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展开全部
海明威
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他的父亲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他的母亲喜爱文学,这一切都对海明威日后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不少的影响。中学毕业后,海明威在美国西南的堪萨斯《星报》当了6个月的实习记者。这家报馆要求新闻报道简捷明快。海明威在《星报》受到了良好的训练。
康复后的海明威作为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记者常驻巴黎。他对创作怀着浓厚的兴趣,一面当记者,一面写小说。他的创作得到当时著名小说家的鼓励和指点。在近10年的时间里他出版了许多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太阳照常升起》。《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第一部重要的小说。写的是像海明威一样流落在法国的一群美国年轻人。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战争给他们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他们非常空虚、苦恼和忧郁。他们想有所作为,但战争使他们精神迷惘,尔虞我诈的社会又使他们非常反感,他们只能在沉沦中度日,美国作家斯坦因由此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这部小说是海明威自己生活道路和世界观的真实写照。海明威和他所代表的一个文学流派因而也被人称为“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怀着要亲临战场领略感受战争的热切愿望,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投身意大利战场。
大战结束后,海明威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获得中尉军衔。伴随荣誉的是他身上237处的伤痕和赶不走的恶魔般的战争记忆。
1929年,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好作品。小说的主人公享利是个美国青年,他自愿来到意大利战场参战。在负伤期间,他爱上了英籍女护士凯瑟琳。享利努力工作,但在一次撤退时竟被误认为是德国间谍而险些被枪毙。他只好跳河逃跑,并决定脱离战争。为摆脱宪兵的追捕,享利和凯瑟琳逃到了中立国瑞士。在那里,他们度过了一段幸福而宁静的生活。但不久,凯瑟琳死于难产,婴儿也窒息而亡。享利一个人被孤独地留在世界上,他悲痛欲绝,欲哭无泪。小说在战争的背景下描写了享利和凯瑟琳的爱情,深刻地指出了他们的幸福和爱情是被战争推向毁灭的深渊的。
1928年,海明威离开了巴黎,居住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古巴,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他经常去狩猎、捕鱼、看斗牛。但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海明威无法再过宁静的生活了。1937年至1938年,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波于西班牙内战前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记者随军行动,并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明威立即将自己的游艇改装成巡艇,侦察德国潜艇的行动,为消灭敌人提供情报。1944年,海明威随同美军去欧洲采访,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受重伤,但痊愈后仍深入敌后采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获得一枚铜质奖章。
1940年,海明威发表了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反法西斯主义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作品描写了主人公美国青年乔顿,他志愿参加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奉命在一支山区游击队的配合下,在指定时间炸毁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梁。乔顿炸毁了桥梁,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独自狙击敌人,等待他的是死亡。乔顿有高度的正义感和责任心,他因自己能为反法西斯斗争捐躯而感到光荣和自豪。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孤独、迷惘与悲泣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起初,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有钓到鱼,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头不会交好运。第85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头儿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头栽倒在陆地上。孩子来看老头儿,他认为桑提亚哥没有被打败。那天下午,桑提亚哥在茅棚中睡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与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通过桑提亚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孩子准备和老人再度出海,他要学会老人的一切“本领”,这象征着人类这种“打不败”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硬汉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们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仍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
海明威一生勤奋创作。早上起身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写作。他写作时,还有一个常人没有的习惯,就是站着写。他说:“我站着写,而且是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30、40年代,他塑造了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早期,他写出了《在我们的时代里》、《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和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这一时期,正值西方世界沉沦为爱略特在社会崩溃背后所看到的荒原时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就是写战后一群流落欧洲的青年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毁掉了他的性能力。他爱上了一名英国护士勃瑞特·艾希利,后者也倾心于他,但他们无法结合。
一个美国作家罗伯特·柯恩——一个对生活颇多虚妄与浪漫幻想的人也爱上了勃瑞特,但她并不喜欢他。这一群历经沧桑的青年,战后浪迹欧洲大陆,整日无所事事,聚饮、争吵或殴斗。战争夺取了他们的亲人,给他们留下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他们对战争极度厌恶,对公理、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对人生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小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谴责了战争,具有反战色彩。小说因写了一代人的迷惘而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
《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春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他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现的历史原因,控诉了战争毁灭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们的心灵,并使千百万无辜生因此涂炭。这篇作品显露了海明威散文风格的基本特色和“现代叙事艺术”。作品故事情节简单而意境纯一,语言朴实无华,句子短小凝练,环境描写达到情景交融。
40年代,他根据在非洲的见闻和印象写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还发表了《法兰西斯·玛贝康短暂的幸福》。1932年发表了《午后之死》, 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炼,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
二战后,海明威创作进入晚期,其代表作为《老人与海》,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对于这一赞誉,海明威是当之无愧的。海明威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以自己的经历披露了当权者的伪善和现实的残酷,刻画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情绪,作品中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在探索艺术创作的途径中使现实主义在开放性的兼容并蓄中获得了新的光采!
