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两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

 我来答
考试加油站
2018-12-11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5
采纳率:85%
帮助的人:31.2万
展开全部

1、升高温度法

升高气体发生装置体系内气体的温度,可以临时增大其压强,从而使这个整体部分空气外逸(在液体处可观察到有气泡放出),当温度恢复到初始温度时,这个整体压强减小,导致浸没在水中的导气管内倒吸有一段水柱。

2、液面差法

用止气夹夹住橡胶导管部分,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继续加水形成一段水柱,产生高度差,在一段时间内水柱不发生回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扩展资料:

1、气密性检测和温度的关系

在气密性检测的测试过程中,通常,整个系统的体积是保持不变的,在这种情况下压力和温度在物理中存在一定的关系。

采用等容变化特征状态(源自理想气体方程):我们可以得到:Δp=p1*ΔT/T1;在K中给出的输出温度t1(即T1 [K] =ϑ1 [ C ]°+ 273,15 K)和试验压力P1在PA(Pascal)中给予绝对压力

2、微热法

如果环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接近,用手握的方法,现象就不够明显,就应该采用微热法。也就是说手的温度与环境的温度差不多时,手握改变不了这个整体的温度及压强。

酒精灯在容器(可以用酒精灯直接或间接加热的容器)底部微微加热,或把容器浸在热水中,如果水中有气泡放出,停止加热后,导管内有一段水柱,且在一段时间内不回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气密性检验



紫冰雨的季节
2016-02-18 · TA获得超过7.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万
采纳率:91%
帮助的人:1532万
展开全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原理通常是想办法造成装置不同部位有压强差,并产生某种明显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生成,液面升降。

微热法:对容积较大的容器进行加热,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从浸没在水下的导管出口排除气泡,冷却气体收缩,形成稳定液柱
压水法:通过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水占领一定空间是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大,加水的漏斗颈中的水被下方气体托住成稳定液柱

较复杂的装置通常分段检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漠漠1874
2015-05-27 · TA获得超过105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6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85.1万
展开全部
  1. 手是有温度的,试管是冰冷的,双手握住试管,试管受热,由于热胀冷缩,里面的空气就会往外跑,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气泡或液柱。若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就会漏气,就看不到气泡液柱。

  2. 没有用止水夹夹住导管的一端时,整个装置的压强与空气的压强是一样的,即内外压强相同。当用止水夹夹住导管的一端时时,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此时内外压强是不同的。随着水的注入,装置中的压强越来越小,直到压强不再减小,此时水不会再流下,于是在锥形瓶内就能看到一个稳定的液面。若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那么即使用止水夹夹住导管的一端,内外压强依旧是相等的,则水依旧会流下,无法形成稳定的液面。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第一种的时候,既然是加热,相当于里面压强增大,为什么气体不会将液体从导管压回去呢?
追答
你都说了,是里面的压强比较大,那么外面的压强就要小些,即试管中的空气的压强大于了与液体接触的空气的压强,这样的话,液体就不能将它压回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5-05-27
展开全部
第一种:用手捂住,手掌是有一定温度的,且高于管子,这样相当于加热管子,由于热涨冷缩,管子里压强增大,如果此时管子气密性不佳,则气就会漏掉,反之,则会从水泡中排出。
更多追问追答
追答
第二种:加水的那一端管子 是密闭的,不用管,加水后,如果夹子处夹的不紧,即气密性差,即空气可流通,水柱高低就会变化。
有化学问题可以问我,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恳请批评指正。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拂云姬
2019-06-02 · TA获得超过18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1
采纳率:20%
帮助的人:6.7万
展开全部
第一种升高温度,改变装置内气体压强,使其从装置中逸出,并观察到现象;第二种利用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水占领一定空间是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大,加水的漏斗颈中的水被下方气体托住成稳定液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