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分日并不是具体某个日子,春分通常特指太阳视黄经位于0°的时刻,在每年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约为3月20-21日期间)。
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参见晨昏蒙影)。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春分代表整个春天已经过了一半了。
春分的特别之处,也并不全是和“雨处行”相关。学过地理,我们都知道,春分最大的特点在于一个“分”字,而且还是平分。
如一句民谚道,“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在每年春分(以及秋分)的这天里,物候阴阳相半,昼夜平均,寒暑相平。然而,按照中国自有的历法,“春分”的“平分”之意,还不只是指昼夜。在中国最早的物候历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还提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春分日并不是具体某个日子,春分通常特指太阳视黄经位于0°的时刻,在每年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约为3月20-21日期间)。
拓展资料
1、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2、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3、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参见晨昏蒙影)。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4、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5、春分的季节现象与时空状态,用左河水的四句诗概括为:“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妆日焕新。 赤道 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春分
春分日并不是具体某个日子,春分通常特指太阳视黄经位于0°的时刻,在每年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约为3月20-21日期间)。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初春时节,当气温回升比较快,之后又出现一段时间气温持续偏低,这种天气现象人们称作倒春寒。在南方倒春寒最主要的影响是早稻烂秧,在中国北方会影响到花生、蔬菜、棉花的生长,严重的还会造成小麦的死苗现象。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发生过一次非常严重的倒春寒,刚好是在春分期间,那是在1976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仅湖南、江西、湖北三省损失的谷种就有7~8亿斤。
在中国北方,尤其是西北、华北有“十年九春旱”和“春雨贵如油”之说,在冬季雨雪少的时候,冬小麦处于越冬阶段,对缺水的情况不甚敏感。进入3月后土壤解冻,小麦返青;春季作物由南向北播种,如果此时降水继续偏少,旱象就会明显地反映出来,幼苗的处境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