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赏识性评价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赏识性评价的语言要巧妙、要具体、要适度
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运用“不错!”“好极了!”“真了不起!”这些模式化的语言鼓励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这样的评价语言没有深度,也使评价显得没有针对性。刚开始学生会感到兴奋,但长期听到这样的评价学生会显得无趣和茫然。老师说”好”“真棒”,可自己到底好在哪儿?最可怕的是,教师语言的随意也许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的评价将在学生心中逐渐失去分量,评价的实效性与后效性不突出,失去教育功能。经常有学生这样问我:“可以这样画吗?”“那个可以画吗?”“我这样做可以吗?”……我的回答是:“可以啊!你觉得它很有意思就可以画!”“只要你的作品有创意,你就是成功的孩子!”“这是你想出来的吗?太有创意了!”“不会吧!这真的只有你能做得到!”“这一大块空地,是不是还有想到的没画!”“点和线的组合很好,这里镂空点,面的感觉就出来了!”……对学生有创造性的作品一定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学生胡乱地涂写和应付,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赏识性评价。我在课堂上给A类学生的评价:“你的想象力丰富,颜色到位,造型、构图准确,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小画家。”对B类学生的评价:“你真会动脑筋,老师真为你的进步而高兴。”对C类学生的评价:“虽然这次你才得了良,但你的画中有不少的优点,如果构图再大一些就好了,加油啊!”对D类学生的评价:“老师惊奇地发现你的画有了进步!优秀等着你,在构图上再下点工夫好吗?”让学生在增强自信的同时看到存在的不足,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这也能让学生增加绘画的信心和热情,为下一次的作业铺垫良好的心理投入。
二、赏识性评价应灵活多样,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赏识性评价除了采用教师评价之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学生们进行互评除了受评者得益之外,评价他人美术作品的学生也可以从中吸收别人的长处,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学生间的交往是最频繁的,沟通与交流也是最直接的,学生之间、班级内部的交往氛围是否健康和谐,在课堂评价中能否以健康的心态互相激励与促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更需要有健康激励的氛围。
美术作品都是在一定情境中创造出来的,承载着同学们丰富的情感和思想,美术课堂则为学生们提供了张扬情感的机会。任何评价离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要学会主动对照评价指标,对自己平时的美术学习活动进行相应的评价,创造自评的机会,努力使自己在自我评价中自我认识、自我完善,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在自评环节中,教师也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包括资料搜集、构思过程、创作体会、作业感受等与大家交流。这样的自评结束后,经常引起大家热烈的响应,经验得到总结后被大家借鉴,问题在交流讨论中获得解决方案。
在教学评价中,还应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互评环节体现着课堂上学生间的交往,学习同伴之间对各自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是最了解的,所以提出的建议是最真实、客观的,许多教师不能全面了解和指出的方面,在互评中能够体现出来。在互评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愿意用美好的语言给予他人真诚的建议。真诚的赏识性互评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群体的鼓舞,体验到求学的快乐,生成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在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环节中,教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机敏引导自评、巧妙点拨互评、相机组织群评、适时发表师评等方面。教师在组织秩序、渗透德育、情感激发的过程中,进一步在课堂形成健康激励的评价氛围,协助学生在积极和谐的交流中得到发展,不断成长。
三、运用赏识性评价给予学生心理支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面对困难,许多学生都会产生胆怯、没有自信、怕挨批评等一系列的心理负担,作为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在教育过程中多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真诚、关爱。教师用一种支持的、理解的、温暖的目光,一句适度夸张的赞许或鼓励的话语,一个感人的小故事,或一次有安全感的交谈,都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支持。作为美术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极其兴奋地把作品拿到你的面前,眉飞色舞地向你讲解他的创意。他们的意图并不是让你指正缺点,而是希望听到你的表扬和肯定。因此,教师对儿童作品进行评价时,要顺应儿童的思维,尊重儿童的想法。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你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评价时否定学生的作品,最容易使学生失去这种力量。评价作品时要以表扬为主,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予肯定和鼓励:“你真棒!”“颜色真漂亮!”“你这个想法真有创意。”“你观察得很仔细。”“你画的人很夸张传神。”……使学生获得喜悦和满足。这种喜悦和满足会使学生进一步产生自我赏识的心理状态,自信心也会随之产生。
教学理念的不同决定了教学行为的差异,教学行为恰当与否影响着孩子们的一生,新课标的洗礼使我对美术课有了新的理解,尤其是在评价上有了更高的认识。美术学科注重教育过程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个体的倾向比较,不评等级,用简洁、扼要的描述性语言给学生以适当的评定,激励其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为取代等级评价,教师可设计制作不同的小印章,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分别盖章加以鼓励。如“创意”章用一颗红五星表示,“色彩”章用太阳表示,“态度”章用一颗红心表示,“构图”章用“花朵”表示,“造型”章用拟人化的笑脸表示。这样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或相同的印章,学生之间既没有等级之分,同时还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许。
美术评价是检验和改进美术课堂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评价可以尝试着从关注评价对象、转换评价视角、优化评价方法、改进评价过程、创新评价表达、丰富评价形式等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和促进顺应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形成美术课堂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师生心理相容,体现教学的艺术性,创造出理想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体验成功的需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发展。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鲜活生命,他们的世界是一个亦真亦幻的奇妙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欢乐与痛苦,有自己的失望与希望。鼓励学生有个性地、大胆地描绘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运用赏识性评价激励学生、关爱学生,才能涌现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有灵性的精彩之言。
