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2篇数学家的故事
2个回答
2014-02-23
展开全部
数学家的故事——苏步青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在中国,有一位数学家是家喻户晓的,这就是华罗庚,人们往往把这个名字当作"数学家"、"自学成才"和"聪明"的代名词。随着"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的广泛开展.这位当代中国的传奇数学家在少年儿童中也广为知晓了。
二 、 华罗庚于1910年11月12日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1924年从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年仅14岁的华罗庚便在父亲经营的小杂货铺里当伙计。他的中学老师王维克很欣赏他的数学才华,鼓励他继续自学数学。19岁那年,华罗庚突然染上伤寒,此后在腿部留下了残疾。
在病痛和贫困面前,华罗庚没有失望,反而更加迷恋数学,他四处寻找数学书自修。在那个小镇上只有三本数学书可用,一本代数、一本几何以及一本50页的微积分。他贪婪地把它们读得烂透,并尝试写些论文,投寄到《科学》、《学艺》等刊物发表。1929年华罗庚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Sturm氏定理之研究"(《科学》第14卷第4期)。1930年l 2月他又在《科学》第15卷第2期上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文中指出,苏家驹的解法中把一个13阶行列式算错了。
这后一篇论文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的重视,系主任熊庆来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1931年,华罗庚经他的同乡唐培经教员引荐,被破例录用为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图书管理员,这为他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到一年半的光景,华罗庚旁听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打下了坚实的现代数学基础。在杨武之教授(杨振宁之父)指导下,两年之中,华罗庚写出了一批很有质量的数论论文。凭藉他的天赋和雄厚的学力,1933年,华罗庚被清华大学破格聘为助教。一个乡间来的青年人,只有初中文凭,居然能登上中国最高学府的讲台,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1934-1936年,华罗庚在杨武之等教授的关心下,深入研究数论,他阅读丁许多当时国际上数论权威的著作,写出了20余篇高质量的论文,多数发表在国外的数学杂志上。1935年-1936年,美国数学家维纳(N.Wiener)和法国数学家阿达玛(J.Hndamard)相继来华讲学,华罗庚认真地听了他们的讲课。维纳对华罗庚尤为器重,把华罗庚推荐给当时世界最负盛名的数学家之一:英国的哈代(G Hnrdy)。并由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资助上剑桥大学专攻解析数论。1936年,年仅26岁的华罗庚离别家中的妻子与二个孩子,作为访问学者来到英国.初步领略到这个世界数学中心的学术生活。刚到剑桥时,哈代就预言,"华在两年内可望得到学位"。数论是剑桥大学的强项。在剑桥的两年中,华罗庚发表了10多篇数论方面的论文。每一篇都可作为博士学位论文。但因为学费昂贵,他始终末正式注册读学位。直到1980年,华罗庚才在法国南锡大学第-次接受荣誉博士学位。后来又获香港中文大学(1983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1984年)荣誉博士学位。
1938年,华罗庚风尘仆仆回到祖国,在昆明的西南联大任教.由于数学系主任杨武之的提携、华罗庚从教员越过讲师、副教授,直升为正教授。抗战期间,生活非常困苦,华罗庚来到西南联大时,连一间房子也难找,还是著名诗人闻一多将住所腾出一间房子让华罗庚一家六口居住。两位文化名人住在仅有一帘之隔的两间陋室里.他们之间建立了笃深的友谊。1944年,闻一多在昆明街头挂起"闻一多治印"的招牌,以刻印贴补生计,可见当时教授生活清苦之一斑。 1946年2月到5月,华罗庚应苏联科学院和对外文化协会邀请。到苏联作学术访问,会见了维诺格拉朵夫和林尼克等著名学者。1946年秋.华罗庚远超重洋,来到世界最著名的数学中心--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工作,随即又被聘为伊利诺
斯大学教授。在这段时间内,华罗庚除研究数论之外,还涉足"有限域上的方程论"、"典型群"、"域论"等学科,硕果累累。
1950年,华罗庚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忧厚的生活待遇,举家返回祖国,从此便将全副精力投身于祖国建设。首先重组中国数学会,筹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分别担任了理事长和所长职务,把工作的重点转到培养青年数学家与发展中国数学事业上来。在数学所的工作中,他组建了多个学科的研究室,撰写了《数论导引》、《典型群》(与万哲先合作)和《多复变函数论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等著作,带领青年人开创新的研究领域,并亲自给他们讲课,指导他们修改论文和论著。1958年,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后,他先后担任了数学系主任、副校长,并写了《高等数学引论》第一卷、《从单位圆谈起》等著作,为培养青年人呕心沥血。
