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晚上用什么照明 说说古代没有灯晚上干什么
古代晚上用烛、油灯、油膏灯照明
一、喝酒,古代的风流名士都喜欢喝酒,似乎能从酒中喝出锦绣诗篇来。他们喜欢露天喝,也喜欢在亭子里喝,有朋友来了喝,朋友走了也喝。喝酒时再叫上几个善歌善舞的名妓来演奏取乐,再行酒令,对对子,写诗词,真的是万丈风流皆出于酒,一夜的时间也很好消磨。
二、读书,很多男人都会在天黑之后,点上蜡烛,去读一读圣人经卷。虽然蜡烛和电灯相比,照明度太差,但这也更显出古代读书人的不易。读书不仅是因为消磨时间,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人觉得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这也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由来。
三、聚会,古人是特别喜欢聚会的,大多都是一些好友在一起吟诗作对,对弈猜谜。就比如伯牙和子期,一起听曲弹琴,引出了高山流水的千古佳话,而诗仙李白则更是个中翘楚,时不时与友人聚会一番,喝醉之后还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扩展资料:
中国古灯材质种类繁多,大致分为青铜、陶器、瓷器、玻璃、木头、石头、铁、锡、金银烛台等。
古代青铜灯也写作“锭”。式样很多,常见的上有盘, 用以盛油或插烛, 中有柱,下有底。有的底如雁足,称“雁足灯”。
有的圆盘下有三短足,盘边有把,自身铭文称为“行灯”。有的铸成人形、鸟形、兽形、树形等。尚有周围有壁及可开合的门,以调节气流和照度,如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铜灯盛行于战国至汉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灯
在漫长的前现代社会,那些幽暗的夜晚,我们的老祖宗如何解决照明问题呢?让我先讲一个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叫颜叔子的人,上无长亲,下无寸男,独自一人生活。他的邻居也是位独居的寡妇,有一晚暴风雨摧毁了邻居女子的屋子,她跑到颜叔子这里求救。颜叔子收留了她,让她拿着灯烛,天快亮了,手里的柴禾要烧没了,就从屋顶取来茅草烧之。颜叔子整晚燃烛,肯定是考虑到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要是黑魆魆的,肯定要诽议四起了。
没错,汉以前,正是以柴禾做灯烛,所以称“烛”为“火”。《晏子春秋》记载晏子和齐景公饮酒,“日暮,公呼具火”。清人俞樾《茶香室续钞十四》说到韩翃诗“日暮汉宫传蜡烛”,注曰:然烛之用蜡,不知起于何时,古人之烛或用麻或用木蓼或用胡麻或用脂膏,并无所谓蜡烛。漫长的夜晚因为有了烛火,而可以夜饮聚会读书写字。《古诗十九首》里感叹,“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试想在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夜晚,你去参加一次宴会。到了主人家,好客的主人,殷勤告诉你,你认识的某某在哪。你不会奇怪为何这里黑灯瞎火,这是因为燃烛火大烬多,怕有危险,又不干净;再说除非大贵之家,也会觉得太过靡费,而且还得有人手里拿着烛火,这可不是什么轻省活儿,要随时用碗接着落下的灰烬,还要准备燃尽了加薪。直到所有人来齐了,开始上菜了,主人这才叫人燃起烛火。手里拿火的人要坐在屋里的一角,保证不妨碍客人行动,也比较安全。举火之人,不饮酒不唱歌,以免引发火患。曲尽星稀,酒阑将散,主人想留客再饮,便藏起灰烬,拿着还没有点燃的烛火敬客,显示自己的诚意。
《史记·孟尝君传》里,这位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请客夜宴,“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大概好客的孟尝君是怕烟火熏到客人,所以让一个人遮挡一下,没想到引起了误会,那位误解了的客人更是搭上了性命,不过于孟尝君,好客之名恐怕又进了一层。
若是大的环境里,比如天子议事、重大节庆,则用大烛庭燎。《明皇杂录》说:“上在东都,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阳宫,大陈灯影,设庭燎,自禁中至于殿庭,皆设蜡炬,连属不绝。”庭燎的制作,是用芦苇做心,用布缠绕,灌入蜂蜜,布的外面也涂上蜂蜜。这样不但质地坚硬,而且也耐久,不像火薪烧得太快。然而燃烧起来,味道闻着定然不雅的很。
在室内,就只用小烛,燃烧得很快,随时的准备添薪。只是若逢盛夏,屋里火烧着,热燎燎得岂不是火上浇油?故而古人习惯夏天在室外纳凉,月明星稀之际,“契阔谈讌,心念旧恩”,当是何等美事啊!