获奖后的海明威患有多种疾病,给他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没能再创作出很有影响的作品,这使他精神抑郁,形成了消极悲观的情绪,终于以自杀这种方式解脱了自己。这也是海明威“硬汉子精神”的一种追求吧。
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埃尔内斯托• 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澳亚克.帕克。1961年7月2日在维西亚小庄园自杀身亡。在他生命的最后22年,一直居住在哈瓦那郊外的维希亚小庄园里,仅和哈瓦那相距半小时的汽车行程。在那里,海明威创作了著名的小说《为谁敲丧钟》(1940年)。当他饮弹身亡永久离开这个家时,作为一名作家,他已经誉满人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于是,在那个小庄园里留下了海明威的“罗亚尔”拍手提打字机、狗坟、50只猫和他漫长人生旅途中创作的9000部不朽名著。许多年以后,拉丁美洲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 马尔克斯参观海明威的庄园后惊叹:“这是一个多么少有的图书馆”。
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他的父亲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他的母亲喜爱文学,这一切都对海明威日后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不少的影响。中学毕业后,海明威在美国西南的堪萨斯《星报》当了6个月的实习记者。这家报馆要求新闻报道简捷明快。海明威在《星报》受到了良好的训练。
康复后的海明威作为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记者常驻巴黎。他对创作怀着浓厚的兴趣,一面当记者,一面写小说。他的创作得到当时著名小说家的鼓励和指点。在近10年的时间里他出版了许多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太阳照常升起》。《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第一部重要的小说。写的是像海明威一样流落在法国的一群美国年轻人。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战争给他们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他们非常空虚、苦恼和忧郁。他们想有所作为,但战争使他们精神迷惘,尔虞我诈的社会又使他们非常反感,他们只能在沉沦中度日,美国作家斯坦因由此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这部小说是海明威自己生活道路和世界观的真实写照。海明威和他所代表的一个文学流派因而也被人称为“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怀着要亲临战场领略感受战争的热切愿望,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投身意大利战场。
大战结束后,海明威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获得中尉军衔。伴随荣誉的是他身上237处的伤痕和赶不走的恶魔般的战争记忆。
1929年,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好作品。小说的主人公享利是个美国青年,他自愿来到意大利战场参战。在负伤期间,他爱上了英籍女护士凯瑟琳。享利努力工作,但在一次撤退时竟被误认为是德国间谍而险些被枪毙。他只好跳河逃跑,并决定脱离战争。为摆脱宪兵的追捕,享利和凯瑟琳逃到了中立国瑞士。在那里,他们度过了一段幸福而宁静的生活。但不久,凯瑟琳死于难产,婴儿也窒息而亡。享利一个人被孤独地留在世界上,他悲痛欲绝,欲哭无泪。小说在战争的背景下描写了享利和凯瑟琳的爱情,深刻地指出了他们的幸福和爱情是被战争推向毁灭的深渊的。
1928年,海明威离开了巴黎,居住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古巴,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他经常去狩猎、捕鱼、看斗牛。但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海明威无法再过宁静的生活了。1937年至1938年,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波于西班牙内战前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记者随军行动,并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明威立即将自己的游艇改装成巡艇,侦察德国潜艇的行动,为消灭敌人提供情报。1944年,海明威随同美军去欧洲采访,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受重伤,但痊愈后仍深入敌后采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获得一枚铜质奖章。
1940年,海明威发表了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反法西斯主义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作品描写了主人公美国青年乔顿,他志愿参加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奉命在一支山区游击队的配合下,在指定时间炸毁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梁。乔顿炸毁了桥梁,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独自狙击敌人,等待他的是死亡。乔顿有高度的正义感和责任心,他因自己能为反法西斯斗争捐躯而感到光荣和自豪。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孤独、迷惘与悲泣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起初,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有钓到鱼,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头不会交好运。第85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头儿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头栽倒在陆地上。孩子来看老头儿,他认为桑提亚哥没有被打败。那天下午,桑提亚哥在茅棚中睡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与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通过桑提亚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孩子准备和老人再度出海,他要学会老人的一切“本领”,这象征着人类这种“打不败”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硬汉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们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仍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
海明威一生勤奋创作。早上起身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写作。他写作时,还有一个常人没有的习惯,就是站着写。他说:“我站着写,而且是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30、40年代,他塑造了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早期,他写出了《在我们的时代里》、《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和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这一时期,正值西方世界沉沦为爱略特在社会崩溃背后所看到的荒原时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就是写战后一群流落欧洲的青年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国记者,战争毁掉了他的性能力。他爱上了一名英国护士勃瑞特·艾希利,后者也倾心于他,但他们无法结合。
一个美国作家罗伯特·柯恩——一个对生活颇多虚妄与浪漫幻想的人也爱上了勃瑞特,但她并不喜欢他。这一群历经沧桑的青年,战后浪迹欧洲大陆,整日无所事事,聚饮、争吵或殴斗。战争夺取了他们的亲人,给他们留下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他们对战争极度厌恶,对公理、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对人生感到厌倦、迷惘和懊丧。小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谴责了战争,具有反战色彩。小说因写了一代人的迷惘而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的代表作。
