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岗乡的农村经济
一、三十岗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2006年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39万元,比2001年增长0.9倍;农业总产值8541万元,比2001年增长1倍;工业总产值3798万元,比2001年增长5.8倍;财政收入308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比2001年增长2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816元,年均增长388元。
(一)、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近年来,三十岗乡坚持“市场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之路,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乡村经济的切入点。初步形成了农业稳定发展、基地化生产、品牌特色强、社会资金参与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
一是生产布局初呈区域化。蔬菜形成以风景、柴冲、陈龙、三十岗为主产区;西瓜形成以柴冲、陈龙、堰稍为中心,各村一齐发展的格局;苗木形成以陈龙、三十岗为主,大姚路沿线的种植带;速生林形成以汪堰、堰稍、瞿嘴、崔岗为中心,各村散状分布的格局;二是农业基地化生产不断推进。建成了东部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钢架大棚1000亩,是庐阳区目前最大的设施农业基地;100亩的三十岗村设施农业基地;以及3000亩优质西瓜基地、1000亩蔬菜基地、2000亩精品苗木基地、2000亩优质蔺草基地等一批上规模的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农作物产业带,推进了优势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三是品牌建设和特色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2001年,三十岗乡成功注册了“三十岗”牌农产品商标,建立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6000亩,“三十岗”牌西瓜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已成为合肥市的一个名牌农产品,连续举办了三届“三十岗西瓜节”,打造出西瓜特色农产品品牌,初步形成了一个品牌就是一个小产业的发展格局。三十岗乡有6000亩的农业基地获国家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四是外资农业不断发展。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建成外向型农业基地10个,其中较有影响力的综合农场方面有法国风情葡萄庄园,蔬菜方面有正光农产品公司、合丰种业、万青公司,这些项目的引进,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五是林业得到快速发展。三十岗乡从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目前林业各村总面积10554亩,其中退耕还林6886亩水涵养林1688亩,租地绿化1080亩,苗木花卉900亩,苗木花卉共有7家,分别为小燕湾苗圃、瞿嘴苗圃、绿生源苗圃、双龙苗圃、博林园艺苗圃、三十岗园艺场、天雁绿化园林公司基地。三十岗乡林业种植总面积加上村庄绿化面积计1.5万亩,森林覆盖率约30%。
(二)二、三产业开始起步
由于地处董铺水库上游,受环保因素和交通条件制约,多年来三十岗乡二、三产业一直发展缓慢,近年来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有了初步发展。截止2006年底,三十岗乡通过招商引资共引进企业34家(其中古城农庄、孟德山庄等农家乐项目21个),引入资金近2亿元(其中一产6000万元,二产3000万元,三产130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2亿元(其中一产6000万元,二产2000万元,三产4000万元)。规模企业1家,规划建设了100亩的三十岗乡工业项目基地,已入住企业6家。
(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逐年完善。开挖当家塘8口,新建小二型水库3口,硬化渠道30公里,整理改造中低产田5000亩,改造5座提水站,兴建小型水利工程49处;二是交通条件明显改观。编制了乡村道路规划,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修改建了大姚路、三园路、瞿塘路、东瞿路等乡级主干道,新修道路31.5公里,改建道路21.3公里,至2006年底全乡村民组通路率达100%。新修了姚庙大桥、汪堰人行便桥,基本形成以环湖北路、大姚路为基本骨架,村组公路为网络,“三横六纵”的交通体系,区位优势逐渐显现。三是通信和广播电视、电力设施不断完善。移动电话、固定电话覆盖全部自然村,开通环湖北路沿线、三十岗集镇小灵通和有线电视;实施广播村村通工程,建成无线调频广播,覆盖率100%。全乡现有36个供电台区,1所3.5万伏西郊变电所。
四)新农村建设呈现新面貌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一是认真编制了三十岗乡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布点规划。二是重点抓好陈龙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设。陈龙新村示范点作为合肥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结合汉代风情街的建设,已基本建成。陈龙新村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建筑面积34000㎡,涉及3个自然郢165户,494人,实施整体搬迁,集中规划新建。三是开展东瞿中心村村庄整治。投资150万元的东瞿中心村村庄整治项目,涉及5个村民组311户,1100余人,占地面积120亩。整个工程共修建门前路3.5公里,粉刷改造房屋、围墙5万多平方米,拆除清理“五小”193处,完成村庄绿化和改水改厕96处。通过整治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徽派风格、生态林园”风貌凸现。四是完成陈龙沈大冲和堰稍庙岗合淮阜高速公路拆迁复建点建设。投入资金约50万元,共征地36亩,完成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首期安置拆迁户32户。五是争取区财政资金建设村委会办公楼。9个村委会办公楼共占地29亩,建筑面积5600㎡,总投资600万元。4个村委会办公楼为三层,建筑面积760㎡,5个村委会办公楼为两层,建筑面积507㎡,实现基层办公条件的有效改善。