从1965年开始,华罗庚将工作重心放到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的普及方面。他选择了以改进工艺为主的“优选法"和以改善组织管理为目的的"统筹法",并加以普及。他撰写的以这两种方法为内容的小册子,深入浅出,普通工人也能读懂。他还身体力行,几乎跑遍全国加以宣讲。这在中外数学界可说绝无仅有,无怪乎在1980年的国际数学教育会议上,华罗庚所做的大会报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普及数学方法的若干个人体会"赢得了与会人士最热烈的掌声。
华罗庚曾写过不少文章向青年人传授治学经验和学习方法,他提出"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勉励青年人勤奋学习、工作。他把读书学习和打好基础形象地概括为"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过程。"由薄到厚"是学习、接受的过程,即读书过程中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书就越读越"厚"了。"由厚到簿"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所学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掌握其精神实质,这样书又变得越来越"薄"了。
华罗庚十分关心和支持数学教育事业。50年代初,他亲自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套中学数学教材。华罗庚热心倡导在中学开展数学竞赛活动。从1956年至1979年,他多次担任北京市和全国中学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并亲自主持命题、监考、阅卷和评奖等工作。特别是竞赛前,他常亲自给学生作报告,并将报告内容整理出版了儿本通俗读物,如《从杨辉三角谈起》、《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从孙子的神奇妙策谈起》、《数学归纳法》等。不仅向中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华罗庚是享有国际盛誉的数学家,对现代数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一生共发表论文约200篇,专著10本,其中有8本被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可列入本世纪经典著作之列。另外他还撰写了10余部科普作品。1983年,世界最著名的科学著作出版社--德国的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了《华罗庚论文选集》,1984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又出版了《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他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副院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他还被选为美国科学院的国外院士(1982年),第三世界科学院的院士(1983年)以及德国巴伐利亚州科学院院士(1985年)。
华罗庚把-生都献给了数学事业,1985年,74岁高龄的华罗庚东渡日本。6月12日当他正在做学术报告讲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心脏病突发。当晚22时,这位中国最杰出的数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永远离开了我们。华罗庚实现了他自己"鞠躬尽瘁而已"的誓言,在科学讲坛上光荣地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脱颖而出,饮誉海外,培养青年,造福祖国,这就是这位传奇式数学家所走的道路。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去攀登科学高峰。
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著作、11本数学科普著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二 、 华罗庚于1910年11月12日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1924年从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年仅14岁的华罗庚便在父亲经营的小杂货铺里当伙计。他的中学老师王维克很欣赏他的数学才华,鼓励他继续自学数学。19岁那年,华罗庚突然染上伤寒,此后在腿部留下了残疾。
在病痛和贫困面前,华罗庚没有失望,反而更加迷恋数学,他四处寻找数学书自修。在那个小镇上只有三本数学书可用,一本代数、一本几何以及一本50页的微积分。他贪婪地把它们读得烂透,并尝试写些论文,投寄到《科学》、《学艺》等刊物发表。1929年华罗庚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Sturm氏定理之研究"(《科学》第14卷第4期)。1930年l 2月他又在《科学》第15卷第2期上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文中指出,苏家驹的解法中把一个13阶行列式算错了。
