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垄断会带来低效率?
因为垄断意味着没有竞争,也就无法提高效率。
对行政垄断的规制面临诸多挑战。部分行政机关对行政垄断还缺乏清晰认识。虽然一些行政垄断行为会带来一定的短期和局部经济利益,但从长期和全局看,会降低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甚至给进一步改革增加成本和阻力。
习惯于以政府主导的方式和行政命令的手段,依靠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来刺激经济,而忽视了发挥市场的作用,对竞争秩序的维护、产业的升级、创新的激励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扩展资料
首先,需要通过有效的竞争倡导,培育竞争文化。考虑到行政垄断在我国的历史性根源,这一问题的解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需要向政府机构充分阐明限制、扭曲竞争的危害,提高政府机构促进、维护竞争的主动性,逐步消除行政垄断滋生的土壤。
其次,需要通过有效的竞争执法,纠正违法行为。竞争执法机构透明、有效的执法,在树立执法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同时,纠正违法行为对竞争的损害。
再次,需要通过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是以对竞争影响合理性为尺度;
划定政府干预市场的边界,对拟订或现行产业政策所可能或已产生的竞争影响进行评价,促进其向着最有利于竞争的方向制定、修改,从而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经济时评:规制行政垄断任重而道远
由于垄断的效率特征是一个不能简单对待的领域,又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因此我们可能不得不采取简单的方式,就是不去反什么垄断。我们常常讲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三大原因。的确,它们的存在给政府在一定条件下干预市场提供了某种理由。不过垄断毕竟不同于污染这样的外部性问题,后者不仅仅是对于要否干预及干预效果判断的信息要求要低些,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政府干预,私人企业不会彼此竞争以减少污染排放。可是垄断不一样,垄断利润的存在终归会引来竞争者。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或者私人之间的相互勾结,垄断不会长久地存在,私人企业的竞争最终会对垄断提供市场校正。因此和污染那样的外部性问题不一样,在长期中,就算我们不反垄断也不会带来严重后果。只有行政垄断是例外。唯一地在一般意义上我们可以反对的就是行政垄断。不过即使这样,我们也要明白,反对一切形式的垄断,要害都在于消除市场禁入。
看一看美国240位经济学家给总统的公开信是怎样谈论这个问题的吧:“反垄断法本来是用来对付垄断者‘高价格、低质量’的行为的,但是现在情况恰恰相反,消费者前所未有地享受着不断降低的价格、以及不断提高的质量。一些竞争对手,日子越来越难过,便转而向政府寻求行政帮助。最近几宗针对微软、英特尔、Visa与万事达卡的反垄断诉讼,始作俑者都不是消费者,而是被告企业的竞争对手。这个现象令人忧虑。自由竞争才是信息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呼吁有关当局撤消那些证据不足的反垄断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