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课题研究

 我来答
海边捡宝滴水穿
2014-11-25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43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6万
展开全部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精华所在,也是学生提升文学素养的必备营养品。但由于学生平时涉猎的古诗词有限,教师平时的讲解存在着偏差,所以在试卷中的诗词鉴赏环节,学生们的答题情况都不大理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尝试了以下的方法,有了一些效果。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这里,新课标连用三个“打下基础”强调了语文课程的“打底”功能。一是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是基础的基础,二是语文课程是学习做人的基础,学语文同时也是在学做人,三是语文课程是学生继续发展的基础,语文学好了,学生才能健康地继续发展和完善。三个基础把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说得十分透彻了。
一、课内:指导中学生古诗词朗读和背诵来加强理解
初中生对古典诗词意蕴的把握、理解主要来自于教师的精讲与点拨,但光靠老师的这点讲解,显然是很难在短时间奏效的。一般来说,古典诗词的学习仍应以诵读为主。一方面,对待初中生在古诗词的理解上存在一知半解的现象,教师应持宽容的态度,不能求全责备,正如宋代理学家陆象山所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另一方面,我们主张理解记忆,反对死记硬背,但初中生在古诗词的背诵中不可能全部理解,有些古诗词就得死记硬背,即使不懂,也得先吃进去,吃下去了,随着日后知识水平的提高社会阅历的丰富,总能慢慢消化,有所领悟。
诵读能力 ,自然包括朗读和背诵两项基本能力的训练。古诗词的朗读,既要达到“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的朗读要求,也要仔细品味诗的意境,了解一点格律,读出诗的韵律美。在鉴赏古诗词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朗读和背诵放到所有环节的中心位置上来,用读来带动并加深领悟,这样才能培养语感,没有良好的语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难以学好的。当然语感的培养,需要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弃井也”,没有足够的诵读量,浅尝辄止,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是不可能有大的提高的。
古典诗词,往往会接触到一些历史内容。有时候,作者的遭遇,作品的内容,更涉及到某些具体的史实。如讲杜甫的诗,一般总与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相关。大而言之,像历史事件与作品产生的关系;小而言之,像典章、制度、名物、风习等等。课堂上的那点容量,不可能使学生见多识广,领悟很深。怎么办?只有启发、指导学生依托图书资料去做一些扩展阅读工作,这样文史结实,课堂内外结合,实有互补相彰之效。有时也指导学生写点探究心得型或赏析型的小文章,指导他们注意“赏”与“析”的结合,帮助他们克服时代差异,借助形象思维,设身处地理解诗词意境,从对语言文字的“析”中引出对艺术形象的“赏”,从对艺术形式的析中挖掘出对思想内容的赏。大部分学生能从中得到一种认同感和成就感。
二、课外:指导学生赏识古诗词,尝试创作。
巧妙地引用、化用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名句,往往能借古说今,实现历史感和时代感的巧妙融合,既意存高远,又能增添文采,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当然在古诗词的借鉴使用上,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吕叔湘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我们教师就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借鉴运用古诗词的能力,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借助古诗词教学来发掘学生的想象力的捷径是注重古诗词作品的再创造,可以在欣赏完古诗词作品后,利用诗人创设的情境把古诗词改写、续写成散文作品,辅以适当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象。这就是朱光潜先生说的领悟“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抓住这种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本领”。这种再创造无疑是学生对古诗词作品阅读感受的一种展示,我们应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在再创造中朝思维多元化、阅读感受多元化方向进行大胆的探索。
文学教育说到底是情感教育,古诗词就更是如此。没有生命的张扬,就不会有灵性和创造力,也就更谈不出真正意义上的诗情画意。古诗词的语言最具灵性,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是最富浪漫情怀、最富生命激情的“写诗族”。
三、利用古诗词独厚的优势,加强对学生文化的熏陶
对语文课程的基础性作用,一些学者和名师也以自己的研究和实践作了回答。北大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就特别重视语文教育的“打底”功能。他说,“语文教育在育人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与意义。语文教育所用的教育材料是语言文字,是各类文体的文章,文学作品又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都无一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我想强调的是,这样的精神灌注、文化熏陶也是影响终生的。这就是我在很多文章中都反复强调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非常强调语文教育的“打底”功能。她说,“语文教育要在学生心田‘植根’。”于漪老师说,学语文,就是要帮助学生“树魂立根”。她说,“教育不能只‘育分’,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者和名师的阐述,不仅具体细化了新课标的精神,而且对我们也是一种警醒和鞭策。
在“打底”方面,古诗文有着天然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一篇篇文言文,一首首古诗词,不仅都是经典之作,而且也是古代文化的精华。学习这些经典作品,就仿佛是同古代那些伟大的人物进行心灵的直接对话,就是直接从他们的文字气象里,感受博大的胸襟,和丰沛的人文情怀。所以,我们不仅要启发学生多注意积累,也应该在赏析方面做点初步工作。如果我们的眼光只盯住那点分数,那我们就矮化了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且也有负教育的崇高使命。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