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三章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我觉得应该是这样断句的:“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然后该这样理解:所以看重用自己的身体为天下做事的人,...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断句的:“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然后该这样理解:所以看重用自己的身体为天下做事的人,就可以把身体暂时寄存在天下。吝惜用身体为天下做事的人,才可以真正的将自己托付给天下。
因为这一章前面讲的是“宠辱无常,应洁身自好”,所以顺承这个解释,后面的我就这样理解了。
请问这样理解对吗?请大家指正。
展开
 我来答
马燕妮加油
2012-10-20 · TA获得超过22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9万
展开全部
你好,首先想问你看的《道德经》是什么版本的,
这句话 应该是“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友情提示,最好是买 中华书局的版本,正确率稍微高一点
有时候一个虚实词的不同,对于文言文来说,理解的偏差就可能失之千里
另外,此句出自《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整句话可以这样意译: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觉得惊恐,(是因为)把荣辱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把一些问题搞得好像自身生命一样尊贵?我之所以有大的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可忧患的呢?所以,把自己当做是这个大的天下(不只是一句肉身而已),那么天下就可以寄予给他了;把爱惜自己生命的感情来爱惜这个天下,那么天下就可以托付给他了。

不是“看重用自己的身体为天下做事的人,就可以把身体暂时寄存在天下。吝惜用身体为天下做事的人,才可以真正的将自己托付给天下。”而是反过来,能够做到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才托付给他。老子在此处宣扬的是“大爱、博爱”,我们有个人的忧患是由于我们拘囿于个人。这是不对的。我们应把“像爱自身一样的来爱这个天下”,那么天下就可以托付给我们了。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句话本身是我自己在道德经中比较喜欢的一句话,宣扬着大爱、天下的观点,听起来气势宏大、惹人深思。上德有德,是以不失德,无为而无所不为。老子的所有的无为都是为了最弘大的有为。就如兵家发扬了道家的思想,所衍生出的“为于阴,而成于阳”。从来就不是消极的无为。
zpmchen
2012-10-20 · TA获得超过3.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94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07万
展开全部
此句一般的解释是:能够像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去珍视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能够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去爱护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寄,托,都是托付的意思。你的理解有错,错在后一句。怎么吝惜用自己的身体为天下做事的人,大家反而把国家交给他了?道德经区区五千字,我们从祖先到今人学了五千年,还未真正学通,可见其博大精深。希望你多找一些不同版本的的道德经来参考阅读,定能大有收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江湖2hY7O
2020-05-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12
展开全部
大家应该重视这句: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所以后面以身为贵者,何可寄托天下哉?个人理解后面本意是这样的:以个人私利为贵为爱,怎么能够将天下寄托给这样的人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