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面积怎么算亩数
亩是我国的市制单位。首先要知道1丈=10尺,1平方丈=100平方尺,3尺=1米;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
就譬如是长=100尺=33.333······米,宽=60尺=20米,这样大小一块地。换算成公制单位:1亩=33.333······米x20米=666.666····平方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第五条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及其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在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以及进行有关的科学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九条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第十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
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第十一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具体登记发证机关,由国务院确定。
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十四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
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国有土地可以由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
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土地承包经营的期限由承包合同约定。承包经营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六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亩“换算:1亩=10分=666.7平方米
7.8mx16m÷666.7x10
=124.8÷666.7x10
=3.4分
即3亩4分地
扩展资料
亩(度量)
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大约666.67平方米。十五亩等于一公顷。选取60平方丈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现在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古代的进位则多以"60”为一个单位进位。比如一甲子为60年等。
一亩见方
面积一亩,呈方形。
类似词:方圆一里。井田制一里为九百亩。古人借面积单位作长度单位,由长宽各三百步的面积单位,变成距离三百步的长度单位。但方圆一里的含义,仍然是九百亩,也即是呈方形时长三百步宽三百步。
与之类似,百步为亩,本义为宽一步长百步的面积。相较于方圆一里,一亩见方的含义会发生变化吗?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认定,亩制是农耕封建帝制时代的基础制度,从秦汉至明清两千余年几乎未有变化,故而一亩见方的本义不可能变成长百步宽百步。因此一亩见方的含义必然是,也只能是:面积一亩,呈方形。
其他说法:
首先应该肯定:“一亩见方”是一个无法精确计量的估数。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从“亩”说起。依照现行工具书的说法,“亩”是中国市制的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60平方丈。十五亩等于一公倾。如果要换算为公制的话,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但要强调的是,这一说法是现在的定制。中国历史上所说的“亩”其实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
吴承洛先生在《中国度量衡史》一书中明确地指出:“惟中国历代对于地亩之数,本无精密统计,又未经清丈,亦无法确定计亩之单位。”“地积之量以长度之二次方幂计之,地积本身则无为标准之基本量;故言地亩之大小,可以尺度之数计之。”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作为地积单位的“亩”,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量,地亩的大小通常是以尺度来计算的。
按照周朝的规定,6尺为步(有的说6尺4寸、也有8尺之说),百步为亩。到了秦代,则以6尺为步,240步为一亩。
汉代沿袭秦代的制度,而唐朝则以宽一步,长240步为一亩。
整个清朝以5方尺为步,以240步为一亩。至于一步究竟是多长,又是一个变化的量。周代的一尺大约为19.9公分,秦尺约合23.192公分(商鞅方升);汉尺约23公分左右(《三国演义》上说:关云长身高九尺。如果按照现在33公分左右为一尺的话,关云长就有3米高了,太不实际。可以推定,《三国演义》上所说的尺,应是指当时的汉尺:每尺23公分左右。照此计算,关云长的身高为207公分,照现在看来,此身高也大有人在,不足为奇。以上插叙了一段,无非是想说明,尺的长短是与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的);清代的一尺约合32公分左右。
再来说“见方”。所谓“见方”,现行工具书认为:它用在表示长度的数量词后,表示以该长度为边的正方形。也正是因为如此,教材上“一亩见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结合上文我们可知:“亩”作为地积单位是“可以尺度之数计之”的。因此这里所说的“一亩”实际上是被视为表示长度的数量词使用的。
综合以上所说,课文中的“一亩见方”,是模糊地指周长约为240步的一块正方形的地方,大约为现在的193.8平方米左右(即0.2907亩)。
换算方式
缩写
中国规定的土地面积单位有三个:平方公里(km²),公顷(hm²),平方米(m²)。应避免使用亩、公亩(a)。公顷的符号为hm²,国内不推荐使用ha。
单位换算
1亩=10分;
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
1米=3尺;1平方米=9平方尺;倒过来 1平方尺=1/9 平方米;
所以 1亩=6000/9 平方米;
1分=600/9 平方米=66.67平方米
平方米换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1平方米=0.0015亩,如128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方法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128+64=192,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128平方米的亩数为0.192。
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如要计算24.6亩等于多少平方米,24.6÷3=8.2,8.2加倍后为16.4,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数为16400。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亩
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
就譬如是长=100尺=33.333······米,宽=60尺=20米,这样大小一块地;
换算成公制单位:1亩=33.333······米x20米=666.666····平方米。
201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