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呕吐是什么原因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晚上小孩子突然呕吐,鼻孔都有米粒,伴随咳嗽。不发烧!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曾经治疗情况及是否有过敏、遗传病史:
无 展开
宝宝突然呕吐,可能是因为食物反流,也可能是因为受凉了,感冒发烧了,或者由于胃肠道感染、消化道畸形等所致。
不同原因导致的宝宝呕吐,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来应对。
No.1喂养不当
1岁内婴儿容易呕吐,是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宝宝的胃呈水平位置,胃上段的开口是贲门,较松驰,而其下段开口是幽门,相对较紧张,如果宝宝吃奶过多或进食时咽下气体,那么,奶吃下后不久会从口角流出奶液,这叫“溢乳”,吐的量多则称为“吐奶”。
可见,吐奶是婴儿呕吐的常见原因,如果爸爸妈妈注意改善喂养方式,情况往往会得到改善。随着宝宝的成长,通常到了1岁左右,当他会站立和行走之后,溢乳或吐奶就会消失。
No.2胃食道反流
胃食道反流引起的呕吐在婴幼儿中也很常见,大约有9%~25%的呕吐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
宝宝为什么会有“胃食道反流”的病症呢?正常小儿食道上下端的肌肉呈收缩状态,分别称为上括约肌及下括约肌。下括约肌可防止胃内容物向食道反流。当下端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就会倒流入食道,引起呕吐。
胃食道反流的主要症状是呕吐,由于长期呕吐,进入的营养减少,容易营养不良,最终影响生长发育。
No.3其他疾病
胃肠道感染、消化道畸形等疾病也可导致呕吐。这些呕吐症状比较严重,常伴有其他症状而且不会自然痊愈,爸爸妈妈不可麻痹大意,须及时带宝宝上医院治疗。
由上述内容可见,宝宝呕吐有生理原因,也有病理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与宝宝脾胃虚弱有关。
正确的喂养方法可以预防呕吐
宝宝的胃小且弱,容物不多,运化功能也不强,即所谓的“脾胃虚弱”,若喂养不当、受寒邪、受惊恐等,都会损伤脾胃,导致呕吐。防呕吐,喂养方法是关键日常喂养不当极易导致宝宝呕吐,因此,家庭的喂养方法要正确,这一点很重要。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喂奶时都要让乳头或奶嘴填满宝宝的口唇,避免宝宝吃奶时咽下大量空气。最近市售有一种防胀气奶嘴,其原理是可使奶头填满宝宝的口唇,从而避免咽下大量空气,引起呕吐。
喂奶后除了竖抱宝宝,轻轻拍宝宝的后背之外,让宝宝躺下时,还要将宝宝置于偏右侧卧,且头位抬高,这样有利于食物顺利通过胃的幽门进入肠道,从而减轻或避免呕吐。
宝宝吐奶后,不要急着补足量,否则会引起再次的呕吐。如果宝宝肚子饿闹着想吃,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来补足他的需要。
对于胃食管反流引起呕吐的宝宝,平时宜给他吃稍稠一些的食物,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在入睡前不要给他吃奶或其他食物,入睡时上半身略垫高30,向右侧卧,可以有效减少呕吐的发生。
1.消化道器质性梗阻:食管、胃或肠内容物下行受阻,而被迫逆行以致呕吐。如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形(不同部位闭锁或狭窄);稍大的孩子则多为后天性肠扭转、肠套叠、肠梗阻(如常见的蛔虫梗阻)。
2.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肠炎、胃炎、阑尾炎由于炎症对于胃、肠的刺激,可呈反射性呕吐,常伴有腹痛、恶心、腹泻、腹胀。
3.身体功能异常:如果发生全身
性感染或代谢障碍等情况时,常伴有发热、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中毒症状。
4.脑神经系统疾病:如发生颅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或颅内占位性病变,能引起中枢性喷射性呕吐,呕吐前并不恶心,但伴有头痛、嗜睡、昏迷、惊厥等其他神经性症状。
5.中毒:毒物对胃肠道局部刺激及毒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呕吐。
呕吐只是一种症状,也有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呕吐发生的原因,百分之八十来自于胃肠问题,但宝宝若发生持续性的呕吐,除了适时补充电解质、水分,及注意宝宝有无出现脱水症状外,应尽快送医诊治,找出原因。
当宝宝有呕吐时,居家、饮食方面应如何照护?
