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怎么会办成了坏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常常听到某人被议论为“好心办坏事”,在为其好心未得好结果惋惜的同时,不免多想一二:好心怎么会办成了坏事呢?乍一看,这是目的和手段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即正确的目的却使用了错误的手段。可是再深究一句:为什么一些人没能选择正确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呢?我想,这恐怕就不是单纯的一个失误的问题了,也许要从更深层次的认识论和实践论进行挖掘才有可能找到答案。借用一句马哲的套话:认识和实践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有时候人们是先有了亲身的实践,然后才从中获得经验、增进认识;有时候人们却是先有了对于某一事物的认识然后才去实践。而要想实践达到预想的效果,不仅需要对这一效果进行深思熟虑,而且需要对如何才能达到具体的效果反复琢磨。单从认识来看,由于认识的主体是复杂的、能思考的人,因此就会出现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结果迥异的现象。那么,到底谁的认识正确、谁的错误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是不是经过了实践的检验,真理就明确了呢?其实未必。因为我们往往会千方百计为自己的认识寻找依据,即使实践证明了我们对于某一事物的认识出现了偏离,我们也不会乐于承认是自己的认识有误,而是首先归因于我们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别人没有听从我们的建议,某些因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某些人做了不恰当的事情,等等。想要反思很难,因为反思的对象可以在记忆的海洋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无限延展。于是,我们总能发现:真正反思自己的人少,反思态度认真恳切的少,反思取得实效的就更少了。也正因为如此,真正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认识的人就很少了。返回好心与做坏事这个话题。现在再看,问题也许并不难解。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对要达到的目标进行考量,不仅要自我考量,而且要以他人之心进行考量,想想这一目标是否是他人所希望的?然后就要审慎地选择方法了。我总觉得,如果说方法不能比目标更重要的话,至少也应该和目标同等重要。生活中太多这样的例子了:由于方法不对,从而造成了相关人们的不理解、误解,结果导致目标无法实现。方法并不是一个无生命的工具,方法其实就是为了实现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懂得了这个道理,相信我们在生活中就会更少地出现好心反而办成坏事的惋惜了。(完)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