(二)
“兰膏明烛,华容备些”。《楚辞》里的这句诗说出了一个事实。在遥远的战国时代,开始有油灯出现,从此照亮了中国几千年的漫漫黑夜。不过,像大多数发明,开始的时候只是富人的奢侈品。因为那时候尚未有植物油,油灯用的是动物油,材料来源有限,若再加入香料,那就更加昂贵了。原来用薪束照明,一屋子烟火气,如今有了油灯这种设备,不啻是革命性的进步。那些在黑夜里作乐的豪富人家,一定十分的纵情快意。
一直到魏晋时候,贫家照明,仍然用的是传统的老法子。《拾遗记》里说:“魏文帝所爱美人薛灵芸,常山人也。居生贫贱,每聚邻妇夜绩麻,以麻蒿自照。”这位出生于乡野的美人,后来被曹丕迎立为妃。曹丕让人在洛阳城外数十里处,筑土为台,台高三十丈,高耸入云;在台下四周布满蜡烛,名叫“烛台”。薛灵芸抵达之时,正好是入夜时分。只见从城郊至城里的沿路上,排满了粗大的红烛,烛光闪烁,把周围照耀得如同白昼一样,习惯在幽暗烛火下纺织的的薛灵芸,见到这种大场面,简直惊呆了,怀疑自己是不是登上了传说中西王母的瑶台。
有蜡烛之后,油灯又不算贵了。蜡烛美丽而且易于携带,油灯气味不好,而且不好携带。真正的豪奢子弟,家里的照明都是大手笔。《归田录》里说“冦莱公自少年富贵,不点油灯,虽寝室亦燃烛达旦,厕溷间烛泪成堆”。在厕所点蜡烛,这位冦老西真不是一般的奢侈。
植物油出现之后,油灯就更不是什么奢侈品了。《齐民要术》:“种红花收子,既任车脂,亦堪为油。”、“麻子科大,收此一实”,足供美烛之用。点灯最好用乌桕油,依次为油菜子油、亚麻子油、棉子油和胡麻子油(消耗比较快),桐油和桕混油为下品。
宋代更发明了一种“省油灯”。据《老学庵笔记》记载:“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有之,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故易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油灯一般是用铜、铁、锡制成,下承以盘,中间是柱,盏者,盛油之器,放在柱子顶端,时间久了,发热,热油容易干掉,在盏内放水,盏不热,所以便可以省油。
油灯发明之后,幽暗的中国夜晚充满了光的伟大和灵动。“咸阳宫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炳若列星。”《西京杂记》的这个描述,让人想象汉代宫廷绮丽的夜晚。汉武帝思念李夫人,有方士为之招魂,在帷帐里点起灯烛,果然看到了李夫人的倩影。武帝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想必是武帝神思恍惚,在迷离跳动的灯烛之下,出现了幻觉。
“满园芳草年年恨,剔尽灯花夜夜心”,唐人唐彦谦描绘的这幅画面,是古代文学中令人难忘的意象。炽热的内心,似乎便是油灯里的灯芯,在漫漫长夜里煎熬、等待。剔灯花这个充满文学意味的小动作,一个遥远的美丽的挥不去的手势,成为女性代代相传的心理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