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运用“不错!”“好极了!”“真了不起!”这些模式化的语言鼓励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这样的评价语言没有深度,也使评价显得没有针对性。刚开始学生会感到兴奋,但长期听到这样的评价学生会显得无趣和茫然。老师说”好”“真棒”,可自己到底好在哪儿?最可怕的是,教师语言的随意也许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的评价将在学生心中逐渐失去分量,评价的实效性与后效性不突出,失去教育功能。经常有学生这样问我:“可以这样画吗?”“那个可以画吗?”“我这样做可以吗?”……我的回答是:“可以啊!你觉得它很有意思就可以画!”“只要你的作品有创意,你就是成功的孩子!”“这是你想出来的吗?太有创意了!”“不会吧!这真的只有你能做得到!”“这一大块空地,是不是还有想到的没画!”“点和线的组合很好,这里镂空点,面的感觉就出来了!”……对学生有创造性的作品一定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学生胡乱地涂写和应付,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赏识性评价。我在课堂上给A类学生的评价:“你的想象力丰富,颜色到位,造型、构图准确,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小画家。”对B类学生的评价:“你真会动脑筋,老师真为你的进步而高兴。”对C类学生的评价:“虽然这次你才得了良,但你的画中有不少的优点,如果构图再大一些就好了,加油啊!”对D类学生的评价:“老师惊奇地发现你的画有了进步!优秀等着你,在构图上再下点工夫好吗?”让学生在增强自信的同时看到存在的不足,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这也能让学生增加绘画的信心和热情,为下一次的作业铺垫良好的心理投入。
二、赏识性评价应灵活多样,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赏识性评价除了采用教师评价之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学生们进行互评除了受评者得益之外,评价他人美术作品的学生也可以从中吸收别人的长处,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学生间的交往是最频繁的,沟通与交流也是最直接的,学生之间、班级内部的交往氛围是否健康和谐,在课堂评价中能否以健康的心态互相激励与促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更需要有健康激励的氛围。
美术作品都是在一定情境中创造出来的,承载着同学们丰富的情感和思想,美术课堂则为学生们提供了张扬情感的机会。任何评价离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要学会主动对照评价指标,对自己平时的美术学习活动进行相应的评价,创造自评的机会,努力使自己在自我评价中自我认识、自我完善,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在自评环节中,教师也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包括资料搜集、构思过程、创作体会、作业感受等与大家交流。这样的自评结束后,经常引起大家热烈的响应,经验得到总结后被大家借鉴,问题在交流讨论中获得解决方案。
在教学评价中,还应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互评环节体现着课堂上学生间的交往,学习同伴之间对各自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是最了解的,所以提出的建议是最真实、客观的,许多教师不能全面了解和指出的方面,在互评中能够体现出来。在互评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愿意用美好的语言给予他人真诚的建议。真诚的赏识性互评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群体的鼓舞,体验到求学的快乐,生成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在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环节中,教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机敏引导自评、巧妙点拨互评、相机组织群评、适时发表师评等方面。教师在组织秩序、渗透德育、情感激发的过程中,进一步在课堂形成健康激励的评价氛围,协助学生在积极和谐的交流中得到发展,不断成长。
三、运用赏识性评价给予学生心理支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面对困难,许多学生都会产生胆怯、没有自信、怕挨批评等一系列的心理负担,作为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在教育过程中多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真诚、关爱。教师用一种支持的、理解的、温暖的目光,一句适度夸张的赞许或鼓励的话语,一个感人的小故事,或一次有安全感的交谈,都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支持。作为美术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极其兴奋地把作品拿到你的面前,眉飞色舞地向你讲解他的创意。他们的意图并不是让你指正缺点,而是希望听到你的表扬和肯定。因此,教师对儿童作品进行评价时,要顺应儿童的思维,尊重儿童的想法。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你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评价时否定学生的作品,最容易使学生失去这种力量。评价作品时要以表扬为主,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予肯定和鼓励:“你真棒!”“颜色真漂亮!”“你这个想法真有创意。”“你观察得很仔细。”“你画的人很夸张传神。”……使学生获得喜悦和满足。这种喜悦和满足会使学生进一步产生自我赏识的心理状态,自信心也会随之产生。
教学理念的不同决定了教学行为的差异,教学行为恰当与否影响着孩子们的一生,新课标的洗礼使我对美术课有了新的理解,尤其是在评价上有了更高的认识。美术学科注重教育过程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个体的倾向比较,不评等级,用简洁、扼要的描述性语言给学生以适当的评定,激励其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为取代等级评价,教师可设计制作不同的小印章,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分别盖章加以鼓励。如“创意”章用一颗红五星表示,“色彩”章用太阳表示,“态度”章用一颗红心表示,“构图”章用“花朵”表示,“造型”章用拟人化的笑脸表示。这样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或相同的印章,学生之间既没有等级之分,同时还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许。
美术评价是检验和改进美术课堂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评价可以尝试着从关注评价对象、转换评价视角、优化评价方法、改进评价过程、创新评价表达、丰富评价形式等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和促进顺应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形成美术课堂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师生心理相容,体现教学的艺术性,创造出理想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体验成功的需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发展。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鲜活生命,他们的世界是一个亦真亦幻的奇妙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欢乐与痛苦,有自己的失望与希望。鼓励学生有个性地、大胆地描绘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运用赏识性评价激励学生、关爱学生,才能涌现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有灵性的精彩之言。
汉开
2024-12-11 广告
2024-12-11 广告
艺体生文化课辅导中心是成都择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教育服务平台,专注于为艺体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文化课辅导。我们深知艺体生在专业与文化课之间的平衡挑战,因此,我们集结了优秀的教师团队,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案,助力艺体生克服文化课难题,实现专...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