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

 我来答
wenwei422530
2008-03-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特点是“以古为镜”、“以人为镜”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征去世后,太宗皇帝到朝廷处理政事,对朝臣说:“人用铜作镜子可以使衣冠整齐;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亡;用人作镜子,可以看清得失。朕曾依靠这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犯错误。现在魏征去世,我丧失一面镜子了。朕最近派人到魏征家里,得到他遗表的草稿,只有一页纸,才写了一半,其中可辨认的几行字说:‘天下的事情,有善有恶,任用善人国家就安定,任用恶人国家就破败。公卿大臣之中,陛下对他们的感情有爱有憎,往往憎的只看到他们的恶,爱的只看到他们的善。爱憎之间,应当审慎。如果爱而知道他们的恶,憎而知道他们的善,除去恶人不犹豫,任用贤人不猜忌,国家就能兴旺发达了。’遗表的大意就是这样。朕思考这事,自己恐怕不能避免魏征所说的这种过错。公卿侍臣,可把魏征的这些话写在手板上,知道朕有这种过错,一定要进谏。”

唐太宗李世民即皇帝位后,借鉴前代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一个人不能独断天下之务,要治理好国家,必须依靠忠良辅弼,听取臣下的谏议,修正为政方面的过失。于是,便拜魏征为谏议大夫。魏征任谏议大夫后,为了唐朝的长治久安,使太宗少犯错误,在居安思危、施行仁义、去奢就俭、轻徭薄赋、举贤任能、斥佞退邪等方面提出了大量好的意见建议。

有一次,皇帝问魏征说 “做君主的人用什么方法能做到明,犯什错误会导致暗?”魏征说:“君主之所以明,是由于能多方面听取意见;之所以暗,是因为偏听偏信。从前尧、舜打开四方之门,广招贤才,目明能远视四方,耳聪能远听四方,虽有共工、鮌这样的恶人,不能蒙蔽他们;言语动听行为背谬,也不能使他们受迷惑。秦二世居于深宫,偏信赵高,天下离散叛乱却不知道;梁武帝偏信朱异,侯景领兵准备攻城却不知道;隋炀帝偏信虞世基,造反的人到处都是却不知道。所以说,君主能多方面地听取意见,那么奸臣就不可能蒙蔽君主,而下情也就能上达。”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魏征以秘书监的身分参预朝政后,以光武帝拒绝西域诸国请求设置都护的例子,劝谏太宗不要“为了异族而使中国受害”。皇帝称赞他的“意见很好”,立即把发布的诏令追回。

由于纳谏如流、及时采纳好的意见建议,太宗即位的第四年,一年中判处死刑的只有二十九人,几乎达到刑罚弃置不用的地步,米价每斗才三钱。在这之前,皇帝曾经感叹道:“现在处于大乱之后,国家很难治理吧!”魏征说:“大乱之后容易治理,就象饥饿的人容易给他准备吃的。”皇帝说:“古人不是说善人治理国家经一百年,然后可以制服凶残的人,从而废除死刑吗?”魏征回答说“这话不是为圣人哲人说的。圣人哲人治理国家,理应象回声一样,一年便可以有成效,并不是那么费力的事。”封德彝否认说:“不是这样。夏、商、周三代之后,浮薄诡诈之风日益滋长。秦朝专用法律,汉朝杂用霸道,都想把国家治理好而不能,不是能把国家治理好而不想。魏征是个书生,喜欢空谈,他的话只会使国家混乱,不可听从。”魏征说:“五帝、三王不是换掉百姓而后教化,实行帝道便称帝于天下,实行王道便称王于天下,就看所实行的是什么了。黄帝驱逐蚩尤,经过七十次战争而制服蚩尤的为害,于是达到无为而治。九黎危害道德,颛顼征讨它,获胜后天下就得到很好治理。桀作乱,汤放逐他;纣无道,武王讨伐他。汤、武王都在自己生前达到太平。如果人民日渐浮薄诡诈,不再返于淳朴,那么到了今天,应当都成为鬼怪,君主又怎么能教化他们呢!”德彝回答不上来,但内心以为魏征的意见不行。皇帝完全接受魏征的意见而毫不怀疑。到这个时候,天下太平。边地异族君长受中华文明礼教的熏染,带刀到宫中担任警卫;东到海,南越过五岭,都夜不闭户,来往的旅客不用携带粮食,在路上就能得到供应。太宗对群臣说:“这都是因为魏征劝我行仁义啊,现在已经有成效了。可惜封德彝已去世,不能让他见到了!”

