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与侵权行为法有什么区别?

 我来答
百度网友505c617
推荐于2019-09-06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377
展开全部

我国法律中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并没有侵权行为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

1、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法。

2、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3、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4、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侵权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担侵权责任。

5、其他法律对侵权责任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是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制定的法律。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法律)

找法网律师
2012-10-20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03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873万
展开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因此,中国目前只有侵权责任法,没有侵权行为法。
  
  当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在制订过程中,存在“侵权责任法”与“侵权行为法”的命名之争,但最终采用了“侵权责任法”这样的术语。从字面上看“侵权责任法”侧重于“责任”界定;“侵权行为法”则强调“侵权行为”。这是语义逻辑上的区别。但是不论哪种表述,其终极的目的都是侵权责任的界定,因此,最终采用了“侵权责任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非常非常特别
2012-10-20 · TA获得超过23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3.6万
展开全部
法律只有《侵权责任法》,侵权行为仅仅是一种行为,是一个法律术语。有了侵权行为,造成侵权后果,才会导致适用侵权责任法 。有一些书写的《侵权行为法》,那是法学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自己编著的,不是国家法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henpanhua
2017-07-19 · 知道合伙人法律行家
shenpanhua
知道合伙人法律行家
采纳数:7684 获赞数:31586
福建泉州律师:劳动,借贷,交通,公司法等法律事务。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我国法律中只有《侵权责任法》,没有侵权行为法。
《侵权责任法》是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制定的法律。该法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
法律依据:《侵权责任法》
第一条 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1750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南昌湖上倒影2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呼和浩特草原之歌3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西安夜猫子4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还有疑问? 马上咨询36140位在线律师,3分钟快速解答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