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第17回主要内容
第17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为迎接元春省亲,皇上恩准耗巨资修建大观园。园内崇阁巍峨,亭台池榭,富丽堂皇。贾政亲自带领宝玉和相公清客到园中巡视,历游诸景,遍题匾额联语。
宝玉大展其才,贾政十分欢喜。仆人见宝玉得到老爷夸奖,乘他高兴,抢走了宝玉身上的荷包等佩带之物。
宝玉回房,恰好黛玉来玩,见她送宝玉的荷包不见了,赌气剪了给宝玉新做的香袋,二人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引起一场小风波。
获皇上隆恩,正月十五上元之日贾元妃回府省亲。展眼元宵在迩,贾府益发昼夜不闲。贾赦等督率匠人扎花灯烟火之类,十四日这一夜,上下通宵不曾睡。
扩展资料:
主要人物:
1、贾宝玉
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现世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他作为荣国府的嫡派子孙,出身不凡,聪明灵秀,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国贼禄蠹”。
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贾宝玉是意象化的小说人物,是作家的心灵的映像。
2、林黛玉
金陵十二钗之冠。林如海与贾敏之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荣国府。她生性孤傲,不善处世,不屑种种流行的为人处事之道,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她是书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
她美得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更具艺术魅力的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身上还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5874372.html
第十七至十八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宝玉痛悼秦钟。
贾政自谦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如今于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因闻塾师赞宝玉有对对联的歪才情,便带他进园拟匾。
妙玉带发修行,不愿来贾府,王夫人让下个帖子请他。
正月十五上元之日元春归省。在轿内见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
元春自幼为祖母教养;与弟宝玉情同母子,元妃命换“天仙宝境”为“省亲别墅”。
见贾母“满眼垂泪”,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人有话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元妃让众姊妹题诗,元妃极赞薛、林之作。
宝玉因《葬花吟》而感伤不已,哭声惊动了黛玉,黛玉发现是宝玉,又要躲开,被宝玉追上。宝玉道出衷肠,二人误会消除,和好如初。冯紫英请宝玉等人聚会,众人唱曲作乐。琪官蒋玉菡与宝玉互有好感,琪官将北静王所赠汗巾与宝玉身上的汗巾(是袭人的)交换,宝玉回家后被袭人责怪。
元妃给众人赏赐之物,只有宝玉和宝钗的完全一样,黛玉不悦,宝玉百般解释心里再无别人。宝玉见到宝钗,要看她的红麝串子,宝钗褪串子,宝玉看得出神。宝钗含羞而走,却被黛玉看见,黛玉用手帕打宝玉,取笑他是“呆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