作者: 倚立落花人寂静 2007-4-5 17:00 回复此发言

--------------------------------------------------------------------------------

2 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特点是“以古为镜”、“以人为镜”

后来,皇帝在丹霄楼宴请近臣,饮酒之中,天子对长孙无忌说:“魏征、王珪侍奉隐太子、巢刺王的时候,确是可恶,我能抛弃旧怨,任用有才能的人,也算无愧于古人了。但魏征每次进谏,如果我不从,我发话,他总不马上答应,这是为什么呢?”魏征说:“臣认为事情有不合适的地方,所以进谏,如果陛下不从而臣马上答应,便怕事情就这样施行。”皇帝说:“只管马上答应,等机会再另陈述意见,难道不行吗?”魏征说:“从前舜告诫群臣说:‘你们不要当面顺从我,退下后又有话说。’如果臣当面顺从,答应陛下,又另找机会陈述意见,这就是‘退下后又有话说’,不是稷、禼用来侍奉尧、舜的办法。”皇帝大笑道:“别人说魏征举止粗暴傲慢,我却只看到他的柔媚。”魏征一拜再拜,说道“陛下引导臣让臣说话,所以敢这样;如果陛下不接受进谏,臣又怎敢多次触怒陛下呢!”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魏征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长期不决的诉讼案件,天子命令魏征秉公处理。魏征不是一向熟悉法律,只抓住原则,按照实际情况处理,(而不是完完全全依照法律条文去处理,)结果大家都心悦诚服。天子进封魏征为左光禄大夫、郑国公。魏征多病,请求辞去官职,太宗说:“您难道没有看见金属在矿里,没有什么值得珍贵的,擅长冶炼金属的工匠把它锻造成器物,人们才觉得它宝贵,朕正把自己比作金属,把卿比作好的工匠,而对它加以磨砺。卿虽有病,但还未衰老,哪能就这样辞官呢?”

太宗文德皇后安葬后,太宗就在禁苑建高层望楼,用它了望昭陵。有一次领着魏征一起登上望楼,魏征细看后说:“臣两眼昏花,看不到什么。”皇帝指给他看,魏征说:“这是昭陵吗?”皇帝说:“是。”魏征说:“臣以为陛下是望高祖献陵呢,如果是昭陵,臣原已看到了。”皇帝哭泣,为此毁掉望楼。

后来,魏征又进献奏疏劝谏说:“《尚书》说‘宣扬道德小心刑罚’,‘只有惧用刑法’。《礼记》说:‘处在上级地位的人容易侍奉,处在下级地位的人容易了解,那么刑罚就不会繁多。’‘处在上级地位的人多疑,那么百姓就会感到迷惑;处在下级地位的人难于了解,那么君长就会觉得疲劳。’处在上级地位的人容易侍奉,处在下级地位的人容易了解,那么君长就不会觉得疲劳,百姓就不会感到迷惑。所以君主有一种美德,臣下就不会有二心。刑罚赏赐的根本,在于劝善惩恶。帝王给赏赐、用刑罚,全国划一,是不应因为亲疏贵贱而有所轻重的。现在的刑罚赏赐则不这样,有时因为高兴生气,有时出于喜好厌恶。遇上高兴的时候就惜于用刑,虽然依照法律应当用刑;遇上生气的时候就离开法律去寻找别人的罪过;自己喜好的人就极力赞美,言过其实;自己厌恶的人就故意挑剔。(这样必将导致刑罚过度、赏赐不当。)刑罚过度,那么小人之道就会增长;赏赐不当,那么君子之道就会消亡。小人的恶行不惩罚,君子的善行不奖励,而希望达到天下太平、刑罚弃置不用,这是我没有听说过的。而且,空闲时清淡,都笃信、崇尚孔子和老子;到了发威动怒的时候,就专门效法申不害、韩非。所以道德的好处未能推广,刻薄的风尚已先煽起。从前伯州犁与人串通作弊,楚国的法律便遭破坏,张汤心有所轻重,汉朝的刑罚便出差错,更何况身为君主而自己有偏颇呢!近来处罚人,有的由于供应物品不充足,有的因为不能顺从自己的欲望,这些都不是为达到太平而急需办理的事务。古人说,尊贵没有与骄傲相约而骄傲自来,富裕没有与奢侈相约而奢侈自到,这并不是空话……隋朝以富强而灭亡,原因是国家动荡;我们以贫乏而安宁,原因是国家平静。平静就安宁,动荡就混乱,这大家都知道,并不是隐晦难见、微细难察的道理。不走平坦的道路,而遵循已倾覆的车子的行迹,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安宁时没想到危险,太平时没想到动乱,生存时没考虑到灭亡。当隋朝还没有乱的时候,自以为一定不会乱;还没有亡的时候,自以为一定不会亡。所以屡次发动战争,徭役不息,直到被杀受辱,还不明白灭亡的原因,岂不可悲!照看长相的美丑,一定要用静止的水,照看国家政治的安危,一定要找已灭亡的国家。《诗经》说:‘殷朝的借鉴不远,就在前一代的夏朝。’臣希望现今的行动,能以隋朝为借鉴,那么存亡治乱的道理就能知道了。如能想到导致危险的原因就会安宁,想到导致动乱的原因就会太平,想到导致灭亡的原因就能生存。生存灭亡的症结,只在于节制嗜好与欲望,减少出游和打猎,摆脱奢华,停止办理非急迫事务,小心不要偏听偏信,亲近忠厚的人,疏远善于阿谀奉迎的人罢了,保持帝王之业是容易的,取得它则确实困难。现在既然已取得那难于取得的帝王之业,难道就不能保持这易于保持的帝业了吗?保持它不牢固,是因为有骄奢淫佚之心在动摇它。”