《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春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他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现的历史原因,控诉了战争毁灭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们的心灵,并使千百万无辜生因此涂炭。这篇作品显露了海明威散文风格的基本特色和“现代叙事艺术”。作品故事情节简单而意境纯一,语言朴实无华,句子短小凝练,环境描写达到情景交融。
40年代,他根据在非洲的见闻和印象写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 还发表了《法兰西斯·玛贝康短暂的幸福》。1932年发表了《午后之死》, 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炼,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
二战后,海明威创作进入晚期,其代表作为《老人与海》,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对于这一赞誉,海明威是当之无愧的。海明威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以自己的经历披露了当权者的伪善和现实的残酷,刻画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情绪,作品中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在探索艺术创作的途径中使现实主义在开放性的兼容并蓄中获得了新的光采!
获奖后的海明威患有多种疾病,给他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没能再创作出很有影响的作品,这使他精神抑郁,形成了消极悲观的情绪,终于以自杀这种方式解脱了自己。这也是海明威“硬汉子精神”的一种追求吧。
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埃尔内斯托• 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澳亚克.帕克。1961年7月2日在维西亚小庄园自杀身亡。在他生命的最后22年,一直居住在哈瓦那郊外的维希亚小庄园里,仅和哈瓦那相距半小时的汽车行程。在那里,海明威创作了著名的小说《为谁敲丧钟》(1940年)。当他饮弹身亡永久离开这个家时,作为一名作家,他已经誉满人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于是,在那个小庄园里留下了海明威的“罗亚尔”拍手提打字机、狗坟、50只猫和他漫长人生旅途中创作的9000部不朽名著。许多年以后,拉丁美洲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 马尔克斯参观海明威的庄园后惊叹:“这是一个多么少有的图书馆”。
展开全部
作为一位享有盛名的作家,海明威的性格,生活作风和习惯爱好,完全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那种文人学者类型。幼年时期他就是一个活泼淘气的“野小子”,经常缠着爱好野外活动的父亲带他一道去打猎、钓鱼。等到入学之后,他几乎参加了所有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对拳击和橄榄球的爱好简直达到了如痴如狂,而且一直保持到晚年,由于这种长期锻炼,海明威的健壮体格和犷悍的外型使人无法将他和“文学家”的形象联想在一起。而实际上,即便在如此醉心于激烈体育活动的学生时代他就已对写作深感兴趣,经常仿效当时流行的幽默笔调试写一些小品和报导,不久便显示出受人赞赏的才华,刚满十七岁就当选为橡园镇高级中学校刊的主编。1917年毕业后,十九岁的海明威通过他叔父的椎荐,远离家园到堪萨斯州担任《堪萨斯城明星报》的记者。
远在他毕业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便已爆发。美同参战后,还在上学的海明威激于爱国热情,几次要求参军,但都由于年龄的限制未能如愿,直到大战末期1918年5月才争取到以记者的身份参加美国红十字会的战地服务队的机会,开赴意大利前线,不料到那里不久便在驾驶救护车冲过火线时被一颗开花炮弹炸成了重伤(战地医院医师在他浑身上下取出了237块大小弹片),而海明威当时居然带着这些弹片,背着一个伤势更重的意大利士兵,在自己晕倒之前挣扎着到了救护站。在后方医院经过了三个月的治疗,海明威又重返前线,直到停战后才于1919年初带着遍体伤疤回到美国。这些伤疤为他赢得了意大利政府奖授的银十字军功勋章,但战争的残酷恐怖同时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 伤,这时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回国后,他创作了十几篇小品,但都遭到退稿的厄运。为了生活,他接受《多伦多明星报》的招聘,当了该报的一名记者,不久他和哈德莉·理恰荪结了婚。1992年 ,海明威被任命为该报特派驻欧洲记者,带着哈德莉去了巴黎。
在巴黎期间,海明威一方面担任采访、报道的工作,一方面重新开始他的文学创作生涯。但开头很不顺利,他的第一部作品集(包括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在1923年出版时,只印了三百册,社会反应也很冷淡。而海明威偏偏是那种个不肯认输的“硬汉子”,他索性辞去了记者的职务专心搞创作,并在当年年底出版了他的第二部作品集《在我们的时代里》。这个集子的第一版在巴黎仍未引起什么注意,但到第二年在美国印行了增订的第二版时,成为1925年度十大畅销书之一,海明威也因此一举成名。从1921到1926年,海明威一直留在巴黎,他是从美国来到巴黎的一群“精神流浪者”当中的一份子。这一群人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波后,精神上失去了平衡,从而感到惶惑、苦闷、无所适从。这一批迷失了生活方向的青年便成了海明威观察、剖析的对象,并以之为素材写出了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和1926 年问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书中引用了美国女诗人格特鲁德·斯坦的一句话“你们全是迷惆的一代”作为扉页的题间。从此“迷惘的一代”便成了这些精神空虚的青年的集体代号,也成为一个代表这种思想倾向的新的文学流派的称呼,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海明威不遗余力地揭露并谴责人类之间的互相残杀、暴力行径和灵魂的堕落。通过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的形象和性 格,作者不仅显示了“迷惘的一代”青年们空虚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反映出他本人消极的世界观,实际上,书中的巴恩斯正是海明威的自我写照。
1927年,由于感情破裂,海明威和哈德莉离了婚,随后与玻琳·柏菲芙结合并于第二年和她一道返问美国,在佛罗里达州定居下来,安心从事写作,1919年发表了他的又一力作——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在刻划一个时代的人的内心世界演变方面所表现的洞察力极为深刻。另一方面,作者直接控诉了战争的罪恶,对人民大众遭受的苦难发出了悲哀和同情的叹息,同时也更加暴露出他本人的消极悲观情绪,这种情绪在他嗣后的一系列作品中都有所发抒。
在三十年代的前半期,海明威把大部分时光消磨在出国旅游、 钓鱼、打猎、观看斗牛等事上,这几年里他只写了两部作品《下午之死》和《非洲的青山》,但都不怎么成功。1936年他发表了《弗朗西·麦康勃短促的快乐生活》和《乞力马扎罗山之雪》, 这两个短篇受到普遍赞赏,被公认为是他所写的几十个短篇中杰出的作品。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弗朗哥的叛军和共和政府军展开激战。海明威毅然投入这场民主与独裁的生凡搏斗,在当年 冬天他发起了广泛的募捐支援活动,为此跑篇了大半个欧洲,1937年初,他担任由美国人组织的医疗部救护车队大队长,两年中四次去西班牙。开头是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嗣后索性直接参加了国际纵队,和共和政府军并肩作战。由于人们已知的种种原因,这场反法西斯的艰苦斗争最后失败了。海明威满心诅丧地回到了美国,战争的经历和失败的痛苦为他提供了改变自己精神世界的机会和创作的源泉。他先后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和长篇小说《丧钟为谁时鸣》,后者是一部被译成几十国文字、在全世界畅销的巨著,是海明威创作生涯中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举世公认为不朽之作,在1940年英国十大畅销书中名列榜首。
1941年初,海明腻在欧亚两大洲连天战火中来到中国,对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所进行的英勇斗争印象极为深刻。他回国后多次发表公开讲演,高度赞扬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浴血抗战的精神。由于他的声望,这些讲演在鼓舞美国人民声援中国抗日斗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当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海明威立即将自己的私人游艇改装成巡逻艇,参加沿海巡逻和侦察,向政府提供了许多情报。1944年,他随同美国 部队开赴欧洲、到前线采访。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头部受伤,几乎送命。为此,在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奖给他一枚银星勋章。
