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学考试科目里面含实践什么意思
实践课是指你的专业课要完成两项成绩,一个是笔试的成绩,一个是实践课的成绩,两者都合格了,这个科目才算考过。
比如要是机械类的专业,有很多机器的操作,这个在书本上只是有图片和文字的介绍,为了更好的了解实际物体,就会有现实中的实践,会有实践老师指导操作,最后要用你实践所学到的知识,在真实的机器或物体上运用,操作。
扩展资料:
自学考试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
1、公共基础课: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政治经济学》等。
2、专业基础课: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基础课是为了应考者掌握专业的知识,学习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有关能力打下基础。像工商企业管理(本)专业中的《管理学原理》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这类的,就属于基础课了。
3、专业课: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简称专业课)。
4、选修课:有限制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选修科目的选择是有限制的,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简单说就是给我们一些选修科目,自己挑着学。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想考的科目。
5、实践性环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大致为3:4:3或2:5:3。
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每门课程进行一次性考试。课程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按规定计算学分,不及格者,可参加下一次该科目的考试。
专科(基础科)一般为3—4年,本科一般为4—5年。社会上很多培训机构广告称的1年自考是夸大其词,并非国家承认的全国统一自学考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自考是深造途径的一种,自考要求毅力很强,一般要考13门课程考试,另加1门论文,如果成功到时拿到的证书上盖的是全国自考委员会和主考学校盖的章,含金量较高,在国外许多国家也很吃香,一年有2次普考和2次增考,最快两年拿毕业证书,费用就自己而定,不参加培训,费用就是买书和报名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