作者: 倚立落花人寂静 2007-4-5 17:00 回复此发言

--------------------------------------------------------------------------------

3 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特点是“以古为镜”、“以人为镜”

皇帝建造飞山宫,魏征进献奏疏说:“隋朝据有天下三十多年,教化传布于万里之外,威力使异邦的人感到畏惧,然而一时之间,天下却全部丧失。那炀帝,难道讨厌太平而喜欢灭亡吗?这是由于他依仗国家的富强不考虑后患的缘故。……向外显示自己的威严,对内行其险诈猜忌之道,邪恶的人受重用,忠正的人被斥逐,上下相互欺骗,百姓实在无法活命,因而导致自身死于平民之手,被天下人耻笑。……用暴虐代替暴虐,将走上动乱的道路。做事情不能为后人所效法,子孙就看不到榜样。这样,必将导致民怨神怒。民怨神怒,那么自然灾害就会发生;自然灾害发生,那么祸乱就会出现;祸乱出现,自己的躯体名声能够善终的那就很少了。”

这一年,天降大雨。魏征上书陈述政事的得失说:“臣听说治国用德、礼作基础,以诚、信为领先。诚、信建立,那么处在下级地位的人就不会有二心;德、礼具备,那么远方的人就会前来朝贡。所以德、礼、诚、信,是治国的重要纲领,不可以有片刻时间废弃。古人的书上说:‘君主应该按礼来使用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侍奉君主。’‘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老百姓不信任统治者,国家也就立不住脚了。’又说:‘同样的言语,有时能被信任,有时不被信任,可见在言语之前,存在着一个信任的问题;同样的命令有时能被执行,有时不被执行,可见在命令之外,存在着一个是否真诚待人的问题。’这样看来,言语不能听从,是因为言语不被信任;命令不被执行,是因为命令缺少真诚待人之意。不被信任的言语,不能真诚待人的命令,君子是不发出的。自从帝王的正道美善兴旺,已延续十余年,国家仓库里的粮食越来越多,土地更加扩大,然而道德不能一天天增广,仁义不能一天天加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陛下对待臣下,还没有能完全达到真诚、信任,虽有善始的勤劳,却无善终的优点。所以阿谀奉迎之徒得以尽力施展他们的巧辩伎俩,说彼此同心的人是结党营私,说揭人隐私的人是大公无私,说刚强正直的人是专权,说忠直敢谏的人是诽谤。说成结党营私,虽然忠实不欺也值得怀疑;说成大公无私,虽然弄虚作假也没有过错。刚强正直的人害怕专权的非议而不能全部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忠直敢谏的人考虑到诽谤的指责而不敢直言谏争。惑乱视听,阻滞正道,妨害教化,损伤道德,没有比这更厉害的。现在要追求达到太平,就把任务托付给君子,而事情的得失,有时则询问小人,这样诽谤赞誉便常操在小人手里,而督察责罚则常加到君子头上。中等才智的人,难道没有点小聪明,然而其心思不能达到远大,即使他们竭诚尽力,仍不能免于使国家倾覆败亡,更何况内心怀有用不正当手段营利的企图,专门承顺天子的脸色、旨意行事的人呢!所以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没有小人而具有仁德的。’这样看来,君子不能没有小恶,但恶不多不妨害他是正人;小人也时常有小善,但善不多不足以使他成为忠臣。现在说某人是善人,又考虑他不可信任,这和竖立一根直的木头却怀疑它的影子不直有什么不同呢?所以上级不被下级信任就无法使唤下级,下级不被上级信任就无法侍奉上级,信任的意义是很重大的呀! ……如果想让君子小人和是非不混杂,一定要用德来安抚臣下,用信来对待臣下,用义来激励臣下,用礼来约束臣下,然后奖善而嫉恶,使赏罚分明。这样,以德化民、无为而治的美政离我们也就并不远了!如果奖善而不能提拔善人,嫉恶而不能除去恶人,惩罚不给予有罪的人,奖赏不施与有功的人,那就会有危亡的时候,国家也许不能保住。”皇帝看后,亲自写诏书对魏征给以表扬和批复。