这后一篇论文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的重视,系主任熊庆来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1931年,华罗庚经他的同乡唐培经教员引荐,被破例录用为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图书管理员,这为他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到一年半的光景,华罗庚旁听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打下了坚实的现代数学基础。在杨武之教授(杨振宁之父)指导下,两年之中,华罗庚写出了一批很有质量的数论论文。凭藉他的天赋和雄厚的学力,1933年,华罗庚被清华大学破格聘为助教。一个乡间来的青年人,只有初中文凭,居然能登上中国最高学府的讲台,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1934-1936年,华罗庚在杨武之等教授的关心下,深入研究数论,他阅读丁许多当时国际上数论权威的著作,写出了20余篇高质量的论文,多数发表在国外的数学杂志上。1935年-1936年,美国数学家维纳(N.Wiener)和法国数学家阿达玛(J.Hndamard)相继来华讲学,华罗庚认真地听了他们的讲课。维纳对华罗庚尤为器重,把华罗庚推荐给当时世界最负盛名的数学家之一:英国的哈代(G Hnrdy)。并由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资助上剑桥大学专攻解析数论。1936年,年仅26岁的华罗庚离别家中的妻子与二个孩子,作为访问学者来到英国.初步领略到这个世界数学中心的学术生活。刚到剑桥时,哈代就预言,"华在两年内可望得到学位"。数论是剑桥大学的强项。在剑桥的两年中,华罗庚发表了10多篇数论方面的论文。每一篇都可作为博士学位论文。但因为学费昂贵,他始终末正式注册读学位。直到1980年,华罗庚才在法国南锡大学第-次接受荣誉博士学位。后来又获香港中文大学(1983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1984年)荣誉博士学位。
1938年,华罗庚风尘仆仆回到祖国,在昆明的西南联大任教.由于数学系主任杨武之的提携、华罗庚从教员越过讲师、副教授,直升为正教授。抗战期间,生活非常困苦,华罗庚来到西南联大时,连一间房子也难找,还是著名诗人闻一多将住所腾出一间房子让华罗庚一家六口居住。两位文化名人住在仅有一帘之隔的两间陋室里.他们之间建立了笃深的友谊。1944年,闻一多在昆明街头挂起"闻一多治印"的招牌,以刻印贴补生计,可见当时教授生活清苦之一斑。 1946年2月到5月,华罗庚应苏联科学院和对外文化协会邀请。到苏联作学术访问,会见了维诺格拉朵夫和林尼克等著名学者。1946年秋.华罗庚远超重洋,来到世界最著名的数学中心--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工作,随即又被聘为伊利诺
斯大学教授。在这段时间内,华罗庚除研究数论之外,还涉足"有限域上的方程论"、"典型群"、"域论"等学科,硕果累累。
1950年,华罗庚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工作条件和忧厚的生活待遇,举家返回祖国,从此便将全副精力投身于祖国建设。首先重组中国数学会,筹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分别担任了理事长和所长职务,把工作的重点转到培养青年数学家与发展中国数学事业上来。在数学所的工作中,他组建了多个学科的研究室,撰写了《数论导引》、《典型群》(与万哲先合作)和《多复变函数论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等著作,带领青年人开创新的研究领域,并亲自给他们讲课,指导他们修改论文和论著。1958年,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后,他先后担任了数学系主任、副校长,并写了《高等数学引论》第一卷、《从单位圆谈起》等著作,为培养青年人呕心沥血。
从1965年开始,华罗庚将工作重心放到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的普及方面。他选择了以改进工艺为主的“优选法"和以改善组织管理为目的的"统筹法",并加以普及。他撰写的以这两种方法为内容的小册子,深入浅出,普通工人也能读懂。他还身体力行,几乎跑遍全国加以宣讲。这在中外数学界可说绝无仅有,无怪乎在1980年的国际数学教育会议上,华罗庚所做的大会报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普及数学方法的若干个人体会"赢得了与会人士最热烈的掌声。
华罗庚曾写过不少文章向青年人传授治学经验和学习方法,他提出"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勉励青年人勤奋学习、工作。他把读书学习和打好基础形象地概括为"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过程。"由薄到厚"是学习、接受的过程,即读书过程中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书就越读越"厚"了。"由厚到簿"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所学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掌握其精神实质,这样书又变得越来越"薄"了。