1、维持呼吸道的畅通
呕吐厉害时,呕吐物可能从鼻腔喷出,父母需立即清除鼻腔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畅通。若呕吐发生在宝宝直立或卧床时,可以先让宝宝身体向前倾或维持侧卧的姿势,让呕吐物易于流出,不至于让宝宝吸入呕吐物,以免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保持口腔的清洁
呕吐之后,会有一些胃酸、消化,及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残留在口腔中,难闻的味道,会使宝宝更加的不舒服。所以较小的宝宝,父母可以以湿纱布沾开水清洁口腔;而较大的宝宝,可以以温开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3、短暂禁食,然后清淡饮食
往往父母因看到小孩呕吐,慌了手脚,觉得小孩可怜,所以当呕吐完毕后,又急着喂他吃东西,结果又引起第二波的呕吐(可能吐的比吃进去的还多!)。其实,对于呕吐最好的处理是暂时先禁食四至六小时,包括开水、牛奶都不准喝,等待呕吐反应过去。在这段期间内,若宝宝吵着要喝水,可以以棉花棒沾水润湿口腔,大宝宝则可以给予棒棒糖。
当症状改善,宝宝较舒服时,再给予多次少量电解质液(可以运动饮料代替,但若同时合并腹泻时,应将运动饮料稀释再喝),若无明显恶心、呕吐、腹胀情形,可再给予清淡食物(如稀饭、干饭、白土司、馒头),但应避免奶制品、油腻饮食(这类食物会引起胃胀或恶心感)二至三天。
4、呕吐后如何补吃药
有些止吐药的使用需要在进食前三十分钟给予。生病时有些药物如咳嗽药、流鼻水药是可吃可不吃的,有些药物如抗生素,则必须按照医师指示服用,若于服用药物后三十分钟内大量呕吐,则需要再给予一次剂量;三十分钟至一小时内呕吐,可再补充半次剂量;若于服用药物二小时之后才发生呕吐,因大部分药物已蠕动进入小肠,不会再被吐出来,所以不需要在补充药物。
尽快找医师诊治
呕吐只是一种症状,它可能是众多疾病的许多表症之一,虽然呕吐发生的原因,百分之八十来自于胃肠问题,但宝宝若发生持续性的呕吐,除了适时补充电解质、水分及注意宝宝有无出现脱水症状外(呼吸心跳加快、欲哭无泪,前囱门或眼眶凹陷、乏尿、活力变差),应尽快送医诊治,找出原因。而就医后,不论在任何时期,若呕吐物成黄绿色或咖啡色,肚子越痛越厉害或合并严重腹泻,吃药没改善时,就应提早回诊做检查或住院。
引起小孩呕吐的原因很多,胃肠道感染、肠套叠、胃幽门阻塞、阑尾炎等都会引起呕吐,其中以肠胃道感染最为多见,包括轮状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等引起的感染。吃了不合适的食物也是引起呕吐常见的原因。
儿科在线专家。
除了胃肠道疾病以外,其它器官的疾病如中耳炎、尿道炎、伤风感冒、脑膜炎、脑积水等疾病也会引起呕吐。服用某些药物如水杨酸、补铁药物、红霉素类的抗生素等,引起的过敏及中毒也会出现胃肠反应、呕吐。
另外,很多小孩呕吐是由心理问题、压力过大引起,当小孩子被逼做不愿做的事如被迫读书或进食、对功课有压力、害怕上学等,就会出现呕吐的现象。这种呕吐虽然与疾病没有关系,但还是应引起注意。
还有一些情况出现的呕吐与疾病无关,如当孩子哭得厉害时就会呕吐,还有一些小孩因晕车、吃得太多而呕吐,但这些情况很容易发现原因,一般不需要检查、治疗。
容易和呕吐混淆的问题
照顾吃奶的婴儿时,很容易将吐奶误以为是呕吐。吐奶是由于宝宝的食道过短或胃的贲门关闭的比较松弛,胃中又有气体存在,所以喂奶以后胃中的气体就会将奶顶出来,出现吐奶。吐奶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喂奶不正确引起的。
出现吐奶时只要细心观察就可发现其与呕吐不同,吐奶只发生在新生婴儿或出生后几个月的婴儿,吐奶不会影响孩子的食欲、精神状况,婴儿的体重也可以正常增加。而呕吐却不同,出现呕吐时,孩子出现不精神、食欲差、发烧、体重不增加甚至减轻的症状。
小儿呕吐的处理
出现呕吐时,首先要安抚孩子的情绪,不要让孩子大哭大喊,并立即停止引起呕吐的可疑因素,特别是当怀疑食物有问题时,应立即停止进食。
孩子出现呕吐时,在呕吐后一到两小时内应绝对禁饮禁食,以便使胃肠能够充分休息。如果呕吐后便立刻喂孩子水或食物,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引起持续、严重的呕吐,结果出现更大的伤害。禁食期间可鼓励孩子小睡片刻。
距呕吐两小时后,如果期间一直没有再呕吐,就可以给孩子喝少量水,清水、葡萄糖水、用温水调淡的饮料都可以选择,但应尽量避免奶类饮品。注意喝水时不要一次喝太多,应每次少喝一点,频频饮用,通常在呕吐后第三小时时,让孩子每五分钟喝一匙羹水,到了第四小时后,可每十分钟两匙羹水,第三至六小时每十五分钟喝三匙羹水。如果情况稳定,就可以慢慢让孩子吃一些固体食物,但食物必须简单、容易消化,白粥、白面包、面条、饼干等都是好的选择,而咖喱、煎炸、肥腻等难消化的食物就不要吃。孩子吃东西后,在睡觉时为免呕吐物呛入肺部,最好是侧身睡,小宝宝可以抱着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