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住房

给点资料就OK咯那位朋友能帮忙找下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住房... 给点资料就 OK咯
那位朋友能 帮忙找下啊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住房
展开
 我来答
我屠蓝猫狂
2008-03-23 · 超过1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8万
展开全部
一、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目标引导

目标一:复习“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掌握与“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及相关的史实,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与近代中国各种重大变动密切相关的,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标二:复习“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掌握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表现,及其对人民社会生活的影响,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强盛和科技的进步是交通、通讯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目标三:复习“大众传媒的变迁”,掌握“三大媒介”、“第四媒介”等历史概念,掌握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发展的概况,认识到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四、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1.揭开“断发易服”序幕的是

A.留美幼童与学监斗争,穿西装,剪辫子B.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组织“不缠足会”

C.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倡导剪辫易服D.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穿西装

2.近代生活习俗变化存在地区性的不平衡,其中下列地点变化最大的是

A.广州 B.上海 c.天津 D.重庆

3.西餐在中国最早可能出现的区域是

A.南部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c.通商口岸和大城市 D.内陆边境城市

4.下图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发行的粮票、布票和油票,到1992年,中央政府宣布取消使用,这主要是因为

粮票、布票和油票

A.我国的粮棉油价格基本稳定 B.我国的粮棉油购销矛盾已经得到彻底解决

c.粮棉油票等的实行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D.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5.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为改善人民生活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右图反映了

A中央政府为解决百姓粮食供应而采取 的措施B.中央政府为解决百姓住房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C.中央政府为丰富百姓餐桌而采取的措施

D.中央政府为提高全国绿化水平而采取 的措施

菜篮子工程

6.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1999年的41.9%,这说明

A.中国人的居住水平发生巨大变化 B.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绿地面积上升D.中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7.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重要措施是

A.取缔卖淫嫖娼、贩毒吸毒 B.制定颁布《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轮船、火车、汽车和电车的引进对中国运输产生的影响是

A.改变了中国“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的运输格局

B.中国的交通运输方式开始发生质的变革c.中国的传统交通工具和方式因此而被废止

D.极大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9.右图是轮船招商局,其兴衰与中国近代以来水上交通运输的发展息息相关,下列关于轮船招商局和近代水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

B.轮船招商局的出现打破了列强对中国江 海运输的垄断

C国民政府成立后,轮船招商局垄断了全国的轮船运输业

D.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呈萎缩状态

上海轮船招商局

10.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事业发展迅速,下列关于近代以来中国铁路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境内保存至今最早的铁路是淞沪铁路

B.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建

C.民国时期奠定了中国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D.到“九五”(第九个五年计划)期末中国铁路营运里程跃居世界第一

11.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土地上见到汽车可能是在

A.鸦片战争后的通商口岸 B.19世纪晚期的上海租界

c.20世纪初的上海 D.辛亥革命后的南京

12.民国时期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其原因主要是

A.技术落后 B.政治腐败、民生凋敝c.战争频繁 D.铁路运输冲击

13.飞机是目前世界上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下列关于近代以来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冯如是中国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性人物B.中国第一条民航航线是“北京——天津”

C.新中国一成立航空事业的发展就突飞猛进 D.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航空大国

14.交通工具变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①它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②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③不断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加快了生活节奏④改变了落后地区的经济状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电话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它改变了人们的交流形式,在人们生

活中不可或缺。关于近代以来中国通讯事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第一个电报房是清政府官办的 B.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出现在福建

c.国民政府时期,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大多架设了电报线路

D.近代的有线电报多为军事目的

16.通讯工具的变迁反映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和简便 B.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 D.使信息传递方式多样化

17.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

A.《申报》 B.《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c.《中国丛报》 D.《万国公报》

18.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

A.《昭文新报》 B.《时务报》 c.《申报》 D.《民报》

19.不属于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报刊是

A.《红色中华报》 B.《新华日报》c.《解放日报》 D.《人民日报》

2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景象,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党报党刊居宣传主导地位 B.各种专业性报刊发展迅速

c.报刊内容异彩纷呈 D.各种报刊均以宣传现代化建设为内容

21.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左翼电影为主流的中国电影事业相当发达,下列影片属于左翼电影的是A.《定军山》、《歌女红牡丹》 B.《渔光曲》、《风云儿女》c.《难夫难妻》 D.《红楼梦》

22.电影的特殊效果令其他媒介无法比拟,表现在

A.信息丰富,教化功能强大 B.给观众以视觉和听觉享受

c.双向互动,直观、快捷 D.给观众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23.传统的三大媒介是①报纸②广播③电视④互联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报纸的故乡在中国 B.中国电视的出现比电影晚

C.其他媒介能办到的事,互联网都能办到D.互联网的普及使其他媒介的地位得到加强

25.党和政府为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采取了很多措施。下列措施不直接具有这一

目的的是

A.“安居工程” B.“菜篮子工程” c.“村村通工程” D.“载人航天:[程”

参考资料: http://www.thjy.edu.cn/zhuquanhong/article/633348140097812500/633348575042812500.aspx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