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防护的措施有哪些项
2019-03-01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2)安装带漏电保护功能的自动断电装置。
(3)尽可能采用安全电压。
(4)保证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5)采用电气安全用具。
(6)设立屏护装置。
(7)保证人或物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8)定期检查用电设备。
2023-08-29 广告
电气安全防护的措施主要有组织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两种。组织管理措施又分管理措施、组织措施和急救措施三种。其中管理措施主要有安全机构及人员设置,制定安全措施计划,进行安全检查、事故分析处理、安全督察、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制定规章制度、安全标志以及电工管理、资料档案管理等。
技术措施包括直接触电防护措施、间接触电防护措施以及与其配套的电气作业安全措施、电气安全装置、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电气作业安全用具、电气火灾消防技术等。
电气安全防护的措施任务及核心:
有计划且经常组织员工,特别是单位领导干部学习国家对劳动保护、安全用电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当地供电部门、本行业的法规、条例等,并及时有力地贯彻执行。
经常组织电气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电工作业人员及针对用电人员、电气操作人员,进行电气安全技术管理和电气安全技术的学习培训。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电气安全专业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和因素,同时对电气系统、电气管理和电气作业人员、电气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违章及误操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纠正。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电气安全措施
电气安全防护的措施分为直接接触防护措施、间接接触防护措施、兼防直接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其中直接措施包括绝缘措施、屏护措施、间距措施。间接包括IT系统、TT系统、TN系统兼防,包括双重绝缘措施、安全电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在电气工程操作中,一个操作顺序的颠倒或漏掉一个其中的操作项目,都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毁、大面积停电等严重的事故,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是严重的社会影响。
因此在电气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规范的安全条例,并对电力系统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特别是生产一线人员提出严格的遵章守纪的要求。因此电气安全问题成为关系到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头等大事。
安全技术方面对电气设备基本要求:
(1)对裸露于地面和人身容易触及的带电设备,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2)设备的带电部分与地面及其他带电部分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易产生过电压的电力系统,应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保护间隙等过程电压保护装置。
(4)低压电力系统应有接地、接零保护装置。
(5)对各种高压用电设备应采取装设高压熔断器和断路器等不同类型的保护措施;对低压用电设备应采用相应的低电器保护措施进行保护。
(1)电气绝缘。保持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良好,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基本要素。电气绝缘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通过测量其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参数来衡量。
(2)安全距离。电气安全距离,是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均应保持一定距离。通常,在配电线路和变、配电装置附近工作时,应考虑线路安全距离,变、配电装置安全距离,检修安全距离和操作安全距离等。
(3)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安全载流量,是指允许持续通过导体内部的电流量。持续通过导体的电流如果超过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发热将超过允许值,导致绝缘损坏,甚至引起漏电和发生火灾。因此,根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确定导体截面和选择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4)标志。明显、准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因素。标志一般有颜色标志、标示牌标志和型号标志等。颜色标示表示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标示牌标志一般作为危险场所的标志;型号标志作为设备特殊结构的标志。
二、安全技术方面对电气设备基本要求
(1)对裸露于地面和人身容易触及的带电设备,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2)设备的带电部分与地面及其他带电部分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易产生过电压的电力系统,应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保护间隙等过程电压保护装置。
(4)低压电力系统应有接地、接零保护装置。
(5)对各种高压用电设备应采取装设高压熔断器和断路器等不同类型的保护措施;对低压用电设备应采用相应的低电器保护措施进行保护。
(6)在电气设备的安装地点应设安全标志。
(7)根据某些电气设备的特性和要求,应采取特殊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