华罗庚十分关心和支持数学教育事业。50年代初,他亲自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套中学数学教材。华罗庚热心倡导在中学开展数学竞赛活动。从1956年至1979年,他多次担任北京市和全国中学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并亲自主持命题、监考、阅卷和评奖等工作。特别是竞赛前,他常亲自给学生作报告,并将报告内容整理出版了儿本通俗读物,如《从杨辉三角谈起》、《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从孙子的神奇妙策谈起》、《数学归纳法》等。不仅向中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华罗庚是享有国际盛誉的数学家,对现代数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一生共发表论文约200篇,专著10本,其中有8本被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可列入本世纪经典著作之列。另外他还撰写了10余部科普作品。1983年,世界最著名的科学著作出版社--德国的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了《华罗庚论文选集》,1984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又出版了《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他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副院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他还被选为美国科学院的国外院士(1982年),第三世界科学院的院士(1983年)以及德国巴伐利亚州科学院院士(1985年)。
华罗庚把-生都献给了数学事业,1985年,74岁高龄的华罗庚东渡日本。6月12日当他正在做学术报告讲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心脏病突发。当晚22时,这位中国最杰出的数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永远离开了我们。华罗庚实现了他自己"鞠躬尽瘁而已"的誓言,在科学讲坛上光荣地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脱颖而出,饮誉海外,培养青年,造福祖国,这就是这位传奇式数学家所走的道路。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去攀登科学高峰。
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据不完全统计,数十年间,华罗庚共发表了152篇重要的数学论文,出版了9部数学著作、11本数学科普著作。他还被选为科学院的国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家的院士。
从初中毕业到人民数学家,华罗庚走过了一条曲折而辉煌的人生道路,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4-02-23
展开全部
亚历山大前期著名的三大数学家除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外,还有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欧几里得的学生阿波罗尼。 阿波罗尼(约前262~约前190)生于佩尔格,年青时到亚历山大跟随欧几里得的后继者学习。他的主要成就是建立了完美的圆锥曲线论。 他在总结前人的成就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了《圆锥曲线论》8大卷,将圆锥曲线的性质网罗殆尽,几乎使后人没有插足的余地。 《圆锥曲线论》是圆锥曲线的经典之作,写作风格和欧几里得、阿基米德是一脉相承的,先设立若干定义,再由此依次证明各个命题,推理是十分严格的。 《圆锥曲线论》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被公认为是这方面的权威之作,被认为是古希腊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 阿波罗尼是第一个从同一圆锥的截面上来研究圆锥曲线的人,他以一个平面按不同的角度与圆锥相交,分别得出抛物线、椭圆和双曲线。 同时,他也弄清楚了双曲线有两个分支,并给出了圆锥曲线的定义。 在这一书中,他说明了求一圆锥曲线的直径,有心圆锥曲线的中心、抛物线和有心圆锥曲线的轴的方法和作圆锥曲线的切线的方法,讨论了双曲线的渐近线和共轭双曲线,研究了有心圆锥曲线焦点的性质等等。 阿波罗尼这时尚无坐标的概念,但在他的讨论中已隐含了坐标的意思。 《圆锥曲线论》是一部经典巨著,它可以说是代表了希腊几何的最高水平,自此以后,希腊几何便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直到17世纪的笛卡尔和帕斯卡,圆锥曲线的理论才有所突破。以后便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笛卡尔的解析几何,二是射影几何,两者几乎是同时出现。 这两大领域的思想和基本原理,都可以在阿波罗尼的工作中找到萌芽。