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月经来量很少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也少者,称为月经过少,又称经水涩少。一般认为经量少于30毫升,相当于西医月经不调中的月经稀少。 月经过少诊断要点 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很少,甚或点滴即净;也有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为本病的诊断要点。本病常为闭经的前驱表现。 月经过少可与月经周期异常并见,如月经先期量少或月经后期量少。 如属口服避孕药或肌注避孕针而导致月经过少,则应停药,并可参照本病论治。 月经过少的诊断,一般是指连续发生二次以上。如一贯月经正常,突然月经过少者,应注意是否受孕早期的先兆流产,或异位妊娠所表现的少量阴道出血,必须进一步做有关检查以鉴别。 月经过少辨证分析 月经过少,有虚有实。虚者多因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伤肾。肾气不足,精血不充,冲任匮乏,血海不盈而致月经过少;也有气血来源不足或久病大病失血,以致血海空虚,经血乏源而月经过少者。实者或因血瘀,或因痰湿,邪阻胞脉胞络,血行不畅,以致经量减少。 月经过少应从月经的色、质及有无腹痛等辨其虚实。一般经色淡、质稀、腹无胀痛者,为虚;经色紫黯、夹血块、腹痛者,为血瘀;经色淡红、质粘腻、形体肥胖者,为痰湿。属于先天不足者,经水素少;后天损伤者,则经水逐渐减少。骤然经量减少者,则多为实证。亦有突然大病亡血,而致血枯经少、甚至经闭者。 本病虚证多,实证少。故治疗重在滋肾养血,充养天癸,使任通冲盛,血海满溢。即使是瘀滞或痰湿,慎不可过用攻破,以免重伤气血,使经血难复。 月经过少辨证论治 肾虚型 【证见】 经量素少,或病后或反复流产后经量明显减少,经色淡黯质薄。腰酸膝软或足跟痛,或头晕耳鸣,或少寐多梦,或阴中干涩。眼眶黯,或面斑多。舌黯红少苔,脉细弱或沉细尺弱。 【治法】 补肾养血调经。 【方药】 1.主方归肾丸(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菟丝子20克,杜仲15克,枸杞子15克,山茱萸15克,当归15克,熟地黄15克,山药30克,茯苓30克,香附10克,巴戟天15克,肉苁蓉15克,何首乌20克,紫河车15克。水煎服。 若偏于肾阴虚者,选加二至丸、生地黄、玄参。若偏于肾阳虚者,选加淫羊藿、仙茅、补骨脂、益智仁。 2.中成药 (1)滋肾育胎丸,每次6克,每日3次。适用于偏肾阳虚或肾阴阳俱虚。 (2)六味地黄丸,每次6克,每日3次。适用于肾阴虚。 血虚型 【证见】 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或行经时间不是两天,经量涩少。经色淡无块,伴有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怔忡。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 养血调经。 【方药】 1.主方滋血汤(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加减 处方:当归15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熟地黄2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山药30克,北黄芪15克,枸杞子15克,山茱萸15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归脾丸,每次6克,每日3次。 (2)养血当归精,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养血补肾汤(刘熙政《湖北中医杂志》1982.6) 处方:当归、鸡血藤、丹参、炙黄芪、菟丝子、覆盆子、紫河车各15克,川芎、甘草、熟地黄各10克,木香6克。 (2)化裁四物汤(张作超《广西中医药》1986.9) 处方:当归9克,川芎4克,熟地黄15克,仙茅根15克,淫羊藿12克,鹿角胶10克(烊化),香附子12克,紫河车15克,益母草12克,鸡血藤15克,巴戟天15克,北黄芪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肾虚、血虚两证型虽不相同,但由于肾虚,精不足以化血,血虚不足以生精,精血同源而互生,同为月经的物质基础。因此,临床上常在补肾中佐以养血,或在养血中又佐以滋肾,使精充血足,经源充盛,而经水自调。 血瘀型 【证见】 经行涩少,经色紫黯,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舌质紫黯,或有小瘀点,脉细或弦涩。 【治法】 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 1.主方桃红四物汤(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当归15克,川芎10克,赤芍、白芍各15克,熟地黄20克,桃仁15克,红花6克,益母草30克,鸡内金12克,香附子12克,丹参20克,枳壳15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益母调经丸,每次10丸,每日3次。 (2)益母丸,每次1丸,每日2次。 痰湿型 【证见】 月经量少,色淡红,质粘腻,月经常后期或稀发。形体肥胖,胸闷呕恶,或带下量多。舌淡苔白腻,脉滑沉细。 【治法】 化痰燥湿,温肾健脾。 【方药】 主方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加减 处方:茯苓20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苍术10克,香附子12克,枳壳15克,神曲15克,制南星9克,党参20克,破故纸15克,淫羊藿10克,当归15克。水煎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