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语句中“in”和“exist”有什么区别?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本文主要分析了in和exists的区别与执行效率的问题:
in可以分为三类:
1、形如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in ( 'a ', 'b '),应该和以下两种比较效率。
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a ' or f1= 'b '
或者
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 'a ' union all select * from t1 f1= 'b '
你可能指的不是这一类,这里不做讨论。
2、形如
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in (select f1 from t2 where t2.fx= 'x '),
其中子查询的where里的条件不受外层查询的影响,这类查询一般情况下,自动优化会转成exist语句,也就是效率和exist一样。
3、形如
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in (select f1 from t2 where t2.fx=t1.fx),
其中子查询的where里的条件受外层查询的影响,这类查询的效率要看相关条件涉及的字段的索引情况和数据量多少,一般认为效率不如exists。
除了第一类in语句都是可以转化成exists 语句的,一般编程习惯应该是用exists而不用in.
A,B两个表,
(1)当只显示一个表的数据如A,关系条件只一个如ID时,使用IN更快:
select * from A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B)
(2)当只显示一个表的数据如A,关系条件不只一个如ID,col1时,使用IN就不方便了,可以使用EXISTS:
select * from A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B where id = A.id and col1 = A.col1)
(3)当只显示两个表的数据时,使用IN,EXISTS都不合适,要使用连接:
select * from A left join B on id = A.id
所以使用何种方式,要根据要求来定。
这是一般情况下做的测试:
测试结果:
set statistics io on select * from sysobjects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syscolumns where id=syscolumns.id) select * from sysobjects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syscolumns ) set statistics io off (47 行受影响)
表 'syscolpar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2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表 'sysschobj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1 行受影响)
(44 行受影响)
表 'syscolpars '。扫描计数 47,逻辑读取 97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表 'sysschobj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1 行受影响)
set statistics io on select * from syscolumns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sysobjects where id=syscolumns.id) select * from syscolumns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sysobjects ) set statistics io off
(419 行受影响)
表 'syscolpar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10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15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表 'sysschobj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1 行受影响)
(419 行受影响)
表 'syscolpar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10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表 'sysschobj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1 行受影响)
测试结果(总体来讲exists比in的效率高):
效率:条件因素的索引是非常关键的
把syscolumns 作为条件:syscolumns 数据大于sysobjects
用in
扫描计数 47,逻辑读取 97 次,
用exist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
把sysobjects作为条件:sysobjects的数据少于syscolumns
exists比in多预读 15 次
in可以分为三类:
1、形如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in ( 'a ', 'b '),应该和以下两种比较效率。
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a ' or f1= 'b '
或者
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 'a ' union all select * from t1 f1= 'b '
你可能指的不是这一类,这里不做讨论。
2、形如
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in (select f1 from t2 where t2.fx= 'x '),
其中子查询的where里的条件不受外层查询的影响,这类查询一般情况下,自动优化会转成exist语句,也就是效率和exist一样。
3、形如
select * from t1 where f1 in (select f1 from t2 where t2.fx=t1.fx),
其中子查询的where里的条件受外层查询的影响,这类查询的效率要看相关条件涉及的字段的索引情况和数据量多少,一般认为效率不如exists。
除了第一类in语句都是可以转化成exists 语句的,一般编程习惯应该是用exists而不用in.
A,B两个表,
(1)当只显示一个表的数据如A,关系条件只一个如ID时,使用IN更快:
select * from A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B)
(2)当只显示一个表的数据如A,关系条件不只一个如ID,col1时,使用IN就不方便了,可以使用EXISTS:
select * from A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B where id = A.id and col1 = A.col1)
(3)当只显示两个表的数据时,使用IN,EXISTS都不合适,要使用连接:
select * from A left join B on id = A.id
所以使用何种方式,要根据要求来定。
这是一般情况下做的测试:
测试结果:
set statistics io on select * from sysobjects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syscolumns where id=syscolumns.id) select * from sysobjects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syscolumns ) set statistics io off (47 行受影响)
表 'syscolpar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2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表 'sysschobj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1 行受影响)
(44 行受影响)
表 'syscolpars '。扫描计数 47,逻辑读取 97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表 'sysschobj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1 行受影响)
set statistics io on select * from syscolumns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sysobjects where id=syscolumns.id) select * from syscolumns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sysobjects ) set statistics io off
(419 行受影响)
表 'syscolpar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10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15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表 'sysschobj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1 行受影响)
(419 行受影响)
表 'syscolpar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10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表 'sysschobj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物理读取 0 次,预读 0 次,lob 逻辑读取 0 次,lob 物理读取 0 次,lob 预读 0 次。
(1 行受影响)
测试结果(总体来讲exists比in的效率高):
效率:条件因素的索引是非常关键的
把syscolumns 作为条件:syscolumns 数据大于sysobjects
用in
扫描计数 47,逻辑读取 97 次,
用exists
扫描计数 1,逻辑读取 3 次
把sysobjects作为条件:sysobjects的数据少于syscolumns
exists比in多预读 15 次
威孚半导体技术
2024-08-19 广告
2024-08-19 广告
威孚(苏州)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生产、研发、销售晶圆传输设备整机模块(EFEM/SORTER)及核心零部件的高科技半导体公司。公司核心团队均拥有多年半导体行业从业经验,其中技术团队成员博士、硕士学历占比80%以上,依托丰富的软件底层...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威孚半导体技术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