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需心理学专业和社会学专业的高手帮我解决一些问题……!! 流动儿童对流入地的心理认同感
急需心理学专业和社会学专业的高手帮我解决一些问题……!!流动儿童对流入地的心理认同感、他们如果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困难,会是什么?...
急需心理学专业和社会学专业的高手帮我解决一些问题……!! 流动儿童对流入地的心理认同感、他们如果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困难,会是什么?
展开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社会适应的概念性定义为:“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 在前人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做过的研究里存在可以看出,今后的问题研究会往流动儿童的内隐问题和外显行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目前在心理学中对个人内隐性问题的评估已经开发出许多标准化或规范化的量表可供使用,如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可以评估儿童的社会交往和行为问题。自我描述问卷(SDQ)可以评估儿童的自我概念等。 在国内也有相关学者对流动儿童做了社会适应性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和问题如王芳等人(2005)对267名在简易小学的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问题总检出率为25.5%,大大高于之前的调查数据。郭良春等人(2005)采用性质的研究方法也发现虽然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水平的适应状况基本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来自社会的排斥有强烈的体验,心理健康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于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龙一芝等人在2007年对4000多名伤害农民工的子女的调查发现,79.6%的农民工子女都能适应当前的学习生活,不适应和学习困难的达到了20%左右,于此相对应的,在学习压力方面,有15。7%的人压力较大,有9.6%的 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农民工学校的生活娱乐时间比较少,方式也比较简单。 另外李柏宁等在2007年选取广州市1200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总体处于良好发展水平,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适应问题与障碍。目前存在的城乡二元制度是流动儿童适应性问题的根本原因,当前尤其需要国家,政府以及流动儿童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多方面协同参与,从制度,文化层面形成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与融合的良性发展机制。

2025-08-01 广告
彼岸教育-在职读美国名校硕士-院校直招,认可度高免试入学,在线学习,师资/课程/学位证和线下完全相同,无需辞职,更适合职场人进阶!热门计算机、人工智能、MBA、心理学等硕士专业,学费不到线下留学的1/4,性价比超高!...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彼岸教育提供
展开全部
流动儿童首先在意的是说话方式上的不同,比如带有乡音被别人嘲笑。其次是衣着上的不同,担心别人瞧不起。还有就是学习上的,不想别人看不起,老师忽视自己。总的来说,最大的心里问题是自卑。还有就是兴趣方面的,别人谈论的明星,我不懂,没有共同的话题,距离被来开,甚至被嘲笑。
对于这类学生,需要的是认同。对于他你要给予认同,认同他的看法,认同他取得的成绩,认同他的努力,然后引导他与别人的交往。
对于这类学生,需要的是认同。对于他你要给予认同,认同他的看法,认同他取得的成绩,认同他的努力,然后引导他与别人的交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从心理学分析楼主是领养了一个儿童吧,应该是个10岁左右的男孩,还能看出楼主所在城市很大,住在不便交流的高大社区,问题有人回答了很对我就不重复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2-10-28
展开全部
buzhidao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