有一天,太宗宴请群臣,皇帝说:“贞观以前,平定天下,辗转奔波于乱世,这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之后,进献忠诚的劝告,纠正朕的过错,为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只有魏征一人而已。即使是古代的名臣,也不能超越他们!”并亲自解下佩刀,赐给他们两人。皇帝曾经问“魏征与诸葛亮相比哪一个贤能?”岑文本说:“诸葛亮兼备将相的才干,魏征不能同他相比。”皇帝说:“魏征实践仁义,以辅佐朕自己,想使朕达到尧、舜的地步,即使诸葛亮也无法同他匹敌。”当时进献密封奏章的人很多,有的不切合世事,皇帝厌烦,想加以贬斥,魏征说:“古时,尧设立诽谤之木,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密封的奏章,就是古时立谤木制度的遗留吧!陛下想知道政事的得失,就当听任人们上言。话说得对,有益于朝廷;说得不对,无损于国家政治。”皇帝很高兴,对进献密封奏章的人都加以抚慰后才让他们离去。

作者: 倚立落花人寂静 2007-4-5 17:00 回复此发言

--------------------------------------------------------------------------------

4 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特点是“以古为镜”、“以人为镜”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魏征进奏章指出当初太宗“陛下答应臣实行仁义之道,保持它不丧失;节俭朴素,始终不变”,而后来渐渐不能坚持到底的十方面事,进行劝谏。一是不能象“贞观初年,清净寡欲,教化遍及荒远之地”,劝谏要学从前汉文帝推辞不接受千里马、晋武帝烧毁用雉鸡头羽制成的裘那样保持清心寡欲。二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救助百姓、爱民如子,用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来劝谏不要奢侈放纵:子贡问治理百姓的事,孔子说:“多么危险啊,就象用朽烂的缰绳去驾驭马车上的六匹马。”子贡说:“为什么这样害怕呢!”孔子回答说:“不用道去引导百姓,百姓就会成为我的仇敌,怎么能不害怕呢?”三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役使自已以有利于他人,劝谏不要纵欲劳民。四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亲近君子、排斥小人,劝谏不要对小人亲呢、对君子疏远。五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不看重奇异的物品、无益的事情,劝谏不要奢侈糜烂。六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求贤若渴、各取他们所长,劝谏用人不能由内心的好恶出发,不能因一人的推荐而任用、一人的诽谤而抛弃,让恶意中伤、花言巧语得以通行,使坚持正道的人日益被疏远和产生隔阂。七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居于高位、拱手安坐、没有打猎的嗜好,劝谏要保持原有的心志,不要以驰马射猎为乐。八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对待臣下有礼貌,群情能够上达,劝谏要礼貌、宽厚待下。九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孜孜不倦地寻求治国之道、常常感到自己好象有不足之处,劝谏不要依仗建立的功业之大,凭恃自己才智的超凡、英明而增长骄气,放纵欲望,无事而出动军队,向边远地区的人问罪。十是不能象贞观初年那样怜惜抚养人民,使百姓在连年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终无一户逃亡,死不离心。尖锐指出,“现在倘若有一年粮食没有收成,百姓的心,恐怕是不会象从前那样安定妥贴的。”并说:“祸与福没有定规,只在于人们自己招致,人无缝隙,怪异反常的事物就不会随便出现。现在干旱的灾害,远及各郡,恶人制造的祸害,就出现在京城,这是上天用来向我们表示警告的,也是陛下应当忧愁、恐惧和操劳的时候。当今是千载一遇的盛世吉期,机会不容易再得到,贤明的君主能做到而不做,这就是臣之忧思积聚深深叹息的原因。”这篇奏疏呈送给天子,太宗皇帝说:“朕现在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愿意改正它,以使已推行的善道得以坚持到底。如果违背这些话,朕与您相见,当把这脸面往哪里放呢!正准备把您呈送的这篇奏疏,安置在屏风上,让朕早晚都能见到它,还准备将它抄送史官,使千秋万代都知道什么是君臣之间的大义。”于是赐给魏征黄金十斤,马两匹。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征病重。太宗皇帝命令停建一座小殿用其木料为魏征修造正室;赐给物品;亲自到魏征家中问病,屏退左右,单独和魏征谈了一整天才回宫。后来又与太子一起去看望魏征,用手抚摸魏征,流下了眼泪。到了天亮,魏征便去世了。皇帝亲临哭吊,极其悲痛,下令朝廷停止办公五天。天子命令朝廷内外官吏朝集使都前去送葬,追赠魏征为司空、相州都督,定谥号为文贞。皇帝还亲自为魏征作碑文,并将它书写在石上。

