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阿尔博姆的创作特点
阿尔博姆的几乎每本书都是直问生死,都是从老者、垂死者、死者的角度出发。跟老者谈论人生和抉择(《来一点信仰》、《相约星期二》),让他们在垂死中获得救赎(《一日重生》),让死者的灵魂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从而获得安宁(《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这样的直面生死直接触动读者的内心世界,帮助读者走出困境,领悟人生的本质。救赎是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之一,是西方文学艺术作品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
阿尔博姆擅长通过死亡的角度阐释生的意义。余秋雨在《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言中感悟道:“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与生活讲和,这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审美现场。”事实上,自《相约星期二》开始直至最新著作《来一点信仰》(2012),故事或以死亡开端,或以死亡结束,虽如此,读者阅读时却不觉惊悚恐俱,相反阵阵暖流不时涌上心头,掩卷倍感温馨与慰藉。在当前科学和理性至上、物质追求第一的时代,信仰缺失似乎是东西方人共同的精神困境。阿尔博姆的作品让人直面空虚躁动的灵魂,重新审视人生的真谛。
纵观阿尔博姆三部代表作品,其中正贯穿着这样的叙事主题:死亡、生命的价值、爱与救赎。主题之间相互关联:借助死亡诊释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在于爱与奉献;心灵救赎能让人超越死亡,实现生命在形而上意义上的不朽和永生。“如果死是结束,那么生就是开始。所以学会死亡,就是学会生活。”阿尔博姆作品中对死亡的关注是为了凸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阿尔博姆的虚构小说通常笼罩着神秘的魔幻色彩,在这层虚幻的表层之下蕴含着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哲学智慧、深沉的人文关怀及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 阿尔博姆作品的文本构思、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命运安排等方面,都明显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来一点信仰》和《一日重生》的故事叙述模式都暗合了从“原罪”走向“救赎”的《圣经》之内在结构。根据《圣经·创世纪》记载,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旨意、偷食禁果而犯下罪行,导致人类世世代代都具有这种不可磨灭的原罪。除原罪外还有人类违背上帝意志而犯下的种种本罪,人类不能自我拯救,而要靠耶稣基督的救赎。基督教徒认为人靠自己找寻不到终极的真理、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归属,只有依靠上帝和耶稣基督的启示,人才能彻悟才能回归上帝的怀抱。阿尔博姆显然受到原罪与救赎基督文化的熏陶,大部分作品都采用了“神人互动”的叙事模式。小说场景通常随情节发展而不停变幻,但主要人物一直保持着类似拯救者(神,上帝,上帝的化身)和被拯救者(人)的关系。死亡降临时,神通过化身(通常是与主人公相关的世间人)以直接讲授或带领濒死者回顾人生等方式予以教化拯救,最终使后者顿悟生命的意义,或心结释怀,平静死去或重返人世,积极生活。米奇事业有成但精神困惑阶段遇到恩师莫里,爱迪在天堂里遇到的五个启迪者,查理自杀昏迷之际看到了死去已久的母亲,亨利惊恐绝望之夜对上帝的呼唤祈祷,均可视作上帝通过化身(有形或者无形)对陷入罪恶泥潭的人类实施救赎。
这种“神人互动”的叙事结构凸显了作品的死亡与救赎主题,强烈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世界,给读者以启迪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