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他重用过哪些著名的贤相?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魏徵(580~643年),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鼓城村)人。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唐朝初年名相。襄州刺史杜吒之子。唐太宗即位后,历任兵部尚书、检校侍中、吏部尚书,迁右仆射,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负责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并称“房谋杜断”。凌烟阁,位列第三。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人。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岑文本(595-645年),字景仁,邓州棘阳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唐朝宰相、文学家,东汉征南大将军岑彭之后,西梁吏部尚书岑善方之孙。聪慧敏捷,博通经史。十四岁为父申冤,辞情激切,由是知名。萧铣在荆州称帝,以为中书侍郎。武德四年,河间郡王李孝恭平定荆州,力劝安民。贞观元年,授秘书郎,迁中书舍人,掌管机要文件,参与撰写《周书》,封为江陵县开国子,官至中书令,参知政事。贞观十九年,从征辽东,鞠躬尽瘁,卒于途中,享年五十一岁,褒赠侍中、广州都督,谥号为宪,陪葬昭陵。
马周(601年-648年),字宾王,清河茌平(今山东茌平县茌平镇)人。唐朝宰相。贞观五年(631年),上书谏言有功,拜门下省值班侍奉,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谏议大夫。接续郑国公魏征的风骨,屡次直言进谏,匡正朝政得失,为贞观年间的政治改良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后迁中书侍郎、中书令、太子右庶子、代理吏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等一系列重要职务,深得唐太宗爱重。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唐朝初年名相。襄州刺史杜吒之子。唐太宗即位后,历任兵部尚书、检校侍中、吏部尚书,迁右仆射,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负责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并称“房谋杜断”。凌烟阁,位列第三。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人。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岑文本(595-645年),字景仁,邓州棘阳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唐朝宰相、文学家,东汉征南大将军岑彭之后,西梁吏部尚书岑善方之孙。聪慧敏捷,博通经史。十四岁为父申冤,辞情激切,由是知名。萧铣在荆州称帝,以为中书侍郎。武德四年,河间郡王李孝恭平定荆州,力劝安民。贞观元年,授秘书郎,迁中书舍人,掌管机要文件,参与撰写《周书》,封为江陵县开国子,官至中书令,参知政事。贞观十九年,从征辽东,鞠躬尽瘁,卒于途中,享年五十一岁,褒赠侍中、广州都督,谥号为宪,陪葬昭陵。
马周(601年-648年),字宾王,清河茌平(今山东茌平县茌平镇)人。唐朝宰相。贞观五年(631年),上书谏言有功,拜门下省值班侍奉,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谏议大夫。接续郑国公魏征的风骨,屡次直言进谏,匡正朝政得失,为贞观年间的政治改良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后迁中书侍郎、中书令、太子右庶子、代理吏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等一系列重要职务,深得唐太宗爱重。
展开全部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妻舅,在玄武门事变中立下大功,理当封高官,但历来外戚掌权会被众人攻击,因此,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本人为了避嫌,再三请求只当一个空头官儿。但长孙无忌确有宰相之才,李世民用人不避亲,任命他为宰相。
魏征是李建成手下有名的谋士,多次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可谓李世民的大仇人。但魏征为人耿直,有才干,是个忠臣,李世民不记前仇,任用他为谏议大夫。魏征不断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使李世民对他十分佩服,经常将魏征请入居室,询问得失,魏征愈来愈被重用,先后被李世民提升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他为魏国公。
魏征是李建成手下有名的谋士,多次建议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可谓李世民的大仇人。但魏征为人耿直,有才干,是个忠臣,李世民不记前仇,任用他为谏议大夫。魏征不断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使李世民对他十分佩服,经常将魏征请入居室,询问得失,魏征愈来愈被重用,先后被李世民提升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他为魏国公。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