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出自哪里? 含义?
这是唐贞观十七年,在谏臣魏征病逝后,唐太宗说的话,原句为:“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大意是:“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这说明了魏征在唐太宗执政期间起到的重大作用。
这句话直至今日仍然起到警醒我们的作用,提醒我们应该时刻以他人为鉴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我们都知道魏征 ,刚直不阿,特别敢于、善于向唐太宗提出建议、意见甚至批评,改变皇帝一些错误的想法、做法。许多时候他一点也不给唐太宗留面子,搞得唐太宗很生气,大光其火。即便如此,魏征也不害怕,连脸色都不带变的,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见魏征这样,唐太宗也往往没了脾气,事后也就慢慢消了气。
有一次,大概魏征实在把唐太宗气坏了,唐太宗罢朝归来,回到后宫,仍然怒气冲冲。一边生气一边大骂:"哪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太宗的长孙皇后问他:"这是谁又气着你了?"太宗回答说:"魏征这家伙,常常在朝廷之上当着众人的面跟我争论,真是可气。"长孙皇后默默退下,随即换上正式、整齐的朝服,站在庭院中。太宗惊问其故。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天子贤明,大臣才能忠心正直。如今有魏征这样忠直的臣子,这不正好证明陛下是贤明之主么?我岂可不为陛下庆贺呢?"太宗一听,心中高兴得不得了。
魏征多数时候是有话直说,丝毫不给皇帝留情面,可也有十分巧妙、机智进谏的时候。比如,长孙皇后去世后,埋葬在昭陵。唐太宗非常怀念她,就在皇家园林中造了一个高台可以方便地瞻望昭陵。一天,他带着魏征一起上高台去望昭陵。魏征反复看了半天说:"臣老眼昏花,什么也看不见哪。"太宗指着昭陵给他看。魏征说:"这不是昭陵吗?"太宗说:"是呀。"魏征说:"唉,我还以为陛下让我望献陵呢。昭陵我早看见了。"唐太宗听了,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随后就把这个高台拆掉了。魏征是用这种委婉的方法谏劝太宗,不应把夫妻之情置于父子之情之上,怀念妻子更应该怀念父亲。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对他追思不已。有一次上朝,太宗感叹地对侍臣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衰;用人做镜子,可以了解得失。我用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的过失。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呀!"可见唐太宗对魏征深厚的怀念之情。
从魏征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劝谏的时候刚正不阿,敢于直面皇帝的过失,不惜冒着丢掉生命的危险也要改正皇帝的恶习,一国之君心底不正,那么天下还有谁的心底是正直的那,由此可见魏征有一种为国为民的情怀。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 :“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其直谏大臣魏徵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后魏徵逝死,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叹曰:“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镜矣。”
“以人为镜”。乃指以人为借鉴。即将其成败得失,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
唐太宗鉴于隋亡于虐民的教训,把
"存百姓"当作"为君之道"的先决条件,同时又把
"存百姓"跟帝王"正其身"相联系.他的思路是很
明确的: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取决于百姓的能否生存,
百姓的存亡取决于君主自身能否克己寡欲.他把国治,
民存,君贤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反复强调民存取决
于君贤.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意思是说,人们用铜镜照自己,可以看到穿戴
是否整齐;用历史做借鉴,可以知道历代兴衰和更替
的原因;看别人的成功和失败,可以汲取经验和教训.
正因为唐太宗能纳谏,大臣们都敢于直言进谏,所以
他在位期间,唐朝的政治比较开明,经济繁荣.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