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你是什么感受?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情绪远远没有得知高考成绩的时候要来的紧张与激动,拿到录取通知书,更多的是对自己选择的结果的一种释然,无论这个结果是否对的上高中数年的努力,无论是不是为你所喜欢,但是自你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就代表你已经做出了选择了。
高考并非能让所有考生都能够得偿所愿,在2天的时间内结束奋斗了至少三年的征途,再经过20天不到的时间,害怕又期望着等待着成绩的出现。成绩出来的那一天,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要是说正常的发挥考的不好倒是没什么,毕竟心理早就已经接受了这些的事实,而那些信心满满却最后因为发挥失常而取得不符合预期分数的考生就悲剧了。他们会在自己很懵逼的情况下还要勉强回答自己的父母、亲戚的一系列问候,这问候很可能就会演变成质问。
发挥失常的考生往往会选择复读,复读就意味着他不接受这样的考试成绩,然而选择复读的心理压力又会比应届的考生要大的多,再次失手的几率也要高一些,复读之后一蹶不振的我见过的也不少了。相反选择拿录取通知书的人,接受了这一结果的他们则是要更加的坦然一些。
录取通知书也应该是我们在成年的时候接受到的一封最具有形式意义的”信封“了它没有太多的意义,起码现在是这样的,结果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它只是对你的选择的再次确认罢了。
从初中开始,不跟女生过多接近,不跟别人过多闲聊,每天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拼命学习,特别是高中阶段又经历了几次精神危机,不过还是挺了过来。
高考成绩出来后,虽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但好歹捞了个211上上,忘不了当时自己抱着学校排名,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分析,最后睡着了都不知道。选择的是北京的大学,圆自己的帝都梦。
由于自己的分数并不是特别容易过,因此录取通知书下来之前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看着朋友圈里同学们晒出的一个个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心急如焚,甚至还在想如果过不了自己要去哪个学校复读的问题。
我记得特别清楚,录取通知书是下午送到父母的办公室的,当时我还在体育场打球,刚一进门,父母就跑过来告诉我,说我被选择的第一志愿大学录取了!
当时特别高兴,母亲还没有做饭,我们一家人直接下了馆子,当时父母脸上乐开了花,我自己也高兴地疯狂发朋友圈晒录取通知书,很多人都给我点了赞,那次也是第一次收到这么多人的点赞。
随后回了老家,爷爷奶奶看了都很高兴,给我发了红包。暑假过完,去学校报到前,家族里组织吃了吃饭。我还记得当时我当着众人的面,念了一首伟人的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现在仍记得当年的豪情壮志,在北京也在一步步努力成长,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成为了我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我的录取通知书来得很晚,或者说,我的录取过程比其他同学来得都晚。
高考结束后,最难捱的除了分数,就是录取情况了。清晰地记得自己考了五百九十八分,加上是少数民族,有附加分十分,统共是六百零八分。这个分数在当年的重庆地区是很尴尬的段位,往上报容易高估,报的学校差了又太吃亏,于是想了很久要报哪个学校。
一番合计下来,第一志愿填的湖南师范大学的幼教专业,第二志愿是云南大学的新闻专业,第三志愿记不清了。
原本的第一志愿填的是云南大学,因为我喜欢风景优美的地方,觉得能在昆明这座城市念书是很幸福的事。但爸妈觉得云南太偏远,治安也不太好,于是在他们的要求下,我把第一志愿改成了湖南师范。
不晓得什么原因,在其他同学的录取情况都下来后,属于我的归属还迟迟没有公布。我高中所在的班级是年级最好的文科班,大家的大学都很好,多数人都听老师的话去了北京的大学,也有一部分留在了重庆,好说歹说也是985。大家互相探问情况的时候,我总有一种无力感,因为插不上话,也非常担心自己去了不喜欢的大学。
终于,在别人的录取情况公布超过一周多后,我等来了我的大学,电脑屏幕上清清楚楚写着,云南大学。妈妈不相信,去看湖南师范的最低录取线,六百零九,我刚刚好差一分上线。
所以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的心情很复杂。主要的情绪当然是高兴,打心眼里觉得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也愿意为之负责。但还有一些微妙的元素,比如,我会想,如果在考试时我多拿了那一分,我的人生又会走向哪里,一切到底有什么不同。
2008年高考之后,我就离开了家,来到爸妈打工的地方,渡过漫长的暑假。
那时,电脑还不普及,家里没有电脑,查成绩只能在网上查。成绩出来后,是我舅舅帮忙查的。比起第一次高考,我的成绩提高了一百五十多分,但仍不算理想,只堪堪达到了三本线。
我的高中是在乡镇中学读的。学校学风不好,高中三百多人,最终能考上本科的只有几个人。高中三年我在读小说、写作中读过,成绩一塌糊涂,尤其是英语,糟糕至极。连初中水平都达不到。
当时不知道英语会这么重要,后来工作之后,没有了英语几乎就少了一半的职业选择。但有什么办法呢,人生是公平的,年少有多不努力,工作后就必须为之付出代价。
成绩出来后,我的志愿在三本与专科中徘徊。父母都是农民,他们也不知道能给孩子什么帮助,给出的意见也没多大的指导意义。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决定自己以后要写作,而且处于叛逆期,就选了一个远离家的学校。
整个暑假,我呆在爸妈打工的地方,所以通知书没有第一时间拿到手,而是由大伯代收。快要开学的时候,我回到家,从大伯手中接过通知书时候,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反应。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一纸通知书会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与命运。
三本的学费很高昂,一个学年要一万多元。父母的一年的收入不知多少,但肯定不会太高。我现在觉得,当时他们的至少有一半的收入是用来支持读大学了。在我读大学那几年,村里出去打工的人,都陆陆续续地把自己家房子建好。我家,仍旧如故。
我很感激自己读了大学。即使大学不是很好,但这让在职业上还是有些竞争力。而且,在学校四年养成的写作习惯,成为我这一生幸运的能力。
大学的通知书,只是人生的一个开端。可能是我这一生接到最重要的信了。
俗话说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拿到“录取通知书”,算是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至于感受当然是激动兴奋,但是每个人对待喜悦是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
记得我当时上高中的时候,成绩不是特别好,家人对于自己的有抱有很大的希望,可能是爸爸妈妈那一辈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就把希望寄托给了下一代,相信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那会为了考大学,自己也是拼尽全力,为了能比较顺利的考上大学走了艺术生,本以为是个捷径但是没想到被艺考虐的体无完肤,用了大半条命度过了最艰难的艺考生活,于是还剩100来天的时候回到学校准备文化课。
当初就是这么一个信念,我都学习艺术了,如果在考不上大学就太过分了,狠下决心每天晚上12点钟睡觉,早上5点半就起来就这么坚持了3个月后来顺利考上了比较理想的大学。
如果再问拿到通知书是什么感受,我可以想跟你说我查分数的时候是什么感受,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那天,随后就开始痛苦而又害怕的查分数,当时不敢查,害怕自己考不上,但是又不能不查,这一天迟早要来到,那就狠下心输入准考号和身份证,后来发现自己比录取分数线高100分的时候整个人都疯狂了,终于圆了大学梦。
后来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其实那种幸福感,不是当事人是体会不到的,先拍个照片给爸妈看,再给老师报喜,一个家上上下下都乐开了花。那一刻才真正的明白,我们能让父母开心,能让大家庭幸福,这一切比什么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