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春分有时在3月21日有时在3月20日

地理课上说春分是3月21日而有些年份春分是3月20日为什么呢... 地理课上说春分是3月21日 而有些年份春分是3月20日 为什么呢 展开
 我来答
紅紅紅紅貨
2019-12-06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4万
展开全部

春分日并不是具体某个日子,春分通常特指太阳视黄经位于0°的时刻,在每年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约为3月20-21日期间)。

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参见晨昏蒙影)。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春分代表整个春天已经过了一半了。

春分的特别之处,也并不全是和“雨处行”相关。学过地理,我们都知道,春分最大的特点在于一个“分”字,而且还是平分。

如一句民谚道,“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在每年春分(以及秋分)的这天里,物候阴阳相半,昼夜平均,寒暑相平。然而,按照中国自有的历法,“春分”的“平分”之意,还不只是指昼夜。在中国最早的物候历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还提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ray聊教育
高能答主

2020-02-23 · 解答你所关心的各种问题
ray聊教育
采纳数:5260 获赞数:132782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春分的时间不算是特别固定的,春分是指二十四节气之一,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于公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节。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春分时间段上也指太阳位于黄经0°和15°之间的位置,即从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时段,公历则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

扩展资料: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huafafa
2019-02-28 · TA获得超过12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1万
展开全部

春分日并不是具体某个日子,春分通常特指太阳视黄经位于0°的时刻,在每年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约为3月20-21日期间)。


拓展资料

1、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2、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3、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参见晨昏蒙影)。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4、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5、春分的季节现象与时空状态,用左河水的四句诗概括为:“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妆日焕新。 赤道 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春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挚爱贝贝MIN
2019-02-26 · TA获得超过57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5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9万
展开全部

从天文学上看,春分是指太阳从天球的南方向北方移动过程中,行进到天球赤道和黄道的交点之处。而春分点就是太阳直射到地球赤道的那一刻。由于太阳、月亮、行星引力影响等原因,地球的地轴一直在进行缓慢的周期运动,从而使天球上的节气点(具体日期)会有轻微的差异。

对于春分日,还有一个较为精确的计算公式:

[Y*D+C]-L

公式解读:年数的后2位乘0.2422加20.646取整数减闰年数,21世纪春分的C值=20.646。

举例说明:2092年春分日期=[92×0.2422+20.646]-[92/4]=42-23=19,3月19日是春分。

例外:2084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入戏Zz
高粉答主

2020-02-23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万
展开全部

春分日并不是具体某个日子,春分通常特指太阳视黄经位于0°的时刻,在每年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约为3月20-21日期间)。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初春时节,当气温回升比较快,之后又出现一段时间气温持续偏低,这种天气现象人们称作倒春寒。在南方倒春寒最主要的影响是早稻烂秧,在中国北方会影响到花生、蔬菜、棉花的生长,严重的还会造成小麦的死苗现象。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发生过一次非常严重的倒春寒,刚好是在春分期间,那是在1976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仅湖南、江西、湖北三省损失的谷种就有7~8亿斤。

在中国北方,尤其是西北、华北有“十年九春旱”和“春雨贵如油”之说,在冬季雨雪少的时候,冬小麦处于越冬阶段,对缺水的情况不甚敏感。进入3月后土壤解冻,小麦返青;春季作物由南向北播种,如果此时降水继续偏少,旱象就会明显地反映出来,幼苗的处境可想而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