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谁提出的?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由学士朱升提出的。
朱升这三个计策从战略上提出了创基立国的策略,朱元璋所以在龙凤十年之前,称吴国公,直至打败陈友谅后,才改称吴王,就是采纳了朱升的建议。在朱元璋攻打徽州、婺州、处州和鄱阳湖大战及和陈友谅、张士诚多次的交战中,朱升在军事上提供了大量的谋略,为消灭元朝,统一中原,建立明王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高筑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当然这和后来明代修长城关系不大。在朱元璋这里,“高筑墙”就是指加强防御、巩固实地。造就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态势。黄巢、李自成虽然一度铁甲如流、旌旗蔽日,由于没有稳固的后方,一旦失利退无所归,最终战败身死。朱元璋因采纳了儒生们的意见,就避免这个结果。
元末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加之连年战争,土地荒芜,户口锐减,极需休养生合。因此,安定社会发展生产,就成了当务之急。这“广积粮”,指的就是发展民生。在战争年代,朱元璋的儒臣们不断向他灌输德政思想,称道立国之本在于重民,取得民心,得以支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展开全部
在朱元璋扛起反元大旗时,旗下有一叫朱升的谋士,给朱元璋提了九个字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是指,建立一个强大而巩固的根据地;广积粮,当时虽然朱元璋占据的江淮之地是富庶之地,但当时自然灾害严重,更重要的是,所谓“粮草先行”,战争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储备;缓称王,元朝末年,各地烽烟四起,缓称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单独面对元朝的镇压,同时,利用小明王的声势,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支持。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