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和阿基米德相比较,阿波罗尼注意图形的几何性质,而阿基米德侧重数值计算,这是他成为微积分先驱的重要原因。 《圆锥曲线论》的篇幅很大,第1~7卷就有387个独立命题,完全用文字来表达,没有使用符号和公式。命题的叙述相当冗长,言辞有时是含混的,这在希腊的著作中,是较难读的一种。 除了《圆锥曲线论》外,阿波罗尼还有其他一些有价值的著作,它们是 《论接触》,《平面轨迹》、《12面体与20面体对比》、《倾斜》等。阿基米德 在古希腊后期,又出现了一位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阿基米德。 他正确地得出了球体、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抛物线所围成的面积和弓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最著名的还是求阿基米德螺线(ρ=α×θ)所围面积的求法,这种螺线就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 10 1 阿基米德还求出圆周率的值在3 71 7出了一元三次方程,并得到正确答案。 阿基米德还是微积分的奠基人。他在计算球体、圆柱体和更复杂的立体的体积时,运用逐步近似而求极限的方法,从而奠定了现代微积分计算的基础。 最有趣的是阿基米德关于体积的发现: 有一次,阿基米德的邻居的儿子詹利到阿基米德家的小院子玩耍。詹利很调皮,也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孩子。 詹利仰起通红的小脸说:“阿基米德叔叔,我可以用你圆圆的柱于作教堂的立柱吗?” “可以。”阿基米德说。 小詹利把这个圆柱立好后,按照教堂门前柱子的模型,准备在柱子上加上一个圆球。他找到一个圆柱,由于它的直径和圆柱体的直径和高正好相等,所以球“扑通”一下掉入圆柱体内,倒不出来了。 于是,詹利大声喊叫阿基米德,当阿基米德看到这一情况后,思索着:圆柱体的高度和直径相等,恰好嵌入的球体不就是圆柱体的内接球体吗? 但是怎样才能确定圆球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呢?这时小詹利端来了一盆水说:“对不起,阿基米德叔叔,让我用水来给圆球冲洗一下,它会更干净的。” 阿基米德眼睛一亮,抱着小詹利,慈爱地说:“谢谢你,小詹利,你帮助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阿基米德把水倒进圆柱体,又把内接球放进去;再把球取出来,量量剩余的水有多少;然后再把圆柱体的水加满,再量量圆柱体到底能装多少水。 这样反复倒来倒去的测试,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奇迹:内接球的体积,恰好等于外包的圆柱体的容量的三分之二。 他欣喜若狂,记住了这一不平凡的发现:圆柱体和它内接球体的比例,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3∶2。 他为这个不平凡的发现而自豪,他嘱咐后人,将一个有内接球体的圆柱体图案,刻在他的墓碑上作为墓志铭。 阿基米德的惊人才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敬佩。朋友们称他为“阿尔法”,即一级数学家(α—阿尔法,是希腊字母中第一个字母)。 阿基米德作为“阿尔法”,当之无愧。所以20世纪数学史学家E.T.贝尔说:“任何一张列出有史以来三个最伟大的数学家的名单中,必定包括阿基米德。 “另外两个数学家通常是牛顿和高斯。不过以他们的丰功伟绩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对比,拿他们的影响当代和后世的深邃久远来比较,还应首推阿基米德。” 我们说,阿基米德的数学成就在于他既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研究抽象数学的科学方法,又使数学的研究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这在科学发展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对后世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的数学家高峰 在古希腊后期,学术中心转移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这时,古希腊的数学达到了高峰,古希腊数学的最后成果均是在这里总结和完成的。 生活在亚历山大城的欧几里得(约前330~约前275)是古希腊最享有盛名的数学家。 古希腊著名科学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演绎推理的价值要高于归纳推理。他这一思想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如果让我们看一看古希腊几何学的发展,就会容易理解亚里斯多德的这一看法了。事实上可以这样说,整个希腊时代理论上最成功的产物就是几何学这门演绎科学。 我们说它成功一是指这一时期几何学理论的完备、严密与系统;二是指直到今天,我们中学里的几何教科书还都是以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几何学为蓝本的。 而希腊几何学成功的代表者便是我们将要介绍的欧几里得。 欧几里得生于雅典,是柏拉图的学生。他的科学活动主要是在亚历山大进行的,在这里,他建立了以他为首的数学学派。 欧几里得,以他的主要著作《几何原本》而著称于世,他的工作重大意义在于把前人的数学成果加以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以严密的演绎逻辑,把建立在一些公理之上的初等几何学知识构成为一个严整的体系。 