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孔子是如何论述为师道和从师之道的?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吧。师道,我理解为“孔子的教育观”和“孔子所提倡的教育方法”,从师之道,我理解为“接受教育的态度”。
在教育观上,1、孔子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2、他提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进一步引申可以推及到每一个。3、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综合孔子其他言论,我的看法是不能单纯理解为做官为统治阶级服务,而是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能承担社会职责的有才能的人。4、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礼”和“仁”。“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上述内容,可以理解成孔子的教育观和教师职业道德观。
在教育方法和接受教育的态度上(孔子的思想中,明确的一个观念就是没有绝对的知,所以每为师者也同时应该是一个好的求学者,因此我把这两个内容合起来表述了):1、“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孔子主张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3、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4、孔子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5、孔子认为师者必须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 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6、为师者努力从事教育事业的同时不能自满,而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7、在从师观念上,提倡广泛学习,以求知为目标,不以身份或者地位而放弃学习。提倡“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并提倡不仅仅学习别人的长处,也要从别人的短处总结,吸取教训、提高自己。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教育观上,1、孔子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2、他提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进一步引申可以推及到每一个。3、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综合孔子其他言论,我的看法是不能单纯理解为做官为统治阶级服务,而是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能承担社会职责的有才能的人。4、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礼”和“仁”。“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上述内容,可以理解成孔子的教育观和教师职业道德观。
在教育方法和接受教育的态度上(孔子的思想中,明确的一个观念就是没有绝对的知,所以每为师者也同时应该是一个好的求学者,因此我把这两个内容合起来表述了):1、“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孔子主张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3、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4、孔子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5、孔子认为师者必须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 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6、为师者努力从事教育事业的同时不能自满,而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7、在从师观念上,提倡广泛学习,以求知为目标,不以身份或者地位而放弃学习。提倡“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并提倡不仅仅学习别人的长处,也要从别人的短处总结,吸取教训、提高自己。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展开全部
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那就是“师道精神”。谈到过去的道,在人文世界的道中,就有这三道:一个是“君道”,讲究如何领导,如何当家长,如何当国家的领袖,乃至如何当一个班长,这都是“君道”。其次是“臣道”,就是说我们怎样做一个忠实的部下,怎样帮助人完成一件事。
再其次“师道”。中国过去文化中,这三道是合一的,所谓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换句话说,那时的教育、行政、司法和教化(教育与教化,应该有其不同的意义,我们将来再讨论。)集于一身。那么师道的精神就形成了中国人尊师重道的观念,所以老师称学生为弟子,弟等于兄弟,有朋友之间的友情,又等于自己的孩子,所以学生称弟子,再传称门人,这个观念和习惯是这样来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所谓弟子,古代称学生为“弟子”,中国古代老师对于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讲到这里,我们有点感慨了,中国的文化,师生之间有如父子,过去有“一日从师,终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师对于学生,也负了一辈子的责任。我们亲眼看到的,几十年前,还保留了这个风气,一个学生纵然中了状元,官作得很大了。回到家乡,看见老师,而老师既没有功名,也没有地位,学生对他一样的要跪拜,和当年从师一样。学生对老师是如此,老师对学生,也是负了一辈子责任。
现在不同了,很多地方讲起尊师重道,要求学生跪拜老师,却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老师对学生要用对自家子弟的情怀。。。
总的来说,孔子并没有专门讲过做老师应该如何,但是他的许多观点也可以引申为这方面。
孔子常常论述“君”,君的含义并非是我们讨厌某人会说“真是个小人”中小人的反义,而是泛指在上位的人,例如,“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就是告诫统治者,百姓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领导者是要负责的。。这段话用在老师和学生的角度也可以;泛指思想道德成熟的人,很多,不在论述。。。
有机会,可以看看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非常精彩。
再其次“师道”。中国过去文化中,这三道是合一的,所谓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换句话说,那时的教育、行政、司法和教化(教育与教化,应该有其不同的意义,我们将来再讨论。)集于一身。那么师道的精神就形成了中国人尊师重道的观念,所以老师称学生为弟子,弟等于兄弟,有朋友之间的友情,又等于自己的孩子,所以学生称弟子,再传称门人,这个观念和习惯是这样来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所谓弟子,古代称学生为“弟子”,中国古代老师对于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讲到这里,我们有点感慨了,中国的文化,师生之间有如父子,过去有“一日从师,终身若父”的情形,而老师对于学生,也负了一辈子的责任。我们亲眼看到的,几十年前,还保留了这个风气,一个学生纵然中了状元,官作得很大了。回到家乡,看见老师,而老师既没有功名,也没有地位,学生对他一样的要跪拜,和当年从师一样。学生对老师是如此,老师对学生,也是负了一辈子责任。
现在不同了,很多地方讲起尊师重道,要求学生跪拜老师,却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老师对学生要用对自家子弟的情怀。。。
总的来说,孔子并没有专门讲过做老师应该如何,但是他的许多观点也可以引申为这方面。
孔子常常论述“君”,君的含义并非是我们讨厌某人会说“真是个小人”中小人的反义,而是泛指在上位的人,例如,“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就是告诫统治者,百姓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领导者是要负责的。。这段话用在老师和学生的角度也可以;泛指思想道德成熟的人,很多,不在论述。。。
有机会,可以看看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非常精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