1945年3月,海明威在胜利前夕回国,随即移居古巴首都哈瓦那,在那里定居,继续他的创作生涯,先后发表了一些短篇和两个中篇作品,其中《老人与海》(1952)则是他的又一不朽之作,在1953年为他赢得普利策文学创作奖,1954年又为他赢得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在他的生命最后几年中,由于一直在受几种病症的折磨,已丧失了创作的精力。1970年,也即他去世十年后,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海流中的岛屿》.这部小说早在1951年就已完成,却一直没有付诸出版,也没有得到任何修改(对作品反复修改是他一贯坚持的谨严作风),而被他送进了一家银行的保险库。直到1970年才由他的遗孀玛丽·海明威和出版家查尔斯· 斯克里布纳将手稿取出,加以整理后公之于世,这是海明威所写的唯一的一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1958年,海明威迁返美国爱达荷州疗养,和高血压、糖尿病等痼疾“搏斗”了将近三年。最后,终于按照他的悲观主义观点:“在人和大自然或外界势力的搏斗中,最后人总是难免于失败”,决心主动地摆脱病榻上的痛苦祈磨,在1961年7月用他心爱的双管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尽管自杀可以看作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毁灭,但如果用海明威所一贯歌颂的决不认输、藐视死亡的“硬汉子”精伸来比照分析,他的自杀也未始不是对病魔采取的一种“宁死不屈”,与之“同归于尽”的解决手段;或许也可以认为,这使他的消极世界观和他所提倡的“硬汉子”精神这一对矛盾最终在他身上得到了统一。
厄内斯特·海明威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创 造了一种简洁流畅、清新洗练的文体,净化了一代的传统文风,在欧美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威拉德·索普(Willard Thorp)在他的《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对海明威给予了崇高的评价。他认为:“海明威是当代最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他敢于突破传统,刨造新的风格和手法未泊应题材的需 要。”
厄内斯特·海明威创作的小说,不论长篇短篇,所表现的艺术风格基本上是在一种貌似粗犷朴实的笔触下流动着极为深沉的感情,有如缓慢流泄的火山熔岩,表面看不出它蕴蓄着的温度,但却是一股达到白炽程度的热流。海明威的创作信条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靠技巧和想象编造出来的角色。他们必须是出自作者自己经过溶化了的切身体验,出自他的知识,出自他的头脑,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切他身上的东西。”(引自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午后之死》)。 由于坚持这样的原则,海明威从来不相信什么“理论”,他孜孜以求的是:视觉和所描叙的人物之间、人物和读者之间的直接沟通,他要读者从人物的语言中把握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反应。为了达到这一上要目的,他掘齐那种渲染人物的华丽词藻,删去一般认为必不可少的说明和议论以及一切冗赘的比喻,破除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以简洁洗练的文笔还给文章以本来面目。瑞典皇家学院所属诺贝尔文学奖金委员会于1954年授于海明威文学奖金的主要依据就是:“……由于作家在当代文学风格方面所发挥的影响……”
海明威这种新的艺术风格几乎感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所有美国作家,在名作家如詹姆斯·琼斯、纳尔逊·阿尔格兰,诺曼·梅勒等人的作品中,处处都显示出这种风格的深刻影响。 海明威作品所具有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同时贯串在他的绝大部分作品当中的那种不屈不挠、决不认输的“硬汉子”精神和与此 对立的消极悲观情绪。海明威不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惆的 一代”的一分子,而且是他们的代言人,这一时期他发表的一系列作品都强烈地表达了战争在人们精神上造成的巨大创伤,这也在他自己的内心深处打上下悲观主义的烙印。尽管海明威在他后来的许多作品中一再强调“硬汉子”精神,但这种悲观情缩总不免时有流露。这是海明威的精神世界方面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特 征,而他则将这一特征和他的创作风格融为一体。
关于海明威的写作技巧,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赫·欧·贝茨 (H·E·Bates)所作的评价是:“除非我看错了,海明威是深受屠格涅夫、巴尔扎克、莫泊桑和笛福等人笔调的影响,”具体他说,海明威在写作时往往只用警句式的语言就能表现小说中人物的言谈行动。他的笔调潇洒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也没有着意的渲染和概括,但却能尖锐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体现了自然主义的白描手法。
海明威的写作技巧在写人物对话方面表现得尤其精湛。在他的笔下,人物对话朴实、简练,但却一句是一句,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和一定的深度,能够将人物细致、微妙的思想感情曲曲传出。 有时虽只是一言半语,却含有意在言外的“潜台词”要由读者自己来探索、领会,获得某种与人物心灵上的沟通。这是由于他笔下的人物多数是不惯于夸夸其谈的拳击手、斗牛士、猎人、暴徒, 尤其是一些精神上贫乏的社会底层人物。这几种类型的人物往往只凭本能来行动,即或偶尔吐露心声,语言也很朴实。海明威就是根据他们的这种口吻,忠实地写出他们的对话,这样就将他们的精神面貌活生生地显现在他的笔下。这种“海明威式”的口语写作技巧,从二十年代后期起便风靡了欧美文坛。但效法的作家虽多,而在技巧和效果上能达到他这样高超境界的却绝少。至于他在行文方面所具有的那种简洁凝炼、清新流畅的特点,则更是为人所易见的,这里就不必再多作介绍了。
一间间房子看下来,确有些东西对海明威的性格长成有着必要影响。他父亲的卧室床脚的筐里盛着人手的骨骼,小方几下直接放着一颗骷髅,书桌上木盒打开,里面是显微镜。这很自然,海明威的父亲是位医生。衣柜门外靠着一整块玳瑁的壳和海葵、海星的化石。海明威对生物学的强烈兴趣及对野外活动的痴迷从儿时环境中已见端倪。离故居不远,有片树林,是海明威的乐土。小小年纪泛舟垂钓,玩弩弄枪,在密林中徜徉游荡就像熊一样怡然自得。祖父屋里摆着满墙的图书,一楼客厅摆放着钢琴,琴上有一尊贝多芬石膏像。作家的母亲音乐美术兼通,这些对海明威的艺术感觉和文学修养当然大有裨益。不过,奥克花园区当时几百栋美丽的小楼里,家家都有钢琴油画、满架书籍,热爱自然的父亲和素养高雅的母亲相当常见,那片自生自灭的野林子接纳过许多男孩,怎么单单就他成了后来的海明威呢? 摄制队走过两个街区到了海明威纪念馆。馆里所藏作家各时期的照片居多,只有少量实物。比如钓鱼的小船、指南针、手稿、二战时期战地采访用的钢盔、军靴、军衬衣等等,只一个大展厅就足够陈列了。再有就是后人改编的电影的海报。画得热闹,格利高里·派克扮相也帅气,但对寻找作家成长脉络不起什么说明作用。
摄制队在古巴哈瓦那也曾到过海明威常去的酒馆和咖啡馆。一家酒馆留着海明威常坐的靠窗位置,凭窗可见作家出海钓鱼的海湾。摄制队甚至遇到一位老船工,当年每次是他把海明威用小船送到出海的大船上去。买一杯罗姆酒给老人,老人也只把满墙的旧照片作了一番说明。其中一幅是海明威和卡斯特罗的合影。那是有一次海明威出资设钓鱼奖,卡斯特罗参赛得了冠军。但老人无法谈及海明威为什么成其为海明威的。
究竟谁能告诉我们关于海明威的一系列为什么?比如作家如何独创砍去一切枝杈,只留主干的简约凝练的文风;比如作家如何给语言赋予最大的意义负荷和结构文章的功能,不允许任何游离和赘余铺陈;比如作家笔下一个老渔夫在荒海漂流如何就能成为传世之作。
摄制队似乎只在一点细微末节上找到一些影像。
海明威20岁离开芝加哥。不久参加一次世界大战,腿部负伤。踊跃参战的激情和作品《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中反映的对战争的批判态度相映成趣。反战的激烈和参战的豪迈两相冲突的倾向也许来源于故居那张不大的餐桌。海明威的两个祖父(爷爷、姥爷)的参战(南北战争)战争证明书就钉在墙上。一个祖父对战争深恶痛绝,另一个祖父认为战争可以表现男人的英雄气概。祖父们都是讲故事的好手,作家既矛盾又统一的丰富人格大约从此而来。
维吉尼亚说,海明威29岁回到芝加哥,他一生就这一次回家。回家参加父亲自杀后的葬礼。人们从《乞力马扎罗的雪》等作品看到的,更多的不是野外打猎经验运用,而是危险和死亡对男人的致命诱惑。
海明威二战时期仍深入各条前线采访,甚至不安分地组织海上巡逻队防备德军从海上的来犯。虽只是驾驶一艘改装了的游艇在海上游弋,但高度的直接参与精神和使命感令人不能不肃然起敬。
海明威作为职业记者和作家很少涉及都市生活题材。他一生都在积极选择之中,绝不把被动留给自己。在亲历两次大战,完成无数冒险,留下一批只有他能写出的作品,施展了多次好汉行径,过足了士兵、猎人、渔夫的瘾之后,从容选择了死亡。
说出他与别人的区别容易,说出为什么形成这些区别就难了。五月春浓,奥克花园区的树枝上密密的绿色晶片反射着阳光。那片野林子早被新区的绿地覆盖,充其量只剩十来株槐树。还能再到哪去探求海明威呢?
