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为什么更容易上当受骗?
因为老年人更容易信任他人。
1,对社会信息摄入太少。究其原因,大部分老年人对社会信息摄入较少,特别是对一些新鲜事物的认识会相对片面。手段高明的骗子们常常会利用老年人更关注健康,更容易相信、崇拜所谓权威的心理特点,而请君入瓮。
2,容易满足自我心理需求。老年人为了满足自我的心理需要而上当受骗。一些老年人,虽然退休多年,但是又碍于面子,不想被后辈们说他们老无所用,内心对自我价值感的追求丝毫不逊于年轻人。
于是,想用自己的积蓄通过小投资赚点生活费以满足成就感的心理,也成为骗子们的一个目标。
3,老年人缺乏关爱。老年人缺乏关爱的确也是他们上当受骗的原因之一。调查揭示,20.6%的受访者觉得老年人缺乏关爱,14.4%的受访者认为老年人遇事没人商量。
据从事老年人生活状态研究多年的社会学家披露,他曾经接触过一位腿脚不好的独居老人,因为几天没人和他说话,老人故意弄坏了家里的抽水马桶,目的就是想和上门服务的马桶修理工聊聊天。
4,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关爱不够。防止老年人被诈骗,不只是警方的事,家庭和社会层面,也应该在“救救老人”的问题上多出一份力。
过去的很多案例显示,那些被骗的老年人往往都缺少子女、亲人的保护和提醒,如果子女在精神上多一些关照,让老人有信任的交流对象,很多诈骗悲剧就不会发生。
1.信任度随年龄增长而显著提高。主要表现为年纪越大,越倾向于相信他人。
2. 认识诈骗的能力可能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即使是在没有认知障碍症的情况下)导致他们更容易成为诈骗者的目标。
3. 骗局迎合了老年人的心理及有关方面的需求。例如,对于退休保障的担忧,健康和医疗的需求,担心依靠他人(losing independence)等等。
列举几个事实:
·并非只有富裕的老年人会成为行骗/诈骗的对象,那些处于低收入水平的老年人也会;
·并不是只是陌生人会对老年人行骗,家人/亲戚/朋友也会(例如房产等等);
·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成为诈骗者的目标;
·房产拥有者(相对于非房产拥有者,比率大约高3倍);
·家庭结构(居住于空巢家庭,独居家庭的老年人更容易成为行骗/诈骗对象)
如何预防?
世界比较通用的做法是教育(Education)和大众关注(Public Awareness Campaigns)。当然,也有法律方面的措施(例如代理人制度(the power of attorney),但目前在中国来讲还是相对来讲较为昂贵且不切实际,非普通人可以负担)。因此,预防老年诈骗首先应该从认识诈骗开始。
在此用借用美国的例子以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讲讲老年人比较容易被骗的几个方面(资料主要来源于National Council on Ageing以及自己的个人观察)
1. 健康保健方面
主要是健康/医疗方面,在中国主要表现在推销保健品。一般都是小年轻亲切地叫着“大爷大妈”,然后夸大产品对健康的神奇疗效就把这些钱骗了(这让我想起“老有所依”剧中的场景)
开药,特别是开一些特别的价格高昂的药品以及进行非必要的检查及治疗(unnecessary tests and treatments)。这在美国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此类诈骗其实钱还不是最主要的,最麻烦的是药物对老年人身体的负面影响难以估计。在中国应该类似的情况也不少……(在此省略1000字)
2. 身后事的处理
这一类诈骗主要就是关于墓地以及葬礼的安排等等。在中国常见的例子大概就是那些推销墓地林园的,一般都是免费开车说带你去玩玩(一日游之类),然后顺便介绍他们公司提供的什么一条龙服务(关于这个本人深有体会,老妈还真上了这些骗子的车,好在还没有掏钱)。这些诈骗主要针对的就是那些空巢、独居/鳏寡的老年人,利用他们对此类服务的需求,对类似服务收费不甚明白及对市场不甚了解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