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十幅大浮雕的内容按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分类

 我来答
归去07
2019-10-08 · TA获得超过583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十幅浮雕按照历史顺序从碑身东面开始,依次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

十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二公尺,合在一起共长四十点六八公尺。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久八百年到一千年之久。每幅浮雕里有二十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思想、感情和姿态形象都不相同。

扩展资料:

浮雕创作

8块浮雕的创作者分别是:

1、《虎门销烟》画稿艾中信,雕刻曾竹韶,助手李祯祥;

2、《太平天国》画稿李宗津,雕刻王丙召;

3、《武昌起义》画稿董希文,雕刻傅天仇;

4、《五四运动》画稿冯法祀,雕刻滑田友;

5、《五卅运动》画稿吴作人,雕刻王临乙;

6、《八一南昌起义》画稿王式廓,雕刻萧传玖;

7、《抗日战争》画稿辛莽,雕刻张松鹤;

8、《胜利渡长江》画稿彦涵、雕刻刘开渠。

《胜利渡长江》

由于彦涵画过渡长江的油画,因此《胜利渡长江》的画稿便由他来设计。

稿子画了三遍,第一遍画的是战士头戴美式钢盔冲锋的场景,这虽然真实地反映了渡江战斗的情形,但考虑到群众对解放军的普遍印象,于是第二稿(现存连云港市彦涵美术馆)将战士们改为头戴布军帽,并且突出了指挥员以及划船民工的形象,而后来纪念碑建设时采用了此稿。

原来彦涵当时希望把画稿修改得更完美,于是在第二稿的基础上又创作了浮雕的第三稿,此番设计又增加了一些战士的形象。但由于第三稿过长,不符合纪念碑高耸挺拔的设计方案,最后还是采用了第二稿。

石工贡献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过程中,不为人知的一批石工对纪念碑浮雕的雕刻同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批石工长期从事中国民间雕刻,传统雕刻技艺很高,但对西方雕刻技术并不了解,也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风格。如果每人的风格不同,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刻制会产生不利影响。于是,在刘开渠的领导下,这些石工接受了很长时间的培训。

雕塑家们拿出自己的人像雕塑作品,让石工练习,由于浮雕所采用的汉白玉开采于北京房山,完整的大料不容易取得,为确保石料不被损毁,石工在练习人像雕塑的基础上,再进行纪念碑人物试刻。

经过一年多的练习,石工们熟悉了从粗刻到细雕的方法,有力地保证了纪念碑浮雕石刻的完成,他们也在实践中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兼通东西方雕刻技术的优秀石雕艺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英雄纪念碑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搜索-揭秘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民生无小事hY
高粉答主

2019-10-09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94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11万
展开全部

十幅浮雕按照历史顺序从碑身东面开始,依次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胜利渡江,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纪念碑呈方形,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分台座、须弥座和碑身三部分,总高37.94米。



扩展资料

浮雕设计初衷和主题

浮雕创作在纪念碑设计中占据重要分量。因此,对浮雕内容的选择、表现形式、与建筑的结合、浮雕的位置等,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

周恩来总理倾注了大量心血,在讨论设计方案时,他提出要在纪念碑底座四周设置浮雕的建议。他强调,浮雕在纪念碑的外面,是纪念碑最直观的画面,浮雕设计是体现人民英雄纪念碑政治内涵的关键,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必须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

浮雕的创作立意和原则是:既能体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点,又需要把中国一百年来的革命历程表现出来,既要有革命内容,又需要有很高的艺术品位。这段重要讲话为把握主题、选择题材、创作标准等作出了明确阐释。

在纪念碑浮雕设计和创作中,艺术家们运用大量的象征手法,根据浮雕设计主题和题材特点,贯穿中国革命历史发展潮流与主脉,借助生动而具体的形象,表现出一种精神与情感,将思想内涵化为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使作品立意高远,寓意深刻,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砥砺前行的伟大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英雄纪念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何止历史
高粉答主

2019-10-11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6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5.3万
展开全部

1、销毁鸦片烟

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带领广大劳动人民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的事件成为了外国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从这个角度看,“虎门销烟”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脚步,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2、金田起义

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发起的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战争,农民忍受不了清军的腐败无能,自发组织人员在金田起义。金田起义担任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反对封建主义,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3、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由于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因起义地点在武昌,简称为“武昌起义”。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后期腐败的统治,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4、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指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

