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行内存RAM是什么
随机存取存储器(英语: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RAM),也叫主存,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
RAM可以随时读写(刷新时除外),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介质。
RAM工作时可以随时从任何一个指定的地址写入或读出信息。它与ROM的最大区别是数据的易失性,即一旦断电所存储的数据将随之丢失。RAM在计算机和数字系统中用来暂时存储程序、数据和中间结果。
扩展资料:
运行内存RAM组成:
RAM由存储矩阵、地址译码器、读/写控制器、输入/输出、片选控制等几部分组成。
(1)存储矩阵。如图所示,RAM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寄存器矩阵,用来存储信息,称为存储矩阵。
(2)地址译码器。地址译码器的作用是将寄存器地址所对应的二进制数译成有效的行选信号和列选信号,从而选中该存储单元。
(3)读/写控制器。访问RAM时,对被选中的寄存器进行读操作还是进行写操作,是通过读写信号来进行控制的。读操作时,被选中单元的数据经数据线、输入/输出线传送给CPU(中央处理单元);写操作时,CPU将数据经输入/输岀线、数据线存入被选中单元。
(4)输入/输出。RAM通过输入/输岀端与计算机的CPU交换数据,读出时它是输岀端,写入时它是输入端,一线两用。由读/写控制线控制。输入/输出端数据线的条数,与一个地址中所对应的寄存器位数相同,也有的RAM芯片的输入/输出端是分开的。
(5)片选控制。由于受RAM的集成度限制。一台计算机的存储器系统往往由许多RAM组合而成。CPU访问存储器时,一次只能访问RAM中的某一片,即存储器中只有一片,RAM中的一个地址接受CPU访问,与其交换信息,而其他片RAM与CPU不发生联系,片选就是用来实现这种控制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随机存取存储器
运行内存是指手机运行程序时的内存,也叫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软件的打开时所占用的内存就是RAM,所以理论上来说运行内存越大可同时运行的软件更多,所以手机越流畅。
电脑/手机中的所有程序运行都是在 RAM 中进行的,其读写速度和容量大小对手机的性能表现起着关键作用。
一般来说,RAM 容量越大越好,尤其是对 Android 手机而言。智能手机在最近几年经历了存储内存(ROM)、CPU 工艺以及显示屏分辨率等技术革新,这些新技术的应用都有赖于 RAM 容量的增加。智能手机要实现更多的功能和更优的体验,就必须要拥有更大的 RAM 容量。
扩展资料:
手机机身内存、RAM、ROM内存区别:
1、手机内带机身存储相当于电脑的硬盘,这个一般可以外加SD卡扩充。
2、RAM存储器 相当于 电脑的内存条 可读写,掉电清空(手机的运行内存部分信息不会清空)
3、ROM存储器 相当于 电脑的 BIOS ROM 原则上只读不可写,掉电不丢失(手机的ROM部分条件可写,另外现在手机中所提ROM多为 手机固件,指手机的操作系统部分,与这个概念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行内存
不过这是30年前的概念了。在半导体和计算技术突飞猛进的30年中,它们的含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在ROM通常指非挥发的存储器,或者说,不掉电。系统停止供电的时候它们仍然可以保持数据。所以光盘也有CD-ROM或者DVD-ROM的说法。而RAM通常都是没电之后就没有数据的,典型的就象计算机的内存,需要系统重新启动的时候从硬盘重新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