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这首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诗名叫什么?
诗名叫做《咏雪》,是一首七言绝句,出自清代诗人郑板桥的《郑板桥集》。
释义:
一片一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而落,整个天地都白茫茫的一片,飘落的雪花落入芦花丛里,和白色的芦花融为一体,叫人难以分辨。
扩展资料:
作诗背景:
初到扬州的郑板桥穷困潦倒,大雪纷飞的一日他相约友人一同出游赏雪,巧遇一群吟诗作对的人,这群人看郑板桥衣衫褴褛,就觉得定不是有才之人,就有意为难于他,让他以雪即兴作诗一首,于是郑板桥信手拈来,做了这首《咏雪》。
赏析:
这首《咏雪》主要表达雪花的多、洁白和轻盈美丽。诗句之中的数字都是一个虚数,并不是真的在数雪花的片数,诗人使用数字,主要是展现雪景的美妙以及美好,在人们眼前展现一幅大雪纷的景象,仿佛雪景就在读者的眼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数字诗自郑板桥创造之后,这种简洁的,朗朗上口的表达方式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于是就有很多人模仿,比如乾隆皇帝的《咏雨》等,但是在数字诗上成就,还数郑板桥最高,因此那些模仿之作的流传度更是不及郑板桥《咏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咏雪》
扬州八怪里的郑板桥名气最大,而且他不仅在绘画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另外诗歌同样写得很不错;其中一些经典的作品,那也是深入人心,尽管清朝的诗人,他们在夹缝中求生存,不过还是有很多的诗人,写下诸多名篇佳作,才情直追唐宋诗人。那么郑板桥就是其中翘楚,他的诗清新脱俗,写得很有韵味,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写得同样充满了诗情画意。
笔者今天要与大家分享郑板桥一首很有趣的诗《山中雪后》,这也是一首很典型的咏雪诗,整首诗尽管并没有什么高超的表现手法,只是那么信手拈来,但是同样写得很唯美,每一句都是经典。无论是唐诗,还是后来的宋诗,那都有很多这类作品,不过郑板桥这首诗由于写得生动有趣,也是深受人们的喜爱。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郑板桥写这首诗时正是在某天清晨起来后,看到了那地面上皑皑白雪,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夜间只是觉得很冷,但是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但是等到天亮起床后,突然之间发现原来是下雪了,看到了外面厚厚的积雪。郑板桥也正是如此,清晨起床后看到那皑皑白雪,这引发了他的诗情,于是信手拈来之间,写下了这么一首有趣的诗,从而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经典之作。
雪是很寻常的景物,每当到了冬天,或者是在初春时节,天气变冷了之后,那么都会下雪,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看到雪景可能不会有任何的感触,只觉得那是雪而已,但是对于诗人来说不一样,他们看到了地面上的皑皑白雪,自然是会诗兴大发,于是很多的经典咏雪诗,正是在这样的情形创作出来的。
郑板桥的诗如果从字面上来看的话,会让人觉得很普通,不过这也是清朝诗人比较独特的一个地方,尽管看似写得很普通,但是同样充满了诗情画意,写得也是很有唯美,在这首《山中雪后》一诗中,郑板桥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把所见之物描写得生动有趣,读来那也是朗朗上口,让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第一二句那就是点明了方题,也交代了时间和地点,这样的一种描写,也令这整首诗更具有张力,从而与下面的两句形成对应,也让这整首诗更加唯美,“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清晨起床后打开房门,才看到了外面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整个大地都被白雪给覆盖了,雪后初晴,天上的白云变得很惨淡,这样的天气里,那阳光都变得很寒冷。
第三四句写得就更加有趣,诗人正是进一步地描写了内心的感受,“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房檐上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院子里的梅花也被积雪给覆盖了,看到这院中的梅花,它们是品格是多么坚强,又是多么不寻常。这两句看似在写景,其实诗人还是另有所指,正是通过对于梅花的描写,以此告诉了世人许多的大道理。
郑板桥,原名郑燮,清朝著名的诗人、艺术家、思想家;在这首《山中雪后》一诗中,他正是通过对于周围环境细腻的描写,从而告诉了世人许多的大道理,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那都是要坚持自我,一定要有一颗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成就一番事业,才能够实现人生理想,这也正是此诗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
以画竹而闻名的郑板桥,也喜欢用数字入诗,他的数字诗《咏竹》可谓别出心裁:“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诗中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却写尽了竹子的风姿神韵。他写的《咏雪》诗也十分别致:“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总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