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2019-04-23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几种不同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会产生 化石。
1.冷冻,干燥和包裹,例如在焦油或树脂中,可以产生保存身体组织的全身化石。
当大多数生物通过各种其他方式改变时,它们就变成了化石。
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热量和压力有时会导致生物组织 - 包括植物叶子和鱼类,爬行动物和海洋无脊椎动物的软体部分 - 释放氢气和氧气,留下碳残留物 。
这个过程 - 称为碳化或蒸馏 - 产生了沉积岩中死亡生物的详细碳印象。
最常见的石化方法称为矿化或石化。在有机体的软组织在沉积物中腐烂之后,硬质部分 - 特别是骨骼 - 被遗忘。
2.水渗入残骸中,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渗入残骸内的空间,形成晶体。这些结晶矿物质使得残骸与包裹的沉积岩一起变硬 。
在另一个被称为替代的石化过程中,地下水中的矿物质在水完全溶解生物体的原始硬质部分后取代构成身体残骸的矿物质。
化石也来自模具和铸件。如果有机体完全溶解在沉积岩中,它会在岩石中留下外部的印象,称为外部霉菌。如果那个模具充满了其他矿物质,它就变成了铸造品。
3.当沉积物或矿物质填充生物体的内部空腔(例如壳或颅骨)时,形成内部模具,并且残余物溶解。
有机残余物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一些化石不仅仅是矿物质。例如,化石分析显示,一些人保留 了白垩纪的有机物,这一时期从6550万年到1.455亿年,而侏罗纪时期则从1.455亿年到1.996亿年前。
测试表明,这些有机物质属于恐龙,因为它们与从恐龙进化而来的鸟类中的某些蛋白质相匹配。
除了牙齿和骨骼外,有的动物的粪便也能成化石。例如,有的肉食动物吃肉时是连着碎骨一起吞下的,粪便里有许多没有被消化掉的碎骨,碎骨不容易腐烂,所以也能成为化石。脚印也能成为化石。人或动物踩在泥沙上,造成脚印。泥沙干后,脚印又被另外的物质填满。两种物质都被后来渗进去的矿物质石化后保存下来,但是两种物质的性质不同,软硬不同,容易风化或破坏的程度也不同。一种物质被风化或破坏后,另一种物质便表现为脚印化石。
聚居生活集体死亡
形成化石的首要条件是生物的大量死亡,而大量生物死亡的前提是大量生物聚居在一起。以珊瑚虫为例,它们集群生活,对于生活环境条件,有大体一致的要求,如果这些基本生活条件发生改变,就有可能导致珊瑚虫的集体死亡。因此,对于珊瑚虫来说,形成化石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迅速掩埋及时保存
形成化石的第二个条件是生物在死亡以后必须迅速掩埋,否则它们的遗体就会遭到其他动物的噬食,或者氧化、腐烂。即使是坚硬的贝壳、骨骼之类,年深月久,遭受风化腐蚀,也会变成粉末,随风飞扬而消失。
硬化的优越性
绝大多数化石都是生物体的硬质部分,诸如骨骼、牙齿、角、树干、孢子、花粉等,其中有些含有相当分量的无机物质,不但不易腐烂分解,反而容易和外界的矿物质起交替作用,从而加固其构造。所以,常见的化石实际上指的是生物体的硬质部分的化石。
石化加固
形成化石的第四个条件是“石化”过程,这个过程基本上有两类: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所谓化学过程是指,在埋藏生物遗体的地层中,当浓度较高的矿物质水溶液(主要是碳酸钙溶液、二氧化硅和黄铁矿溶液)流过生物遗体时,生物遗体的硬体部分的原来成分被地下水溶液中的矿物质逐渐置换,久而久之变为几乎全新的矿物成分,而硬体部分的形态特点,甚至内部细微的纹理等则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最常见的有骨骼化石、贝壳化石及植物的茎干化石。所谓物理过程是指,生物体的外形或壳体的花纹烙印在岩层上,或者生物体的壳体、骨骼等空隙被泥沙或其他矿物质所充填。比如,在海滩、河滩或湖滩上,带壳的动物落在柔软的泥沙层上,被新的沉积物覆盖,遗体被紧紧压住,年深月久,滩地上就会印上动物壳体的花纹、动物的足迹等,最终成为化石
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体存在的证据都谓之化石。
简单的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亿年前。留有恐龙足迹的大的石灰岩板被运到全世界的博物馆中,成为这种巨大爬行动物的哑证据。无脊椎动物也能留下踪痕。在许多砂岩和石灰岩沉积层的表面可以看到它们的踪迹。无脊椎动物的踪痕既有简单的踪迹,也有蟹及其它爬虫的洞穴。
这些踪痕提供了有关这些生物的活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的证据。洞穴是动物为着藏身觅食而在地上、木头上、石头上以及其它能打洞的物质上打出的管状或圆洞状的孔穴,后来若被细物质充填,就可能得以保存下来。打出该洞穴的动物的遗体偶尔也能在充满洞中的沉积物中找到。在松软的海底,蠕虫、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以及其它动物都可留洞穴。某些软体动物,如凿船虫——一种钻木的蛤、石蜊(Litho-
domus)——一种钻石的蛤,它们的洞穴化石和钻孔化石也常常能被发现。在人们所知的最古老的化石之中,有管状构造,据认为这种管状构造是蠕虫的洞穴。在许多最古老的砂岩中,就有这种管状构造。
钻孔是某些动物为了觅食、附着和藏身而打的洞。钻孔经常出现在化石化的贝壳、木头和其它生物体的化石之上。钻孔也是一种化石。象钻孔蜗牛这种食内动物就能穿过其它动物的壳来钻孔以吃食其软体部分。许多古代软体动物的壳上可见到象是钻孔蜗牛打的整齐的洞。
化石对于追溯动植物的发展演化是有用的,因为在较老的岩石中的化石通常是原始的和较简单的,而在年代较新的岩石中的类似种属的化石就要复杂和高级。
某些化石作为环境的指示物是很有价值的。例如造礁珊瑚似乎总是生活在与今天相似的条件下。因此,如果地质学家找到了珊瑚礁化石——珊瑚最初被埋藏的地方,就可以有理由地认为,这些含有珊瑚的岩石形成于温暖的相当浅的海中。这就使得勾画出史前时期海的位置及范围成为可能。珊瑚礁化石的存在还可指示出古代水体的深度、温度、底部条件和含盐度。
化石的一个更重要的用途是用来进行对比——确定若干岩层间彼此相互关系的密切的程度。通过对比或比较各岩层所含的特征化石,地质学家可以确定一个特定区域的某种地质建造的分布。有的化石在地质历史上生存的时间相当短,然而在地理分布上却相当广泛。这种化石被称为指示化石。由于这种化石通常只是和某一特定时代的岩石共生,所以在对比中特别有用。
微体生物的化石对于石油地质工作者作为指示化石特别有用。微体古生物学家(研究微体古生物的学者)通过对从钻孔中取得的岩心进行冲洗、将微小的化石分离出来,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研究。通过对这些细小的古生物遗体的研究所获得的资料对于判断地下岩层的年代和储油的可能性是非常有价值的。微体古生物化石对于世界油田之重要可从某些储油地层用某些关键的有孔虫的属来命名这一点见其一斑。其它微体古生物化石,例如:介形虫、孢子和花粉,也被用来确定世界其它许多地区的地下岩层。
虽然植物化石对于指示气候十分有用,但用于地层对比就不很可靠。植物化石提供了许多有关整个地质时代的植物演化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