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的打造品牌

 我来答
就凝半D
2016-05-13 · 超过4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5万
展开全部

坚持“为百姓谋利益”办报理念,提升影响力,连年创佳绩。2007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典中国·辉煌成就”栏目在报道广大新闻工作者践行“三贴近”时说:“每天当《武汉晚报》出版发行以后,人们便来到报亭购买《武汉晚报》。长年以来,《武汉晚报》具有感染力的典型报道,与百姓心心相印,形成了良好的亲和力。”
从2003年至2008年,《武汉晚报》连续5年跻身世界报业大会公布的“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2008年《武汉晚报》以期发85万份名列“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第64位;《武汉晚报》广告额持续以10-30%的速度增长,2007年广告额突破3.3亿元,2008年,在市场不利因素的冲击下,《武汉晚报》广告经营逆市上扬,经营额预计比上一年增长20%,将攀上新的历史高峰。
创新“双品牌”战略,构筑竞争力,增强服务力。2008年9月9日—12月17日,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武汉晚报高级记者范春歌“重走西行路”,行程百日,途经9省,记录西部改革变迁。中宣部新闻局对范春歌“重走西行路”采访项目予以肯定,并拨专款资助。2008年,范春歌入选中国晚报界报告团成员。
武汉晚报推行培植名专栏名专版+名记者名编辑的“双品牌战略”,先后扶持“范春歌工作室”、“胡俊视点”、“扶助行动”等近30个特色专栏、专版。“双品牌”战略提升了武汉晚报的影响力,凸现了报纸的个性魅力,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新闻人才,已产生了办报的“三赢”效应:一是构筑竞争壁垒,拓展独家资源。二是树立个性标杆,锻造阳光团队。三是借助品牌为媒,带动多头共舞。推进了新闻与广告、活动的多方联动。个性记者(编辑)与特色专栏间实现了良性互动。
闻讯而动出击新闻现场,挖掘新闻内核,“大事看晚报”。武汉晚报一贯强调第一现场报道重大事件,努力叫响“大事看晚报”的口号,以制高的视野、独特的声音,关注民生,报道重大事件。2008年汶川大地震,武汉晚报成为本地最早赶赴震区的媒体之一。报道规模、报道质量等都胜过本地同类纸媒,受到市民关注。金振强、王丹妮两位记者被湖北省委宣传部授予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4件作品获得省委宣传部抗震救灾好新闻奖。“我们都是汶川人”大型募捐活动,湖北经视全程现场直播。湖北卫视、武汉电视台等其他媒体也重点聚焦。中新社以《我们都是汶川人 爱心涌动满江城》为题给予报道,央视国际、新浪、搜狐、腾讯等主要门户网站也相继转发。香港中通社、美国侨报、菲律宾南洋商报、泰国新中原报等转载。
策划公益活动,搭建互动平台,共建共享,倡导社会爱心。爱心是社会运转的润滑剂,是百姓幸福的催化剂。武汉晚报统筹兼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利用媒体舆论平台,倡导社会爱心,调动社会资源,突出重点,帮扶有困难的人群。与此同时,策划、组织的300多场公益行动,共吸纳100余万人次的读者参与,让众多的市民从中“共建共享”,从中受益。
2004年起,武汉晚报连续4年开展“慈善日”活动,来纪念复刊日。2007年六一儿童节,武汉晚报希望小学建成开学。2008年又赈灾募捐援建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两所学校。《扶助行动》专栏2004年来筹集善款6000余万元。成为武汉极具影响力的慈善公益品牌,跻身于武汉十大新闻名专栏之列。
2008年,武汉晚报还策划各类活动达120余项,其中“奥运来了——2008武汉花卉展”、“我们都是汶川人”、“袋袋相传”等大型活动就有近十项,直接参与活动和活动的直接受益的读者和市民超过60万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