后来,在太宗攻打辽东的战役中,高丽、靺鞨的军队进犯唐阵,李绩等人力战破敌。太宗回师,心里不痛快,说道:“魏征如果在世,我会有这次出征吗!”立即下令对魏征增加了礼遇。

唐太宗“从谏如流”,在中国历代君主中是极为少见的。贞观年间最著名的谏臣当推魏征。几年里,他曾先后陈谏200余事,指出太宗在施政方面的失误,不断提醒太宗要居安思危、慎始慎终,深得太宗赏识。在唐太宗的倡导和鼓励下,20余年间谏臣盈庭,讽谏成风,犯颜直谏,面折廷争的事例屡见不鲜。当时,上自宰相御史,下至县宫小吏、旧部新进,甚至宫廷嫔妃,都有人敢直言切谏。由于君臣上下,齐心一致,群策群力,为长治久安的局面奠定了政治基础。

作为帝王,做到从谏如流是极不容易的,非有大公无私、大仁大义、大勇大智不可。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退朝回到宫中,怒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当面顶撞我,使我难堪,实在气人!”长孙皇后听后就退出去,穿上朝服再进来,向太宗道贺说:“君主圣明,臣下才敢直言进谏,魏征敢于当面顶撞陛下,说明陛下是明君。”他听了皇后的话,平息了怒气,感到魏征确是难得的直臣。唐太宗这种知错能改、虚心纳谏的恢宏气度,是他能够开创“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并成为中国历史上有道明君的重要因素。

唐太宗由于亲眼目睹了隋二世灭亡的历史教训,亲身感受到了隋末农民大起义推翻隋王朝的伟大力量。所以即位以后,能认识到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使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保住自己统治的道理,坚持推行利民政策。从贞观元年到三年,关东,关中各地连续发生水旱蝗灾,农民甚至出现了卖儿卖女的情况。唐太宗极为重视救灾工作,命令开仓赈济,取出国库中的金银珍宝,替那些卖儿卖女的父母赎回子女。在旱灾蝗灾最严重的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他下诏大赦天下说:“请将灾祸移到我一人身上,保护全国百姓。”据说,他还在御苑中吞食了蝗虫数只,说:“百姓以谷为生,而你将它们吃光,我宁愿让你吃我肺肠,保留下谷物。”这些做法,起到了稳定民心的作用。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全国大丰收;到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几乎连年丰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唐太宗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病逝,享年51岁。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武功文治交相辉映。他的开明作风和政治智慧,恢宏的气魄,吸引了大批忠贞才智之士,一时间人才荟萃,群英满堂,上下一心,共同创造了“贞观之治”,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他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之一。
鳗鱼游玲
2008-03-21 · TA获得超过95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②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如“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敢于直言的魏征等。
③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避免宰相专权。
④合并州县,革除唐初“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⑤重视文化教育,完善科举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中央设国子学、太学等,学校还有了专业分科,如医学、算学、天文学等。
⑥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尊称他为“天可汗”。唐太宗还设立安西都护符作为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⑦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唐蕃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
⑧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制砂糖的技术。
唐太宗实行一些比较开明的政策,既维护了统治,又使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基础,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D分析师
2008-03-21 · TA获得超过117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0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5万
展开全部
因为他是唐太宗
凡是帝王皆杰出
败类就那几个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