海明威成长的年代,正是资本主义日趋没落的年代。这种时代的特点,使海明威的思想呈现出复杂和矛盾的状态。他既看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解体和所谓西方文明的堕落,但又不能从自己狭窄的视野中找到出路,因此眼前感到一片迷茫,而被人称作「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海明威的作品内容,除了他所喜爱的钓鱼、狩猎、滑雪、斗牛以外,最常见的主题就是对普通人的真诚和勇敢的歌颂,也就是面对死亡而毫无惧色的形象。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场悲剧,而人的唯一的价值和出路就是面对死亡,无所畏惧。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常常是"硬汉",但又往往是孤独和绝望。
在艺术手法上,海明威用对话的简洁、明快、有力,修辞的乾净,韵调的自然,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海明威使用的语言和刻划的形象鲜明具体,但是他的主题却含蓄隐晦。初读他的作品,似乎一目了然,但细心阅读,又不免感到寓意深远。他曾经把自己的作品比作漂浮在海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深藏水下。
因此,深沈含蓄是海明威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
海明威的散文风格朴实无华,简明清新。一九五四年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时,就特别强调他独创一格的现代散文的述事能力。
海明威的艺术描写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他不善於展开广阔的社会生活描写,人物缺少多方面的、丰富的性格特徵。
由於世界观中的矛盾,同时疾病严重,海明威於一九六一年用猎枪自杀。
远在他毕业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便已爆发。美同参战后,还在上学的海明威激于爱国热情,几次要求参军,但都由于年龄的限制未能如愿,直到大战末期1918年5月才争取到以记者的身份参加美国红十字会的战地服务队的机会,开赴意大利前线,不料到那里不久便在驾驶救护车冲过火线时被一颗开花炮弹炸成了重伤(战地医院医师在他浑身上下取出了237块大小弹片),而海明威当时居然带着这些弹片,背着一个伤势更重的意大利士兵,在自己晕倒之前挣扎着到了救护站。在后方医院经过了三个月的治疗,海明威又重返前线,直到停战后才于1919年初带着遍体伤疤回到美国。这些伤疤为他赢得了意大利政府奖授的银十字军功勋章,但战争的残酷恐怖同时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 伤,这时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回国后,他创作了十几篇小品,但都遭到退稿的厄运。为了生活,他接受《多伦多明星报》的招聘,当了该报的一名记者,不久他和哈德莉·理恰荪结了婚。1992年 ,海明威被任命为该报特派驻欧洲记者,带着哈德莉去了巴黎。
在巴黎期间,海明威一方面担任采访、报道的工作,一方面重新开始他的文学创作生涯。但开头很不顺利,他的第一部作品集(包括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在1923年出版时,只印了三百册,社会反应也很冷淡。而海明威偏偏是那种个不肯认输的“硬汉子”,他索性辞去了记者的职务专心搞创作,并在当年年底出版了他的第二部作品集《在我们的时代里》。这个集子的第一版在巴黎仍未引起什么注意,但到第二年在美国印行了增订的第二版时,成为1925年度十大畅销书之一,海明威也因此一举成名。从1921到1926年,海明威一直留在巴黎,他是从美国来到巴黎的一群“精神流浪者”当中的一份子。这一群人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波后,精神上失去了平衡,从而感到惶惑、苦闷、无所适从。这一批迷失了生活方向的青年便成了海明威观察、剖析的对象,并以之为素材写出了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和1926 年问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书中引用了美国女诗人格特鲁德·斯坦的一句话“你们全是迷惆的一代”作为扉页的题间。从此“迷惘的一代”便成了这些精神空虚的青年的集体代号,也成为一个代表这种思想倾向的新的文学流派的称呼,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海明威不遗余力地揭露并谴责人类之间的互相残杀、暴力行径和灵魂的堕落。通过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的形象和性 格,作者不仅显示了“迷惘的一代”青年们空虚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反映出他本人消极的世界观,实际上,书中的巴恩斯正是海明威的自我写照。
1927年,由于感情破裂,海明威和哈德莉离了婚,随后与玻琳·柏菲芙结合并于第二年和她一道返问美国,在佛罗里达州定居下来,安心从事写作,1919年发表了他的又一力作——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在刻划一个时代的人的内心世界演变方面所表现的洞察力极为深刻。另一方面,作者直接控诉了战争的罪恶,对人民大众遭受的苦难发出了悲哀和同情的叹息,同时也更加暴露出他本人的消极悲观情绪,这种情绪在他嗣后的一系列作品中都有所发抒。
在三十年代的前半期,海明威把大部分时光消磨在出国旅游、 钓鱼、打猎、观看斗牛等事上,这几年里他只写了两部作品《下午之死》和《非洲的青山》,但都不怎么成功。1936年他发表了《弗朗西·麦康勃短促的快乐生活》和《乞力马扎罗山之雪》, 这两个短篇受到普遍赞赏,被公认为是他所写的几十个短篇中杰出的作品。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弗朗哥的叛军和共和政府军展开激战。海明威毅然投入这场民主与独裁的生凡搏斗,在当年 冬天他发起了广泛的募捐支援活动,为此跑篇了大半个欧洲,1937年初,他担任由美国人组织的医疗部救护车队大队长,两年中四次去西班牙。开头是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嗣后索性直接参加了国际纵队,和共和政府军并肩作战。由于人们已知的种种原因,这场反法西斯的艰苦斗争最后失败了。海明威满心诅丧地回到了美国,战争的经历和失败的痛苦为他提供了改变自己精神世界的机会和创作的源泉。他先后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和长篇小说《丧钟为谁时鸣》,后者是一部被译成几十国文字、在全世界畅销的巨著,是海明威创作生涯中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举世公认为不朽之作,在1940年英国十大畅销书中名列榜首。
1941年初,海明腻在欧亚两大洲连天战火中来到中国,对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所进行的英勇斗争印象极为深刻。他回国后多次发表公开讲演,高度赞扬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浴血抗战的精神。由于他的声望,这些讲演在鼓舞美国人民声援中国抗日斗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当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海明威立即将自己的私人游艇改装成巡逻艇,参加沿海巡逻和侦察,向政府提供了许多情报。1944年,他随同美国 部队开赴欧洲、到前线采访。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头部受伤,几乎送命。为此,在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奖给他一枚银星勋章。
