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高年级阅读指导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叶圣陶先生早在50多年前就指出:“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它的书,越多越好。”显然,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希望全都寄托在课本上是不现实的。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和张志公先生都认为:从自己学习的语文经验看,得自课内和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有30%得自课内,70%得自课外。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明确地界定5、6年级课外阅读的定量指标不少于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老师并不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些家长甚至认为看这些“闲”书没用而加以禁止,更谈不上课外阅读的指导了。本文就自己平时的实践谈谈对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一点做法。
一、激发阅读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如今的孩子,处在一个资讯异常发达的时代,他们汲取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书籍、电视、网络等都在争夺着孩子们的课余时间,要把孩子们从精彩的电视画面和紧张刺激的电子游戏中吸引过来,确非易事。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除了经常用“开卷有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之类的格言警句激励或者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激趣外,可以尝试以下几点做法。
1、推荐班中学生正在看的好书。
小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他们接受新事物、新知识非常快。一个学生拥有一样什么好玩或好看的东西,班中很快就会流行开来。利用这种心理,可以向学生推荐班中有些学生手头正在看的优秀读物。有次下课,我看见一个同学正津津有味地看一本《昆虫记》(在这之前我自己没看过也不知道有这本书),翻阅以后我被书中各种昆虫有趣的生活习性深深地吸引了。于是就抽时间挑选一些故事朗读给学生听,学生们听了以后也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过不了几天,班中就有好多同学正在看这本书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有的图书带到学校和其他同学交流阅读,从而扩大阅读范围,培养阅读兴趣。
2、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我们的教材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范例,教材中有著名作家老舍、朱自清、鲁迅等写的优美隽永的文章,也有选自古典文学名著的《猴王出世》、《草船借箭》、《景阳冈》等课文,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作家的同时,还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其它作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上完了《景阳冈》,对故事的结局让学生自由发问,教师设置悬念:武松打死了老虎,两腿酥软,刚想歇息,忽听得林中簌簌作响,又窜出几条大虫来。欲知后事如何,请同学们自己到《水浒传》中去寻找答案,引导学生由解疑而去欣赏名著。
二、关注阅读内容。
现在的图书市场良莠不齐。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我们的小学生一方面他们阅读的兴趣是异常的广泛和活跃,另一方面分辨是非的能力还很差。不良读物会毒害孩子们的心灵,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孩子们在看些什么书,老师和家长要关注和指导,特别是电子读物更要注意,谨防不良读物、不健康信息的传播。有的内容很难界定是否适合小学生看,教师就得凭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来引导好学生。像《十八岁的天空》这样的电视剧和剧本并不适合小学生看。所以可以告诉他们,这本书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并无多大意义,等你到初中、高中后再看也不迟。
教师可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优秀读物,开出一些书目,供他们自由选择阅读。就小学生阅读的内容来讲,可分文学类、百科类、史地类、传记类、体育类等。比如文学类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的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国优秀的童话家叶圣陶、严文井等人的作品;还可以是少儿版的中外文学名著,如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外国的如《鲁滨逊飘流记》、《格列佛游记》等。小学生都非常爱看百科书,目前市场上这种书也非常畅销,如《十万个为什么》,多看这些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使学生受益终身。另外传记类、史地类也有许多非常好的著作,如《历代爱国主义英杰故事》、《上下五千年》、《美丽的西双版纳》。我们应培养小学生“广采百花”的阅读兴趣,文学作品能濡养学生的伦理(含道德)情感,而自然与社会科学则丰富其知识世界。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课外阅读的随意性、盲目性、单一性和高深化,使之更加合理有序。
三、指导阅读方法。
处在信息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因此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相当重要。信息高速公路的开辟提醒我们: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要让学生“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只有让学生学会阅读,课外阅读才会收到良好的成效。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1、精读摘录法,即逐字逐句精研细读的方法。要求学生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并把文中优美的词句或需要的资料摘录在笔记本上,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并灵活运用。只有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知识才会内化。
2、泛读浏览法,这是我们多数人平时阅读的方法,拿到一本书,从序言、目录、正文到后记从头到尾地浏览,力求迅速准确地从全局上把握读物的脉络和主旨,明确主要内容。
