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文章

中国星中国情... 中国星 中国情 展开
百度网友e99cb67
2012-10-24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9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83万
展开全部
祖国在我心中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代擅”的江边,到《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烟花苍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过壶口,闯关东,走三峡,奔大海。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我看祖国的富饶与辽阔,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国崇高与巍峨,看祖国繁荣的霓虹灯日夜闪烁,灿若银河……
给我肤色的祖国,给我智慧与胆略的祖国。尽管在乡村,还有辍学孩子渴望的目光;尽管在城镇,还有下岗女工无奈地诉说,但我知道,更有改革的浪潮迭起,冲破旧的观念,旧体制的束缚,迎来新世纪磅礴的日出!
这是一个除旧立新的祖国。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我的话语多得成一部历史,我的话语多得可组成一片星河,但是说得最多最动情的一句,便是——腾飞吧祖国、祖国吉祥,吉祥祖国。

滔滔的江水,滚滚的黄河,连绵不断的山路,都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祖国的山川雄奇,祖国的河水秀逸,祖国的胸怀无比广阔.
当侵略者的铁碲践踏我们美丽山河的时候,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脸上流着泪,心中淌着血。为了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国,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在屈辱中抗争.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暗杀者的手枪;吉鸿昌高挂写有"我是中国人"标语的木牌,走在一片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之中;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
英雄长已矣!古往今来,一曲曲悲歌,一个个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故事,都讲述一个简单而朴素的信念,祖国在我心中.
正是这千千万万的赤子,才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希望;正是他们,在自己的"今天",用满腔的热血,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响彻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
再翻开五千年的历史,我发现祖国的生命精髓长城--那道伤痕,记载了多少沧桑,又表现得如此顽强,那是一种标识,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向往!长江--那是祖国的脉搏吧!跳跃着永不枯竭的悸动,挥洒着无边无际的情伤。黄河--那是祖国的血液,沸腾着、沸腾着,奔涌着,奔涌着,无力不摧,昂着向前,何等的自信和骄傲啊!五岳--那是你的手掌,指着苍凉的天,戳着悲怆的地,怒斥着丑陋的奸佞……
耻辱和不幸已经成为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辉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下,无论军事、科技、政治、体育,我们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体育健儿凭借自己的"十年磨剑",使中国首度跃身体育强国之列。五星红旗一次次高高飘扬在雅典的上空,雄浑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无数的华夏儿女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祖国在我心中",简简单单的六个字,道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正是因为有这样一颗中国心,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奥运健儿奋勇拼搏,屡创辉煌,而每一个炎黄子孙看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都会热血沸腾,壮志激昂。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的血换来的,看到胸前飘飘扬扬的红领巾,在我心里,便有了这样一条信念,祖国就是妈妈,国家重于小家,长大后用双手把她建设的更强大。
祖国有广阔的疆土,有辉煌的历史,有漫山遍野的宝藏,有山川五岳秀丽的风光。思想的野马在奔驰,我用我的心描绘着祖国妈妈,她飘散的长发是千百条悠然流贯的河川,她硬朗而峭拔的脊梁是连绵不断的山峰,而她明亮的眼睛则是洞庭的水,西湖的波吧!
祖国是东方的明珠,是亚洲腾飞的巨龙,是远方地平线上初升的太阳。祖国在你心中,在我心中,在我们大家心中!
伏地圣人来
2012-10-24 · TA获得超过60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5万
展开全部
发一篇旧文,你看一下,怎样才叫爱国——

爱国,就得严格要求政府和官员 作者:黎明
北京开“两会”,热点大散发。冷静分析近几天发布的消息,可以看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大陆媒体“素质低”。素质低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他们摆不正自身和政府及官员的关系。 大家知道,一年一度花纳税人很多钱开两会,不是为了给政府和官员评功摆好,也不是为了制造一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无论政府提到什么民生问题,无论代表、委员提交什么为民的议案、提案,都在本分之内。政府、公权本来就是用来做好事的,不是用来歌颂的,而现在参加两会的人员和报道两会的媒体,均热衷于鼓掌,热衷于传达“振奋人心”的表情和赞誉之辞,这是对政府和官员的要求标准太低了--这不利于中国百姓的民意上达,不利于政府工作的改进。 两会之前,有评论人撰文呼吁“请少在掌声上做文章”。石飞先生指出:两会鼓掌过滥的现象,一年比一年严重.....在一些两会的重点报道中,对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的掌声作了繁琐的描述,又是多少多少次,又是每次潮起于什么章节语句,又是持续多少分多少秒,又是声高多少分贝……这样的记者,根本就不具备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最起码的职业素质。 今年的两会,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代表们精神抖擞地面向煽情的记者们,“在约两个小时的报告中,人民大会堂里共响起了36次掌声”。
似乎鼓掌成了人大代表的任务。他们本是在那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却成了为国家领导人“演讲”的喝彩者。难道他们是在用频繁的掌声来“逐段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吗?显然这些“审议人”成见在先,对内容复杂、广泛的政府工作报告,根本没有研究过,甚至尚未通读就“通过”了。这就不是要求标准低的问题了,而是根本就不要求,放弃了“审议权”。其实,鼓掌毫无作用,报告的质量,鼓掌也是那样,不鼓掌还是那样。公众对代表们的喝彩应该大喝倒彩,因为这捧场掌声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况且,有些热烈的掌声,本身就让人觉得不伦不类。比如“在总理谈到关于加快教育发展的部分时,先后响起了7次掌声”。为什么说到“教育公平”就有这么多掌声?道理很简单,是由于长期不公平,实在不像话,所以一旦要纠偏改错连代表们也觉得是个“亮点”了。这掌声的热烈程度,其实是靠错误“积累”下来的。义务教育本来就是政府义务,本来就是免费的,在义务教育法颁布之时就施行全民免费义务教育本属正常、合法,可如今过了二十多年才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难道不是已经误了大事吗?  
长期以来,我们中国社会有个造成极大恶果的认识误区:赞美、歌颂公权,和权力保持高度一致就是爱国的;反之批评公权、挑剔权力就是“思想有问题”,就不利于“安定团结”,就降低“凝聚力”....一大串帽子就给人扣上了。其实这不是百姓自生的糊涂认识,而是“官本位”既得利益者蓄意“恶搞”、强力引导的结果。形成这种恶劣的社会风气,带动社会道德水准日益下坠,怂恿公权系统不断扩大侵占范围,不断降低公权的社会公共服务效率。 人民不能感谢公权。集中体现于政府的公权力(也可以简单的说是“政府”这东西),是决定社会状况的最重要因素了,它是最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策源地和总闸门,社会的“技术中心”和“能量中心”;同时,普天下没有一个政府会靠“理论的先进性”去自觉善待自己的国民。公权天性是恶棍,要公权能够低耗高效不作孽,只有“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里”。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如果国民对自己的政府采用最严格的高标准,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标准决定命运,对政府对公仆的标准决定人民和国家的命运。 中国的精英人士的公民意识极为淡漠,尤其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才是真爱国,即使有了报国机会也不知道怎样去爱国。他们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接受“公民教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