1945年3月,海明威在胜利前夕回国,随即移居古巴首都哈瓦那,在那里定居,继续他的创作生涯,先后发表了一些短篇和两个中篇作品,其中《老人与海》(1952)则是他的又一不朽之作,在1953年为他赢得普利策文学创作奖,1954年又为他赢得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在他的生命最后几年中,由于一直在受几种病症的折磨,已丧失了创作的精力。1970年,也即他去世十年后,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海流中的岛屿》.这部小说早在1951年就已完成,却一直没有付诸出版,也没有得到任何修改(对作品反复修改是他一贯坚持的谨严作风),而被他送进了一家银行的保险库。直到1970年才由他的遗孀玛丽·海明威和出版家查尔斯· 斯克里布纳将手稿取出,加以整理后公之于世,这是海明威所写的唯一的一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1958年,海明威迁返美国爱达荷州疗养,和高血压、糖尿病等痼疾“搏斗”了将近三年。最后,终于按照他的悲观主义观点:“在人和大自然或外界势力的搏斗中,最后人总是难免于失败”,决心主动地摆脱病榻上的痛苦祈磨,在1961年7月用他心爱的双管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尽管自杀可以看作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毁灭,但如果用海明威所一贯歌颂的决不认输、藐视死亡的“硬汉子”精伸来比照分析,他的自杀也未始不是对病魔采取的一种“宁死不屈”,与之“同归于尽”的解决手段;或许也可以认为,这使他的消极世界观和他所提倡的“硬汉子”精神这一对矛盾最终在他身上得到了统一。
厄内斯特·海明威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创 造了一种简洁流畅、清新洗练的文体,净化了一代的传统文风,在欧美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威拉德·索普(Willard Thorp)在他的《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对海明威给予了崇高的评价。他认为:“海明威是当代最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他敢于突破传统,刨造新的风格和手法未泊应题材的需 要。”
厄内斯特·海明威创作的小说,不论长篇短篇,所表现的艺术风格基本上是在一种貌似粗犷朴实的笔触下流动着极为深沉的感情,有如缓慢流泄的火山熔岩,表面看不出它蕴蓄着的温度,但却是一股达到白炽程度的热流。海明威的创作信条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靠技巧和想象编造出来的角色。他们必须是出自作者自己经过溶化了的切身体验,出自他的知识,出自他的头脑,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切他身上的东西。”(引自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午后之死》)。 由于坚持这样的原则,海明威从来不相信什么“理论”,他孜孜以求的是:视觉和所描叙的人物之间、人物和读者之间的直接沟通,他要读者从人物的语言中把握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反应。为了达到这一上要目的,他掘齐那种渲染人物的华丽词藻,删去一般认为必不可少的说明和议论以及一切冗赘的比喻,破除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以简洁洗练的文笔还给文章以本来面目。瑞典皇家学院所属诺贝尔文学奖金委员会于1954年授于海明威文学奖金的主要依据就是:“……由于作家在当代文学风格方面所发挥的影响……”
海明威这种新的艺术风格几乎感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所有美国作家,在名作家如詹姆斯·琼斯、纳尔逊·阿尔格兰,诺曼·梅勒等人的作品中,处处都显示出这种风格的深刻影响。 海明威作品所具有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同时贯串在他的绝大部分作品当中的那种不屈不挠、决不认输的“硬汉子”精神和与此 对立的消极悲观情绪。海明威不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惆的 一代”的一分子,而且是他们的代言人,这一时期他发表的一系列作品都强烈地表达了战争在人们精神上造成的巨大创伤,这也在他自己的内心深处打上下悲观主义的烙印。尽管海明威在他后来的许多作品中一再强调“硬汉子”精神,但这种悲观情缩总不免时有流露。这是海明威的精神世界方面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特 征,而他则将这一特征和他的创作风格融为一体。
关于海明威的写作技巧,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赫·欧·贝茨 (H·E·Bates)所作的评价是:“除非我看错了,海明威是深受屠格涅夫、巴尔扎克、莫泊桑和笛福等人笔调的影响,”具体他说,海明威在写作时往往只用警句式的语言就能表现小说中人物的言谈行动。他的笔调潇洒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也没有着意的渲染和概括,但却能尖锐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体现了自然主义的白描手法。
海明威的写作技巧在写人物对话方面表现得尤其精湛。在他的笔下,人物对话朴实、简练,但却一句是一句,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和一定的深度,能够将人物细致、微妙的思想感情曲曲传出。 有时虽只是一言半语,却含有意在言外的“潜台词”要由读者自己来探索、领会,获得某种与人物心灵上的沟通。这是由于他笔下的人物多数是不惯于夸夸其谈的拳击手、斗牛士、猎人、暴徒, 尤其是一些精神上贫乏的社会底层人物。这几种类型的人物往往只凭本能来行动,即或偶尔吐露心声,语言也很朴实。海明威就是根据他们的这种口吻,忠实地写出他们的对话,这样就将他们的精神面貌活生生地显现在他的笔下。这种“海明威式”的口语写作技巧,从二十年代后期起便风靡了欧美文坛。但效法的作家虽多,而在技巧和效果上能达到他这样高超境界的却绝少。至于他在行文方面所具有的那种简洁凝炼、清新流畅的特点,则更是为人所易见的,这里就不必再多作介绍了。
一间间房子看下来,确有些东西对海明威的性格长成有着必要影响。他父亲的卧室床脚的筐里盛着人手的骨骼,小方几下直接放着一颗骷髅,书桌上木盒打开,里面是显微镜。这很自然,海明威的父亲是位医生。衣柜门外靠着一整块玳瑁的壳和海葵、海星的化石。海明威对生物学的强烈兴趣及对野外活动的痴迷从儿时环境中已见端倪。离故居不远,有片树林,是海明威的乐土。小小年纪泛舟垂钓,玩弩弄枪,在密林中徜徉游荡就像熊一样怡然自得。祖父屋里摆着满墙的图书,一楼客厅摆放着钢琴,琴上有一尊贝多芬石膏像。作家的母亲音乐美术兼通,这些对海明威的艺术感觉和文学修养当然大有裨益。不过,奥克花园区当时几百栋美丽的小楼里,家家都有钢琴油画、满架书籍,热爱自然的父亲和素养高雅的母亲相当常见,那片自生自灭的野林子接纳过许多男孩,怎么单单就他成了后来的海明威呢? 摄制队走过两个街区到了海明威纪念馆。馆里所藏作家各时期的照片居多,只有少量实物。比如钓鱼的小船、指南针、手稿、二战时期战地采访用的钢盔、军靴、军衬衣等等,只一个大展厅就足够陈列了。再有就是后人改编的电影的海报。画得热闹,格利高里·派克扮相也帅气,但对寻找作家成长脉络不起什么说明作用。
摄制队在古巴哈瓦那也曾到过海明威常去的酒馆和咖啡馆。一家酒馆留着海明威常坐的靠窗位置,凭窗可见作家出海钓鱼的海湾。摄制队甚至遇到一位老船工,当年每次是他把海明威用小船送到出海的大船上去。买一杯罗姆酒给老人,老人也只把满墙的旧照片作了一番说明。其中一幅是海明威和卡斯特罗的合影。那是有一次海明威出资设钓鱼奖,卡斯特罗参赛得了冠军。但老人无法谈及海明威为什么成其为海明威的。
究竟谁能告诉我们关于海明威的一系列为什么?比如作家如何独创砍去一切枝杈,只留主干的简约凝练的文风;比如作家如何给语言赋予最大的意义负荷和结构文章的功能,不允许任何游离和赘余铺陈;比如作家笔下一个老渔夫在荒海漂流如何就能成为传世之作。
摄制队似乎只在一点细微末节上找到一些影像。
海明威20岁离开芝加哥。不久参加一次世界大战,腿部负伤。踊跃参战的激情和作品《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中反映的对战争的批判态度相映成趣。反战的激烈和参战的豪迈两相冲突的倾向也许来源于故居那张不大的餐桌。海明威的两个祖父(爷爷、姥爷)的参战(南北战争)战争证明书就钉在墙上。一个祖父对战争深恶痛绝,另一个祖父认为战争可以表现男人的英雄气概。祖父们都是讲故事的好手,作家既矛盾又统一的丰富人格大约从此而来。
维吉尼亚说,海明威29岁回到芝加哥,他一生就这一次回家。回家参加父亲自杀后的葬礼。人们从《乞力马扎罗的雪》等作品看到的,更多的不是野外打猎经验运用,而是危险和死亡对男人的致命诱惑。
海明威二战时期仍深入各条前线采访,甚至不安分地组织海上巡逻队防备德军从海上的来犯。虽只是驾驶一艘改装了的游艇在海上游弋,但高度的直接参与精神和使命感令人不能不肃然起敬。
海明威作为职业记者和作家很少涉及都市生活题材。他一生都在积极选择之中,绝不把被动留给自己。在亲历两次大战,完成无数冒险,留下一批只有他能写出的作品,施展了多次好汉行径,过足了士兵、猎人、渔夫的瘾之后,从容选择了死亡。
说出他与别人的区别容易,说出为什么形成这些区别就难了。五月春浓,奥克花园区的树枝上密密的绿色晶片反射着阳光。那片野林子早被新区的绿地覆盖,充其量只剩十来株槐树。还能再到哪去探求海明威呢?