3、批注阅读法,教给学生批注的一般符号,边读边注,提出不懂的问题,注上对文中语言的感悟、内容的理解,加深阅读的印象,帮助更好地记忆。
4、速读跳读法,在知识爆炸、信息丰富的今天,为了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我们可以学着速读,一目十行,读得快,想得快;也可以把自认为对自己不太有用的内容跳开,择其所需而读,以培养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四、注重阅读的实效
为了使学生课外阅读不流于形式,不停留在表面,真正使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取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要加强指导,注重实效。
1、定期进行课外阅读的汇报会。为了了解阅读的成效,每半个月或一个月举行一次课外阅读的汇报活动。如读书笔记的交流,演讲比赛、自办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等,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平时的成绩。
2、举行知识竞赛活动。目前电视中像“开心辞典”、“才富大考场”之类的兼具知识性与娱乐性的节目很多,学生也非常喜欢看。我们可以模仿这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学生阅读内容开展比赛,检查阅读效果,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巩固阅读教学的成果。
3、鼓励大胆投稿。“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课外阅读的目的之一是积累语言、丰富知识,从而使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加生动形象、深刻感人、吸引读者。要鼓励学生不断从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把学到的知识、积累的语汇灵活地运用到习作中,融会贯通,形成自己或细腻或幽默或沉稳或多变的风格。经常进行优秀习作的交流,并鼓励大胆投稿,对发表习作的学生予以大力奖励。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每天读书的习惯。开始训练时可以把课外阅读当作回家作业布置,如每天做完作业后至少看半小时的书,请家长督促或要求学生把书名、书的内容、阅读时间作简单记录,教师检查或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久而久之,读书便会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2、认真读书的习惯。读书时要聚精会神地读,善于抵制外界的干扰,如同学的谈笑、父母房间的电视声等。要全身心地读书,克服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做到边读边思:这本书(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哪些地方特别精彩?为什么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从中收获到了什么?
3、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前面讲到要指导学生读书时作批注、摘录,但不要仅局限于一时的心血来潮,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做到这一点对小学生来讲并非易事,我们要耐心引导,并让他们从中尝到这么做的甜头,扩大课外阅读的成果。
总之,小学高年级学生有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特点,我们要切实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关注学生阅读的内容,而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关键,这样课外阅读才能收到实效,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书成为自己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忠实朋友,从而为学生最终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一、激发阅读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如今的孩子,处在一个资讯异常发达的时代,他们汲取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书籍、电视、网络等都在争夺着孩子们的课余时间,要把孩子们从精彩的电视画面和紧张刺激的电子游戏中吸引过来,确非易事。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除了经常用“开卷有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之类的格言警句激励或者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激趣外,可以尝试以下几点做法。
1、推荐班中学生正在看的好书。
小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他们接受新事物、新知识非常快。一个学生拥有一样什么好玩或好看的东西,班中很快就会流行开来。利用这种心理,可以向学生推荐班中有些学生手头正在看的优秀读物。有次下课,我看见一个同学正津津有味地看一本《昆虫记》(在这之前我自己没看过也不知道有这本书),翻阅以后我被书中各种昆虫有趣的生活习性深深地吸引了。于是就抽时间挑选一些故事朗读给学生听,学生们听了以后也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过不了几天,班中就有好多同学正在看这本书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有的图书带到学校和其他同学交流阅读,从而扩大阅读范围,培养阅读兴趣。
2、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我们的教材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范例,教材中有著名作家老舍、朱自清、鲁迅等写的优美隽永的文章,也有选自古典文学名著的《猴王出世》、《草船借箭》、《景阳冈》等课文,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作家的同时,还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其它作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上完了《景阳冈》,对故事的结局让学生自由发问,教师设置悬念:武松打死了老虎,两腿酥软,刚想歇息,忽听得林中簌簌作响,又窜出几条大虫来。欲知后事如何,请同学们自己到《水浒传》中去寻找答案,引导学生由解疑而去欣赏名著。
二、关注阅读内容。
现在的图书市场良莠不齐。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我们的小学生一方面他们阅读的兴趣是异常的广泛和活跃,另一方面分辨是非的能力还很差。不良读物会毒害孩子们的心灵,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孩子们在看些什么书,老师和家长要关注和指导,特别是电子读物更要注意,谨防不良读物、不健康信息的传播。有的内容很难界定是否适合小学生看,教师就得凭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来引导好学生。像《十八岁的天空》这样的电视剧和剧本并不适合小学生看。所以可以告诉他们,这本书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并无多大意义,等你到初中、高中后再看也不迟。