欧几里得建立起来的几何学体系之严谨和完整,就连20世纪最杰出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不能对他不另眼相看。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当他最初接触欧几里得几何学时,如果不曾为它的明晰性和可靠性所感动,那么他是不会成为一个科学家的。” 《几何原本》中的数学内容也许没有多少为他所创,但是关于公理的选择,定理的排列以及一些严密的证明无疑是他的功劳,在这方面,他的工作出色无比。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共有13篇,首先给出的是定义和公理。比如他首先定义了点、线、面的概念。 他整理的5条公理其中包括: 1.从一点到另一任意点作直线是可能的; 2.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3.a=b,b=c,则a=c; 4.若a=b则a+c=b+c等等。 这里面还有一条公理是欧几里得自己提出的,即:整体大于部分。 虽然这条公理不像别的公理那么一望便知,不那么容易为人接受,但这是欧氏几何中必须的,必不可少的。他能提出来,这恰恰显示了他的天才。 《几何原本》第1~4篇主要讲多边形和圆的基本性质,像全等多边形的定理,平行线定理,勾股弦定理等。 第2篇讲几何代数,用几何线段来代替数,这就解决了希腊人不承认无理数的矛盾,因为有些无理数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来把它们表示出来。 第3篇讨论圆的性质,如弦、切线、割线,圆心角等。 第4篇讨论圆的内接和外接图形。 第5篇是比例论。这一篇对以后数学发展史有重大关系。 第6篇讲的是相似形。其中有一个命题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矩形,其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上的两个与这相似的矩形面积之和。读者不妨一试。 第7、8、9篇是数论,即讲述整数和整数之比的性质。 第10篇是对无理数进行分类。 第11~13篇讲的是立体几何。 全部13篇共包含有467个命题。《几何原本》的出现说明人类在几何学方面已经达到了科学状态,在经验和直觉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逻辑的理论。 欧几里得,这位亚历山大大学的数学教授,已经把大地和苍天转化为一幅由错综复杂的图形所构成的庞大图案。 他又运用他的惊人才智,指挥灵巧的手指将这个图案拆开,分成为简单的组成部分:点、线、角、平面、立体——把一幅无边无垠的图,译成初等数学的有限语言。 尽管欧几里得简化了他的几何学,但他坚持对几何学的原则进行透彻的研究,以便他的学生们能充分理解它。 据说,亚历山大国王多禄米曾师从欧几里得学习几何,有一次对于欧几里得一遍又一遍地解释他的原理表示不耐烦。 国王问道:“有没有比你的方法简捷一些的学习几何学的途径?” 欧几里得答道:“陛下,乡下有两种道路,一条是供老百姓走的难走的小路,一条是供皇家走的坦途。但是在几何学里,大家只能走同一条路。走向学问,是没有什么皇家大道的,请陛下明白。” 欧几里得的这番话后来推广为“求知无坦途”,成为传诵千古的箴言。 关于欧几里得的一生的细节,由于资料缺乏,我们知道得很少。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欧几里得和妻子吵架,妻子很为恼火。 妻子说:“收起你的乱七八糟的儿何图形,它难道为你带来了面包和牛肉。” 欧几里得天生是个憨脾气,只是笑了笑,说道:“妇人之见,你知道吗? 我现在所写的,到后世将价值连城!” 妻子嘲笑道:“难道让我们来世再结合在一起吗?你这书呆子。” 欧几里得刚要分辩,只见妻子拿起他写的《几何原本》的一部分投入火炉中。欧几里得连忙来抢,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据说妻子烧掉的是《几何原本》中最后最精彩的一章。但这个遗憾是无法弥补的,她烧的不仅仅是一些有用的书,她烧的是欧几里得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如果上面这个故事是真的,那么他妻子的那场震怒可能并不是欧几里得引起来的。因为古代的作家们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温和慈祥的老头。” 由于欧几里得知识的渊博,他的学生们简直把他当作偶像来崇拜。欧几里得在教授学生时,像一个真正的父亲那样引导他们,关心他们。 然而有时,他也用辛辣的讽刺来鞭挞学生中比较傲慢的,使他们驯服。 有一个学生在学习了第一定理之后,便问道:“学习几何,究竟会有什么好处?” 于是,欧几里得转身吩咐佣人说:“格鲁米阿,拿三个钱币给这位先生,因为他想在学习中获得实利。” 欧几里得主张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刻苦钻研,不赞成投机取巧的作风,更反对狭隘的实用观念。后来者帕波斯就特别赞赏他这谦逊的品德。 像古希腊的大多数学者一样,欧几里德对于他的科学研究的“实际”价值是不大在乎的。他喜爱为研究而研究。 他羞怯谦恭,与世无争,平静地生活在自己的家里。在那个到处充满勾心斗角的世界里,对于人们吵吵闹闹所作出的俗不可耐的表演,则听之任之。 他说:“这些浮光掠影的东西终究会过去,但是,星罗棋布的天体图案,却是永恒地岿然不动。” 欧几里得除了写作重要几何学巨著《几何原本》外,还著有《数据》、 《图形分割》、《论数学的伪结论》、《光学》、《反射光学之书》等著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