海明威成长的年代,正是资本主义日趋没落的年代。这种时代的特点,使海明威的思想呈现出复杂和矛盾的状态。他既看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解体和所谓西方文明的堕落,但又不能从自己狭窄的视野中找到出路,因此眼前感到一片迷茫,而被人称作「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海明威的作品内容,除了他所喜爱的钓鱼、狩猎、滑雪、斗牛以外,最常见的主题就是对普通人的真诚和勇敢的歌颂,也就是面对死亡而毫无惧色的形象。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场悲剧,而人的唯一的价值和出路就是面对死亡,无所畏惧。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常常是"硬汉",但又往往是孤独和绝望。
在艺术手法上,海明威用对话的简洁、明快、有力,修辞的乾净,韵调的自然,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海明威使用的语言和刻划的形象鲜明具体,但是他的主题却含蓄隐晦。初读他的作品,似乎一目了然,但细心阅读,又不免感到寓意深远。他曾经把自己的作品比作漂浮在海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深藏水下。
因此,深沈含蓄是海明威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
海明威的散文风格朴实无华,简明清新。一九五四年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时,就特别强调他独创一格的现代散文的述事能力。
海明威的艺术描写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他不善於展开广阔的社会生活描写,人物缺少多方面的、丰富的性格特徵。
由於世界观中的矛盾,同时疾病严重,海明威於一九六一年用猎枪自杀。
参考资料: www.baidu.com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July 21, 1899 – July 2, 1961) was an American novelist, short-story writer, and journalist. Nicknamed "Papa", he was part of the 1920s expatriate community in Paris known as "the Lost Generation", as described in his memoir A Moveable Feast. He led a turbulent social life, was married four times, and allegedly had various romantic relationships during his lifetime.[citation needed] For a serious writer, he achieved a rare cult-like popularity during his lifetime. Hemingway received the Pulitzer Prize in 1953 for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He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in 1954. During his later life, Hemingway suffered from increasing physical and mental problems. In July 1961, he commited suicide by shooting himself.
Hemingway's distinctive writing style is characterized by economy and understatement and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wentieth-century fiction writing. His protagonists are typically stoic males who must show "grace under pressure." Many of his works are now considered canonical in American literature.
Emest Hemingway l899-1961)
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生於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村.父亲是医生, 母亲爱好艺术.1917年10月进堪萨斯市《星报》担任见习记者, 报社提出”用短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等要求, 使他受到初步的文字训练, 对日后形成他简练的文体产生了影响.1918年5月参加志愿救护队, 担任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 在意大利前线身受重伤.1919年初回到家乡, 练习写作.1921年去多伦多任特写记者.数月后去欧洲担任《星报》驻欧记者.1924至1927年任赫斯特报系的驻欧记者.海明威驻欧期间一直坚持写作.通过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介绍结识了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和诗人埃兹拉·庞德.斯泰因鼓励他写作, 并开导他如何写得精练和集中.192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 包括寓言、诗歌和短篇小说.1923年出版第一个集子《三个短篇和十首诗》.1924年在巴黎出版另一个集子《在我们的时代里》, 包括18个短篇.次年同名的集子於美国出版, 包括13篇短篇小说和夹在各篇故事之间的16篇插章.
1926年发表了他头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英国版题名《节日》, 1927).小说描写战后一批青年流落欧洲的生活情景, 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年一代的幻灭感.斯泰因曾经对海明威等人说过: ”你们都是迷悯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当作小说的一句题辞.由於小说写出这一代人的失望情绪, 《太阳照样升起》成了”迷悯的一代”的代表作.1927年海明威回到美国, 发表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 其中著名的有《打不败的人》、《五万大洋》和《杀人者》.海明威在这些小说里创造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性格”.这类人物形象对后来美国通俗文学产生了影响.1929年, 长篇小说《永别了, 武器》(旧译《战地春梦》)出版, 主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永别了, 武器》显示出海明威艺术上的成熟.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 纯粹用动作和形象表现情绪, 电文式的对话, 简短而真切的内心独白, 托讽於有意无意之间, 简约洗练的文体以及经过锤炼的日常用语等等, 构成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海明威自1927年离开欧洲后, 先居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岛, 后迁至古巴.他常去各处狩猎, 还曾登上他的”皮拉尔号”游艇出海捕鱼.30年代上半期他发表的作品有写西班牙斗牛的专著《死在午后》(1932), 短篇小说集《胜者无所得》(1933), 关於在非洲狩猎的札记《非洲的青山》(1935).1936年发表他有名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 以现实与幻想交织的意识流手法描写一个作家临死之前的反省.1937年, 长篇小说《有的和没有的》出版.
1937年, 海明威以北美报业联盟记者的身分去西班牙报道战事.他积极支持年轻的共和政府, 为影片《西班牙大地》写解说词, 在美国第二届作家会议上发言斥责法西斯主义.1938年发表剧本《第五纵队》.西班牙内战结束后, 他回到古巴, 在哈瓦那郊区创作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旧译《战地钟声》), 於1940年发表.这部小说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 叙述美国人乔顿奉命在一支山区游击队的配合下炸桥的故事, 集中描写乔顿炸桥前3个昼夜的活动.
40年代初, 海明威来中国报道抗日战争.1942至1944年间, 他驾驶”皮拉尔号”游艇(由政府出钱改装成反潜艇的兵舰)巡逻海上, 因而得到表彰.他曾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 因此被控为违反日内瓦会议关於记者不得参与战斗的规定.海明威出庭受审, 结果宣告无罪, 后来还获得铜质奖章.