教师可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优秀读物,开出一些书目,供他们自由选择阅读。就小学生阅读的内容来讲,可分文学类、百科类、史地类、传记类、体育类等。比如文学类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的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国优秀的童话家叶圣陶、严文井等人的作品;还可以是少儿版的中外文学名著,如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外国的如《鲁滨逊飘流记》、《格列佛游记》等。小学生都非常爱看百科书,目前市场上这种书也非常畅销,如《十万个为什么》,多看这些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使学生受益终身。另外传记类、史地类也有许多非常好的著作,如《历代爱国主义英杰故事》、《上下五千年》、《美丽的西双版纳》。我们应培养小学生“广采百花”的阅读兴趣,文学作品能濡养学生的伦理(含道德)情感,而自然与社会科学则丰富其知识世界。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课外阅读的随意性、盲目性、单一性和高深化,使之更加合理有序。
三、指导阅读方法。
处在信息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因此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相当重要。信息高速公路的开辟提醒我们: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要让学生“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只有让学生学会阅读,课外阅读才会收到良好的成效。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1、精读摘录法,即逐字逐句精研细读的方法。要求学生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并把文中优美的词句或需要的资料摘录在笔记本上,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并灵活运用。只有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知识才会内化。
2、泛读浏览法,这是我们多数人平时阅读的方法,拿到一本书,从序言、目录、正文到后记从头到尾地浏览,力求迅速准确地从全局上把握读物的脉络和主旨,明确主要内容。
3、批注阅读法,教给学生批注的一般符号,边读边注,提出不懂的问题,注上对文中语言的感悟、内容的理解,加深阅读的印象,帮助更好地记忆。
4、速读跳读法,在知识爆炸、信息丰富的今天,为了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我们可以学着速读,一目十行,读得快,想得快;也可以把自认为对自己不太有用的内容跳开,择其所需而读,以培养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四、注重阅读的实效
为了使学生课外阅读不流于形式,不停留在表面,真正使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取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要加强指导,注重实效。
1、定期进行课外阅读的汇报会。为了了解阅读的成效,每半个月或一个月举行一次课外阅读的汇报活动。如读书笔记的交流,演讲比赛、自办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等,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平时的成绩。
2、举行知识竞赛活动。目前电视中像“开心辞典”、“才富大考场”之类的兼具知识性与娱乐性的节目很多,学生也非常喜欢看。我们可以模仿这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学生阅读内容开展比赛,检查阅读效果,并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巩固阅读教学的成果。
3、鼓励大胆投稿。“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课外阅读的目的之一是积累语言、丰富知识,从而使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加生动形象、深刻感人、吸引读者。要鼓励学生不断从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把学到的知识、积累的语汇灵活地运用到习作中,融会贯通,形成自己或细腻或幽默或沉稳或多变的风格。经常进行优秀习作的交流,并鼓励大胆投稿,对发表习作的学生予以大力奖励。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每天读书的习惯。开始训练时可以把课外阅读当作回家作业布置,如每天做完作业后至少看半小时的书,请家长督促或要求学生把书名、书的内容、阅读时间作简单记录,教师检查或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久而久之,读书便会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2、认真读书的习惯。读书时要聚精会神地读,善于抵制外界的干扰,如同学的谈笑、父母房间的电视声等。要全身心地读书,克服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做到边读边思:这本书(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哪些地方特别精彩?为什么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从中收获到了什么?
3、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前面讲到要指导学生读书时作批注、摘录,但不要仅局限于一时的心血来潮,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做到这一点对小学生来讲并非易事,我们要耐心引导,并让他们从中尝到这么做的甜头,扩大课外阅读的成果。
总之,小学高年级学生有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特点,我们要切实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关注学生阅读的内容,而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关键,这样课外阅读才能收到实效,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书成为自己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忠实朋友,从而为学生最终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必须知道阅读,说明了什么,作者要说明什么,怎么说明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