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财源单一,经济基础薄弱,乡镇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由于受董铺水库环境保护的客观因素制约,工业发展受限制,规模以上企业太少,财政收入很少,全乡财政自给率低,严重依赖区财政补贴,可用财力十分有限,用于发展的资金更是捉襟见肘,加之全乡群众创业创新激情、繁重的建设任务与政府性投资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乡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三十岗乡经济结构虽然有所优化,但总体而言,仍不尽合理,与第一产业发展相比,第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06年,乡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只占乡GDP的22%。
(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全乡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对外交通缺乏与中心城区连接的快捷通道,供水、排水等城镇配套设施没有,严重制约资源与市场对接。
(四)城镇发展用地与可利用土地资源矛盾突出。由于全乡几乎所有的耕地都划为农用保护区,工业化、城镇化的空间狭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域经济的发展。
(五)、产业发展与建设特色乡镇的要求还有差距。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产业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建设特色乡镇的步伐有所加快,但对比其他地区发达乡镇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龙头,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继续发展西瓜、蔬菜等特色经济,加快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大力推广设施栽培,扩大经济作物生产基地规模;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和村级农业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步伐,着力培育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和商标,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二是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机制。鼓励引导民间和外商资本投资开发农业,继续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着力培育新的市场主体,发展蔬菜等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和运销大户,规划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园,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积极输出富余劳动力。三是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继续开展渠道硬化整治、当家塘、土地整理等项目,选择水利资源较好的连片田块,进行土地整理发展设施农业,高标准兴建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加快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要充分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潜力,在旅游业发展上迈出新步伐,搞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发挥三十岗的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三国历史遗迹的优势,借助举办西瓜节庆活动,设施农业、苗木花卉种植形成规模的优势,发展以农家乐为载体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争取通过几年努力,依托三国遗址公园、汉代风情街和生态农业示范区等优势,形成三十岗乡村一日游,打造旅游品牌。
(二)、加快新农村建设
按照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原则,高标准修编全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中心集镇总体规划,搞好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围绕中心集镇区建设目标,加快水、电、路等区域基础设施和系列规划工程项目建设进程,扩展三产发展空间,结合产业特色,在集镇区培育和打造汉代风情街等特色商贸街。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以配套建设农村交通、文体、环境卫生等公共设施为主体,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村庄整治等工作。整治改造三十岗老街、堰稍村庙岗中心村等一批老村庄,建设陈龙、新圩、张郢等一批农民新村,优化农民生活环境,力争使乡村面貌一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
四、建议
1、进一步深挖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潜力。由于目前农村的产业支撑尚不明显,建议相关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家乐旅游等方面给予项目、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结合新农村建设,安排专项资金,尤其是农村道路建设和给水、排污项目建设,逐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村融入城市步伐。
3、协调规划与土地关系。进一步调整农村土地规划,合理安排土地用途,解决农村农业项目和新农村建设占用土地矛盾。
4、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在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上,前期投入资金没有,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住宅的投入主体应是农民本身,但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所需的建设资金应由政府支持,逐步配套到位。同时,社会各界要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