这三个角度梳理国家大事。在答题时,要注重联系历史背景
政治:多读多背。掌握一些基本的套话。比如,答与政治内容有关的题,你就要先说“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答文化内容的题,要先说文化的含义等等。自己可以去领悟一下
地理:第一个是要多看地图,看看重要国家的大概的地理位置。比如说;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埃及、巴西等等,然后熟悉他们的国家形状。
数学:不要盲目做题,注重每道题的典型性,总结数学方法;如果时间允许,最好有一本错题集,这个是很有作用的;计算一定要仔细。
英语:多记忆单词,理解一个单词的多种含义;基本语法要掌握;努力提高阅读速度;积累好的英语词汇,用在作文中
历史:学历史要学会知识的横向性和纵向性。你可以按时间顺序,将国内外大事梳理一遍,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在按照经济、文化、政治这三个角度梳理国家大事。在答题时,要注重联系历史背景
政治:多读多背。掌握一些基本的套话。比如,答与政治内容有关的题,你就要先说“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答文化内容的题,要先说文化的含义等等。自己可以去领悟一下
地理:第一个是要多看地图,看看重要国家的大概的地理位置。比如说;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埃及、巴西等等,然后熟悉他们的国家形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2-10-15
展开全部
1、现在开始把现有的课程学好,学牢,该记的记,该背的背,不要再欠债,重视基础知识,夯实基础; 2、对自己的薄弱学科开始有的放矢的去补,针对自己的实际方式,该放的就放,不要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有; 3、要保持个良好的心态,多进行体育活动和参加集体活动,毕竟高二的节奏还没有那么快。 具体说来: 1、语文:把书本上涉及到生词,词组,相关背景知识记牢,多记一些好的句子和词语,多多练笔,比如写日记; 2、数学:文科大多这门都不行,抓基础你就抓住了有一切,你可以看看你的试卷,你看看基础题占了多少分? 3、英语:单词、词组记准!!一定要记住:准,然后熟读课本,自己去发现一些语法原点; 4、其他:记字当头,然后有机的串联。 总之,高中的学习是要讲究方法以及合理的学习习惯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多记多理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