5、五卅运动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中国人民反帝革命运动,标志着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6、八一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它指的是1927年8月1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

7、抗日敌后游击战

抗日敌后游击战,实际上,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中日两国就开始了地区冲突。

1931年11月4日,发生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的江桥抗战,在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指挥下虽然失败了,但是中国人民正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战役,因此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8、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渡江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开始,至1949年6月2日结束.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解放战争中具有关键意义的战役。

人民英雄纪念碑历时5年半建成,碑心石采自青岛浮山,毛主席起草、周总理书写碑文,梁思成、林徽因倾心设计。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难得的精品,气壮山河的时代巨浪,都凝聚在史诗般的建筑里,其中所蕴含的创作精神,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值得我们今天继续继承发扬。

扩展资料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不仅聚集了当时的能工巧匠, 其碑石石料的采集场面也颇为宏大。

纪念碑由17000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其中采自青岛浮山的纪念碑碑心石是建碑中最主要的大石料,是中国建筑史上极为罕见的完整花岗石,其石坯长14.4米,宽2.72米,厚3米,重达320吨以上,采运工作历时7个半月。

于1953年4月1日动工至10月16日大石料运抵天安门广场工地,从开采到运输共计7116名工人参与其中。

据不完全统计,纪念碑从奠基到落成部分耗费就达3亿余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英雄纪念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Z聊科技
高能答主

2020-07-10 · 热爱科技,专注分享科技知识
ZZ聊科技
采纳数:2994 获赞数:13680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十幅大浮雕的内容按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分类为:

“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为主题,在“胜利渡长江”的浮雕两侧,另有两幅以“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题的装饰性浮雕,共十个浮雕。

一、虎门销烟

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

二、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幅浮雕是描写1851年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它提出政治平等、经济平等、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四大口号,严重地动摇了满清皇朝封建统治的基础。

三、辛亥革命之武昌起义

第三幅浮雕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四、五四爱国运动

第四幅浮雕是“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愤激的青年演说者,怒形于色的人群,使整个浮雕充满了痛恨国贼,激动人心的气氛。




五、五卅运动

第五幅浮雕是“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威,英国巡捕向徒手群众开枪射击,死伤多人。“五卅惨案”促使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的爆发。

六、八一南昌起义

第六幅浮雕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浮雕。1927年8月1日,从这时起,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部队,展开了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武装的斗争。

七、抗日战争之敌后游击战

第七幅浮雕是“抗日敌后游击战”,浮雕上显现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的场面。远远望去,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半山腰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去和敌人战斗。

八、解放战争之百万雄师过大江

第八幅浮雕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浮雕,这是八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

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帜,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

在这幅浮雕的两旁,是两块装饰性的浮雕。左边是渡江前夕,工人、农民热烈支援前线的场面。右边的一块表现全国各阶层人民举着红旗和鲜花,欢迎解放军、慰劳解放军的情景。

扩展资料

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由彭真任主任委员,郑振铎、梁思成任副主任委员。下设工程处,集合全国优秀的建筑专家和美术工作者,分设计、施工、采石、美术工作等七组,专设一个委员会由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画面所需的史料题材。

还得到过在京苏联专家的帮助。1952年8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开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

纪念碑碑身高达37.94米,碑基占地约3100平方米,共用1.7万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石建成。所用花岗石料石来自山东青岛浮山,汉白玉石料来自北京市房山区。

纪念碑分碑身、须弥座和台基三部分,碑身正面雕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刻着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纪念碑下层须弥座束腰部镶嵌着八幅巨大汉白玉革命历史浮雕。

人民英雄纪念碑象征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是全国人民怀念革命先烈的标志。1961年3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英雄纪念碑 (天安门广场纪念碑)

参考资料来源:中新网-1958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毛泽东题写碑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哈哈哈和
2015-04-28 · TA获得超过22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9
采纳率:44%
帮助的人:60万
展开全部
从碑身东面起,按着历史顺序瞻仰。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
东面的第二幅浮雕,描写1851年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
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看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
接下来的一幅是“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
面的第三幅是“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 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威,英国巡捕向徒手群众开枪射击,死伤多人.
碑身的西面,第一幅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浮雕。画面从一个连队的角度来表现这一伟大起义的情景。1927年8月1日.
最后来到碑身的正面,看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浮雕,这是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

北京胜创雕塑设计有限公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