50年代海明威发表长篇小说《过河入林》(1950)和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2).《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有一句名言: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主人公孤军奋战的形象是海明威20、30年代创造的”硬汉性格”的继续与发展.它的艺术概括程度更高, 达到寓言和象征的高度.《老人与海》获得1952年度普利策奖.
1954年, 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金.古巴革命后, 海明威夫妇迁居美国爱达荷州.晚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铁质代谢紊乱等病, 精神抑郁症十分严重, 多次医疗无效.1961年7月2日的早晨, 海明威用猎枪自杀.海明威去世后, 他的妻子玛丽发表了他的两部遗作: 《不散的筵席》(1964)和《海流中的岛屿》(1970).
海明威在近40年的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风格.他的早期作品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年一代的彷徨和惘然若失的情绪.他两部分别描写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小说《永别了, 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成了现代世界文学名著.20年代后期, 他塑造的”硬汉性格”在美国文学中产生了影响, 虽然这种影响不完全是积极的.在散文风格方面, 正如英国作家赫·欧·贝茨所说, 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 在许多欧美作家身上留下了痕迹.海明威虽然没有开创一个新的文学流派, 却是一位开了一代文风的语言艺术大师.
Hemingway's distinctive writing style is characterized by economy and understatement and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wentieth-century fiction writing. His protagonists are typically stoic males who must show "grace under pressure." Many of his works are now considered canonical in American literature.
Emest Hemingway l899-1961)
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生於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村.父亲是医生, 母亲爱好艺术.1917年10月进堪萨斯市《星报》担任见习记者, 报社提出”用短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等要求, 使他受到初步的文字训练, 对日后形成他简练的文体产生了影响.1918年5月参加志愿救护队, 担任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 在意大利前线身受重伤.1919年初回到家乡, 练习写作.1921年去多伦多任特写记者.数月后去欧洲担任《星报》驻欧记者.1924至1927年任赫斯特报系的驻欧记者.海明威驻欧期间一直坚持写作.通过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介绍结识了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和诗人埃兹拉·庞德.斯泰因鼓励他写作, 并开导他如何写得精练和集中.192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 包括寓言、诗歌和短篇小说.1923年出版第一个集子《三个短篇和十首诗》.1924年在巴黎出版另一个集子《在我们的时代里》, 包括18个短篇.次年同名的集子於美国出版, 包括13篇短篇小说和夹在各篇故事之间的16篇插章.
1926年发表了他头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英国版题名《节日》, 1927).小说描写战后一批青年流落欧洲的生活情景, 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年一代的幻灭感.斯泰因曾经对海明威等人说过: ”你们都是迷悯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当作小说的一句题辞.由於小说写出这一代人的失望情绪, 《太阳照样升起》成了”迷悯的一代”的代表作.1927年海明威回到美国, 发表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 其中著名的有《打不败的人》、《五万大洋》和《杀人者》.海明威在这些小说里创造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性格”.这类人物形象对后来美国通俗文学产生了影响.1929年, 长篇小说《永别了, 武器》(旧译《战地春梦》)出版, 主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永别了, 武器》显示出海明威艺术上的成熟.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 纯粹用动作和形象表现情绪, 电文式的对话, 简短而真切的内心独白, 托讽於有意无意之间, 简约洗练的文体以及经过锤炼的日常用语等等, 构成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海明威自1927年离开欧洲后, 先居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岛, 后迁至古巴.他常去各处狩猎, 还曾登上他的”皮拉尔号”游艇出海捕鱼.30年代上半期他发表的作品有写西班牙斗牛的专著《死在午后》(1932), 短篇小说集《胜者无所得》(1933), 关於在非洲狩猎的札记《非洲的青山》(1935).1936年发表他有名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 以现实与幻想交织的意识流手法描写一个作家临死之前的反省.1937年, 长篇小说《有的和没有的》出版.
1937年, 海明威以北美报业联盟记者的身分去西班牙报道战事.他积极支持年轻的共和政府, 为影片《西班牙大地》写解说词, 在美国第二届作家会议上发言斥责法西斯主义.1938年发表剧本《第五纵队》.西班牙内战结束后, 他回到古巴, 在哈瓦那郊区创作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旧译《战地钟声》), 於1940年发表.这部小说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 叙述美国人乔顿奉命在一支山区游击队的配合下炸桥的故事, 集中描写乔顿炸桥前3个昼夜的活动.
40年代初, 海明威来中国报道抗日战争.1942至1944年间, 他驾驶”皮拉尔号”游艇(由政府出钱改装成反潜艇的兵舰)巡逻海上, 因而得到表彰.他曾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 因此被控为违反日内瓦会议关於记者不得参与战斗的规定.海明威出庭受审, 结果宣告无罪, 后来还获得铜质奖章.
50年代海明威发表长篇小说《过河入林》(1950)和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2).《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有一句名言: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主人公孤军奋战的形象是海明威20、30年代创造的”硬汉性格”的继续与发展.它的艺术概括程度更高, 达到寓言和象征的高度.《老人与海》获得1952年度普利策奖.
1954年, 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金.古巴革命后, 海明威夫妇迁居美国爱达荷州.晚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铁质代谢紊乱等病, 精神抑郁症十分严重, 多次医疗无效.1961年7月2日的早晨, 海明威用猎枪自杀.海明威去世后, 他的妻子玛丽发表了他的两部遗作: 《不散的筵席》(1964)和《海流中的岛屿》(1970).
海明威在近40年的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风格.他的早期作品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年一代的彷徨和惘然若失的情绪.他两部分别描写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小说《永别了, 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成了现代世界文学名著.20年代后期, 他塑造的”硬汉性格”在美国文学中产生了影响, 虽然这种影响不完全是积极的.在散文风格方面, 正如英国作家赫·欧·贝茨所说, 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 在许多欧美作家身上留下了痕迹.海明威虽然没有开创一个新的文学流派, 却是一位开了一代文风的语言艺术大师.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古巴北部海岸的海洋几乎都是海明威小说《海湾的岛屿》和《老人与海》的主要描写对象。《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和奇闻轶事,是他从哈瓦那希科马尔的渔民安塞尔姆.埃尔南德斯身上产生的灵感写成的这部传世杰作的。
古巴北部海岸的海洋几乎都是海明威小说《海湾的岛屿》和《老人与海》的主要描写对象。《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和奇闻轶事,是他从哈瓦那希科马尔的渔民安塞尔姆.埃尔南德斯身上产生的灵感写成的这部传世杰作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获奖之作就是《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一位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以摄象机般的写实手法记录了桑提亚哥老人捕鱼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老人形象。这部小说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个纪录:48小时售出530万册! 作品在当年就获得了普利策奖,两年后又获得了诺贝尔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